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科技政策,產業不能缺席!

隨著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深,各種產業的創新往往是以新科技解決舊需求,甚至創造新的服務型態與消費行為。在全球各國紛紛陷入財政危機,並進行政府組織改造的此時,唯有讓產業人士與企業,有更多機會與方式參與國家科技政策組織,才能真正提供產業在未來所需要的技術與人才,以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與創業環境。

科技政策單位的重要性

創業的本質,就是滿足需求,創造價值;除了在市場上運用資源解決消費者的問題,並讓客戶產生願意付費的動機與機制。這樣的經濟活動,除了可以為個人帶來財富,也可以對組織與國家產生價值,同時帶動消費與投資的商機。而這些商業行為與經濟活動,由政府訂定法規加以管理與限制,也運用政策工具加以輔導、補助與鼓勵。

要提升台灣的創業風氣,或者進行產業升級、轉型,必須從環境、法規、人才、資金等幾個面向施力,上個月我提過關於創業與投資的三害,以及如何阻礙台灣新創事業與投資環境;而今天我想談談攸關人才與環境的科技發展議題。

由於台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有限,雖然有交通樞紐與亞熱帶島國的地利優勢,但畢竟無法依靠一級產業(農林漁牧礦等)來自給自足,因此長期以來,台灣經濟依靠製造業與服務業而起飛,產業基礎與創新機會,也隨著時代演進而越來越依賴科技;高素質的科技人才與產業鏈,也一度成為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因此,雖然在商業行為、資本市場與產業政策上,是由財經部會負責,但台灣的科技發展、產業環境與人才供給,其實跟科技、研究、教育的政府組織與執行單位有相當大的關係。

政府科技組織的現況

因為種種因素,台灣學術單位(主要是高等教育機構)與研究單位(包括中研院國衛院國研院,及工研院生技中心資策會等法人)的經費來源,幾乎都是以政府預算為主,而既然是政府預算,除了每年要接受立法院的預算審查,所產出的技術成果被視為國家資產,需要接受監察院(中研院)、經濟部(法人)或教育部(學校)的考核、監督。

從身為一個公民的觀點,自己所繳的稅金,被妥善的利用、監督、管理,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從創新與投資的觀點,由於政府的低效能是一種必然,因此在層層考核與監督之下,以「防弊大於興利」觀點所出發而設計的組織架構於執行方案,必然降低創新速度與品質。

要改善這樣的體系與機制,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大幅引進產業人士參與決策,並且以市場機制來進行改變思維與執行方案。以過去台灣曾經成功的電子製造業為例,由於大量引入具有創業及管理經驗背景的人才,同時以創造投資的法規及環境順水推舟,因此才有台灣科技業的三十年榮景。

但隨著台灣技術官僚人才數量的減少(個人推測原因是薪資福利的誘因不足,以及有志難伸的政府組織結構),以及直接投資誘因降低、消費性電子產業與市場趨於成熟飽和,都讓台灣的製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危機。

我們可以看到需多有心人士開始大聲疾呼這些危機,甚至媒體也開始關心並發起相關議題活動(如聯合報系的台灣快轉系列),但是有一個核心的議題一直沒有被觸及,就是科技政策的決策機制與組織設計。

科技組織轉型與再造

我國的科技政府組織,過去是由行政院下轄科技顧問組作為決策規劃,並且以國科會及各部會的相關單位作為執行組織,此外還有直隸於總統府的中研院作為最高研究機構,可以說是非常龐大而複雜。下面是從組織上已經消失,但資料仍然暫時存續的我國政府科技組織圖



在今年開始啟動的行政院組織改造計畫後,科技顧問組轉型為「科技會報」,但組織架構仍然相近,並且將各部會下轄的執行單位直接隱藏(這是改造的精簡奧義嗎?XD),各位可以參考以下的組織圖



既然在組織圖上看不出端倪(其實背後另有玄機,文後再敘),讓我們先來看看科技會報的主導成員與委員名單。

科技會報的現任組織主管,包括了召集人(行政院院長陳冲)、副召集人(科技政務委員張善政) 、執行秘書(江惠華)、副執行秘書(黃彥男),其中張善政與黃彥男都具有資通訊產業的背景,也都有法人研究單位與行政機關的經歷,可謂一時之選。執行秘書江惠華教授則是橫跨生醫資訊電機領域的專家,也是我長期熟識而尊敬的學者,相信對於學術研究與高等教育都有非常的見識,輔以財經專長的行政院長擔任召集人,應該是非常有戰鬥力與產業觀點的科技決策組織。

但攤開委員名單一看,我心裡著實涼了半截。清一色是相關部會首長、法人主管、大學校長與中研院院士,雖然從行政經歷或研究實績來看,都是各領域的領頭人物,但是稍微搜尋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十九位會報委員,並沒有太多位具有產業或創業經驗,這對於跟台灣產業發展及人才供給息息相關的科技政策規劃,是非常危險的。

科技部會的改造與契機

此外,如同前陣子一篇報導所討論陳述的:「改制前的國科會,兼負跨部會協調分工之責,也擁有分配數逾千億的科技預算,以及審議國家科技發展政策之權...在改制為科技部之後,由於並非委員會組織,無法執行跨部會的協調分工之責...為了行政倫理與分工,未來將以改組轉型後的行政院科技會報負責跨部會科技預算的分配,以及國家科技發展政策的審議。」

也就是說,雖然從上面兩張組織圖上,我們看不出實質的轉型差異,但從幾篇相關的報導(例如這篇 科技會報將掌900億預算),可以相信未來科技政策的規劃與執行,若行政院版本通過,將離開過去以國科會為主的型態,而由科技會報來推動政策與分配預算。

固然過去國科會主導科技預算及執行的時代,主委與各處室主管往往都由學校或研究機構借調延攬,但由於國科會主管各科學園區,因此與產業連結密切,也有相當的資源關連性與協調機制。但一旦科技政策組織與資源決策權改由科技會報主導,那麼國科會所轉型的科技部除了失去主導權,在缺乏產業委員參與的政策規劃下,產官學研之間的脫節只怕更為嚴重。

樂見組織轉型,憂心產業消音

我個人非常粗淺的觀點是,既然政府的稅收與預算都是由民間及產業而來,科技發展與相關預算對產業及經濟的未來也息息相關,那麼就應該有更合理的機制,讓產業人士與組織得以參與科技研究與教育的相關決策,甚至直接投資研發計畫與教育預算,並輔以稅務或人才誘因。雖然現在國內已有產學計畫、業界科專等相關機制,但過度嚴格的審查機制,不僅缺乏彈性,也讓獎勵企業界投資研發的美意無法落實。

因此,我一來樂見在科技部會改組轉型後,行政院科技會報的四位核心主管,除了有不同的學術背景與跨領域經驗外,其中兩位更具有深厚的產業經驗,對於台灣未來的科技政策發展及執行應該是正面的影響。但我同時也憂心,在十九位科技會報委員清一色學研背景的名單分布下,以及主管科學園區的國科會轉變為科技部之後,台灣的科技政策制訂與施行,將失去產業界的聲音與支持。

但願我的憂心只是以管虧天,杞人之憂。衷心期盼,台灣的政府科技組織再造,能再一次發揮三十年前對產業轉型與經濟提升的影響力,而不是分權奪利的政治角力,或者對科技發展資源規劃玩著朝三暮四的數字遊戲。


2 則留言:

  1. 想補充一下IC的觀點
    我是之前你有來台大演講時,
    有問你綠能產業的台大學弟,
    還記得那時候IC哥有提到未來四大投資方向
    的時候,有提到高油價衝擊下的綠色產業

    因為我這次有參與聯合國的rio+20大會,

    發現其他國家,像歐盟還有很多開發中國家,
    透過 氣候變遷相關的調適、減緩
    領域(CDM CCS等)等 以及接下來為了因應高能源成
    本衝擊的各種新的綠色產業,透過科技跟補助讓這
    方面的產業可以更加興盛。
    而且這次的氣候變遷、綠色經濟議題連WB IMF都很關注,越來越多國家的政府讓產業與科學單位更緊密配合,得到更多的創新跟就業機會,同時維護環境與社
    會。

    尤其這又牽涉到國際資金的重新分配,雖然台灣不能
    分一杯羹,但也不能置身事外,畢竟我們什麼都得靠
    國外進口!希望能幫IC補充一下最新的國際動態

    by 之前請教過你的學弟 鄭紹鈺

    回覆刪除
  2. 本來公務體系中,就必須要有組織負責主動搭起與產業溝通的橋樑,去挖掘國內外產業的需求。這個組織裡面的人必須有產業經驗,也要熟悉政府運作,並且需要配合國內外各種產業的工作型態。而公務體系也必須願意重視扮演這樣角色的人,提供足夠誘人的報酬水準。可惜台灣的公務人員採用方式完全無法吸引到這樣的人。使用國內外的顧問公司或是創投也是一個替代方案,但以我們不具彈性的採購法及預算,無法吸引較知名的顧問公司提供服務。所以才會有政策一直脫節的問題。這些都是在下實際替政府提供顧問服務時的感想。更何況政府各種公開招標的計畫都是學者當評審,思考模式上還是較為學術。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