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數位優先的分眾時代



近幾年來,傳統媒體日益式微,紛紛傳出裁員、出售的消息;即便因應數位化浪潮開始經營網路媒體與引進數位設備,但依然難有起色。

許多媒體界朋友認為這是網路產業崛起造成的後果,尤其是視頻平台與社群媒體的出現與盛行,大量搶走了傳統媒體閱聽者的眼球時間。這種觀點,可以說簡化了傳統媒體的問題,也誤解了網路產業或數位經濟的核心價值。

如同許多產業看待電子商務,認為不過就是把商品拿到網路平台上販售,但成功的電商,不只精通平台開發與物流、金流,真正厲害的是消費者行為的取得、分析與預測能力。

因此,新媒體之所以新,不是在於形式採用了數位、網路、社群或行動平台,而是在於「數據導向」與「分眾傳播」的網路思維。舊媒體之所以舊,也不是設備老舊,而是頭腦陳舊。

而因為這些陳舊的「大眾傳播」思維,讓傳統媒體即便努力地數位化與網路化,依然越走越辛苦。最近一篇廣告產業報告指出,2016上半年台灣廣告總量僅180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幅達12.5%;各媒體廣告投資金額都下滑,平面媒體縮減幅度逾兩成最大,有線電視整體也下滑9.5 %。另外一篇報告更指出,傳統與數位媒體的廣告量,已經來到黃金交叉

身為手拿書本雜誌、眼看電腦手機的中間世代,即便參與網路與行動產業多年,眼見傳統媒體倒下的時刻即將到來,但卻只覺得難過。畢竟這不僅是媒體業的現象,也會是許多產業因為不理解數位經濟的本質、而都即將發生典範轉移的預言與寓言故事。

大眾傳播、大眾品牌的時代即將在我們眼前結束。

多數消費者透過搜尋引擎、社群平台、行動裝置來獲取資訊、進行消費的時代已經來臨。而內容的高速傳播與分眾現象,將導致許多產業的全新面貌。

過去靠著行銷預算、大量曝光、規模生產而出現的大眾產品或知名品牌,將在數位經濟時代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在垂直領域各據山頭的利基型產品或小眾品牌。

分眾時代,將會改變我們對媒體、廣告、品牌與市場的定義與想像。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3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比缺錢更嚴重的問題



身為創業者與投資人,多年來常跟錢打交道;而隨著孩子長大,也開始被問到各種關於錢的問題。例如:「錢從哪裡來?人為什麼要賺錢?賺來的錢去了哪裡?」等等。

在創業領域,常有人說:「錢非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因此關於「錢」的問題裡,我覺得最難、也最有意思的,其實是「錢不能做什麼」。排除健康、快樂這一類買不到的個人「效用」,在產業需要轉型、創業需要支持的年代,我們該思考,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

以外銷代替進口、經濟快速起飛的那些年,我們信仰規模與產能,依賴訂單與設備,這些錢來得並不容易,但也很難說完全是我們的努力。當訂單沒了、成長停了,我們才發現與消費市場的距離十分遙遠,多數人民的生活過得如此艱辛。

但台灣民間沒有錢嗎?

以去年為例,台灣GDP大約十七兆,零售業規模大約三兆,政府稅收約兩兆,但民間儲蓄率將近六兆,而保險業收入高達三兆(詳見保發中心保險產業財務統計資料)。17 %的保險滲透率全球第一,相較於 7 %~10 %的歐美國家,顯示台灣人對於金融機構與保險產業的依賴度高於政府,投資工具與管道更是缺乏。

這是個民間資金跟資訊都比政府來得有規模、有效率的年代。但許多人卻還非常習慣「父母官」心態,也造成許多產業的進場門檻其實並不是「錢」。

舉例而言,在保險產業如果想從事銷售行為,必須取得保險經紀人或保險代理人(簡稱保經代)資格。根據法令,設立保經代公司有數百萬的資本額限制,以及經理人與簽署人的產業資格。但是即便今天錢跟人都準備好了,就一定能取得牌照嗎?

這才是問題所在。在台灣創業或創新,錢不見得是問題,拿「牌」才是。

如同我們也允許科技公司免獲利上市,但需要經過主管機關審查才能過關;我們也有個人車行牌照,但卻很難取得,所以多數司機只好靠行。各種審查後才有一定空間、才能進場的規定,充斥在各行各業。

這就是「錢」不能解決的問題。無論編列再多的預算、建置再多的園區,都遠不如我們盡快發展數位經濟與「指數型成長企業」所需要的法規環境。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30期【不規矩報告】專欄,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創業該怎麼買保險?

創業既然是件高風險的事情,風險會發生在哪些地方?身為創業者該不該買保險?又該怎麼買呢?

從我的經驗與觀察,因為新創事業與創業者的收入、身份角色都會快速變動,透過動態、客製化、分階段購買的保險方式,才能創造適時適量、具有彈性的保障。


創業不算一件容易的事,但創業成功卻是再困難許多倍的事情。到底有多困難呢?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曾經比喻:創業就像「當你跳下懸崖,在掉落時打造一架飛機。」

因此,在他的著作【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中,他認為創業者都必須建立一套自己的 ABZ 模型: A 計畫是用更聰明的方法去執行現在在做的事情;B 是當發現 A 計畫無效時,從失敗裡面再找來的新轉機 (也就是俗稱的 Pivot);Z 則是火箭的逃生艙與降落傘,當一切都無效時,你必須要確定能夠生存下去,不會因此流落街頭或人格破產。

創業風險來自四面八方,但創業者自己造成的風險最大

從十年來參與跟觀察數百個新創事業的心得,多數創業者都極端樂觀,因此總是看到市場的機會、自身的能力,但卻往往忽視了各種潛在的風險。

沒有錯,如果一直在意風險,那大家都別創業了一定會讓創業更困難。但如同人生的風險一般,唯有了解、面對創業的風險,才能計算與管理。

根據我自己參與新創事業的經驗,創業的風險來自外部與內部,外部風險包括:市場與產業的變化、競爭者、上游供應鏈、下游通路、合作夥伴、投資人、法規、資本市場、媒體(在這個時代包括任何網路使用者與自媒體);而內部風險則包括:技術、產品、團隊(創辦人、股東、經理人、員工)、財務、軟硬體設備、無形資產、組織文化、管理制度等。

這些風險,有些可以迴避(主要是內部風險,例如別錄用不可靠的員工、別建立互相猜忌的公司文化),有些可以透過資訊的揭露與掌握來管理(主要是外部風險)。有些可以透過保險來建立保障(財產險、公共責任意外險、店家綜合產險)。

而因為創業者多數都超級樂觀、而且全心投入在事業上,其自身風險往往最容易被忽視、卻也是影響事業最大的因素。

因為多數新創企業甚至成熟企業,創辦人或執行長幾乎都是不可取代的。一旦創辦人自己的身心、財務或家庭出了狀況,幾乎也就代表創業必須中斷。

所以,創業應該要買保險,但除了幫事業跟員工保險之外,創業者自己該怎麼設定保障、管理風險呢?

創業者更應該透過新型態保險來保障自己

如果你問保險公司或業務,願不願意賣保險給創業者,他一定面有難色。畢竟創業者的收入不固定、生活壓力大、財務與身心的風險都很難評估,基本上是不受歡迎的潛在顧客。

反過來說,如果創業者在上班或在學階段就開始接觸保險甚至為自己投保,一來因為年輕、二來收入與生活相對穩定,不僅容易貸款,通常都可以拿到比較低的保費率。但即便在創業之前可以買到較划算的保險,若有創業規劃,其實長期甚至還本型的保險就相對沒有意義。

一來創業初期的收入難以預估,過高的保費將造成財務負擔;二來進入規模化階段時要靠資本來創造營運槓桿,若創業者的資金都卡在報酬率不高、又失去財務能力彈性的長期或高額保單上,也就喪失了創業與保險各自的意義。

因此,隨著網路投保跟簡易型保單的出現,創業者是最適合的一群消費者。因為新創事業與創業者的收入、身份角色都會快速變動,動態、客製化、分階段購買的保險方式,創造適時適量、具有彈性的保障。

此外,創業者除了透過上班累積產業經驗跟創業所需資源,也可以在上班時累積信用資產跟保險經驗。因為即便有融資管道跟保險商品,若沒有使用跟為自己購買的經驗,通常在需要的時候,往往就會陷入資訊匱乏的被動接受狀態。

創業,就是一條永遠在挑戰自己的道路。面對環境的變化、理解自己的風險,除了管理各項資源與自身健康之外,透過新型態的保險,除了保障自己,也為家人跟事業夥伴提供了更多保障。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