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教出創新下一代


過去幾年,我參與過數個新創事業、在 appWorks 育成了上百個創業團隊,對於創新與創業有非常貼近的觀察跟經驗,也對於成功創業者的特質有一定的理解與描繪能力;但身為兩個學齡前子女的父親,對於如何教出具創新力的下一代,我依然感到相當程度的好奇與焦慮。

美國的科技領域跟卓越企業向來以創新能力聞名於世,對於如何培育創新下一代,同樣也有學者專家感到好奇。近來一本 Tony Wagner 的著作 Creating Innovators,就是以這個主題為出發,訪談多位創新領袖與其父母師長,找出他們的成長歷程共通點,以及如何培養出這樣「創新人種」的家庭環境或教養方式。

Tony 在這本書中,訪談了數位科技產品經理、新創企業領導人與社會企業創辦人,發現這些創新領袖的家庭成長背景與受到師長的啟發中,都包含了三個重要元素,就是:「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與懷有抱負(purpose)」。

(圖片來源:http://vimeo.com/37248618

相對於相對保守傳統的台灣社會、教育跟產業,這三個要素是非常有啟發性跟震撼力的。時報出版取得了本書的中文版權並於本月底出版,我很榮幸為這本【哈佛教育學院的一門青年創新課】寫下推薦序,希望能為各位讀者在閱讀或採購這本書之前,帶來一些動機與樂趣。


永無止境的創新,來自冒險、熱情與抱負!

近幾年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持續落後,尤其在政府效能、就業市場跟產業活力等指標上,過去我們引以為傲的優質人力、持續的經濟成長與蓬勃的中小企業,都遭遇了各種瓶頸。產學之間落差日大、青年失業率節節攀升、經濟成長每況愈下,創業風氣與創新能量更是不如以往。產官學研各界都在尋求解方,從環境、資金、人才、法規等面向進行檢討,也逐漸將矛頭指向了「缺乏創新人才」的核心問題。事實上,也因為這些狀況,所以我在三年前共同參與了appWorks 之創立,希望培育台灣新一代的創業領袖與產業生態圈

反觀歷經2008年次貸風暴並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的美國,雖然遭遇了經濟衰退與就業低迷的危機,並透過三波量化寬鬆企圖刺激景氣,提振資本市場與整體經濟活力,但最終在今年底能有機會結束貨幣寬鬆政策、逐步恢復正常經濟與市場調節能力的關鍵,仍然是美國在過往一世紀所引領風騷、成就全球霸主地位的「創新」能力,而美國的經濟與科技實力也持續在全球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例如美國四大科技公司:Google, Apple, Amazon, Facebook,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創新能量,不勝枚舉的創新服務或產品,包括:搜尋引擎與相關服務、行動裝置與應用市集、網路購物與電子商務、社群網站與粉絲頁面,都大幅度地改變了全球人類的生活,也提升了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以及對人才與資金的吸引力。但更重要的,這些公司都顯現了美國企業與人才無與倫比的創新力。

本書作者Tony Wagner 是「哈佛科技與創業中心」第一位研究員,並擔任「蓋茲基金會」等機構的資深顧問。他歷經中小學至大學的教學與行政經歷,並著有《教出競爭力》(The Global Achievement Gap)等五本書。身為三位子女的父親與教育師資課程的教授,他對於「美國創新力由何而來、新一代的創新領袖要如何栽培」等主題感到好奇,並以此為題從事多年研究,最後將這些訪談紀錄與研究成果收編成書。

在這本書中,Wagner 訪談美國多位青年創新領袖與他們的父母師長,瞭解他們各自的成長環境、天賦個性與創新經歷,試著從家庭、學校與社會三個面向,並排除社經地位、種族背景與文化差異後,找出新生代創新領袖的共通點,以及如何培養出這樣「創新人種」的家庭環境或教養方式。

作者得出的結論其實不令人意外,但也非常具體而有參考價值。從大型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新創企業的傑出領導人到跨國社會企業創業者,無論出身中產階級或移民二代,這些創新領袖的共同成長背景,以及父母師長給予的指導原則,都包含了「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與懷有抱負(purpose)」三個要素

身為育成一百多個團隊,投資了近二十家網路與行動公司的創投合夥人,我近身觀察數百位創業者與企業經營者,其中最成功的,都同樣具有以上三種要素。他們勇於挑戰現實、把工作當成遊戲,卻也在遊戲之中,投注大量的熱情與抱負,企圖改變世界、留下痕跡,同時也為使用者與客戶創造可觀的價值。

我發現,成功創業者與傑出領導人之所以難得,因為一方面他們敢與眾不同、勇於挑戰,但另一方面他們能理解群眾,積極入世。因此,創新不是僅僅創作出新鮮、新穎、新奇的事物,而是理解世界、觀察人群開始,能夠動手解決、親身嘗試,並且樂在其中、樂此不疲。此外,他們不畏懼「失敗」,把「挫折」當成常態,勇於犯錯、樂於修正的態度,才是這些創業者真正能夠成功的原因。

在創投身份之外,我還是兩個學齡前子女的父親,也不斷在思考與體會,如何能教導出具有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的下一代。創業精神未必是為了開創事業,並且與創新能力息息相關。雖然身為人父的時間不長,但已能體會「嘗試需要鼓勵、犯錯才能學會」的教育態度,然而,我們往往會因為生活經驗與習慣,直覺地想「教導、指正」孩子,而忘了給他們犯錯的空間與嘗試的機會,事實上,也就扼殺了他們(甚至是我們自己)的創新可能性。

創新的重點不(只)是「新」,而是「創」,勇於開創、創造價值與成果的「創」。

這本書也檢討了美國高等教育與研究機構對於學術過於投入、反而阻礙創新的現象,包括具有產業實務經驗、專注創新教學的師資無法獲終身聘,也持續遭遇學術同儕的排擠,而多數新生代創新領袖的效法典型,除了少數有經歷這類特殊教師的啟發之外,多數都是在業界實習或工作時遇到成功典範,而非從小到大的各級教師(當中不乏史丹佛、哈佛等名校)。

具有最高創新能量的美國都是如此,產學脫節嚴重的台灣,更需要好好思考。近年來國內在人才教育、產業創新、政府改造、經濟轉型等議題上,頻頻希望找到「新」的可能、「新」的機會,卻很少從價值與成果的角度,思考如何提出創新的機會,以及回歸初衷,到底為何創新、如何創新?

讓我們一起勇於犯錯,以冒險的遊戲精神,找出自己的熱情與抱負,共同為台灣創造一群具有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的下一代吧!

---
延伸閱讀: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具體而微的新時代

在這個流行什麼都微小的時代,微創業也成為一種流行的名詞。許多人把微創業當成小資本創業,但我認為,微創業是一個「動詞」,背後就是精實創業的核心,重點不是「省」而是「快」,因為微小所以靈活,因此可以快速地嘗試、調整,找到快速成長與成功的機會。



上個星期,受邀參加 TVBS 【Today 正經話】的節目,跟台大副校長湯明哲教授、遠見雜誌楊瑪利總編輯一同談談台灣的產業危機與創業趨勢,也聊到了微創業這件事。

其實不只是微創業,這幾年來,我們被一股「微小」卻「巨大」的浪潮席捲,從微電影微網誌、微創業,到小資族小確幸小日子,彷彿只要跟微小沾上了邊,原本苦悶或平凡的生活與事物,頓時「潮」了起來。

當然,也有許多產業先進與前輩不以為然,例如郭台銘董事長批評年輕人只想開咖啡館,或者如上週錄節目時跟湯副校長聊到,他認為微型創業是星星之火無法燎原,也對台灣下一代的未來不抱希望

其實,如同我在 appWorks 的合夥人 Jamie 聊過的【微電影、微創業、微創投】,其實許多人對於這些微小的趨勢有所誤解:微電影不只是電影,而是內容廣告;微創業不是小創業,而是精實創業;微創投不是代表資金少,而是投資的階段早

回到微創業的主題上。許多人認為微創業就是網路創業,但其實網路、行動、雲端,不只讓網路創業更容易、更快速、更微型,也讓所有新創企業跟中小企業都更容易開始與經營。

因為通訊環境、資訊載具跟運算平台的普及,以及傳輸頻寬跟各類服務的快速成長,消費市場跟開發環境都有截然不同於以往的變化。以消費市場而言,因為電子商務跟社群媒體的普及,長尾效應怪咖時代病毒行銷、內容廣告等主宰了新一代的行銷策略與活動;而以開發環境來說,雲端工具、數據分析、開放與免費平台的普及,也讓兼職創業、行動辦公室、先做出產品再成立公司等方式得以實現。

也就是說,在這個「微時代」,創業的重點不再是資金、設備、土地,而是團隊組成產業洞見市場開發能力,而是速度、效率、嘗試

這些市場趨勢跟環境背景,降低了創業的資金門檻,當然也讓競爭變得激烈。但既然創業的成本變低,失敗的機會成本相對也就變低,那麼,創業最大的價值,就不只是比較高的獲利期望值(其實整體來說,上班的財務期望值比較高),而是從挫敗中學習到的經驗

微型創業就是精實創業,重點不是「節省」,而是「快速」;「快速」地開發產品與市場,快速地理解客戶與使用者,快速地面對未知、進行調整,快速地失敗並找到成功的機會。

也因為要加速開發與嘗試的速度,新一代的創業,必須輕資產、重人才,因此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資金跟重量級的投資人,而是輔導的創業資源與策略伙伴。

歷經了農業社會、工業革命,成長在快速變動中的時空背景,面臨轉型必要的台灣產業,我們可能是最幸運但也最有壓力的一代。但我認為,在中小企業向來佔台灣經濟產值很大比例台灣,微型創業絕對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們不一定需要、也不一定能找到下一個千億企業,但如果我們能創造一個有上千家破億營收企業的產業,其產業影響力與就業人口貢獻,不一定比一家千億企業來得差,重點是會更靈活、更有活力!

下面連結就是我在【Today正經話】節目中跟「主張台灣要找到下一個千億產業」的湯明哲教授、遠見雜誌的楊瑪利總編輯一同接受夏嘉璐主播訪談台灣微型創業與創投困境的影片。

Today正經話 2013-08-16




延伸閱讀: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覺醒的力量

真正可怕的,不是激情,而是堅持。需要喚起的,不是熱情,而是覺醒。滴水可以穿石,白浪可以破岸。網路社群與社群網路,喚起了群眾,穿越了虛實,接下來,我們需要的,是溫柔而堅定,是內省與自知,是覺醒的力量。

白色十字要真相,廿五萬人送仲丘(圖片拍攝者:Jake Sun

昨晚,你上街了嗎?

廿五萬人。不可思議,卻也不讓我意外的可觀數字。

光是每次參加路跑,跟著一兩萬人在仁愛路上一同踏步、喘息,就讓我感到無比震撼。與十萬個、二十萬個人,一起舉起手機點燈悼念仲丘、一同合唱台版悲慘世界,那是多麼大的共鳴力量?!

因為家中有兩個要照顧的寶貝,一個要聽故事、帶運動,一個要定時餵奶換尿布,所以我沒有上街。但我也穿起白衣,在社區帶小朋友運動時,表達無言的追悼與參與。

但,我看到非常多的同學親友,帶著家人,甚至背著、推著學齡前的子女,一起參與這場公民活動,這場讓 BBCCNN 都快速即時報導的街頭活動,這場聚集時安靜、過程中平和、結束時乾淨的公民運動。

看著 Facebook 上一波又一波的現場照片與文字敘述,我很感動。曾經對政治高度期待、積極投票,卻又被兩個政黨輪流傷害,被媒體以族群跟顏色不斷劃分、切割,導致曾經彼此仇視,最後卻對政治無感、冷漠的廣大群眾,尤其是五六七年級們(就是昨晚上街的主力),又重新聚集起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宣示群眾的力量。

這麼多的人聚在一起,這場沒有政黨力量介入的公民活動,大家要的是什麼?

有一些網友,認為這樣的活動,對目前無感的政府、無能的領袖,起不了作用。也有人認為,就算罷免了總統,難道繼位者就比較好嗎?所謂真相,真能靠修法就能得到嗎?

我個人的觀察是,參與活動的大家,要的是表達不滿,是追求公理正義,是告訴政府與媒體,我們願意站出來,為我們自己與下一代,表達立場。

光是這個行動本身,光是有「這麼多」人「站出來」這件事,就值得成為討論的議題與關注的重點了。

這代表了,長期被媒體與政黨操弄的族群切割、議題炒作、名嘴批判等現象,不僅被人民唾棄,也因為新一代網路社群力量的崛起,透過行動網路跟智慧裝置的即時推播,喚起了冷漠已久、冷感無力的公民意識。

於是我們發現,我們自己與身邊的這群人,大家不是對政治冷漠,不是對國家冷感,而是對這個政府冷漠,對這群媒體冷感

如同我在一個月前與馬總統對談後,深深的感觸:

「我們大部分人對馬先生的不滿,其實是對自己跟這個社會的不滿。我確實對馬政府不滿,但是真要我提出來現在誰能上台,哪個政黨比較好,我還真講不出來。所以,說到底,我們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勇敢,有一天,我們都必須承擔這些責任。」

所以,我一直認為,也一直相信,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一支蠟燭。(Better to light a candle than curse the darkness. )

就算我們輸在政府,就算他們言而無信,但是,有廿五萬根蠟燭,已經被點燃了。

這是個怪咖時代,因為瘋潮行銷,因為網路效應,社群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

網路,改變了社群,創造了昨晚,帶來了公民聯盟,糾集了廿萬群眾。但我們還要改變政府,更要改變媒體。

或者,創造新一代的政府與媒體,從我們自己開始。

覺醒,我們就會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