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想創業?做就是了。

也許我的取樣空間有偏差或樣本不足,但就我觀察,台灣想創業的人很多,真正在創業的人仍然不多。我覺得,創業,要「想」也要「做」,而且更重要的是:開。始。做。

前幾天參加了一場婚宴,新郎是我政大智財所的學弟,曾囊括全國各創業競賽的冠軍,目前服務於國內生技創投龍頭公司,新娘則服務於國內著名生技公司,婚宴現場可謂冠蓋雲集,企業家、創業家、生技專家、創投經理人滿場都是。除了美麗帥氣的新人、精心準備的美酒佳餚讓人印象深刻、回味再三之外,當晚跟許多曾經共事或當年一起比賽的老友同學、競賽伙伴,聊了很多,也交流了這幾年在創投界與創業過程中的經驗,跟這些優秀的青年世代交談,格外讓我有許多感觸。

除了對於台灣又有許多新血加入生技、創投與創業的行列,讓人感到高興之外,我對於正在打算創業的幾位朋友,最感到興趣,也多聊了一些;最主要的是問他們,為什麼要創業?還有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想創業,怎麼還沒開始創業?

這些朋友的答案我就先予保留。不過,有些答案實在讓我覺得可惜。如同我在「創業,需要比賽嗎?」跟「台灣,適合創業嗎?」這兩篇文章所述,其實創業最大的障礙與阻力,並不是技術、產品、市場是否到位,或者是否參加過比賽、找到有錢的投資人,而是創業家是否瞭解自己,是否能組織團隊,並且展現意志力與執行力。

當然,我絕對不是在鼓吹人人都該創業,或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成功的創業家或企業家。事實上,要創業之前,的確應該好好想想,自己是否適合創業或經營事業;即便是最後成功的創業家,往往也經歷過多次的失敗與起伏(看看 Steve Jobs 就好),所以,創業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而且人人該做的事情。從我不長的創投經歷與多年的產業觀察也得出,創業成功絕非偶然,也不是因為背景、學歷或者經歷所導致(頂級學歷、跨國經歷或二三代子弟的創業失敗案例並不少見),關鍵還是創業者的人格特質、明確動機、堅強意志跟團隊組織能力。

但是,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即便是有團隊領導潛力或強烈創業動機的潛在創業家,根據我的觀察,實際投入新創事業的比例仍然偏低。這個現象並不難理解,從台灣整體社會風氣、教育體制、產業結構甚至家庭氛圍,都不傾向於鼓勵創業或風險承擔,也如我前一篇「我們還需要知識工作者嗎?」所述,台灣不缺聰明人、好學生,但是願意嘗試失敗、衝撞體制、面對挑戰或承擔風險的創業家,確實是少了點。

再強調一下,創業,不該是衝動、任性,沒有積極目的,或只是為了逃避、反抗特定體制或文化的衍生作為;事實上,許多台灣中小企業的開始或結束,就是因為老闆不擅長管理,因此員工出走開了公司並且自己當了老闆。而我認為,台灣除了產業結構與人才供需問題外,另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拔擢人才或任用主管的方式。主管理應是管人而不是管事,但太多組織機構都是以工作績效或在職年資作為升任主管的標準,這自然造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劣幣逐良幣,以及遇到(或成為)好主管是運氣、栽到(或變成)爛主管是常態的惡性循環,也間接衝擊台灣的創業環境、管理思維與中小企業事業體質。

創業,其實應該是有目標、動機跟策略的。但在思考、觀察與判斷的同時,若認為自己有適合創業的特質、有想要經營事業的企圖與可能性,除了想,也許可以多做一些。因為,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而準備工作是必須長年累積的。如果一直只是在想,連一些些基本的動作與態度都沒有付諸實現,這樣的創業想法,終究也只會流於空想;這樣的人,也很難有機會成為真正的創業家 。

那麼,要做些什麼呢?開始寫網誌經營社群匯集人脈尋找伙伴、累積經營與管理經驗,都是很實際而具體的作法,也都比等待題目或團隊會從天而降來得實際許多。

重點是,別再說「我想創業」了。

創業,是要用做的。而且,現在就開始做。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B.S. = Bull Shit; M.S. = More Shit; Ph.D = Permanent Head Damage???

讀理工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們大學拿的學位是 B.S.,這是 Bachelor of Science 的英文縮寫。很多人之後讀的理工碩士叫做 M.S.,這是 Master of Science 的縮寫。更有一些人讀到博士班,所拿到的學位叫 Ph.D.,這是 Doctor of Philosophy 的縮寫。

還記得,之前我在讀博士班的時候,跟一群哥兒們在酒酣耳熱之際,開我們自己的玩笑。

話說:我們這群每天忙得焦頭爛額的博士班學生,每天在忙、盲、茫地做實驗、找計畫、寫報告,有時候真的是完全跟外界隔絕,我們還真的會調侃自己的研究與存在的價值。我們笑稱:這一大群做研究的:在大學是 B.S. = Bull Shit,到了碩士班是 M.S. = More Shit。吸收了這麼多的 Shit 之後,最終,終於到了 Permanent Head Damage 『永久性腦殘』(Ph.D.)的階段了!

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是,在學研界待久了之後,其實你不難發現這句『笑話』背後所隱含的真實性。

在這個玩笑句子的背後,我認為涵蓋了兩個問題:

一個是學位泡沫化的問題,大學、碩士甚至博士生多如過江之鯽,學位、文憑的劇烈貶值。年輕學子為了圖一個文憑而求學,上大學,好像是『混』出來的(也因此在笑話中用 bull shit 來形容大學文憑),大學生並非針對知識的渴望與培養自身的能力而上大學訓練自己。我甚至會用『學位泡沫化的時代』來形容眼前的狀況,而泡沫的開始,是當你發現名不符實的那一刻,現在應該沒有太多人會把學歷跟能力劃上等號了吧?想想,這一個超高、超多學歷的現實,是不是不斷地在我們周遭上演?教育的盲從是不是泡泡?這不也是一種泡沫化嗎?這一個氾濫的泡泡我可以說,至少在已開發以及多數新興國家,都正在面對這一個現象,這已經是一個全球化的事實,跟你所處在的地方沒有什麼關係。相信我,我所有的高等學位都是在美國拿的,我的美國同學與學弟妹們現在正面臨一個跟台灣一樣嚴峻的『學位泡泡』時代。

不過,我想,我就針對這個問題點到為止,在 彭明輝 老師的 Blog 中,TechChruch 的文章中,The Economist 著名的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文中,還有在 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一○三期 的意見評論...等已經多做論述,我相信這些國內外的警世之文都是在提醒我們『學位泡沫化』這一個時代的到來。

在本文中,我想要針對我看到的第二個問題來多做分享。這個問題要從這個玩笑話的 Ph.D.(Permanent Head Damage)開始說起,我試問:是不是書讀得越多、學位越高,就越與這個社會脫節?越無法看到一個常態中『顯而易見』的問題呢?或是,這些研究人員越來越是關在自己的象牙塔中,在外人眼中達到真實腦殘的結果呢?

希望各位客觀的想一想,在我們的學研界中是不是有很多研究人員陷入一個鑽牛角尖的情境中?或是隔絕自己於大環境的發展之外,矇著頭做自己認為一定有發展的研究呢?

許多研究的人員在做研究的時候一頭栽進了學術資料庫中搜尋文獻(如 PubMed),但是有多少研究人會同時/一起搜尋專利資料庫的?看過很多例子,老師與學生在做研究的時候信心滿滿地覺得研究成果一定創新,成果發表前,想要申請專利,結果在專利資料庫中一查,赫然發現關鍵的製成、周圍的核心技術、或是相關的化合物早已經被大廠或是生技公司申請專利(公司不一定會把研發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上,也因此團隊沒有察覺到),到頭來這個研究團隊不可能去主張他們的專利申請,或是,他們就算拿到了一個相對狹小的專利,也沒有自由使用權(freedom to operate),通常這類專利是沒有價值的。更慘的是,說不定之前的專利發表已經涵蓋了他們現在做的研究,一切努力,可能都做了白工。

或者,研究人員一眛地『自認為』自己的技術有著崇高的價值,動不動就拿大廠產品的營業額跟自己的初期成果作比較,在商討技術移轉給廠商的時候,漫天開價,殊不知,或是可以說是故意忽略開發一件產品所要付出的龐大支出與公司要承擔的機會成本與風險,這樣的態度不但不會對自己的談判加分,反而會暴露出他們對這個產業的無知。你說,這腦不腦殘?

我上述形容的例子,說穿了,很多東西都是常識。但是,為什麼好像這些高等學歷的人往往都看不見呢?我覺得問題在於:態度。

很多做研究的『博士們』、『老師們』、『教授們』放不下自己的身段,但是,博士又怎樣,不過是學術研究的一個階段認證罷了,研究人員也不過是社會分工的一環。我們這些在學研界的同仁們是否可以用一個開放的態度(open-minded)來檢視一下自己、自己的研究?放寬心胸去洞察一下產業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大方地接受別人的客觀建議,而不要把學位的高低來作為吸收建議的評判?套一句之前一篇文章『Hack, Everything!』的態度,是不是可以讓別人或是自己來 Hack 自己一下?

腦殘的人,我相信到哪裡都有,但是,教育的終極目的不就是在訓練一個人學會教育自己嗎?高等教育(在哪裡都一樣)更應該把人越教越活?而不是書讀越多腦越僵。

我必須要承認,我以前剛開始在做研究的時候也是埋著頭自己做,要做態度或是心態上的轉換不是一蹴可及的。但是你的心胸越開闊,所帶給你的正向影響會更多。所以我更要呼籲:希望這一句玩笑話:B.S. = Bull Shit; M.S. = More Shit; Ph.D =  Permanent Head Damage,只是個娛樂用的笑點,我希望它永遠不要成為一個事實的陳述。



Image from jscreationzs / FreeDigitalPhoto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