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2012年終回顧與文章推薦

雖然離跨年還有幾天,不過四天的連假,應該很多朋友都會出遊,也希望大家不要開電腦或手機(其實是我自己的願望),所以就讓我提前幾天回顧一下本網誌今年度的成績,並把推薦閱讀的網誌加以分類,供舊雨新知們參考。



網誌經營成績與回顧

首先,是網誌的經營。「Venture Two Cents 險而議見」從 2011年3月開站,至今累積84篇文章。由於開站當時,我身兼多職、時間有限,加上覺得個人見識不足,因此從2011年4月起,網誌以共筆部落格形式經營,邀請另外三位作者:熱血生技專家 David Ma, 科技法律專家 Bryan Huang, 當時在北美、最近回到台灣投入新創事業的 Agnes Peng共同經營;這三位伙伴一共撰寫了24篇文章,涵蓋創新、科技、法律與北美產業報導等面向,累積約20,000次瀏覽量。

不過隨著這三位伙伴也都陸續有了各自的人生規劃與事業,而我也正在經歷事業轉折的過程,所以網誌從2011年底,開始進入冬眠狀態... XD

 2012年5月,我回到 appWorks 擔任全職合夥人,除了全心投入網路與行動產業的新創團隊育成,也重拾鍵盤,恢復文章撰寫與網誌經營。當時累計瀏覽量約 30,000次,經過半年來的耕耘,累計寫了52篇文章,每月瀏覽量也從不到5,000快速成長,到這個月已經超過 25,000次/月的瀏覽量,非常謝謝各位讀者的閱讀與分享,我會繼續努力。


熱門文章與主題分類



開站時我希望本網誌的經營方向,除了涵蓋我投入的創業與創投領域之外,也對於科技、法律、產業、政策等有所著墨,於是,經過近兩年來的耕耘,可以看出讀者們最喜愛的文章種類,也涵蓋這些部分。

截至今天為止,本網誌前十大熱門文章,累計瀏覽量近 40,000次,約佔總瀏覽量的 25 %,而前三名的單篇點閱次數,也都超越平均每篇文章瀏覽量(約1,800次)不少。以下是前十名文章的分類與連結,在各分類我加上一些延伸閱讀的文章:

教育類

實習類


創業類


創投類


心法類


心得、感謝與自我期許

雖然我沒有如我的工作伙伴 Jamie 一樣,幾乎每天五點起床閱讀寫作、每週產出五篇文章、每個月閱讀上千篇網誌,但要維持每週兩篇文章的產出,也需要一定的恆心與毅力。很慶幸從八月開始,每個月產出七篇以上,一些文章也被網路媒體(如想想 Think Taiwan)轉載,並陸續獲得平面媒體(聯合報系、管理雜誌、APEC中小企業趨勢監測)的邀稿。

其實最要感謝的,仍是各位讀者的支持與回應,讓我在工作忙碌之餘,得以靜心下來,把日常所見所聞、心中所想所得分享各位。雖然不見得是成熟或完整的看法,但如同我網誌的標題所言:It's all my two cents

險而議見,我們明年再見!

---
歡迎加入我的推特粉絲頁,一起分享創業與創新的知識與資訊!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投資人最想聽的是?

投資人耳裡最中聽的一句話是:「用你的資源,讓你的錢透過我的事業放大。




我曾經提過,投資人(尤其是創投或法人投資者)要投資的是「可規模化的成功商業模式」,也就是你的事業先要「從零到一」(找到成功商業模式),然後再透過投資人的資金進行規模化。

不過,除了用他的錢幫你的事業規模化之外,你還需要投資人什麼呢?

就如同:漂亮的女生,喜歡聽人家稱讚她聰明;聰明的女生,喜歡聽人家說她善良;有身家背景的女生,喜歡聽人家說她有能力

不是說漂亮的女生就一定不聰明,聰明的女生就一定不善良,有家世背景的女生就一定沒有能力,但人通常就是這樣,自己有的不需要人家稱讚。

所以,通常投資人都不會希望創業者找他,「只是」為了他的錢(哈,該說「投資人就是矯情」嗎?),而是他的其他東西。

因為投資人都一樣有錢新台幣都一樣大美鈔都一樣綠為什麼你要找他的錢?

因為他有你所沒有的「資源」,而不是資金

所以找投資人聊天、喝咖啡,兜機會、談募資,要投其所好,才能給他一個好球;不過前提是,他要先愛上你,至少對你有信任感,相信你會賺錢,他才會拿資源幫助你(並且幫他賺錢)。

如同再怎麼會討女生歡心,如果她不愛你,如何討好她,也不見得有效。女生願意投資最寶貴的資源(時間)在你身上,是因為她信任你,相信你會讓她幸福快樂。

給了投資人一個好球之後,投資人的大棒子(資源)才能幫你揮出全壘打,吸引更多觀眾(跟資金)入場。

至於你需要什麼資源,你想找的投資人有什麼資源,該怎麼去找到他,那就是你該做功課的時候了。 :)

想追林志玲,也不是長得帥、會說話就一定行的,不是嗎?

---
延伸閱讀: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二代創業,何罪之有?

二代創業,如果失敗,可以成為個人的教訓與其他人的養分;如果成功,除了可以創造事業價值與許多人的財富,更應該對他的決心與努力給予喝采。



上個星期,創意工場合夥人、噗浪(Plurk)創辦人雲惟彬的一篇專訪中提到「網路創業,富二代才玩得起」。其實該篇報導與雲先生關於台灣創業與投資環境的描述不算偏離事實,但我看到一些網友轉貼時的附註,不免帶著揶揄或嘲弄的心態。

雖然創意工場是我們 appWorks 在天使投資與育成計畫的同業,不過我跟雲先生沒有太多直接互動,也一直都很尊敬他。尤其我跟我的工作伙伴 Jamie 當初是在噗浪上認識的,所以還要感謝他創立了一個好的社群平台。

根據我自己幾次受訪的經驗,這篇報導可能是標題殺人,加上記者斷章取義、強調自己感興趣的重點之後的結果。而我對這篇報導的內容,其實有些回應。

創業,不一定靠富爸爸

首先,創業未必是富二代的專利,尤其是現在的網路創業。

在過去以製造業為主的創業與投資環境,由於需要建置廠房、購買設備,因此創業需要一定的資金門檻,即便是網路業或軟體業,也需要購買實體的伺服器、機房與昂貴的頻寬,所以創業沒有一定的資金支援幾乎很難開始。

但現在的網路與行動產業創業,由於有許多的雲端服務與開源工具可以使用,所以創業者真正要負擔的,是個人與創業團隊在公司獲利之前的現金流,主要是場地、薪資與行銷費用,這部分其實只要每個創辦人能在工作幾年後,存下一定的金額,基本上是可以讓一個三到五個人的公司維持一到兩年的。

事實上,我們兩年半來所面試、育成甚至投資的團隊,多半都是在創業之前,靠自己的薪資存了一筆錢,然後開始創業。就算有些是父母或家人支持一些創業資本的,也都稱不上富二代,甚至不少是賣了房子、車子或貸款來支持子女或兄弟創業的。

其次,就算真的是富二代創業,為什麼需要被嘲弄或揶揄呢?我認識的網路創業者,其實富二代真的不多(上一代是大型企業或上市公司的創辦人),倒是官二代、學二代(父母親具有政務主管或研究學者經歷)的比例不少。這些二代們為什麼不繼承衣缽,子承父業,而打算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呢?

守成不易,但創業也不簡單

富二代,通常擁有很多(資源),卻在還沒開始創造(事業或價值)之前,往往成為眾矢之的,眼中之釘,背負著許多潛在的嘲弄與目光。官二代或學二代,可能因為沒有那麼讓人羨慕的舒適環境或高知名度,沒有那麼多目光在注意,但也有一定的期待壓力。

在創業與投資這兩個圈圈,遇到富二代、官二代或學二代的機會,應該算很高。從求學到工作到創業,過去這些年,我接觸過的二、三代,有的是我的老闆、有的是我的工作伙伴、有的是我的投資人,也有的是我的競爭對手。

而根據我跟他們的互動,不管是上一代是教書、當官還是做生意,大多內斂有禮,與人為善;無論出手是否闊綽,對同學親友多半不會吝嗇,而且也很講義氣。此外,隨著年紀增長,他們多半身負重任,尤其有著龐大家業,上一代功成名就的那種。

其實我自己也算學二代,從小看著父親研究與教學,雖然因此熟悉高等教育與研究領域的生態,並因此從小不畏懼老師、覺得教授學者也不過就是一般人;但其實直到自己身在其中,甚至與許多教授學者合作之後,才能體會父親當年的辛苦與努力,以及他的教學熱情與對下一代的焦慮所在,也更能明白父親其實豎立了一個很高的典範,自己未必能夠超越。

而我相信,許多富二代與官二代,一定也覺得父(母)親在別人眼中很有成就,但也不過就是一個爸爸或媽媽,也有他們的弱點與缺陷,也是個一般人。但沒有真的去創業,去投入自己有熱情、有承諾的工作或事業,其實很難體會上一代曾經遭遇過的困難與衝突。

放手去做、親身經歷,才會真的學到

我當了父親之後,才能理解我父親是如何照養我、疼愛我,是花了多大的心力,面對事業與家庭的衝突,平衡自己的人生與生活,並且做出他的選擇。而在輔導過這麼多創業者之後,我對於這個社會仇富反商的心態更覺得應該導正,對許多人以有色眼光看待二代創業(尤其是富二代)的不屑心理,感到寒心。

不管他(她)的上一代白手起家、令人尊敬,或是為富不仁、讓人不齒,願意捲起袖子、把手弄髒總是好的。不管成功或失敗,總是有創造一些價值或學到一些經驗,甚至製造一些工作機會跟經濟效用吧。而且,也能夠因此體會或體諒上一代的辛苦或智慧所在。

當然,如果拿創業當幌子,燒錢當事業,那當然不值得稱道。但燒父母的錢,多數情況下也好過燒師長、同學、親友甚至投資人的錢吧?而且,這些失敗,會成為其他人的教材,也支持了一些伙伴與員工的階段生活,反而成為創業土讓中的養分

創造,永遠值得鼓勵與投入

沒有錯,「擁有」(家世背景、身家財產)令人羨慕;但能夠「創造」(價值、事業、財富)才令人欽佩。

再換個角度來說,多數人創業,都希望成功,在創造價值的同時,產生可觀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少數為自己所用,多半也是留給後代,或者我更傾向、更欽佩捐給社會。

自己白手起家、胼手胝足,難道不會希望子輩孫代一樣有才幹,能夠創造一番事業?那麼,成為富二代的上一代,不就是你我都期待的事情?

所以又為什麼,我們需要如此苛刻看待富二代?

---
延伸閱讀: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發問的技巧

除了演講與簡報技巧之外,台灣學生與多數聽眾的發問能力也有很大進步空間。舉手發問其實沒那麼難,只要掌握一些方向與招式,其實人人都可以變成發問達人,得到交流的主動權。




半年來除了許多演講之外,也參與許多的簡報評審,並在 appWorks 聽過非常多的創業者經驗分享與上台簡演練。

除了我提過的簡報技巧之外,我發現,在大多數的演講或簡報場合,台下聽眾的參與度明顯不足,尤其是不愛發問,或者不會發問。

許多人會想,我已經花了時間、甚至交了報名費坐在台下聽講,為什麼還應該要舉手發問,這麼丟臉的事情有什麼意義啊?

師者,重在傳道與解惑

當數位內容的錄製與播放越來越普及,「授業」已經不該是教育場所的重點。教學如果只是單向的傳播知識,還不如放數位教材或聆聽線上演講。

人與人面對面最重要的是「互動」,師生之間與同儕彼此,若沒有互動,其實沒有必要上學,老師也不需要到學校授課。

同樣的,聽一場演講、參加研討會,若沒有與講者互動,你其實白白浪費了「到場」的最大誘因。

老師與講者到學校或現場,最有價值的其實是直接回答學生或聽眾的問題,並且根據知識與經驗給予解答,也就是「傳道」與「解惑」。

反之,如果你每一次聆聽現場演講或課程的時候,都能問講者一個好問題(雖然不見得會有你要的答案)、從對方上學到你所不知道的事情,那麼你會得到最大的價值。

簡報與演講的關鍵要素

好,如果發問有這麼重要,這麼有價值,對於缺乏發問習慣的多數人說,那麼,該怎麼發問呢?

首先,你要掌握一場演講或簡報,重點其實只有三個:「結論、推論、證據」。

精簡有力的簡報或演講,會先給你摘要跟背景、動機,然後是主要的論點,接著陳述背後邏輯,最後補充數字或圖表做為佐證。

研究報告或商業簡報,比較會遵循上面的三個要素與順序。當然,也有一些演講採用講故事或說笑話的方式,先導引聽眾的情緒,或誘發你的好奇心,但講者最後都是要說服你,他的某個觀點或產品值得採信,或者他的分析具有參考價值。

發問,也有方向與招式

明白了簡報三要素,坐在台下的你,只要掌握方向與招式,就可以輕鬆出招,當個發問達人。這些方向與招式就是「正、反、前、外」、「多、問、學、伸」。

所以,如果你認同講者的論點,但是覺得沒有給你足夠的推論或證據,讓你覺得不清楚、不明白,你可以請講者補充更多的細節,這就是要求正面補充

如果,你跟本不認同講者論點,你可以提出不同意的觀點,並且請講者評論。如果你能夠照著反駁金字塔(不同意的七個層次)當中最高的三個層次,那麼你會贏得講者與現場聽眾的尊敬。這是反面發問

如果你完全認同講者的論點,也覺得推論清楚、證據充足,你可以問問講者如何得到這樣的成就、進行這樣的研究、達到這樣的程度,並請教在之前的人生,他如何變成現在的樣子,有沒有什麼值得聽眾學習地方。這就是往前學習

最後,如果你覺得講者講得不錯,但結論或推論似乎不是很完備,你可以請教在這個題目上,有什麼例外的可能性,甚至請講者推薦其他的講師,一來測試講者的器度與深度,二來可以讓所有聽眾受益。這是向外延伸

發問,讓你掌握人生

既然到現場的價值在於互動,不管是否收費,不要白白錯失你向講者提問的機會,不管交流的結果是他給你一個好答案,還是你給他一個好問題,雙方與其他聽眾都可以學到更多。

還有一種,如果你覺得台上講者完全照本宣科、不值得一問,那麼你應該直接走出講堂或教師,不要浪費彼此的人生。

人生最寶貴的也最公平的,不是金錢,不是物質,而是時間。參與一場簡報、演講,不管對講者或底下聽眾而言,都是非常珍貴的機會,一群人聚在一起花時間互動,唯有問答交流才能發揮這種場合的最大價值,而且,唯有自己舉手,你才掌握了創造價值的主動權。

---
延伸閱讀: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如何找出你的熱情?

動機,比目標重要。而熱情,則支持你實踐夢想。跳出舒適圈,拓展生活體驗與人生經驗,去嘗試、去失敗,你就會發現,你的熱情所在。



這幾個月在學校的演講,大多以創業投資經驗與網路產業趨勢為主,除了感受到同學們對於創業、對於產業的陌生,也發現許多同學,其實跟本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在哪裡。

去上班?製造業似乎快要完蛋,服務業薪水可能養不活自己,考公務員大概要考三五年,難怪有人要頂著高學歷去應徵國營事業。

想創業?學校老師沒有教,就算有教,大部分也都是按照書本教,或者說說別人的案例,很少數有自己親身經歷,感覺很沒說服力。

而且,絕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出過社會,最多只有當過家教,連去餐廳打工過都沒有,更只有極少數的同學,會積極參與有組織性的課外活動,或者到企業去實習

所以,當我拿自己失敗與努力的經驗,用親身經歷描繪著正在實踐的事情,台下同學紛紛問我:「如果創業最重要的是動機與熱情,請問您如何發現自己的熱情所在?」

回想過去這些年,我很幸運,受過一些挫折,到訪許多城市與國家,訪談了數百個新創公司與創業者,並經歷不同的產業與工作,交了許多好朋友,也從很多人學到不同的故事。

所以,我覺得,要找到自己的熱情,就是勇敢的去嘗試,拓展自己的生活體驗人生經驗,也就是所謂的「跳出舒適圈」。

該做哪些事情呢?旅行、閱讀、觀察、思考,都很值得進行。在不同的時空間轉換穿越,體驗每個地方的陽光、空氣、水,還有食物、生活、文化;跟隨不同作者的人生與歷練,培養不一樣的視野跟觀點,慢慢的,你會累積自己的深度品味,而且,會開始發現自己的熱情所在。

除了拓展人生經驗,在校園裡,社團、專案、打工、實習,也都是值得經歷的過程。跟一群人為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在上台前一起流汗拼命,在謝幕後一起流淚歡笑,除了留下一輩子的共同回憶,更會培養出難得的情誼;去大企業或新公司打工、實習,接受產業的洗禮,感受創業的現場,你會在出社會前,擁有最具體的職場競爭力。

此外,多多閱讀,不只是書,還有人。不只是實體的書籍、雜誌、報紙,也不只是線上的網誌、微博、臉書,更應該去閱讀、觀察你身邊的同學、師長、朋友,也要多聽演講與經驗分享;那麼,你會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同類,感受到熱情的驅動力。

最後,多做做頭腦體操、思想舉重,在語言、文字、符號之間,練習轉換跳躍,學習描繪、理論、抒情、說服的技巧與能量。那麼,你也會感受到,感情,是可以收放的,熱情,是可以沈澱的。

熱情,不會無緣無故發生。如同對成功的飢渴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拓展、延伸、跳躍、挫敗,你會慢慢的,發現你的熱情所在。

---
12/19(三) 中午,We-Student 將在政大商學院舉辦他們第一次的新創實習媒合會,如果你還沒找到你的熱情,不妨感受一下他們的熱情,或者到新創團隊實習,感受創業者的熱情吧!

---
延伸閱讀: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深度與廣度

新創公司要是大公司的相反,而不是縮小。創業要追求深度,而不是廣度。深度來自於經營市場與自我挑戰,暫時忽略競爭者與批評的聲音,你才能成為專家與贏家。




深度,造就一門生意

最近參加了好幾場創業競賽或商業模式的評選,與賽團隊的成員背景、資料分析能力與簡報技巧其實都不錯,但由於大多是創業初期,或甚至只是營運計畫書的比賽,所以對於市場與產品的開發經驗都很薄弱。

創業除了「不要經營產品,要經營市場」之外,其實,經營市場要注意的是,首要深度,再追求廣度。怎麼說呢?

以我們常提到的精實創業來說,由於新創企業處於變動與未知的環境中,所以要以速度優勢來突破成本思維的框架,透過「開發→測試→學習」並加速這個循環來與市場互動,積極調整產品。而「學習」的指標,就是提高「轉換率」,而非到訪率、流量或下載量。

換個說法,轉換率就是市場的「深度」。

為什麼要追求市場的深度而不是廣度?或者說,為什麼在創業初期,要追求的是轉換率,而不是市佔率?

因為在創業初期,由於你的資源匱乏,所以沒有辦法透過大量的行銷資源,鋪天蓋地買廣告、買流量;但是正由於規模小、彈性大,而且知名度低,所以轉換商業模式、產品改版、進行各種消費者測試的機會成本相對也較低。

而且,所謂品牌,所謂一門生意:上門、回購、推薦,需要的是體驗與口碑,而不是廣告與曝光量。唯有經營一群深深愛你的消費者(包括使用者與客戶),才有可能逐漸打造「成功的商業模式」,然後才思考「規模化」的方式與時機。

精準與聚焦

追求深度,還包括了精度與準度兩個構面:精度是對消費者分析的層次多寡,例如從人口構面、行為構面、心理構面、消費構面、經濟構面加以剖析,雖然可以不斷地增加分析種類,但是要找出影響使用者體驗與消費意願的關鍵三到五個因素即可;而準度是掌握了分析構面與採樣方式後,不斷提高轉換率的優化過程,也就是轉換率的數字本身。

所以,當競賽隊伍或創業團隊在簡報時提到,想要搭建特定領域的平台(例如:運動、餐飲、銀髮、寵物等),卻對於該產業最值得被解決的問題所知有限、或者完全沒有進行過潛在使用者與客戶的訪談時,我只能感嘆,我們的教育,對於創業還教得太少

此外,對於市場上的各種聲音,包括來自使用者、客戶、投資人的反應,或同業、競爭者的關注與評論,創業者要懂得區分並加以排序。在找到成功商業模式之前,只需要專注於「目標使用者」與「目標客戶」(或稱為目標受眾 Target Audience,簡稱TA),因此,來自競爭者、非TA的批評,要聆聽、要欣賞,但永遠放在第二位。

先解決使用者與客戶的問題,再考慮其他人吧。即便是 AAGF 四大科技公司(Apple, Amazon, Google, Facebook)的產品,也都有不少批評者或反對者,但無損於這些公司的成功。重要的是,這些大公司成功的關鍵,都是深度經營市場,永遠把客戶放在第一位,而不去管競爭者或評論者的聲音。

跟昨天的自己比較

除了專注在目標客戶與使用者之外,也要不斷超越自己。跟競爭者比較,往往只會失去自己。只會看到廣度,而不見深度。

以國家為例,我們的政府或研究機構,多年以來不斷地跟美國、德國、日本、愛爾蘭、瑞士、荷蘭、韓國、新加坡進行參考跟比較,爭取世界排名,但是台灣的定位,屬於台灣的深度,到底是什麼?

新創公司的失敗,大多不是輸給競爭者,而是被環境、被自己打敗。唯有不斷地跟自己比較,以昨天的自己當成參考點,深度才會一點一滴的累積。

反求諸己,莫忘初衷。深度,自然會慢慢出來。

「花一萬個小時去克服一件事情,你就會成為專家!」- Malcolm Gladwell

---
延伸閱讀: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我們沒有時間哀悼

時間,要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

落井下石、錦上添花,永遠比雪中送炭、甚至親自披掛上陣來得容易。讓我們親上火線、一起把手弄髒,做些什麼,至少,從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態度開始。



今天中午,清大學生群聚梅園,弔念清大大學精神之死亡

我很感動,但也覺得哀傷而無奈。為這群學生的自動自發、聲援彼此而感動,也為大多數人只能坐在螢幕前面,轉貼這則訊息,或者在臉書上按讚而哀傷;為學生們也只能參與這樣的活動,沒有更多機會參與產業與教育政策的改革與議題設定而無奈;但大多數的網路世代,六七八年級如你我,處在未來危機重重的台灣,到底能做什麼,改變這個讓我們憤怒、無力的社會現狀。

大家不斷地討論與分享著「新禮貌運動」:「我們需要更多不禮貌」、「子曰:當仁不讓」。

但是,我心裡不斷想著:「不要啊,不要失焦!」

好不容易凝聚起來,從對於媒體壟斷、政府無感的憤怒、失望,好不容易才團結起來的希望火苗與反抗力量,焦點快要被移轉了。

沒有錯,陳同學與蔣部長的相關失焦報導以及後續事件,政府該罵、媒體該罵、民意代表該罵、學校該罵;政務官該罵,總編輯該罵,校長該罵,甚至陳同學的溝通技巧與態度也有改善的空間。

但問題不是該不該罵、該怎麼罵。而是我們沒有時間了。面對這麼巨大的壟斷勢力,這麼自我感覺良好的府院體系,面對即將繼續惡化的經濟與產業結構,我們沒有悲哀的時間與心力。

問題出在「制度」。不是人。制度是罵不出結果的,是沒有人可以道歉的。

與民意脫勾、與實務脫節的公務與教育體系,不是為了效率與變革而設計,不是為了理解人民、參與產業而設計的。當內閣清一色學者出身,怎麼能期待對人民期待會有感?

專家,不過就是訓練有素的狗。傑出學者之所以傑出,就是極端理性,從科學的假設與驗證中,不斷鑽研、醉心學術,才有可能成就卓著。但是,學術成就與管理技能、領導天賦,不見得有正面相關,更何況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是為百姓後代謀福利。

管理與領導,策略與執行,不是理性與實證,而是感性與理解。

記得嗎?創業要經營市場,而不是產品。為官為師,也不該只是做事教書,而是要理解人民與學生這些使用者的需求

我們需要改變的,是打破「學而優則仕」「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習氣,是改變文官考試與高等教育的制度,而不是批評現在的政務官與教授、校長,因為他們也只是遵照制度行事。

除了我不斷推動的實習觀念,讓學生從參與大公司跟新創團隊中,理解創新與創業之外,我們也該重新思考,如何推動文官制度與師資改革、教育改革。

如果我們只讓有實務經驗、在產業上過班、當過差的人,才能進公務體系,才能考公務員、任政務官、當司法官,才准念碩士班、博士班,並且大幅提高淘汰率、退學率,我相信,政府「無感」、人民「無力」、產業「無才」的程度會低很多。

改變制度,我們才能扭轉局勢、創造未來。批評、冷漠或悲觀,都不會真的改變什麼。

當然,我的觀點、我的提議,只是一個起頭;必然有很多缺點、值得修正的地方,歡迎各種批評與指教。

我不見得認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維護你發言的權力。

這是我所認知的禮貌。

---
照片來源:基進筆記
---
延伸閱讀: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經營市場,而不是產品

創業者面對各種未知條件與不確定因素,在市場跟產品這兩個要項上,到底該堅持什麼?又該調整什麼?我的答案是:「堅持耕耘市場,積極調整產品」。



創意、創新與創業

過去半年,平均每個月四場以上的演講,不管談的是職場經驗、創業與創新,還是網路與行動產業趨勢,我一定會提到一句話:「創意不值錢,做出來才有價值」。

這句話,其實只說(對)了一半。「創意」並非全然不值錢,但是值錢的前題是把它「做出來」;而「做出來」不是指把「產品」做出來,而是把「市場」做出來

在學校、在產業界,許多人把「創意」、「創新」混為一談,也因此誤以為「創業」就是有「創意」或「創新」就可以成就事業了。其實,重點既不是「意(Idea)」,不是「新(Newness)」,而是「業(business)」,是「執行」。

創業,是創造價值,產生財富;是解決大家的問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除了理解市場需求,用力開發客戶,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要的是什麼(譬如:成就感、影響力、改變一個產業,或者讓更多人過好生活),才能定義你創業的動機與目標。

而創意,只能依據觀察與假設,提出看似合理但未必符合需求的方案。創新,不只是創意,而是要解決問題,滿足需求。(Innovation = Solution for Unmet Needs

因此,許多學校跟機構舉辦的創業競賽,其實只是「創意競賽」、「創新競賽」。沒有跟潛在客戶與使用者聊過天,沒有透過產品的發行與市場、客戶發生互動,只透過政府報告、產業新聞、市場數字就寫出來的「商業計畫書」,一定離現實很遠。

精實創業,就是執行

精實創業,除了以未知方法解決未知問題,以速度取代成本思維之外,最常被提到的就是 pivot(軸轉)的觀念。但 pivot 的關鍵,不是轉,而是軸;唯有執行,才知道客戶與市場的需求所在,才知道每一次 pivot 的原因與過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並創造價值。

而 pivot(軸轉)的目標,是透過產品的調整(如:功能、介面、速度等)來測試客戶或使用者對產品的喜好,並逐步修正、優化為市場接受的產品。

有些新創團隊把 pivot 解讀為「快速換個市場」,那麼其實是前功盡棄、白花力氣。正確的作法是「積極修正產品」「堅持耕耘市場」,而不是「堅持開發產品」、「積極轉換市場」。

因為,市場需要時間理解,需要靠不斷地送出產品來測試與學習(所謂 BML循環);太過輕易轉換市場,等於沒有累積經驗;產品則需要不斷打破框架、快速修正,以使用者為出發,才能贏得客戶跟市場的喜愛。

沒有錯,若用盡各種方法,仍然無法提高轉換率、營收與市場佔有率,那麼可能是你的團隊不適合這個市場,但在沒有多次修正之前,就轉換市場,那只說明了其實一開始你沒有選擇你要的市場。

選好市場,然後努力經營

面對一個籃框,有千百種進攻方法,你應該不斷練習、嘗試錯誤,找到你最擅長的進攻角度與動作,並以團隊組合跟戰術進攻,而不是輕易轉換球場,重新面對不同的環境。

在 appWorks 育成的團隊之中,進展比較快的 EZTABLE, 5945, Mamibuy, Tagtoo 等團隊都是選擇了一個市場,然後用各種方法不斷進攻,不斷嘗試,才有了一些初步的成績。他們選擇市場的原因都不同,可能是整個團隊都熱愛的產業、自己創過業的行業,擁有相關資源與通路的行業,或者是一個自己很想要解決的問題,但他們創業以來,都是在經營市場,而不是經營產品。

市場跟客戶,需要的是專注地經營,需要不斷提高理解的深度,提高體驗的滿意度。而不是遇到挫折,就輕易地說:我要換市場!

經營市場,遠比經營產品困難。產品不過就是功能、規格、介面,可以外包,可以買來。但是市場,是通路、是客戶關係、是理解需求、是解決問題,是公司除了執行長的腦袋之外,最重要的資產。

所以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才會說 Stay Focused & Keep Shipping

我的解讀是:「持續專注(你所熱愛的市場),不斷產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