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深度與廣度

新創公司要是大公司的相反,而不是縮小。創業要追求深度,而不是廣度。深度來自於經營市場與自我挑戰,暫時忽略競爭者與批評的聲音,你才能成為專家與贏家。




深度,造就一門生意

最近參加了好幾場創業競賽或商業模式的評選,與賽團隊的成員背景、資料分析能力與簡報技巧其實都不錯,但由於大多是創業初期,或甚至只是營運計畫書的比賽,所以對於市場與產品的開發經驗都很薄弱。

創業除了「不要經營產品,要經營市場」之外,其實,經營市場要注意的是,首要深度,再追求廣度。怎麼說呢?

以我們常提到的精實創業來說,由於新創企業處於變動與未知的環境中,所以要以速度優勢來突破成本思維的框架,透過「開發→測試→學習」並加速這個循環來與市場互動,積極調整產品。而「學習」的指標,就是提高「轉換率」,而非到訪率、流量或下載量。

換個說法,轉換率就是市場的「深度」。

為什麼要追求市場的深度而不是廣度?或者說,為什麼在創業初期,要追求的是轉換率,而不是市佔率?

因為在創業初期,由於你的資源匱乏,所以沒有辦法透過大量的行銷資源,鋪天蓋地買廣告、買流量;但是正由於規模小、彈性大,而且知名度低,所以轉換商業模式、產品改版、進行各種消費者測試的機會成本相對也較低。

而且,所謂品牌,所謂一門生意:上門、回購、推薦,需要的是體驗與口碑,而不是廣告與曝光量。唯有經營一群深深愛你的消費者(包括使用者與客戶),才有可能逐漸打造「成功的商業模式」,然後才思考「規模化」的方式與時機。

精準與聚焦

追求深度,還包括了精度與準度兩個構面:精度是對消費者分析的層次多寡,例如從人口構面、行為構面、心理構面、消費構面、經濟構面加以剖析,雖然可以不斷地增加分析種類,但是要找出影響使用者體驗與消費意願的關鍵三到五個因素即可;而準度是掌握了分析構面與採樣方式後,不斷提高轉換率的優化過程,也就是轉換率的數字本身。

所以,當競賽隊伍或創業團隊在簡報時提到,想要搭建特定領域的平台(例如:運動、餐飲、銀髮、寵物等),卻對於該產業最值得被解決的問題所知有限、或者完全沒有進行過潛在使用者與客戶的訪談時,我只能感嘆,我們的教育,對於創業還教得太少

此外,對於市場上的各種聲音,包括來自使用者、客戶、投資人的反應,或同業、競爭者的關注與評論,創業者要懂得區分並加以排序。在找到成功商業模式之前,只需要專注於「目標使用者」與「目標客戶」(或稱為目標受眾 Target Audience,簡稱TA),因此,來自競爭者、非TA的批評,要聆聽、要欣賞,但永遠放在第二位。

先解決使用者與客戶的問題,再考慮其他人吧。即便是 AAGF 四大科技公司(Apple, Amazon, Google, Facebook)的產品,也都有不少批評者或反對者,但無損於這些公司的成功。重要的是,這些大公司成功的關鍵,都是深度經營市場,永遠把客戶放在第一位,而不去管競爭者或評論者的聲音。

跟昨天的自己比較

除了專注在目標客戶與使用者之外,也要不斷超越自己。跟競爭者比較,往往只會失去自己。只會看到廣度,而不見深度。

以國家為例,我們的政府或研究機構,多年以來不斷地跟美國、德國、日本、愛爾蘭、瑞士、荷蘭、韓國、新加坡進行參考跟比較,爭取世界排名,但是台灣的定位,屬於台灣的深度,到底是什麼?

新創公司的失敗,大多不是輸給競爭者,而是被環境、被自己打敗。唯有不斷地跟自己比較,以昨天的自己當成參考點,深度才會一點一滴的累積。

反求諸己,莫忘初衷。深度,自然會慢慢出來。

「花一萬個小時去克服一件事情,你就會成為專家!」- Malcolm Gladwell

---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