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為何台灣難以生出獨角獸



全球疫情即將告一段落,資本市場修正也放緩了新創上市熱潮。但全球新創獨角獸數量由2020年底的563家暴增70%到去年底的959家,並在今年二月初突破一千家。這一千隻獨角獸,美國佔比52%,中國20%,印度10%,剩下來自英、德、法、巴西、印尼、南韓這些G20大國。小國中最出色的是以色列24家,新加坡12家,荷蘭6家,甚至瑞士都有5家,而台灣居然一家都沒有。

在探究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看另一項分析。去年出自矽谷創投作家 Ali Tamaseb 的【獨角獸創業聖經】,研究美國兩萬家獲得創投投資的新創,並將當中兩百家獨角獸與其他新創的創業者背景做了完整分析。作者發現,在多數新創公司中,創業者的性別、學歷高低、創業時年紀甚至產業經驗,都跟是否成為獨角獸沒有絕對的相關性。

但是有三項創業者背景,跟成為獨角獸的機會有高度相關。第一個是名校學歷。根據分析,美國四大創業名校:史丹佛、柏克萊、哈佛及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創業成為獨角獸的機會也最高。這部分隱含了家庭背景、實習機會、校園創業風氣與周邊投資人密度等各項因素,也造就舊金山灣區與波士頓成為全美甚至全球最適合創業與投資的兩個熱區。

第二個是科技公司經歷,尤其是Google, Oracle, Microsoft, Facebook, LinkedIn 等這些定義消費者行為與企業市場的科技巨頭。從這五家企業離職創業的員工,創立獨角獸新創的機會也較高。在這些企業工作,你會學到如何定義具有十億級市場潛力的使用者需求,並且透過產品開發的迭代過程,找到可規模化的成功商業模式。

最後一項因素,則是創業經歷與出售公司的經驗。同一份調查發現,具備創業失敗經驗的創辦人,下次創業成為獨角獸新創的可能性會提高 1.6倍;而將公司以一般價格出售(未獲利出場)的創辦人,下次成為獨角獸的可能性會提高 3.3倍。

從這三個因素,我們已經找到答案。九零年代末由於台灣電子業起飛,加上中國生產力與消費力逐步開放,跟我同輩的工程師幾乎都留在台灣企業或成為台幹,既沒有出國留學也很少數進入全球科技巨頭,缺乏對美國消費市場與企業用戶的理解,也鮮少有創業與出售公司的經驗,自然難以在北美創業及募資。

這也解釋了以色列跟新加坡為何有如此多的獨角獸,而日本與南歐各國表現平平。回首半導體業跟電子業在台灣的成功,當年的創業者不是有海外經歷,就是有外商或外貿的工作經驗。如果我們要成為獨角獸的產地,方案已經很明顯,就是加速人才與企業的國際化,以及企業併購的推動與開放。

(圖檔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第1314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歡迎收聽台灣區 Podcast 創業類型節目前三名的【矽谷為什麼

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

數位轉型從投資矽谷開始



在矽谷旅居兩年並擔任加速器業師,充分感受到硬體新創在智慧健康、環境感測與航太科技等領域的起飛,也看到相較於軟體新創,這一類新創不僅在矽谷不易獲投,更需要供應鏈管理與製造業資源。

台灣雖然有大型企業與兩代移民在美國進行新創投資,但企業創投因為管理成本不做種子期投資,而熟悉網路新創的二代多半不投資硬體。較有機會投資的是第一代的台裔天使,但這些前輩多半已經財務自由或交棒二代,已退出第一線的投資與管理工作。

而對於身負轉型升級壓力的製造業二代,若要打造智慧製造園區、投入數位轉型,關鍵不是設備與軟硬體,而是下一波的指數型成長訂單會在哪裡。投資有機會成為客戶的矽谷新創,就是在投資自己與企業的未來。

在開源不易、節流困難的狀態下,供應鏈的缺工缺料很可能成為壓死矽谷新創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因為疫情與中美情勢,中國的熱錢與製造輸出都成了違禁品,此時正是台灣製造業與投資人的大好機會。

在新創圈這麼多年,我也觀察到即便投資同個產業與管理團隊,多支創投基金的獲利差異往往來自進場時機。每當全球性產業或經濟危機過後,新創估值大幅降低,基金募集與開始投資的年份,往往成為日後獲利倍率的關鍵因子。

在美國資本市場即將因為升息而調整的短期未來,加上種子期新創目前所遭遇的各種艱困,接下來就是投資早期新創的最佳時機。而因為疫情期間高速成長的科技公司與剛上市新創,為了在資本市場上持續成長,勢必在未來三到五年持續收購,也是這些早期投資的最佳出場機會。

若創業的成功關鍵在辨識需求、提供方案。投資的獲利因子則是研判時勢、順勢進場。對於二代接班人來說,承前經營已經不易,啟後更是要找到開創的動能與機會。除了因為時機創造的投資績效,最重要的是把下一波成長動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並因為這些投資經驗與業務能力的累積,增加接班所需要的經歷與戰功。而台灣製造業的數位轉型,就從投資位在矽谷、需要台灣獨特資源的高成長新創開始。

(圖檔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305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