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創業與投資的誘惑

無論創業或投資,最大的兩個誘惑,就是「有機會」以及「我可以」。但我認為,真正該投資的「價值」,值得創業的「原因」,並不是這兩點。

不知不覺中,「險而議見」已經開張一年多,最近半年因為幾個共筆作者都忙於各自的事業與家庭,所以文章產出量極低,尤其我自己更是偷懶,請各位讀者見諒。不過讓我們高興而值得期待的是,這裡的流量雖然不高,但一直持續成長,作為這個平台的創始人,我開始重拾鍵盤,回到這個編輯台上,繼續跟大家聊聊創業與投資的觀點與心得。

從2007年離開創投從業人員的身份,我陸續參與三個新創公司或團隊,並主導團隊與資金的募集,負責產品與市場的開發,也輔導了兩三個好朋友的新事業。這幾個事業,我都是以專業經理人或顧問的身份參加創業,即便擁有一定的關係資源與管理籌碼,但總覺得在幫別人帶小孩,無論小孩照顧教養的再聰明可愛,畢竟不是自己的,對於實際上身為一個爸爸近三年的我,這樣類比之下總有很深的感觸。

當然,我也非常感謝這些經歷,還有所有的投資人或團隊伙伴,在過程中我們創造了許多價值與體驗,帶給產業界與學術界許多的新產品、新觀點與合作關係,我自己更從當中學到非常多的實務經驗,包括近三年來面試數百人,召募與管理三個部門、二十幾位員工,並且跟超過二十家的國內外創投與天使投資人對話,累積了超過新台幣一億五千萬的募資金額,還有數十場的活動演講、產品發表與推廣經驗,都讓我深刻體會到創業的甘苦歷程,也都是在創投從業時所無法體會或操作執行的。

也因此,雖然我不是投入資金參與創業,但當中所投入的技術資源、機會成本與市場關係,也是我的創業資本與承諾,並且為團隊帶來價值與成長。但這些過程中,我不斷的思索,創業,真的就是因為看到市場與產品機會,還有資金與資源的投入,就會帶來好的成功機會嗎?

直到兩年前跟 Mr. Jamie 及其他兩位合夥人共同創立 appWorks Ventures,除了我終於開始了自己參與擁有的新事業之外,我還有了許多新的體悟。兩年來的共事合作經驗,即便我因為另有承諾,所以直到上個月底我都是以兼職身份參與,但 appWorks 團隊之間的工作默契與發展經驗,以及在面試超過三百個團隊、育成超過八十個團隊、投資了十多個新創公司之後,讓我明白了一件事。

我明白了無論創業或投資,最大的兩個誘惑,就是「有機會」以及「我可以」。

這不是很奇怪嗎?創業不就是因為看到好的機會,又對自己有信心,所以能夠創造價值,產生好的服務或產品,讓市場接受而成為好的事業嗎?

沒有錯,在投資或創業的角度,我們都應該思考「市場」、「產品」、「技術」,這些都是「機會」與「技能」面向。但說到底,能保證創業成功機會或產生執行成果的是「團隊」,而不是難以掌握、時常變動的「機會」。而團隊是否能夠成功,管理者與領導者是否適任,則是看「特質」,而非「知識」或「技能」。

所以,機會與技能,從創業者的角度,就是「我可以」,但卻不等於「我適合」。這是很大的陷阱與誘惑,尤其技術創業者更容易陷入這個迷思,認為我的技術(團隊)很強,市場有很大,所以可以做這個、做那個,到頭來卻沒有搞清楚為什麼、應該做這些產品或服務,以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與差異化所在。有時候就會變成「為創業而創業」,甚至只是因為想當老闆而開除老闆。

反過來,從投資者的角度,許多投資機會是因為看到大的市場、好的產品、對的技術,甚至是好的業績與成長趨勢,但對於經營團隊或者是創辦人、執行長的人格特質有所保留(或者不清楚),請問,如果是你,你會投資嗎?

當我這樣寫出來以上的論述與問題,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很有勇氣的說:「我不會。」

但別說資訊不透明、充滿變數的新創公司或未上市公司,多少股民與投資人,在買股票或金融商品的時候,會去研究公司經營團隊、經理人與領導人的人格特質?還是因為相信這些人的背景、經歷、技能,加上好的市場機會,就把自己的資金與機會成本投入進去?

也因此,身為一個創業者與投資者,我深刻的體會到,無論站在哪一邊,最大的誘惑就是「機會」與「技能」。要能夠抵擋這兩項誘惑,你需要的,就是時時刻刻記得,永遠從「團隊」跟「特質」的角度看事情,看創業與投資的機會。

就算從個人生涯發展的角度,「技能保你一時,特質賜你一生」;而從事業發展的觀點則是,「機會只是開始,團隊才能成功」。希望各位讀者,都能好好的思考,無論身為創業者、投資人,或者是上班族、打工仔,你是否掌握並發揮自己的特質,並且跟價值觀一致、個性與專長互補的團隊共事。

如果有,非常恭喜你。如果沒有,至少,從今天起,把這兩件事情,放在你的待辦事項與行事曆上,每個月或每一季拿出來檢討思考一下吧!

3 則留言:

  1. 這個論壇很好阿 我是因為大馬的關係知道這個論壇 只要出刊了會寄到我的郵箱 我都有固定在看 我覺得這些文章都很好阿 很應該繼續加油 繼續寫 或者可以邀請更多創業人來寫文章分享
    很棒 加油
    Joe Tai

    回覆刪除
    回覆
    1. Joe,

      居然看到你八年前的留言,時光飛逝啊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