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台灣創投業的困境與解方


今天有一篇關於台灣創投與創業環境危機的文章,很值得一讀。對於創投在台灣式微的現象,作者確實觀察到位,也提出具體數據,但沒有提出核心問題及解法。以下是我的觀察。

台灣創投業的頂峰是在九零年代後半,科技製造公司大量上市,創投先前投資回收再成立基金,以及生技產業剛開始萌芽階段,吸引許多資金與人才進入該產業。

過了千禧年,一方面是投資抵免取消,二方面開放金控直投,三方面中國市場崛起,資金與人才大量西進,導致台灣獨立創投人財兩失,僅剩企業創投跟金融創投為主,活下來的大型創投,則因為管理成本變高或加碼先前投資組合而偏晚期。

再加上幾波產業衝擊與金融風暴,從網路業泡沫到記憶體產業、生技業都有過起伏,台灣創投業近二十年來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一路蕭條。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新創企業的創辦人團隊與機構投資人的組合,越來越本土化。尤其是在軟硬體相關的新創團隊。

主因是九零年代末期的國防役遭逢科技業起飛,大量吸引人才進入台灣科技業,而跨國企業在台灣的營運部門又一個個遷往北上廣深,於是我們有了一批缺乏留學海歸跟外企栽培的 X 世代。
這也就是台灣與矽谷斷鏈的由來。生技產業相較沒有那麼嚴重,但是本土團隊被本土投資人投資然後在國內上市的多數模式,也同樣顯現台灣生技業缺乏國際化的問題。

要改變台灣創投業與產業界的困境,唯一方法就是大量把人才跟資金投向海外,同時積極吸引國際人才跟資金進來。一個健康的新創生態系,需要人才、資金的國際化與多元化。

強大的創投不是資本密集,而是資源密集。

Smart Money with Smart People and Strong Connections will make Taiwan being a part of the ecosystem again!

上週剛參訪矽谷,我人正在劍橋,就是為了上面所說的這些事情而努力。
---
延伸閱讀:

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加速器到底在加速什麼?



這幾年在產官學研界,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些關鍵字大量盛行,例如過去幾年的「雲端、大數據、共享經濟」到近來「行動支付、人工智慧、區塊鏈」。但這兩年還有一個關鍵字,不屬於技術主題也不是產業型態,而是一種創育模式:「加速器」。

身為台灣最早、亞洲最大創業加速器 AppWorks 的共同創辦人與前合夥人,對這個現象其實百感交集。一個名詞在台灣若產生蛋塔效應、路人皆知,一種計畫若各部會與法人紛紛投入,往往就是泡沫化或廉價化的開始。

其實加速器的泡沫化倒無須擔心,畢竟大浪退去終究見到誰在裸泳;一群加速器興起,彼此競爭也未必是壞事。但加速器真正的秘訣並非把創業者放在一起而已,否則我們許多產業群聚也早該超日趕美、全球第一。

以我的經驗來描繪,加速器如同生化反應器,除了放入正確的反應物之外,適當的濃度、溫度、壓力與觸媒,才會讓反應發生,並且維持在適當的反應速率。

對於參與加速器的各種角色而言,自身沒有的元素都是稀有而珍貴的。技術團隊缺乏商業思惟與財務能力,創意團隊不擅長研發與管理,早期投資人則需要辨識團隊人格特質與建立信任機制的可能性。

因此,加速器雖然表面上利用創業者群聚的規模效益,吸引創業資源投入與放大,但優秀的加速器絕對是質量兼具,無論是創業者或是業師、投資人甚或是加速器本身的經營團隊。

因為創業者的世界往往是優勝劣敗、贏者全拿的局面,創投業的分布也同樣殘酷。但反過來說,加速器除了對優秀創業者有價值,協助募資與徵才機會之外,對於不適合創業或者還沒有準備好的創業者來說,同樣有價值。

因為對所有人來說,最重要也最珍貴的資源,就是時間,無論你是創業者或投資人。在抵達成功目標之前,那些該犯的錯、該走的冤枉路不見得能閃過,但如果加速通過、順利轉彎,其實成功才會加速到來。

所謂投資、所謂智慧,其實都是錯誤經驗的累積,才能管理風險、避免犯錯。加速器的成功祕訣,不在場地與資金,而在於信任關係與生態系的建立,在於一個可以分享、聆聽、互助、成長的學習型創業者社群。

(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13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

開發自己、持續進步的祕密


(本文為 經濟新潮社新書《自律就是自由》推薦序)

十多年來,我在創業與創投的身分幾番來回,深刻體驗到從創業初期、規模化成長到企業成熟階段,有三件事情是創業者始終要親力親為、以身作則的:那就是持續地開發產品、開發市場,還有開發自己。

前兩項任務容易理解但不容易一起執行,畢竟多數創業者的背景,往往不是技術就是業務;工程師出身的創業者通常不喜歡面對使用者與客戶,業務出身的創業者往往不願意專注在產品的修正與更新上。於是,前者總是宅在實驗室或電腦螢幕前,美其名是專注產品、親自動手,其實只是把自己放在舒適圈;後者剛好相反,每天往外談生意接訂單、卻不願意靜下心來打磨產品、鑽研核心。

關於業務與技術的兩難問題,往往可以透過團隊組合來改善,許多優秀的創投除了協助資金挹注,往往也會媒合人才,甚至在初期親自下海,扮演那個團隊所缺乏的另一半。但是,開發自己這件事,就當真沒辦法找其他人來互補了。


因為執行長的能力與極限,就是公司的「天花板」,隨著公司規模成長,優點會被稀釋、缺點會被放大,一個無法提升自己、持續進步的創業者與經理人,最終就會限制公司的視野與格局。因此,「開發自己」堪稱成功創業者與專業經理人「最重要的一件事」。

那麼,何謂「開發自己」?又該如何進行?這本書,提供了全面而精要的操作要領。

紀律兩字,背後就是恆毅力,就是執行力。任何一個成功的投資人、企業家,抑或是創作者、專業工作者、世界級選手,憑藉的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及特質,全部都是因為日復一日、精益求精的反覆與專注。

《自律就是自由》這本書談的就是專家的養成,但是,重點不在於時間的長度,而在於重複的次數、強度以及對於細節的要求與掌握。如果「規律」是每天做一樣的事,那麼「紀律」是在每天做一樣的事之外,還要持續地修正與進步

姑且不論在專業工作或特定領域的長期專注與進步有多困難,即便要做到精進生活起居、心理素質與強健的體魄,其實多數人也難以做到。而這就是這本書最值得推薦的地方。

雖然作者是戰功彪炳的軍人出身,接著從事企業或組織主管的領導與管理顧問工作,但是這本書裡的重點,其實是自我管理與身心靈的精進。

面對變動愈來愈快的環境,我們唯一能加強的是自己的適應力,無論在身體或心理上的素質都是。即便追求的是小確幸,也需要好好努力,因為世界已經是平的,沒有甚麼新鮮事。

從進化的觀點,惰性讓人類整體進步,但是個體愈來愈弱;若要成為群體中的強者,你需要的就是開發自己的認知與執行力。若要長期專注在一件事情上,身體與心智同樣重要,也同樣需要鍛鍊。

因此,別再放任自己的惰性,因為那不會讓你找到更高的使命。如果你想要成就某些事情,即便只是成就自己,唯一該做的,就是「贏過昨天的自己。」

除了創業與運動,另一個我長期關注的主題是實驗教育。而我一直相信蒙特梭利女士(Maria Tecla Artemisia Montessori,1870—1952)所說的:「所有的自由都是建立在紀律之上,當孩子願意遵守紀律時,他的自由就是無限的。」

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成人,無論你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不管你想成就自己還是改變世界,自由與成功的唯一方案就是開發自己、持續進步。

說穿了,就是「紀律」二字而已。

延伸閱讀:

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法規落日的必要


兩年前閱讀【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提到廣納型政治結構與廣納型經濟體制的演進與優勢,以及世界各區域歷史如何因為政經制度的差別,而造就國家的興衰。

在近代廣納型政經體制中,開放式民主與資本主義的結合,成就了英美兩國的長期繁榮,而選舉制度與專利制度對於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的壟斷與交替,更推動了鐘擺效應與產業迭代。

在經濟價值創造途徑中,專利制度與資本市場的發明演進,可說廣納式經濟體制的巨大基礎。一般人總認為專利是在保護發明人的權益、創造技術發明的誘因。但事實上,專利制度也藉由壟斷制度來創造投資誘因、保障了投資人的資產價值。專利制度藉由有效期間吸引投資人進場,失效機制則提供了技術普及與後進發明的機會。

這種壟斷與失效的交替,非常類似自然界中的演化邏輯。生命若沒有生老病死與複製變異,就無法產生新的物種、適應新的環境。因此,智慧財產權的生效期間與失效設計,巧妙地創造技術物種的生態系與演化機制。

讓我們把專利類比於法規。如果一個國家的專利系統難以申請,但是申請之後又沒有固定的失效時間跟退場機制,那麼這套專利制度一定難以鼓勵技術發明者與投資人進場。

同樣道理,如果我們的法規也是難以制定、修改,一但制定之後又難以退場、沒有落日時間與條件,也許初期法規的確保障多數人,但也限制了新創的機會。

以最近剛通過的公司法修正案來說,雖然數十年來已經有多次修正,但始終追不上產業環境的變動。即便是三年前通過的閉鎖性公司專章,已經具有實務價值,但難保有一天不會從墊腳石成為絆腳石。

尤其我們是一個剛性成文法系的國家,立法或修法過程中行政立法兩部門往往互相牽制、進度緩慢,再加上各式利益團體的參與跟杯葛,總有許多法案躺在立法院多年,不僅消耗巨大的社會成本,更重要的是阻礙產業更迭或社會文明進展。

法規在制定時,一定是為了保障公眾利益跟特定族群的權益。但隨著時間推移、環境變動,唯有我們讓所有法規都有自然落日、限期修法的設計,那麼我們才能有與時俱進的法治體系跟適應能力,也才會真正保障所有民眾的最大利益跟國家的未來性。

(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128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

為何數位健康即將起飛



回到生醫新創領域半年,走訪歐美亞各地新創生態系,明顯感受到生技產業已不再是步調緩慢的行業。雖然臨床試驗還是一樣燒錢,專利、法規與保險給付仍然主導技術與市場發展,但是投資人與投資階段的多元性,以及數位科技對這個產業的衝擊,已經非常明顯。

這個感覺非常類似於十年前,行動網路產業正要起飛的階段。寬頻網路、數位內容、電子商務、社群媒體逐漸被網路使用者接受,但當時全球只有兩億人能透過鍵盤跟滑鼠在電腦螢幕前連線上網。

在智慧手機出現十年後的今天,全球有將近四十億人透過指尖滑動螢幕上網,驅動著資訊流與金流,顛覆了實體與線上的界限,也改變許多產業的樣貌,帶來通路型態與消費行為的轉型,也創造了大量數據與資訊處理的需求。

在「摩爾定律」驅動的指數型成長同時,生醫領域也開始採用數位科技,尤其在新藥開發、生物資訊跟醫藥通路,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已成為藥物模擬、基因定序、銷售行為分析的核心技術,臨床試驗與保險給付也同樣開始展開變革、提高效率。

數位科技除了融合基因工程成為精準醫療核心、提高診斷與治療的效率之外,更關鍵的機會在於預防醫學與健康行為的促進。過往人們在醫療院所以外的行為與環境,無法被嚴謹掌握與分析。但隨著智慧手機、穿戴裝置與物聯網的普及與信任態度,透過線上線下的行為分析與預測,再加上誘因設計與給付機制,能夠分析「基因、環境、行為」三大致病因子的數位健康運作機制已然成形。

除了科技資本造就的技術投入將大幅改變生醫與健康產業,因為社群媒體與新創加速器所形成的行業資訊網路與創業者社群,也將改變過往單打獨鬥、技術為先的創業者樣貌與投資生態。

以北美為例,波士頓最成功的生醫加速器 LabCentral 不僅有知名醫藥廠與的贊助投資,四年來輔導的數十家生醫新創在首輪募資的規模,從前年佔全美5 % 成長到去年的10 %,以美國的幅員廣大與創業者與投資機構之多來說,在過去幾乎是無法想像的成績。

當四大科技公司紛紛布局數位健康領域、亞馬遜收購了線上藥局的此時,數位健康的起飛象徵著跨界合作、異業投資的新時代序幕已經拉起。
---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124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台灣生技業的契機與挑戰


代表台灣於 BIO2018 Global Innovation Hub 簡報

每年六月在美國舉行的北美生技展 BIO USA,今年適逢25週年慶,回到創辦地「生技之都」波士頓舉辦。今年台灣團規模史上最大,產業也陸續傳出好消息,台灣生技業是否將再次起飛,值得探討。

相較於諸多行業的成長停滯,生技醫藥業在台灣的民間投資、企業營收與市值總和,長期穩定成長。除了高密度的研發人力與研究機構,台灣在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優質醫院數量,加上全民納保二十年的健保體系,更造就了臨床試驗與新藥開發的獨特優勢,深獲國際醫藥業肯定。

此外,從北到南的生醫產業聚落,超過百家的認證製造廠商,搭配資本市場的支持,台灣上市生技公司數量同樣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美中。更重要的是,政府資源長期投入,創造有利產業的法規環境與政策誘因。

有意思的是,現任四位最具影響力的政府領導人,都具生醫背景。蔡總統當年投資並參與的中裕新藥,愛滋病新藥剛獲美國藥證、即將上市;陳副總統是知名學者、抗煞署長及前中研院副院長,熟悉政策與技術平台;行政院長與台北市長則都是醫師出身,分別熟悉衛生福利法規與急重症臨床醫療。

假如台灣是一個新創公司,四個核心成員的背景與專長,剛好組成了「財務、技術、法規、臨床」這四項對生技業最關鍵的元素。而關鍵領導人對生技產業的資源與需求,也將因為經驗值與敏感度而大幅提高。

放眼未來,台灣生技產業將隨著精準醫療與數位健康領域發展而有新的機會,但是否能結合健保體系、電子病歷,還有資訊業、網路業、保險業的跨界合作,一方面要搭配法規調適的速度與幅度,二方面要投入適當的人才與資金,才有可能開花結果。

提到人才與資金,正是台灣生技業的劣勢與挑戰。尤其在跨國行銷、營運管理與創業人才的缺乏,以及資金來源過於集中本地、導致缺乏國際連結與併購案例,都是我們必須面對與改善的。

無論是投資人或創業者,都應該選擇產業價值被低估時進場。這幾年來台灣生技業的人力、技術、企業價值都被低估,假以時日必將起飛。但前提是,我們能帶入更多專業投資人與醫藥大廠,同時把人才與新公司推向國際、熟悉市場,創造連接在地、鏈結國際的產業生態系。

(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 1120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小國家的大啟示


兩個月前隨著一個科研訪問團造訪比利時與以色列,參觀歐盟與兩國的科研部門以及生醫農技研發單位,行程雖然匆促短暫,卻也深刻感受到這兩國的風土民情與獨特定位,以及值得台灣參考學習之處。

以比利時來說,位處西歐大國之間,各地區曾被荷、西、奧、法、德等國佔領統治,至今也保有荷、法、德三種官方語言及獨立的自治行政區。這個採用聯邦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國,雖然長期存在國家分裂的可能性,卻也是北約跟歐盟的總部所在地,以科技跟現代化聞名。

在雙語的布魯塞爾、法語區及荷語區之間移動參訪,除了一窺歐盟與比利時的科研概況與制度設計所造就的創新能耐,也明顯感受到跨國人才合作與文化差異並存的現象,卻又不妨礙科技、經濟與社會文明的進步,非常值得同樣位處關鍵地理位置、有著國家認同危機、同樣在大國競合關係下的我們反思。

從西歐的十字路口飛往歐亞的戰火中心,從一路嚴密的安檢,到起飛前當地戰機被擊落的事件,可以感受到強烈的危機意識與艱困處境。猶太人數千年的苦難,加上三大宗教的聖地之爭,讓這塊應許之地少有平靜。戰亂帶來危難,卻也造就以色列強大的國防科技,以及相關科技領域的人才與技術競爭力。

而透過政府主導的新創生態系及投資補助計畫,讓人力與資本投入的邊際效應得以不斷放大,科技新創取代了軍武國防,成為以色列的新特色,僅次於美加兩國擁有全球第三多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此外,透過滴灌技術、灌溉水回收與土壤改良等技術,以色列已成為歐洲的果園,養殖漁業與糧食技術同樣位居尖端。

在很多方面,以色列其實跟台灣的發展軌跡非常相似,但由於國土環境的嚴苛與國際關係的緊張,加上人口不多,因此自動化、資訊化的需求更甚台灣。近年來從社會主義逐漸往資本主義路線靠攏的以色列社會,其實也在經歷內部衝突與外部環境變化,很接近台灣在解嚴前後的社會氣氛與發展路線。

從台灣的社會演變跟產業發展階段來說,我們剛好在以色列跟比利時的中間。除了這兩個歐亞小國,另外兩個大陸邊緣的島國,新加坡與紐西蘭也很值得觀摩。如何以千萬級人口的人力資源、技術累積或地理條件,在大國競合之間找出自己的定位與不可取代性,將是我們這一代台灣人最重要的使命與責任。

(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11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選人比選題更重要



關於創業這件事,十多年來我歷經多種角色,有些項目略有所成,但也不乏失敗收場的經驗。回首來時路,總思索這些成敗,是來自產品本質或市場因素,還是在組建團隊與選題時就已經浮現問題

前一陣子參加「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STB)」十週年活動,聆聽多組培訓人員歸國後創業的心路歷程。其中一位提到培訓期間參加一堂創業心理與組織行為學的課程。從學期初到學期末,每次帶著創業主題去找教授,他得到的答案都是:「先別告訴我你要做什麼題目,先告訴我你找了怎麼樣的團隊成員,還有你們如何相處。」

這個故事當下解答了我心中疑惑。創業項目的好壞,固然有環境跟趨勢的背景因素、有技術與產品的硬底子功夫,但最重要的,仍然是團隊組成,包括成員的技能組合、相處模式與共同價值觀。

再好的題目跟時機,都會因為團隊默契不佳、能力不足而失敗;反過來說,一個氣味相投、互信互助的團隊,才能忍受挫敗、持續修正直到成功。比起有題目再招募核心成員,以團隊特質來選題還容易些。組團隊時當然不該漫無目的,但與其以題目來限制成員背景,還不如對成員特質跟合作方式採取嚴謹態度

人是創業的關鍵,道理容易明白,但對於缺乏團隊意識與操作經驗的人來說,格外困難。尤其創業者多半個性專斷、相信事在人為,卻忽略了即便你可以勉強自己,卻不一定能夠改變別人。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成功的創業故事,當中不乏成員彼此怨恨甚至撕破臉、多次重組的過程。

因為選人永遠比選題重要。人對了,事情就會對。所謂的「對」,並非不能犯錯,但擁有共同信念才能原諒彼此、一起前進,而非謹小慎微、不願嘗試。創業也好,人生也罷,該追求的是成長,而非成功。

把成功當成框架,對人對己都是一只符咒、一種懲罰。反過來說,把持續性的成長當作目標,時間的累積就有了意義與價值。天時、地利、人和的成功要素,我們也許不能改變時空,但可以選擇跟對的人合作,一起成長、一起試錯,讓挫折成為養分,而非成為彼此怨懟的理由跟失敗的藉口。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108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智慧來自試錯與修正的迭代



之前的文章,我提到台灣需要的不只是勇氣,還是智慧跟能力。如果能力來自專注與長時間的累積,但智慧該如何養成呢?

目前最受關注與期待的科技領域,當屬人工智慧。去年打敗西洋棋王的AlphaGo被十月份發表的AlphaGo Zero超越,在三天內完成人類千年的圍棋歷程;去年底發表的Alpha Zero則完全不需要人類訓練,在34小時內擊敗 AlphaGo Zero。

無論是工人智慧或是人工智慧,智慧都是迭代出來的。人類不斷在文明與科技上突破與進步,靠的正是犯錯與修正的累積。而人工智慧可怕的不在於演算法本身,而在於迭代的速度跟演化的能力。

除了迭代速度,智慧的本質是從自己跟別人的錯誤中學習的能力。辛苦的靠自己跌倒爬起來,厲害的從別人犯錯中學到經驗。

這也解釋了連續創業者值得投資的原因,尤其是多次成功的連續創業者,最值得投資的就是他們從錯誤中學到智慧的速度與能力。也因此,創業避免失敗的方式不是去研究成功案例,而是大量累積失敗經驗或觀察足夠數量的失敗案例之後,再決定是否投入。

以創業成敗實務中的百分之一比例來說,沒有觀察或累積到上百個失敗經驗、並從中學到教訓,其實成功很可能都是偶然。當然在創業過程中的累積也很重要,但是否有足夠資源得以承受大量迭代,試錯修正的速度與能力就成了關鍵。

所以創業選題跟準備除了自己的熱情跟累積,更重要的是找到可以快速迭代的題目或能力。如果選題跟商業模式的試錯成本很高,當然要準備充足的糧草與子彈;反之,如果資源有限,就該選擇容易試錯修正與大量迭代的商業模式。

至於那些第一次創業就長期成功的創業者,不是不會犯錯,而且聰明到在錯誤大到為人所知前,就能防微杜漸、快速調整,所以看起來的順利,其實是快速微調的後果。

人要犯錯不難,難的是認錯跟修正,更難的是快速修正跟大量迭代。人類的智慧跟演進,也就累積在犯錯的次數跟修正的速度。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103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場上唯一的敵人跟教練,都是自己

比賽,從心開始】推薦序 by IC

-- 場上的其他選手,其實不是你的對手,而是夥伴;無論跟你並肩而行、前後追逐,大家都是在拿出最佳實力,證明自己贏過昨天、上一季、去年或上一場賽事的自己。只是,你們碰巧在同個時間、同個地點,一同完成這場跟自己的比賽。 --



這是一本關於比賽的書,談的卻不是場上的比賽。這是一本關於網球跟教練的書,但應用領域卻遠不僅只於網球及運動教學。讓我先聊聊自己的故事…

2012年至今,我參加十場鐵人賽事,從25.75公里的半程鐵人,到最後兩場、相隔一年的113公里半程超鐵。當中,也跟團騎車環島、參加全馬賽事,平日的自主訓練,跑班、泳團跟私教課程更是沒有中斷、強度逐步提升,為的是輕鬆而專注地完成一場比賽。

是的,只為了真正完成一場比賽,我花了五年。

在今年四月底、第二次參加的113賽事,直到抵達終點的那一刻,我才明白,五年來的各種練習跟參賽經驗,都沒有白費。雖然成績是五年來的最快速度,但心情跟身體上的輕鬆,跟賽後恢復的速度,超過之前每一場比賽。經過一年鍛鍊,完賽時間從7小時47分進步到6小時34分,這1小時13分的差距,除了來自正確的訓練規劃與執行之外,更重要的是比賽時的專注與穩定。

即便如此,這場比賽並非一路順利。游泳時因為捷泳定位技術不足、路線偏斜而浪費不少時間;轉換到單車項目時,因為程序準備上的疏忽,沒能戴上有度數的風鏡,只好裸著近視超過400度的雙眼,聚精會神地完成90公里的單車路程;還好最後以目標配速完成21公里路跑,也是我第一場沒有停下來行走的鐵人賽。

六個半小時的成績絕不出色,分組排名也僅在50/150。但我知道,經過這五年時間、十場比賽跟上萬公里的練習,我已經找到掌握自己跟挑戰自己的關鍵,也就是「在場上當自己的教練,專注而放鬆地享受比賽」。

這是耐力運動迷人與獨特的地方。不同於球類競賽,無論是單人、雙人或多人的賽制,多數的比賽都在球場內進行,場邊教練可以透過眼神、動作、口語,甚至頭盔內的無線對講機,傳達指令、修正戰略與戰術。

但是游泳、單車、路跑、鐵人這類的賽事,即便比賽時眾多選手一同出發,賽道上摩肩擦踵,但每一個選手都知道,一旦出發後,在抵達終點之前,這是一場跟自己的比賽。唯一的教練,也只有你自己而已。

場上的其他選手,其實不是你的對手,而是夥伴;無論跟你並肩而行、前後追逐,大家都是在拿出最佳實力,證明自己贏過昨天、上一季、去年或上一場賽事的自己。只是,你們碰巧在同個時間、同個地點,一同完成這場跟自己的比賽

回到這本關於網球、教練與內心比賽的書。無論有沒有上場參賽的經驗,其實多數人都有面臨對手的臨場反應,以及對自己動作行為的價值判斷。

但這些瞬間反應與價值判斷,其實會中斷我們對環境、現場還有動作的「知覺」與「感受」。當認知壓過感知的時候,許多細微的失誤跟偏差,往往是一場比賽、一場對話、一個表演最後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這並非代表認知不重要。相反的,贏得內心比賽的關鍵,在於建立感知能力跟客觀認知的能力。因為無論是身體也好、環境也罷,或者當下所面對的對手、局勢、情境,都是隨時可能改變的,無法感知也就無法做出修正跟回應。

但是,僅培養感知能力也是不足的,沒有大量的練習,累積身體關於動作的記憶、神經系統感知外界變化的能力,所謂「放鬆而專注」的狀態,是無法輕易達成的。因為動作熟練、心態開放所以得以放鬆,因為全心感知身體與環境的互動所以必須專注。

所謂「放鬆而專注」,其實可以用許多人(尤其是有基礎運動能力者)在第一次打保齡球或高爾夫球時,因為剛開始接觸、而且全神貫注,卻又還沒有被錯誤姿勢跟求勝壓力所影響,所以都會打出格外高的分數。反而在接觸後不久,甚至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往往每下愈況,越修正越緊繃,成績也未見起色。

這時候如果採用本書的思惟,先排除精神上與認知上的壓力,只專注在感受身體跟動作本身上,並在重複練習後於腦中演示,或許我們都可以找到進步的訣竅。這個模式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案例,就是游泳名將菲爾普斯,他從小就採用這樣的訓練方式,每一場比賽都是在執行身體與腦海中無數次練習跟演示過的過程,讓自己進入專注而放鬆的狀態,奪牌彷彿只是照著劇本而已。

除了運動場上,「內心比賽」也隨時出現在我們生活與工作當中。主觀模式與價值判斷總會阻撓我們感受當下、正確回應,造成溝通上、判斷上或合作上的失誤與困境。

除了認識內心比賽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這本書給我另一個巨大的啟發,在於探討競爭的意義與對手的價值。如果我們的目標是透過超越困難、障礙,包括對手、環境或是自身條件,不斷超越自己,那麼場上的所有對手,其實是共同創造這個機會的夥伴。

如果雙方都竭盡心力、努力比賽的話,場上對手,其實是朋友而非敵人。無論在哪個賽場上,真正的敵人,一直都只有我們自己。

比賽,從心開始。因為所有比賽的敵人,都在我們內心。但只要你能做自己的教練,就能贏得內心比賽,戰勝自己。
---

延伸閱讀:

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勇氣


新年剛到、歲末年終,理應是送往迎來、眺望新局,但如同這幾陣子籠罩在霧霾中的台灣一般,許多事情總難一眼看清想明,通往未來的路徑究竟在哪裡。

一月初跟高中同學聚會,無論在科技產業、金融單位還是醫療機構,不管是在企業身為主管或者創業當老闆,大家憂慮的除了產業創新機會跟國家競爭力,最在意的還是如何栽培下一代。

身為戰後嬰兒潮的下一代,出生率高峰的我們習於同儕競爭,歷經民主化與多元化,也參與了不同產業崛起與衰退的階段,談起科技產業的更迭、加密貨幣的波動,教育翻轉、數位醫療、保險創新的機會與挑戰,也感嘆於世界變動的速度與幅度。

也因為世界變化如此之快,那些曾經靠苦幹實幹就能採摘的果實,已經越來越少。面對經濟模式的轉型、高等教育的變革、勞資關係的角力,還有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危機,都不是短時間、靠硬幹就有標準答案的。

當過上班族跟兼職教師、身為微型企業主,也跟資本家、政務官打過交道,我更深刻體會到,每個人都會因為所在位子與過往經歷,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解讀跟立場。同溫層現象限制了我們的觀點與視角;唯有盡量保持多元甚至對立的資訊管道,才有機會獨立思考,並且同理對方,找到對話的方式與頻道。

視角與觀點之所以重要,因為方向對了,努力才會達到目標。這些年我們不斷鼓勵年輕人勇敢,彷彿只要有勇氣,什麼都可以挑戰。但成功關鍵從來不是勇敢,而是智慧跟能力。

我們常說勇者無懼,但勇者之所以無懼,其實是因為強壯。此時台灣需要的不只是勇敢,而是真正的變強。當低懸的果子沒了,我們就要有能力與智慧,去採摘高掛的果實。

但在那之前,我們要能體諒彼此、不分世代與出身,理解受限在經驗與現實的個別差異;知道即便意見相左,情境不同,我們都不是敵人、而是夥伴。

真正跟你一同競賽的,不是場上對手,而是內心自我。場上的對手其實是陪你變強的伙伴,他們最知道你是否變強,也最能刺激你變得更強。唯有讓自己變強,才能讓身邊的人得到幸福。這是這些年運動、創業給我的啟發。

願年歲靜好,智慧增長。我們都要變得強壯,也要能溫柔而更體諒。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99期不規矩報告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