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投資Groupon的初衷與創投的微笑退場

Battery創投在所投資的Angie’s List Inc. Groupon Inc.於本月接連上市後,帳面已經產生$4.4億美元的收益。Battery在這兩個公司總共投資了$9300萬美元,截至1116日收盤,Battery所持有的股份總市值為$5.35億美元。總部位於Indianapolis的顧客評價網站Angie’s List,前幾天一上市股價就上漲了25%來到$16.26美元,公司總市值現為$9.04億美元。這樣的股價表現使Battery2008年開始投資的$3500萬美元,現在價值約$1.39億美元,而這個數字並不包括上市前已經出售的股份。另一方面,對於 Groupon$5800萬投資,現在也價值$3.96億美元。


Battery創投已出售Angie’s List Inc持股中的40萬股,依照$13美元的承銷價來估算,約價值$524萬美金。由於內部人士有六個月禁止出售股票的規定,Battery若想將帳面收益轉換成實際利潤,股價必須維持現狀達半年! Groupon股價現在看起來還是高於承銷價,但股價走向有點搖搖晃晃的,不過在飽受外界看衰的狀態下,現在股價表現算過得去吧?


Battery的投資回報可歸功於IPO市場的回暖,繼上個月S&P上升11%後,IPO的表現成為近六個月來最樂觀的狀態。 Groupon113日募集到$7億美元,同時也是自2004年來Google上市後之後,最大的美國網路上市案。Angie’s List則募集到$1.14億美元的資金。兩家公司都面臨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事實上,這兩家本身就是競爭狀態。 Angie’s List提供水電工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評價平台,並在去年引進The Big Deal的服務,讓使用者可以參加區域性的折價案,與每日團購專案的兩大龍頭Groupon LivingSocial競爭;另外,網路顧客評價平台 Yelp Inc.也在近日宣布要上市募集$1億美元。


Battery創投合夥人同時也是Angie’s List Inc. Groupon Inc.董事會成員Roger Lee表示:當初決定投資,就是看準這兩家公司可以幫助那些無法或不知道怎麼接觸到線上顧客群的公司,這樣藉由提供區域性的網路服務,讓顧客與商家接觸的模式,一直都被這家加州的創投認為是很好的投資機會。網路公司值多少錢?大環境不景氣,股市震盪不安,創投公司能不能微笑退場?就看市場投資人認不認同網路公司提供的服務和價值。


網路可以成就夢想,就必然有一些泡沫的成分。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創業人醒醒吧!別再請會計師「處理」資本出資了!


最近協助幾個創業人討論出資的架構問題,很驚訝大多數人都認為設立公司的出資額只要請會計師「處理」一下就好了!甚至美其名為「Bridge Loan」,但是幾乎沒有人對於台灣公司法對於資本出資是採取資本充實原則有正確概念。

其實,台灣公司法至今雖然已由折衷授權資本制改採授權資本制,就是准許登記章定資本額不需要一次全部發行,可以由公司內部自由決定何時發行,比例不限。例如章定資本額可以直接定為4000萬,公司可以依內部董事會的決議,分批給投資人認購股份,慢慢實際收入實收資本。而且法規也放寬將最低實收資本額規定廢止(廢止前為有限公司最低出資額25萬元;股份有限公司實收資本50萬元)。比起幾年前已經放寬非常非常多,比起中國公司法規定資本額就是只有法定、章定資本額一種,凡要增資就要與政府打交道,法制現代化非常多。

但是無論如何放寬,為了保障公司的債權人,現行法底線都還是採取資本實收原則,也就是公司股東於設立時應實際繳納股本(無論是現金或是資產、技術)進入公司帳戶,經過會計師的驗資簽證。設立時實收資本額不得低於設立公司期間所必要之直接費用(例如辦公室租金、會計師、律師公費等)。也就是說至少目前為止,外國公司或境外公司那種資本額一元公司在台灣仍然是不可能成立的,股東想要公司登記上有多少資本,就必要將現金或是公司所需資產實際投入。

當然,所有創業者都希望自己的公司一開始看起來就很有規模,最好可以一次就將創業團隊的股份比例、出資股數一次做足做大。有時涉及公私立標案的投標資格、政府補助比例或是與某些購物平台簽長期合作契約,資本額常常也被要求達到一千萬或是某種額度。因此,創業人常常無腦的「委託」會計師或記帳業者「處理」資本額或比例,而實務上通常就由會計師收取一筆「服務費」代尋金主出錢匯入籌備處帳戶,會計師假裝客觀出具驗資報告,而依照股東的需求登記好需要比例,而在送件登記完成後隨即領出款項匯還金主,三方形成共犯結構。

其實,請會計師或記帳士「處理」一下,聽來簡單,其實都是刑事犯罪行為!實務上判決一大堆,甚至還有十年之後因為會計師另案被抓所有前案都被拎出來的。無論股東還是會計師是正犯共犯,所犯的至少就有:公司法第九條虛偽出資罪、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商業會計法不實財報罪,甚至臨募資辦理還有詐欺罪。且公司法第9條第4項規定為:「公司之設立或其他登記事項有偽造、變造文書,經裁判確定後,由檢察機關通知中央主管機關撤銷或廢止其登記」也就是說除了股東、會計師要負擔刑責外,公司之登記執照還可能被經濟部主動撤銷。這對於創業者來說影響非常重大!

就募資的方面來說,創投若是發現原始股東的出資都有問題、公司執照可能不保的情形下,縱使台灣的創投的投資前盡職查核(Due Diligence)做得再怎麼草率,也不會投資;即使投資了,事後也會成為創投動輒要求賠償、買回的「正當」理由。這時公司該花的錢都花了,原始股東怎麼賠償收尾?就股東間來說,若是經營有成,但創業的夥伴哪天理念不合分家,有人出走另外創業,這個難以啟齒的合資祕辛豈非成了永遠落在出走的人手裡的把柄?談判起來不是永遠低人一等?就競爭對手來說,豈不是最佳的攻擊重點?

因此奉勸創業人於公司設立初期就要了解台灣公司法資本出資規定,並針對創業至少第一年之資金需求進行規劃,與原始股東明文契約約定分擔範圍、權利義務範圍,實際出資完成,以免成為後續經營隱形炸彈。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你的眼界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你的視野,決定你世界的大小。

上一個星期,我去參加了一場由台北醫學大學主辦的:產學利益衝突與迴避研討會。這大概是我回台一年半內第三次參加相關議題的會議了,會後,我的心情實在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台灣的產、官、學、研單位持續性地、認真地在討論產學接軌中一部份的核心議題。憂的是:議題討論的範疇實在是太有限了,主軸圍繞在有關產學利益衝突的相關法規,還有案例說明。如果討論的規模持續地在這個階段打轉,台灣的產學接軌很有可能真的很難做。

在上午 Q&A 的一開始,我覺得我有必要要讓大家知道 Conflict of Interest 的討論應該更深入才對,我就主動提出:Technology Transfer(技術移轉)、Entrepreneurship(創業家精神)、還有 Conflict of Interest(利益/角色衝突)在產學接軌的討論中應該放在一起討論,不應該單純地分開獨立討論。原因很簡單:這三者就算個別討論到很周詳、極致的地步,又怎樣?這一堆又一堆的討論與分析,最終,可能會演變成見樹不見林式的、充滿偏見的、無法執行的結論。我們的社會需要得到這種結論嗎?

有建設性的討論需要遠見,需要有一個世界性的視野,台灣的視野在哪裡!?

老實說:我覺得當天並沒有多少人聽的懂我的呼籲,就算聽懂了,他們也無能為力。但是,我還是要大聲地說,我會在未來更努力地說,因為這是對的方向。

前幾天看到 戴季全、版主(IC Jan)還有 Thomas Hu 的一些分享,我真的是覺得心有戚戚焉。以下是他們的分享:

季全 的文章:創業可能會開公司,但開公司不一定就是創業:再議台灣的創業家精神

IC 說:創業是唯一可以造成階級流動的力量,也並非人人都該創業、都適合創業;創業的成功率也遠低於大部分創業者的想像或期待,但是缺乏創業家精神與社群的社會,將逐步走向衰敗...

IC 再說:...資本主義不是不該檢討,我們的社會(或這整個世界)也充滿了問題與無奈;但與其狗吠火車、喧嘩囂擾,不如真的做些什麼(更實際的事情來)改變這個世界。

Thomas Hu 說:台灣社會年輕人的進取標準,應該拉到世界最高等級,奮力殺出一條路。如果台灣的既有制度無法滿足這個標準,所有還關心這座島的年輕人就應該問: 我們為何要繳稅養一個不能開路,只會設路障的政府?

在上面的文字中,你看到了什麼?

看看上面這些文字的背後,不但有想法還有行動,大家正在努力!還有很多在台灣、正在價值創造底層努力著的人,我看到這些人的『思想』,我不但認同,我同時覺得我不孤單。我知道在台灣社會,不是只有我在掙扎追求突破,還有很多人在燃燒自己的生命希望喚醒台灣的一些什麼。

一個遠見,一個台灣該有的雄心,一個可以驕傲交給下一代的未來。

國際觀不是別人給你的,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如何將自己立身於狹小的或是浩瀚的世界,全看你自己。

有關『開一家公司』與『真正的創業家』,在我的心目中,遠見(Vision)是決定性的元素。台灣的年輕人啊!你(妳)的遠見在哪裡!?不要怪罪於環境,不是政府的責任,更不是你能與不能。你要有遠見,你要能看的到大世界。這是我們自己的事!一切求諸自己!

抬頭看看。你的眼界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Image is from 麥克良的天空)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創業無國界,政府可以做的事情

加拿大創投們現在要求政府放寬移民限制,吸引世界各地的網路創新人才。BC省一個由超過50個科技業創投與私募基金支持組成的遊說團體,正向政府提案"創新公司簽證條例",希望能將原本能放鬆原本$30萬加幣的個人投資與兩年管理經驗的要求限制。他們也以Mark Zuckerberg為例子,當他創辦Facebook的時候並沒有充裕的資金和豐富的管理經驗。

其他國家如英國,新加坡,和智利都已經修改移民法讓具有知識技術的創業家能更容易在當地發展。根據美國研究資料顯示,在1995到2005年中成立的科技公司中,有四分之一的團隊至少有一位外來移民創辦者。加州有38%的公司有前述情況;矽谷團隊則有52%。近七成的加拿大民眾贊成將美國現有的創新公司移民簽證條例引進來。

BC省溫哥華複製Y-Combinator育成中心的Bootup Labs創辦人Danny Robinson希望能藉由移民法的修訂,加上溫哥華靠近矽谷的地利之便,來吸引世界各地的科技網路年輕創業家。Bootup Labs現在已經結束,但另一個新的育成計畫Growlab在上個月展開,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報名。

這個計畫下的ㄧ個團隊Summify,即是兩位來自羅馬尼亞的年輕軟體工程師所創辦,現在已經有六位員工。他們已經受到矽谷創投的矚目,不過加拿大政府目前只發給他們短期的工作簽證。公司創辦人Mircea Pasoi與Cristian Strat都曾在Google實習,並收到來自Facebook和Google的工作邀請,但是他們決定走向創業之路。

他們參加了Bootup Labs所舉辦的競賽而來到BC省,現在正在研發免費新聞更新服務。這也是最近被CNN以$2500萬美元收購的溫哥華公司Zyte的主要產品。不過Summify的服務可根據用戶社群工具上的使用習慣來統計出用戶偏好的新聞。這個應用程式在今年七月推出兩星期即被下載超過一萬次。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網路科技業不需要大筆的硬體投資,只要產品創新有價值,即可帶來可觀利潤並且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也有機會引進外來資金,促進整體經濟繁榮。

儘管美國有創新公司移民簽證,但移民美國還是不容易,加拿大政府現在的確是有機會吸引想進入北美市場的世界級人才,而加拿大的創投們也看準了這一點,積極催促政府打造一個適合科技創新的環境。也許,台灣業界也可以參考看看,不一定要砸大錢蓋科技園區,吸引各地人才,應該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資料來源:The Vancouver Sun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壓倒Carol Bartz的最後一根稻草:數位內容的出路

剛被開除的Yahoo 前執行長Carol Bartz面對的困境:要從數位內容賺錢越來越難!相信這也是很多同業的心聲,當網路資訊越來越氾濫,眾家網路公司得拼死拼活的想辦法,從文章,影片或是其他網路內容旁那小小的廣告空間獲利,不容易的!

這其實是簡單的市場供需原則:當資訊大量的被創造流通,其價值就相對減少。儘管網路廣告商嘗試如特別排版,有針對性的廣告創新,關鍵字搜尋服務還是最受消費者青睞,獲利最多的營運模式。

如今,FacebookGoogle以協助消費者找到適當,有趣的內容,而非傳統網路內容的創造與提供,漸漸吃下美國快速成長的網路廣告市場。根據統計,2010年到2011年,這塊大餅成長了百分之二十,產值約$313億美元。而當年叱吒風雲的網路界前輩YahooAOL明顯的失去了戰鬥力,市佔率分別從2009年的16.1%4.4%降到今年的11%2.7%

剛好,Jamie最近寫了一篇關於大傢伙的失誤,可能公司變大之後而形成的沉重官僚體系都笨笨的吧, YahooAOL也是這樣錯失良機,忽略社群工具的興起,也沒來得及提升自己的電子郵件服務來應對後起之秀的競爭。

Bartz最近將Yahoo不如預期的營業表現歸咎於廣告部門。以前很少網站能提供夠多的潛在消費者,網站只要夠大就可以留住廣告商,從而大賺一筆!但現在隨著網路使用者的增加,廣告商現在有很多選擇,當然不用花那麼多錢在入口網站上。更何況,隨著網路商業模式的不斷進化,流量大也不一定能換成現金。AOL第二季的營業額為$5.42億美元,比之前少了8.4%Yahoo則為$13億美元,降了23%

降價成了在所難免的趨勢:Yahoo千人瀏覽的服務費從2010年的$7.65美元減至2011年的$6.5美元;AOL則從2010年的$9.45美元調整制2011年的$7美元。儘管這些公司嘗試減少廣告版面來增加服務價值,現在廣告商紛紛轉向與便宜的廣告交換商合作,大量購買便宜的網路廣告,還可以直接連結潛在客戶,使這些大型入口網站失去議價優勢。

另一方面,Facebook在這方面也沒有比較開心,社群網站的廣告仍走低價路線,不過至少他們的流量讓廣告商願意掏錢,雖然效果不一定更好。近來經濟環境的變動,靠廣告吃飯的網路媒體也是感受強烈,新聞網站SalonSlate一直都沒賺錢,Slate上個月還裁員。成立三年的Daily Beast雖然執行長很樂觀,也還沒有損益兩平。如今,要經營數位內容,需要商業模式的創新;傳統的廣告模式看樣子是不行了吧!

資料來源:WSJ

這裡祝福大家中秋佳節愉快!另外,跟大家分享一下:
09/17 台北國際創新育成論壇 ISIFT 2011,將有新加坡、美國與台灣的創投家,以及台大、中研院、北科大育成中心之經理人共襄盛舉,歡迎報名!
議程 http://ppt.cc/PE_c 報名 http://ppt.cc/dH23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沒有科技新創產業!叫理工學生通通去喝西北風!?


昨天看到這個新聞標題,雖然我早已經知道這個事實,但是,還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標題如下:基因轉殖水稻,農委會不放行。國際基因科技向中研院、國科會提告。

我可以講一個學期的課,教你如何做基改生物,討論它們的優缺點。在本文中,我不是要為基因改造的食物做辯護,在這兒,我想要針對政府的研發政策與技術商品化的環境做一個討論。

在學研單位與產業合作之間,常常聽到一種論述:做學術的,就乖乖地做研究,跟什麼產業接軌?學術研究根本就不應該跟產業扯上關係。

我個人認為,有這種思維的人,在價值觀上是很自私的,對國家發展競爭力的分析上也沒有好好地檢討、做功課、與深刻地體認。氣,生氣,這實在是叫我生氣。

我在這邊,已經懶得大力地宣傳世界上的科技重鎮都是拜鄰近的學研單位所賜,才有『資格』成為全球的科技中心。明眼人都看得出產、學、研之間的密切連結、與共生關係(矽谷 vs Stanford and UCSF and UC Berkely;波士頓科技園區 vs MIT and Harvard;美國聖地牙哥生技園區 vs UCSD and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這不用『接軌』,這是一種態度、一個成熟科技化的進程、一個創造價值的氛圍。對科技創業人而言,一個正向、積極、創新的環境,就應該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所謂的產學接軌應該只是用來創造這樣一個環境的過程。

一旦這樣的氛圍、環境(atmosphere)建立了,大家不需要再來討論『接軌』的問題了。接下來,需要聚焦討論的就是『價值提升』的有效方法與資源利用的效率。

基因轉殖動植物,這個議題在台灣其實是電梯裡的大象,議題存在已久,大家都意識到這個議題的重要性,悶燒到快要爆炸了。也有人真心想要討論這個議題過,但是政府單位(不只是農委會)就壓著,就當作眼不見為淨,能瞞過一天、算一天。

基本上,如果臺灣政府決心要成為『非基改家園』就應該全面『禁止』基因工程跟食品、藥品相關的研究(由這次的例子來說,就應該禁止基因轉殖水稻的研究)、阻擋進出口基改產品、與建立全面的法規與行政程序來確保臺灣非基改家園的原生環境。

但是,事實是(這都是公開的訊息):臺灣每一年從全球(美國最大宗)進口大量的基改食物(大豆、玉米、蕃茄。。。等)。臺灣政府更期許自己成為全球生技產業的重鎮,國科會、教育部等,所補助、資助的研究計畫中,有很多都是跟運用基因工程來改良動、植物有關的技術。有關基改法規的部份,簡單的來說就是:基改食物在台灣可以研究,不可以量產,但是可以進口。

這是個什麼邏輯?

各位要知道,BASF 還有 Monsanto 等國際知名的超大型農業生技公司透過基改食物賺進了數以兆計的收入,直接、或是間接地,他們也在全球原物料的產業鏈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什麼是生技產業,這就是生技產業。

白話地來說,臺灣政府支持也補助使用基因工程來改良動、植物的研究。但是,當臺灣的學術研究有成就的時候,政府希望做實驗、研發的人發發文章就好。臺灣所產生的基改動、植物,應該努力地尋求國際上(如:美國)的買主,讓他們來賺大錢。臺灣的公司就喝西北風,因為臺灣的生技公司就算技轉成功了,也無法在台灣量產,更別說賺錢了。你可能可以辯說,臺灣的公司可以做 R&D 啊,到國外去量產。抱歉,到國外量產前,外國政府需要看到你本國試量產的數據(臺灣不能做有規模的試量產),換句話說,就算臺灣的生技公司手上拿到的是鑽石等級的基改商品,也是死路一條(在基改植物上,這就是現況。有關動物的議題,我們之後再來討論)。

再來一次。這是什麼個邏輯?

再者,國外的基改食物、原物料進口到臺灣來後,農人愛怎麼種,怎麼種。你怎麼查?有什麼防堵政策沒有?

這麼清楚的邏輯上的錯誤,簡直就是跟臺灣的廠商開玩笑。擺明了,就是叫臺灣島內,在實驗室辛辛苦苦工作的研究從業人員困在學研單位的實驗室中,永世不得超生。就是因為政府科技產業化發展上的矛盾,搞的學研單位中做技術移轉的好像是在捅樓子,不但沒有幫到臺灣的生技產業,好像還害了臺灣的生技公司。

很多人問我:臺灣生技產業的希望在哪裡?我告訴你,機會就藏在台灣的學研單位中!台灣在生物科技上的投資不少耶,累積到目前為止也產出了一些不錯的成果,所產出的生技人力資源的數量也是很可觀的。試想:如果臺灣的生技公司可以順利地把基因轉殖的水稻、大豆、蕃茄順利量產,光做國際種苗販售就好,跟國際上的 Monsanto 拼比一下,這可以創造多少就業機會?可以創造多少臺灣的機會與價值?

大家要有一個常識,基改食物不是十惡不赦的混蛋,不是所有基改的動、植物都是壞的!糖尿病患每天用來維繫生命的胰島素、凝血因子、某些瀕臨糧荒滅國的非洲國家用來生存的香蕉,都是基因工程下的產物。為了反對而反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政府,應該在社會教育裡多放點心思在普及科學的教育上,讓民眾知道這些基因工程背後的理論基礎,讓生物科技發展的正反方,都有一個客觀論述的空間。

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產學之間的聯繫就像唇齒關係,唇亡齒寒。產業沒有學研單位的支援,它就缺乏了創新的引擎。學研單位沒有產業的承接,那會造成教育資源上的浪費。

看看你的周圍,有多少當初對理工充滿熱情的同學們,因為畢業後找不到相對應的產業入行而轉行的?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對科學的熱情。4年、6年、10年的訓練無法學以致用,可不可惜?

希望臺灣的政府對科技產業的發展從上到下,有一貫性,不要相互矛盾,為科技創業創造一個滋養的氛圍。希望不要玩爛到:沒有科技新創產業!叫理工學生通通去喝西北風!?


(Image is from 麥克良的天空)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企業創投(Corporate Venture),另一種創投投資人

投資人有分類(天使啦,超級天使啦什麼的),創投也有分,除了常見的私人創投之外,台灣金控和大型科技公司通常也會有創投部門,但是大部分都以晚期投資案為主,現在可能也有些改變了吧。總之,北美這邊應該是有些不同了...


Citi集團下的創投公司Citi Ventures從去年三月將總部搬到加州Palo Alto後,已經接觸了超過三百個新創公司。負責人Debby HopkinsCiti Venture所有的資金將來自於其母公司,不同於傳統創投向外募集資金;投資標的不是純粹看財務報酬率,更著眼於可以對Citi本業有幫助的最新技術。


另外,Hopkins也關注一些有潛力但看上去不是那麼「相關」的機會。比方說成立兩年,位於Palo AltoShopkick,現有1900萬人使用他們結合定位功能的手機應用程式。七月時,Citi Ventures參加了Shopkick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創投主導的$1,500萬增資案。很多Hopkins的同事並不太理解手機應用程式與銀行本業之間的關係。在那之後,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在Palo Alto區域的Citi銀行可以參加活動:與個人理專做一次財務諮詢可以得到1500Kicks點數。(金融業真拼,哈哈!)


根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n的資料,2010年傳統創投募集了$125億美元資金,是從2003年以來的新低。正當傳統創投正苦於之前IPO數量有限導致資金減少,滿手現金的企業創投跳進來填補這塊空缺:上一季企業創投佔全美創投投資比例由2010年的8.5%提升至10%。過去12個月來,有大約50個企業創投成立。創投業界認為這一波企業創投成立潮始於那些公司資產負債表上有一堆現金的執行長,想藉由投資來為本業帶來成長與創新。


BMW在二月成立BMW IVentures的時候,為了吸引潛在的客戶有夢最美的城市人,參與了MyCityWay這個手機應用程式的$500萬美元增資案。這個應用程式提供一些城市的散步和公共運輸旅遊路線,然後將「Powered by BMWi的字樣展示在底部。而北美3C零售商Best Buy底下的創投則投資像Zeo這種研發追蹤睡眠的大眾科技公司,另外在公司的某些賣場還有提供汽車充電站和家中用電管理系統的需求測試。


General Mills’(GIS)創投也不落人後投資了開發顧客意見軟體的MarketTools,還有其他手機,影片,社群媒體,以及遊戲的創新公司。畢竟,當越來越多公司追求創新科技與產品時,不進步就是退步。回顧2000年的網路泡沫,企業創投們當時慘賠了超過$150億美元,多數都屬於晚期投資案。這次,大家都看起來更謹慎了。 Citi Ventures在投資Shopkick之前先於2009年提供$30萬美元的贊助來做測試版,之後對Shopkick提供財務上的策略協助,以更主動介入的方式來分散風險。


資料來源:Businessweek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天使投資人 不是 天使


對想創業或是想要投資創業的人來說,大家常常會開一個玩笑,甚至我自己都常常引用這一個笑話。不是別的,那就是 3F 的笑話(我知道很多人都聽過,就讓我再講一次吧)。

俗話說:在一開始創業的時候,只有三種人會投資你,3F 會投資你:Family(家人),Friend(朋友),還有 Fool(傻子)。

通常大家看到這個 Fool(傻子)都會會心一笑,但是,各位可別笑得太早。因為一堆人在找傻子,還有一堆人(公司)正在當、將會當、或是當過傻子(這其中包括了一卡車的創投公司還有天使投資人)。不過,就是因為當傻子被大家認為實在是太有笑點了,所以中外的傻子(們)多半不會講的很大聲、或是將細節跟大家分享,通常都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老實說,我覺的有失敗的經驗才有成功的基石,在挫敗中學習的本質是很好的,不過,本文的重點將不會放在投資方,我想要針對創業方多做論述。

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這個名詞是直接從英文翻譯而來的,在中文裡最接近的代稱為:獨立投資人或是金主(我非常不喜歡『金主』這個稱謂,但是,在台灣很多人把 Angel 跟金主互用)。在這篇文章中有較詳細的介紹:創投、天使、超級天使… 創業投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3F 或者是天使投資人,在我看來,跟其他投資角色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風險承擔的能力。想想看:你爸借你100萬去創業,你把錢全部賠光了,他會怎麼樣?在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怎樣(我稱這類人為:高風險承擔者)。

天使投資者往往願意投資或是栽培比較早期的創業案源,通常他們可以承擔的風險比創投公司來的大。但是,它們所能夠挹注的資金額也可能比其他投資單位來的低,或是,天使投資者無法長期地、穩定地、大額地挹注資金在投資案中。在投資界,更變化出所謂的超級天使(Super Angel),它們發展成為更有系統地來看投資案源的天使集合,在形式風格上更接近創投。

目前在美國還有臺灣有關創業環境的討論中,大家都承認天使投資人對創業環境的重要性。很關鍵的原因是:它們願意接觸、甚至投資風險較大的早期投資案(多數創投不碰這樣的案子)。有一個完整、成熟的天使社群絕對是創業的加速器(Accelerator)和成功案源的產生機(Generator)。

OK,講到這邊,希望大家不要被『天使』投資人的『天使』給誤導了。千萬不要以為 Angel Investor 就真的跟天使一樣,行走在人間執行天國的善念,無償地助人行樂。我希望大家轉移注意力,聚焦到天使投資人的『投資者』身份上。

說穿了,所有的投資行為都是為了要『獲利』。講白了,就是要賺錢。

俗語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請不要把投資行為跟行善掛勾在一起,如果你沒有想清楚你的創業案可以『賺錢』,或者,更卑微地來說,『可能』可以賺錢,請不要輕易地找任何投資者。

雖然天使投資人願意看較早期的投資案,但是他們多數注重的還是創造利潤的潛力,就算是投資夢想好了,這個夢想如果沒有具體的實踐方案,最終會創造利潤。就算找上帝來,也不會『投資』你。

再強調一次,所有的投資目的都是為了獲利,沒有『獲利潛力』的案子,不可能獲得投資。在什麼階段都一樣!

在科技創業的領域,尤其是學研單位中,很多人把天使投資人的身份誤解了。很多身懷一點技術的人,誤把天使投資人當成慈善家(Philanthropist)或是國科會。他們大概申請政府計畫寫多了,以為投資人願意投資他們的實驗概念(idea),或者,這些技術人、創業人以為天使投資人應該在他們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的階段就投資他們。很多人真的把天使當傻子(fool),以為金主到手了,用技術呼弄一下,說不定營運計畫書都寫的七七八八的,就以為投資者手到擒來。

門都沒有,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

我之前有寫過一篇『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在文中,說穿了,就是要強調自己投資自己的重要性。這一個關鍵的動作,有形無形地對未來公司的發展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創業家先從 Yourselves(自己)的資源投資下去,下定決心,做下去。小有發展之後,再來尋求外來奧援。至少,在對天使投資者募資的時候,不是把一個實驗計畫或是一個夢想計畫丟給人家,於情於理都比較說的過去。

再者,有力道的天使投資者越來越專業,雖然它們不是創投,但是他們看案源的審查標準不見得會比創投少。通常他們的政商關係良好,他們的投資多少對公司的發展是有助益的(Smart Money)。在公司(至少是雛形階段)還沒有準備好的狀態下,貿然接觸投資人,把公司的名聲搞爛了,對新創公司的發展是很不智的作法(你怎麼知道天使投資人不是創投基金的金主?)。一步搞爛了,步步爛。

套一句創投前輩的話:一個成功的科技創業發展是『接力賽』,一棒一棒的順利接下去,最終才能順利創造價值。對你的公司發展,天使投資人絕對是關鍵的一棒,甚至,他(他們)有可能是最好的 Anchor Investor(關鍵投資人),對公司而言也有可能是最聰明的投資來源(Smart Money)。但是,天使投資人不是天使,更不要當他們是傻子(Fool)。

準備好了嗎?你的天使在哪裡?


(Image is from 麥克良的天空)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矽谷老牌育成中心創投SRI的故事

在各種育成中心如雨後春筍冒出來的今天來跟大家介紹一個前輩很久很久以前(是沒有那麼久啦)Y-Combinator500 Startups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 為了要振興萎靡的灣區經濟SRI International這個非營利研究機構在1946年成立於史丹佛大學開始協助從迪士尼樂園到網路的各種創新事業最為人知的商品包括1959年得獎的Technicolor 還有1968年的第一支電腦滑鼠
今年這個有2400名員工的研究機構歡度其65歲生日機構主要的合作對象是聯邦政府特別是國防部每年SRI$5,000萬美元營收中大約有70%來自於政府贊助的研究計畫不過這種研究計畫帶來的營收並沒有辦法額外成立基金做進一步投資或提供優秀的團隊在一般私人企業可獲得的報酬因此SRI成立了創投和育成中心
過去20年來SRI內成立了各種生技網路科技和應用材料的團隊他們在逐漸成長後會面臨留在SRI繼續發展或是獨立出去尋找更多資源的選擇這間總部在加州的公司目前已從其實驗室中分割(Spin off) 出超過50擁有創新技術的公司其中三間Intuitive Surgical Nuance CommunicationsOrchid Cellmark成為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200億美元
近年代表作
20104SRI線上個人助理應用程式”Siri賣給蘋果這本來是一個替軍方人員開發的自動化個人助理程式政府合作案成交金額雖然沒有揭露但根據SRI創投副總Norman Winarsky的說法金額應該非常令人滿意這個金流化的過程始於1980年的專利商標修正法案 (Patent & Trademark Law Amendments Act)也稱作Bayh-Dole法案這個法案給予大學及非營利研究機構權利將政府研究案商品化
1993SRI子公司Sarnoff(現已完全併入SRI)開始扮演創投的腳色,率先將一家提供虹膜辨識的公司Sensar分割出去之後兩年內所有SRI部門都比照辦理在機構內的研究者被鼓勵思考如何商品化並向SRI創投提案分割出去的公司可享有辦公室設備早期資金工作空間生產設備和商務開發的各種資源也包括提供接觸各大創投的管道這些創投通常已經投資多個SRI的團隊並且可以協助評估提案商品化的可能性
Winarsky不希望SRI被定義為提供教育的學術機構而是將各種想法和機會結合推到市場上的組織
提供合理報酬的地方
當一個公司被獨立出來或是一個產品開始授權66%的營收會投入已成立15年的SRI基金剩下34%則歸於SRI員工該計畫的負責團隊會得到最多分紅通常那些努力了好幾年的團隊高層會分到7%8%4%會分給所有參與分紅計畫的員工
Winarsky認為這樣的模式可讓SRI永續經營畢竟SRI有眾多優秀的研發人員如果沒有這樣的機制蘋果和Google等公司很容易就可以挖角帶走人才雖然SRI本身是非營利機構沒有股票但是藉著公司分割提供股票和權利金這些人才至少有三到四年的時間穩定致力於研究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孤注一擲的離開

Angel Sanjurji SRI任職超過30現擔任材料實驗室主管到目前為止參與過至少5次分割比大多數同事遇過更多這樣的抉擇不過當有些同伴選擇繼續走向創業道路他選擇留下因為這裡提供了研究和執行想法的自由雖然可能失去了外界提供的豐厚報酬但同時也不需要承擔相對應的風險留下來的人大多是志同道合的想要一起研發創新
這可能是65年來,這個老牌育成中心依然能持續端出創新科技的生存之道!
資料來源:Businessweek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北美創投現況:歸來的強者

隨著一波波的網路公司上市,和 Facebook 等公司股價的不斷上漲,矽谷的科技產業盛況讓創投界開始歡呼收割!


不過,大部分的獲利還是都落在老字號的創投口袋中。


在詭譎多變的金錢遊戲中,某些規模較大的創投公司藉由過去成功的投資經驗和長久以往建立的人脈資源,持續取得熱門投資案的門票,捷報頻傳.不論在投資表現或是報酬上,完全應證了薑是老的辣!

根據 VentureSource,今年前三名的 Accel Partners, Sequoia Capital Redpoint Ventures,無論在上市或是出售新創公司的數量都遙遙領先.這三個老薑光是個別在2011上半年所作的退場案子就至少九件,遠遠領先今年上半年只有一件退場案子的兩百多個創投,更別提掛零的那些同業了。

Sequoia 最近的代表作有社群網路公司 LinkedIn,以及中國網路搜尋服務供應商Qihoo的上市案。Accel 則是Facebook最大的外部股東,另外也從Facebook的資料儲存技術廠商 Fusion-io Inc. 的上市案回收了一筆上週,Redpoint投資的線上假期房屋出租網站HomeAway上市第一天,股價以49%漲幅坐收。

上述這些顯赫的戰績,讓這些老薑大幅拉開了與其他創投之間在投資報酬率的差距.通常一個投資案會有數個創投參與,所以每間公司的獲利率並不是那麼清楚.不過根據調查,整體業界去年的報酬率大概是13.5%,這個數字是從2007年後首度的二位數,不過還是低於S&P 500大盤15.1%的成長率。專門追蹤創投表現的 Cambridge Associates 指出,投資人大約放了$132億美元,而實際拿回了$131億美元。

這樣的結果相較於90年代的網路泡沫實在是差強人意。根據 Cambridge Associates 的調查,1998年創投年度報酬率約27%1999年則來到281%。創投業在近幾年都相當低調且沉寂,不過,前面所提到的這些業界佼佼者,去年則以兩到三倍的差距大幅勝出其他表現不錯的同行(歸位了!),而且氣勢銳不可擋,特別是身為 Groupon Zynga 這兩家即將上市的 網路大頭投資人,今年應該是個豐收的一年。

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情況也顯示在資金的募集上:強者創投們今年很輕易地就募集到新的資金,比方說 Accel 上個月就剛完成總數達$13.5.億美元的兩筆基金募集;其他的創投則是像 GGV Capital 上個月將新募基金的規模從六億美元調整到五億美元,雖然這個消息還未經證實,但大者恆大的局面不難想像。

下圖以列表方式彙整出今年北美表現優異的創投和他們的代表作:

如圖所示,位於加州的Accel今年除了 Fusion-io 的上市案外,還有軟體製造商 Responsys Inc. 以及中國社群網站Renren Inc. ;另外從Amazon.com收購 Quidsi Inc. 的案子中獲得五億美元.不過 Accel 去年最大的獲利來自於在非公開市場賣掉當時市值被估算為$350億的 Facebook 一小部分股權,產生了$5.17億美元的利潤也就是250的報酬率。


當然,也不是每筆投資都賺成這樣,手機科技的新創公司Volantis Systems Ltd. SurfKitchen Ltd的收購案就表現普通,不過Accel的今年整體還是值得期待。因為之後還有團購網站Groupon,線上旅遊網Kayak Software Corp. 和線上市集IronPlanet Inc.的三個上市案在等著。現在公司主要的投資標的為社群網站,社群遊戲以及手機遊戲,最近剛剛投資了憤怒鳥的開發商 Rovio。

同樣位於加州的 Sequoia,在2003年投資LinkedIn 並握有將近18%的股份現值大约$16億美元,成為此次上市案的大贏家,不同於最近流進矽谷的資金以接近上市階段的公司作為投資標的,該公司大部分投資早期團隊並且伴隨他們一起成長。該公司合夥人對於現在投資者一窩蜂的搶晚期熱門案子(台灣好像就都是這樣耶!)將股價炒高的情況不以為然,最近也投資了起司三明治快餐店,堅持走自己的路。


Redpoint 最近則是有 Qihoo, Responsys HomeAway 的上市案,其中獲利最多的退場是持有17.8%股權HomeAway 案,現值$5.88億美元。Redpoint認為由於之前投資的網路公司們已經努力的在經濟衰退時期存活下來並且在快速的成長當中,現在該是收網的時機了,估計會有一波創投"退場潮"出現。

資料來源:WSJ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私募,上市,都只是過程而已

上市,是網路公司成功的定義嗎?有點像小時候,老師告訴你,等考上高中你就解脫了,然後我們都知道,還有考大學,考研究所,找工作,然後你以為可以喘口氣了嗎?人生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呢,呵!同樣的,創業,從無到有,到損益兩平,到公司的第一桶金,然後,隨著公司的營運需求增加,開始尋求外部的資金.然後,募資和上市的意義對創業家而言,好像漸漸有點變成令人稱羨?的目標了耶...以下是最近關於Twitter的一篇報導:
Zynga Inc. Groupon Inc.網路大頭最近都紛紛申請上市了, Twitter Inc.不為所動?的繼續做私募.這個快速成長的網路通訊服務服務商據說最近開始討論募集下一輪私募資金的計畫,雖然募資的對象還不明確,這一輪增資將使Twitter的公司價值達到$70億美元 .
七個月前,Twitter剛進行了以創投為主,由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進行主導的兩億美元增資案,公司價值為$37億美元. Twitter成立於2006年,主要服務是讓人可以在網路上傳遞和閱讀訊息,也就是Tweets,現在有超過兩百萬人註冊.這家位於舊金山的網路公司發言人拒絕為公司財務發表評論.不過新一輪增資所顯示的公司價值替近來網路公司們市值急速上升的紀錄又加添一筆.就在上個月,團購網站Groupon和線上遊戲網站Zynga遞出了上市的申請,根據估計這些公司的上市市值將達到$200億美元.
這些大筆資金將為Twitter爭取更多時間來發展以該公司尚未成熟,以廣告收入為主的商業模式,儘管Twitter有眾多的使用者,這個商業模式並沒有帶來像GrouponZynga那樣豐厚的廣告收益. Twitter的公司規模和其他網路公司比起來也相對較小,現有大約五百名員工,管理階層結構也比較單薄.去年秋天剛雇用了現年47歲,有管理顧問經驗,也曾擔任Google產品經理的Dick Costolo來擔任執行長,負責建立管理階層團隊和發展廣告營運.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的創投合夥人Tony Florence認為Twitter尋求私募的舉動很合理,因為公司仍然在摸索並進行商業模式的進化.根據調研公司eMarketer指出: Twitter相較於去年$4500萬美元的廣告收入,今年應該有一億五千萬美元的廣告進帳.不過, Costolo指出Twitter現行的營運策略是故意限制廣告空間,來確定自己正在做對的事. 另一方面,來看看其他網路大頭的財務狀況:Zynga去年營業額有$5.97億美元,淨利為$9,100萬美元;而Groupon雖然還沒達到損益兩平,今年第一季的營業額約有$6.45億.
雖然現行財務表現普普,Twitter營運上仍然有不錯的進展: 上個月蘋果宣布從今年秋天開始,蘋果行動產品用戶將可以直接按鈕利用相機或是網路瀏覽器在Twitter上發布照片,連結網站或是顯示所在位置. Twitter相信這樣的合作可以吸引大量的新用戶,並因此更加充實平台上的資訊分享.

根據comScore Inc.的統計分析,Twitter正在快速成長中. 相較於去年五月9,000萬的全球訪客人數,Twitter.com今年五月的全球訪客有1.39億人;美國市場則成長較緩慢:從去年五月的2,380萬的訪客人數成長至今年五月的2,700萬.(資料來源: WSJ)

創業真的就像人生耶,知道自己是誰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如何滿足周遭的期待又顧及自己的意志...有些媒體覺得Twitter陷入業務窘境或是業務發展未成熟,所以堅持私募(或說放棄上市).我不知道Twitter能不能順利殺出一條血路,但是我想,Twitter的執行長應該有好好思考過這些問題了.私募和上市都是跟外界拿錢,但是上市之後,很多決定就往往身不由己了. 對於創投而言,所投資的企業上市或被併購,都只是退場機制讓他們能回收投資所得的報酬;而對創業家來說,如果沒有想退場的話,當資金進來之後,那也許可以當成是一種肯定,但也是一種期許,更是一種責任!如何將公司帶領到適合的地方,如何持續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品質來讓企業永續生存等等的重要課題,都不是上市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啊.路還很長,勿忘初衷,大家繼續努力吧!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給正在努力創業的你們:如何和創投來往?

這篇文章翻譯自Knowledge@Wharton,由Stephen Sammut教授根據自身豐富的知識與經驗來分享與創投交流的方式。

首先,先確定自己企業發展到甚麼階段,確認各種資金來源的可能性比方說政府產業補助或是區域性的天使投資人網絡,有些天使投資人的投資方式會類似創投,以比較正式的方式來購買股權。接下來就是找創投了,基本上來說,最近幾年創投界的趨勢都偏好發展晚期的投資案,當然還是有專門投資早期或是成長期的創投。所以並不是說公司準備要上市了才能找創投,而是對創業家應該要在找創投之前審慎評估時機點,並且找到適合的創投來提案。

決定提案之後,必須要準備商業企劃書。不論企畫書寫的多完善,通常創投們會預期在進場投資的半年到一年之內會因為各種變因,而讓投資公司看起來和現在大不相同。所以創投們看待商業企劃書的方式,比較像是從了解公司經營團隊的共識和合作狀況,來檢驗未來的發展性。創投的評估過程通常需要收集各種資料並且花不少時間來思考,所以即使公司與創投最後沒有合作,創業家們也能因此得到一些不錯的意見。這個階段有些事情要請大家注意:
  • 商業企劃書的內容一定要有連貫性
從產品開發計畫以及其相關費用預測,到營業額預估與整個企畫的大方向,這些都必須和現金流預測相呼應。創投常常看到商業企劃書裡面的章節各說各話,而這樣的提案就會顯示出管理團隊間的缺乏溝通。
  • 不要亂槍打鳥
有些創業家會把商業企劃書寄給認識或不認識的各家創投。除非真的有嚴重的資金運轉問題(所以財務要提早規劃啊!),不然最好是耐心的做功課。創投圈子不大,亂寄企畫書會讓創投覺得這案子在市場上乏人問津,產生先入為主的負面評價。好的案子,先找23個適合的投資人看看就夠了。
  • 了解創投合夥人背景
就像前面提到的,每家創投的投資偏好和標準都不一樣,創業家最好先了解各家創投過去的投資歷史,合夥人背景,投資要求,產業人脈,和退場機制等等,才能讓資金對公司營運有加乘效果。不要只是制式化的寄出商業企劃書,最好能先看看與創投合夥人有沒有共同的人脈或是產業經驗,有基本準備之後打電話或是客制化的email通常比較能讓人印象深刻。
  • 11大於2
如果有一家以上的創投感興趣,這通常是件好事。若是在同一輪的資金募集,創投們可以互相幫忙稽核(due diligence)投資公司,另外公司也可以得到較全面的意見和更充足的資金來源。如果只有一家創投投資的話,創業家最好先和創投談談通常他們下一輪募資的想法,例如是否打算長期投資,和預計投資金額規模等等,以免陷入周轉不靈的窘境。而天使投者人或是種子基金通常因為資金的有限,比較不會有這樣的討論出現。

當創投有興趣投資時,投資的金額和條件就必須要好好討論了美國的案子通常會計算公司價值來衡量投資金額規模和股票價格。儘管各種財金教科書上有各種評估公司價值的財務模型,比方說很常見的Discounted Cash Flow計算,創業家應該感到小小安慰的是,創投不是真的用這套(計算新創公司價值的方式通常會根據公司未來的獲利能力,而是很主觀的)。大家出來都是混口飯吃,創投一定會考慮到退場時候能得到多少投資報酬,將來不論是投資公司上市或是被併購,公司價值的範圍在哪裡。根據手上的資金周轉能力,和其他風險如股權稀釋等等,來決定要擁有投資公司的多少股份。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讓創業家覺得不太愉快,不過這就是跟創投拿資金必須要有的心理準備。

創投進場後,除了資金還能提供其他的資源為什麼要慎選投資人原因就在這裡,創投不只是金主或是協助公司上市的推手,好的創投可以(帶你上天堂?)協助規劃公司發展方向,募集人才來填補管理團隊的不足,還有建立人脈和策略聯盟等等。另外創業家通常會開始感受到創投關愛的眼光:資金有沒有妥善利用?產品開發的速度?市場定位的界定?這樣的監督對於習慣自由的創業家應該有正向的幫助。有經驗的創投合夥人一年可能要從1000個案子中挑出1020個案子,對產業趨勢或是商業發展的訊息都比創業家接觸的面向多,另外他們通常具備關於法律,財務規劃等創業家往往缺乏的知識,所以不要嫌囉嗦,他們的話值得聽的!

和創投合作當然也有風險。舉個最嚴重的例子來說,創投可能在投資前就決定要求公司創立者或是執行長退居幕後,不再參與公司營運。因為他們根據過往的經歷覺得換人做,公司會比較容易募資,r進行策略聯盟或併購談判等。這種不給機會的做法,對公司創立者或是原本的執行長並不公平,也容易引起爭議,通常創投會在評估後先提出來討論。另外一個主要風險是投資條件(term sheets)。每個國家的法律不太一樣,在美國,創業家必須了解合約上優先股的使用條件如投票權和其他權利,及 股息分配和清算標準等附帶條件。除了替自己爭取合理的股票價格,也避免失去公司控制權。前一段提到的,創投通常很懂法律和財務規劃的操作,在合約沒簽之前,有疑惑最好找相關專家顧問談談。

最後是和創投往來的小叮嚀:
  • 有合理的期待
創投通常都會先問創業家覺得他們的小公司值多少錢,所以創業家應該要先做好基本的功課,找資料來佐證自己的提案,不要漫天開價,讓創投直接搖頭走人。當然也不要隨便把自己賣掉,比較好的方式是詢問創投想要投資多少,用怎樣的條件。然後提出一個合理有彈性的範圍讓創投覺得可以談下去。
  • 不要說自己天下無敵
不管多有自信,提案的時候千萬不要說自己沒有競爭對手。創投一定會問市場上的競爭情況,而這也可能是他們這幾個星期以來第二個或第三個類似產品或是服務的提案了,在一個全球化的經濟裡,很可能有人正在世界的另一端做著跟你一樣的事情。所以比較好的回答方式是說:就我認知我們還沒有直接的競爭對手(謙虛貌),但是我們察覺到有些公司或是學校機構可能在研發類似的產品或服務。這時候就可以順道帶出競爭優勢等等的話題了。

祝福大家創業順利!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想創業?做就是了。

也許我的取樣空間有偏差或樣本不足,但就我觀察,台灣想創業的人很多,真正在創業的人仍然不多。我覺得,創業,要「想」也要「做」,而且更重要的是:開。始。做。

前幾天參加了一場婚宴,新郎是我政大智財所的學弟,曾囊括全國各創業競賽的冠軍,目前服務於國內生技創投龍頭公司,新娘則服務於國內著名生技公司,婚宴現場可謂冠蓋雲集,企業家、創業家、生技專家、創投經理人滿場都是。除了美麗帥氣的新人、精心準備的美酒佳餚讓人印象深刻、回味再三之外,當晚跟許多曾經共事或當年一起比賽的老友同學、競賽伙伴,聊了很多,也交流了這幾年在創投界與創業過程中的經驗,跟這些優秀的青年世代交談,格外讓我有許多感觸。

除了對於台灣又有許多新血加入生技、創投與創業的行列,讓人感到高興之外,我對於正在打算創業的幾位朋友,最感到興趣,也多聊了一些;最主要的是問他們,為什麼要創業?還有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想創業,怎麼還沒開始創業?

這些朋友的答案我就先予保留。不過,有些答案實在讓我覺得可惜。如同我在「創業,需要比賽嗎?」跟「台灣,適合創業嗎?」這兩篇文章所述,其實創業最大的障礙與阻力,並不是技術、產品、市場是否到位,或者是否參加過比賽、找到有錢的投資人,而是創業家是否瞭解自己,是否能組織團隊,並且展現意志力與執行力。

當然,我絕對不是在鼓吹人人都該創業,或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成功的創業家或企業家。事實上,要創業之前,的確應該好好想想,自己是否適合創業或經營事業;即便是最後成功的創業家,往往也經歷過多次的失敗與起伏(看看 Steve Jobs 就好),所以,創業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而且人人該做的事情。從我不長的創投經歷與多年的產業觀察也得出,創業成功絕非偶然,也不是因為背景、學歷或者經歷所導致(頂級學歷、跨國經歷或二三代子弟的創業失敗案例並不少見),關鍵還是創業者的人格特質、明確動機、堅強意志跟團隊組織能力。

但是,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即便是有團隊領導潛力或強烈創業動機的潛在創業家,根據我的觀察,實際投入新創事業的比例仍然偏低。這個現象並不難理解,從台灣整體社會風氣、教育體制、產業結構甚至家庭氛圍,都不傾向於鼓勵創業或風險承擔,也如我前一篇「我們還需要知識工作者嗎?」所述,台灣不缺聰明人、好學生,但是願意嘗試失敗、衝撞體制、面對挑戰或承擔風險的創業家,確實是少了點。

再強調一下,創業,不該是衝動、任性,沒有積極目的,或只是為了逃避、反抗特定體制或文化的衍生作為;事實上,許多台灣中小企業的開始或結束,就是因為老闆不擅長管理,因此員工出走開了公司並且自己當了老闆。而我認為,台灣除了產業結構與人才供需問題外,另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拔擢人才或任用主管的方式。主管理應是管人而不是管事,但太多組織機構都是以工作績效或在職年資作為升任主管的標準,這自然造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劣幣逐良幣,以及遇到(或成為)好主管是運氣、栽到(或變成)爛主管是常態的惡性循環,也間接衝擊台灣的創業環境、管理思維與中小企業事業體質。

創業,其實應該是有目標、動機跟策略的。但在思考、觀察與判斷的同時,若認為自己有適合創業的特質、有想要經營事業的企圖與可能性,除了想,也許可以多做一些。因為,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而準備工作是必須長年累積的。如果一直只是在想,連一些些基本的動作與態度都沒有付諸實現,這樣的創業想法,終究也只會流於空想;這樣的人,也很難有機會成為真正的創業家 。

那麼,要做些什麼呢?開始寫網誌經營社群匯集人脈尋找伙伴、累積經營與管理經驗,都是很實際而具體的作法,也都比等待題目或團隊會從天而降來得實際許多。

重點是,別再說「我想創業」了。

創業,是要用做的。而且,現在就開始做。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B.S. = Bull Shit; M.S. = More Shit; Ph.D = Permanent Head Damage???

讀理工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們大學拿的學位是 B.S.,這是 Bachelor of Science 的英文縮寫。很多人之後讀的理工碩士叫做 M.S.,這是 Master of Science 的縮寫。更有一些人讀到博士班,所拿到的學位叫 Ph.D.,這是 Doctor of Philosophy 的縮寫。

還記得,之前我在讀博士班的時候,跟一群哥兒們在酒酣耳熱之際,開我們自己的玩笑。

話說:我們這群每天忙得焦頭爛額的博士班學生,每天在忙、盲、茫地做實驗、找計畫、寫報告,有時候真的是完全跟外界隔絕,我們還真的會調侃自己的研究與存在的價值。我們笑稱:這一大群做研究的:在大學是 B.S. = Bull Shit,到了碩士班是 M.S. = More Shit。吸收了這麼多的 Shit 之後,最終,終於到了 Permanent Head Damage 『永久性腦殘』(Ph.D.)的階段了!

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是,在學研界待久了之後,其實你不難發現這句『笑話』背後所隱含的真實性。

在這個玩笑句子的背後,我認為涵蓋了兩個問題:

一個是學位泡沫化的問題,大學、碩士甚至博士生多如過江之鯽,學位、文憑的劇烈貶值。年輕學子為了圖一個文憑而求學,上大學,好像是『混』出來的(也因此在笑話中用 bull shit 來形容大學文憑),大學生並非針對知識的渴望與培養自身的能力而上大學訓練自己。我甚至會用『學位泡沫化的時代』來形容眼前的狀況,而泡沫的開始,是當你發現名不符實的那一刻,現在應該沒有太多人會把學歷跟能力劃上等號了吧?想想,這一個超高、超多學歷的現實,是不是不斷地在我們周遭上演?教育的盲從是不是泡泡?這不也是一種泡沫化嗎?這一個氾濫的泡泡我可以說,至少在已開發以及多數新興國家,都正在面對這一個現象,這已經是一個全球化的事實,跟你所處在的地方沒有什麼關係。相信我,我所有的高等學位都是在美國拿的,我的美國同學與學弟妹們現在正面臨一個跟台灣一樣嚴峻的『學位泡泡』時代。

不過,我想,我就針對這個問題點到為止,在 彭明輝 老師的 Blog 中,TechChruch 的文章中,The Economist 著名的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文中,還有在 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一○三期 的意見評論...等已經多做論述,我相信這些國內外的警世之文都是在提醒我們『學位泡沫化』這一個時代的到來。

在本文中,我想要針對我看到的第二個問題來多做分享。這個問題要從這個玩笑話的 Ph.D.(Permanent Head Damage)開始說起,我試問:是不是書讀得越多、學位越高,就越與這個社會脫節?越無法看到一個常態中『顯而易見』的問題呢?或是,這些研究人員越來越是關在自己的象牙塔中,在外人眼中達到真實腦殘的結果呢?

希望各位客觀的想一想,在我們的學研界中是不是有很多研究人員陷入一個鑽牛角尖的情境中?或是隔絕自己於大環境的發展之外,矇著頭做自己認為一定有發展的研究呢?

許多研究的人員在做研究的時候一頭栽進了學術資料庫中搜尋文獻(如 PubMed),但是有多少研究人會同時/一起搜尋專利資料庫的?看過很多例子,老師與學生在做研究的時候信心滿滿地覺得研究成果一定創新,成果發表前,想要申請專利,結果在專利資料庫中一查,赫然發現關鍵的製成、周圍的核心技術、或是相關的化合物早已經被大廠或是生技公司申請專利(公司不一定會把研發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上,也因此團隊沒有察覺到),到頭來這個研究團隊不可能去主張他們的專利申請,或是,他們就算拿到了一個相對狹小的專利,也沒有自由使用權(freedom to operate),通常這類專利是沒有價值的。更慘的是,說不定之前的專利發表已經涵蓋了他們現在做的研究,一切努力,可能都做了白工。

或者,研究人員一眛地『自認為』自己的技術有著崇高的價值,動不動就拿大廠產品的營業額跟自己的初期成果作比較,在商討技術移轉給廠商的時候,漫天開價,殊不知,或是可以說是故意忽略開發一件產品所要付出的龐大支出與公司要承擔的機會成本與風險,這樣的態度不但不會對自己的談判加分,反而會暴露出他們對這個產業的無知。你說,這腦不腦殘?

我上述形容的例子,說穿了,很多東西都是常識。但是,為什麼好像這些高等學歷的人往往都看不見呢?我覺得問題在於:態度。

很多做研究的『博士們』、『老師們』、『教授們』放不下自己的身段,但是,博士又怎樣,不過是學術研究的一個階段認證罷了,研究人員也不過是社會分工的一環。我們這些在學研界的同仁們是否可以用一個開放的態度(open-minded)來檢視一下自己、自己的研究?放寬心胸去洞察一下產業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大方地接受別人的客觀建議,而不要把學位的高低來作為吸收建議的評判?套一句之前一篇文章『Hack, Everything!』的態度,是不是可以讓別人或是自己來 Hack 自己一下?

腦殘的人,我相信到哪裡都有,但是,教育的終極目的不就是在訓練一個人學會教育自己嗎?高等教育(在哪裡都一樣)更應該把人越教越活?而不是書讀越多腦越僵。

我必須要承認,我以前剛開始在做研究的時候也是埋著頭自己做,要做態度或是心態上的轉換不是一蹴可及的。但是你的心胸越開闊,所帶給你的正向影響會更多。所以我更要呼籲:希望這一句玩笑話:B.S. = Bull Shit; M.S. = More Shit; Ph.D =  Permanent Head Damage,只是個娛樂用的笑點,我希望它永遠不要成為一個事實的陳述。



Image from jscreationzs / FreeDigitalPhotos.net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我們還需要知識工作者嗎?

知識工作者並不等於知識份子。而且,多年來在台灣所謂的知識工作者,也只有被壓榨的份。難道,只能繼續這樣?

最近由於選舉快到了,政府拼命釋放各種政策工具與利多議題,希望創造正向機會,其中最大的幾個議題,莫過於國民教育、物價控制、房價抑制、產業環境等等。而我認為,台灣的問題不是物價房價過高,而是薪資結構偏低,還有人才供需失衡。這或許跟大家的認知有所差異,台灣這三十年下來的經濟發展與產業規模,除了早期的整體規劃與代工模式創新,不也歸功於素質優異的知識工作者嗎?難道我們有這麼多的知識工作者,還需要產業創新或技術提昇?這件事情又為什麼跟房價物價過高有關?

其實,只要觀察許多經濟與人口統計指標,例如貧富差異級距與台商回流統計,還有台灣可用土地面積及稅制政策等因素,台灣房價其實並不偏高,頂多是合理的昂貴。但問題真的是房價或地價的數字大小嗎?

換個角度來說,房屋或土地的計價基礎是貨幣,而貨幣所代表的是勞務或產品等價值提供者獲得的可交易等值報酬。因此,台灣房物價偏高的另一個面向,其實是勞務價格,也就是勞工薪資偏離幅度太大所導致,而薪資偏低的原因來自就業市場的供需。如果台灣的勞動薪資平均上漲三到五倍,難道大家還會覺得房物價上漲如此的難以承受?當然,資金炒作與投機應該抑止,但如果是正常隨薪資幅度等比例成長的房物價,我想就不會引起如此的反彈與政策議題。

而改變勞動薪資結構與職場文化環境,其實除了要改變雇主心態與管制機關政策之外,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勞工的議價能力。怎樣的勞工具有議價能力呢?很簡單,具有不可取代性與高價值創造能力的,自然具有議價空間。目前並非沒有這樣的勞工存在於市場上,但是比例相對偏低,也就是大部分的勞工其實缺乏不可取代性,尤其是社會新鮮人,簡直是任人宰割的魚肉,而這樣的現況,教育體制與產業環境要各負一半責任。

也就是說,在台灣目前所認知定義的知識工作者,其實只是高技術含量或高資訊含量,頂多是知識運用者,但未必是知識產出者或知識份子。這麼說也許嚴苛了點,但是這也是台灣產業應該升級的問題點。

如果是所謂的知識份子,應該具有極高的不可取代性與原創性,但是我們在台灣看到大部分所謂的知識工作者,其實具有的不可取代性並不高,也因此即便工作環境嚴苛不合理,無良老闆與資本家仍然能繼續壓榨員工,因為你不來也有你同學、你學弟妹甚至你學長姊會來。

唯有員工真正具有知識創作或智慧累積的能力,才有可能產生台灣產業升級與職場環境革命的可能。這件事需要從需求端(產業與經濟環境)與供給端(學校及教育體制)共同改變,而我個人認為從需求端改變的機會較大,也較有力量。這是我投入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業的初衷與終極目標。

我們需要的,不是知識工作者,而是智慧工作者與創業家,是知識份子與 Hacker,唯有如此,台灣的產業環境與職場架構才能翻轉,學校也才不再是工程師與上班族的量產工廠。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醒醒吧!網路創業者,別再成立「有限公司」了!


這篇文章是補充Jamie新創公司如何分配股權」而來。



Jamie提到,在台灣新創公司要設立公司架構,應該規劃各股東以包括六個月預定薪資加上一些初期創立成本,分攤由各股東實際掏錢注入公司當作設立資本。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要有多有少不能50:50,但差距卻不能太大,其中奧妙,盡乎此言。

以在台灣設立新創公司來說,對於不要卡死這點,我提出以前曾經處理過的慘案給新創公司參考。故事情節大同小異,都是三五好友一起創業,初期沒賺錢時大家感情好的不得了,A有技術B有人脈C有外文業務能力,為了節省初期成本,湊了50萬元(以往設立有限公司最低資本為50萬,現在降低為25萬)作為資本,隨便請記帳士幫忙成立了「有限公司」,出資比例A20%B30%C50%,後來雖然業務上有所斬獲,可是內部卻有所爭執了,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各家不愉快的地方不一定相同,不過後續處理無論是要拆(有股東要出讓股權「賣老股」)或是要衝(要對外募資「發新股」)依法都要經過「其他」或是「全體」股東的同意才能變更。於是總是變成少數股東可以綁架多數,予取予求的不公平情形!

上面的故事很明顯點出設立「有限公司」的缺點,因為有限公司是採取「封閉型設計」,原則上是不讓股東自由變動,因此公司「出資總額」及各股東「出資額」都寫在章程裡,有原有股東要出賣老股時依公司法第110條規定要經過「其他」股東的同意;在大部分股東希望要引進外部新投資人時,依第113條準用第47條也要經過「其他」股東的同意。這時只要有一個股東用任何理由反對,即便他持有的比例極低,都可以將公司整個進度卡住。

更現實的一點,就是有限公司「根本吸引不到」創投,若有相同的產業對象跟公司成就,有限公司要先經過架構調整,受青睞的機會永遠不如。只有容許自由轉讓,決策明快的組織,才是創業者、投資者應該採取的架構。

在台灣目前法律已經修改為資本額只要一元即可設立,雖然在本文撰擬同時,實務上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資本額還是要50萬元,但是未來仍會繼續降低,面額10元的問題目前也在研擬修法,很快也會解除。不過,話說回來,若是新創公司Business Paln中本來就應該涵蓋原始股東六個月份的薪水,且每個人最少都該拿出到燒掉會痛的金額出來的原則(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下,其實50萬也很合理不是嗎?所以網路創業者請謹記,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是唯一的選擇!

另外,若是真有需要發給無償的技術股時,千萬注意不要隨意的用技術作價取得股份,否則當年度繳稅的時候就知道厲害!用Bridge LoanOption Pool或是設立境外公司都是相對好的選擇,不過這話說來就長了,下次再提吧!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如何組成創業團隊?

一個成功的新創公司,其核心團隊往往有三種特質:強烈的創業企圖與承諾、背景組成多元而互補、共同的理念與價值觀。為何如此?

無論是新創公司或成熟企業,對每個執行長而言,「經營管理」只有三個要素:人才、策略、執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人才。沒有人才,空有策略,無法執行。團隊內的人才充沛,自然能發想策略,也才能貫徹執行。

但是,創業家要如何定義人才、如何招募人才、如何用人成才,甚至如何留住人才,都是值得討論,也是創業家每天都該思考與關注的議題。而關於人才招募與創業家每天都該做的事,我在 appWorks 的好伙伴 Mr. Jamie 已經提過,這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怎樣定義與組成好的創業團隊。

在創投與創業雙軌生涯中,我拜訪過數百家新創公司,親身參與過幾家新創公司的輔導及經營,目前也率領一個奈米影像儀器與分子檢測平台的開發團隊,並在 appWorks 參與了數十支新創團隊的育成與投資。在觀察或參與過這麼多不同領域、不同規模的新創公司後,我發現好的創業團隊,一定具有一些相似的組成特質與管理制度。以下是我的歸納整理:

1. 企圖與承擔: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一定要具有高度的創業企圖與具體承諾。簡單來說,就是全身投入、破釜沈舟。企圖心與承諾的展現,未必是投資金錢或者具體的財務數字,也可能是時間成本與職涯機會成本的投資,或者是事業人脈與核心團隊的帶入。除了「財務、職涯、團隊」三類資源投入之外,創業家能否展現面對創業風險與可能失敗的態度及因應對策,也是企圖心與承擔的表現。

2. 多元而互補:成功的企業家或執行長,通常同時掌握三件事情:技術、行銷、管理。然而,大部分的初創事業家與團隊(尤其是學生或好友組成的團隊),往往只具有其中一項特質或背景,而同質性過高的團隊,思考容易受限,執行出現盲點。因此好的創業核心團隊,至少需要延攬這三個面向的人才成為核心成員。此外,除了成員的學經歷與專長之外,國籍、種族、年齡、性別、人格特質與第二專長,也都是值得考量的多元因素。

3. 理念與價值觀:策略要能執行,端賴團隊運作,除了適當的管理機制、溝通平台與激勵措施外,創業家是否能傳達理念與價值觀,並形塑成為長期的企業文化,至關重要。我認為「開放、透明、誠信」是任何新創事業都應該遵循的管理法則與價值觀,尤其在組織由小到大、人數從少到多的成長過程中,如果不能遵循這三個要素,很容易就會因為「人」的問題,而將技術、市場或產品等策略問題,轉變為組織內的資源搶奪或意氣鬥爭,唯有秉持開放的思考空間與溝通模式,透明的管理機制與決策過程,誠信的負責態度與單一原則,才能大事化小,解決問題。

因此,創業的成功法則,除了資源匯集,策略執行之外,人才的招募組合、培育養成、管理形塑,都必須靠創業家與經營團隊共同努力。若把我所強調的三類要素化為單字,就是 Commitment, Diversity and Value Statement。創業者在尋找創業伙伴、組成團隊時應該注意這些點,同樣的,在尋求資源與投資人時,也應該用同樣的標準要素檢視未來的股東與策略伙伴,唯有如此,創業家的策略方案與執行能力,才能被充分的理解與實現。而創業所追求的價值體現與成功機會,才可能發生與降臨。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時間,花錢買不買的到?


最近我的 Facebook 上有好幾位朋友不約而同地分享了這兩篇文章:大陸挖角「複製工研院」 薪水四倍起跳鄰國獵人頭 馬:人才流失成國安問題。各位光看這兩篇文章的題目應該不難猜出文章內容想要傳達的東西,我相信在人才流失與國安問題上的辯論已經很多了,我就不在本文中多做論述。我在這邊想要討論另外一個我覺得相當有趣的議題:中國到底在買什麼?

還記得小的時候,小學老師出過一道題目:什麼東西用錢買不到?其中有一個答案是:時間。說實話,我當時對這個答案是相當有意見的。時間怎麼可能買不到?

當然,你可以問:用錢買不買的到小時成長的時光?或是,用錢買的到上個星期和老婆吃一頓燭光晚餐的時間嗎?就目前的科技而言,答案是:你買不到。但是以上問題,對我而言比較是屬於哲學性的問題。在這邊,我想比較『勢利地』來討論『買時間』這一項議題。

舉例吧:一個人想要從台北到高雄,他可以選擇花 500 元搭客運,大概要花 5 個小時可以到達。或著,他可以花 1500 元搭高鐵,大約花 1.5 個小時可以到達。試問:他這 3.5 個小時的『時間差』是不是花錢買到的?當然是!對我而言,這就是用金錢來購買時間的具體例子。這樣花錢買時間的概念我相信有百百種,各位可以再發揮你們的想像力,來延展這樣的概念。

回到中國議題,他們到底在買什麼?各位青年讀者,千萬不要以為中國的挖角潮是衝著台灣來的,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中國要收集世界的菁英,其中包括了吸納台籍人才,這份『相對台灣四倍多』的起薪,目標應該是:吸引美國、或是超越美國的人才吸納啟動金。有關台灣起薪的比較,充斥著『陪襯』的意味,因為主要的目標不是台灣。

我相信出國留學過的台灣學生應該都有感受到,在國外,中國的留學生還會少嗎?研究、發明傑出的中國博士後研究生、研究員、教授會比台灣出來的差嗎?中國真的缺台灣這一塊研究人員嗎?我相信中國在世界各地優秀的人才如過江之鯽,人才濟濟,不見得獨缺台灣人才這一塊,但是,中國個個單位為什麼對『全世界』還是這麼求才若渴?我以為,沒有別的,他們就是在花錢買『時間』。

給中國『時間』,中國的發展絕對可以做出數個像樣的『工研院』。給中國時間,中國就算不超『美』,至少也可以跟美國平起平坐。但是這個『時間』的縱軸是多久?10年、20年、50年、甚至100年?中國等不急啊,中國人等不急啊。他們對進步的『渴望』不是在台灣的人們可以想像的,這份渴望驅動著他們對未來的規劃。中國在軟硬體上要迎頭趕上世界水平,大幅度地縮短中國跟世界先進國家的『時間差』,是中國積極努力的目標。相形之下,用錢來買時間是相對低成本的投資。

試想,全世界身懷絕技的人才都到了中國,他們帶著人脈、技術、經驗與夢想到中國一展長才,這些人不見得都會成功,但是巨觀地來看,這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菁英可以幫助中國的發展節省多少『時間成本』與『學習成本』?我來看,中國在跟時間賽跑的競賽中,這筆買賣怎麼算都划算。

不過在這場時間競技場中,台灣輸的起嗎?台灣還有時間差的優勢嗎?我們還有創造時間差的空間嗎?

David Ma (大馬)


P.S. 國家的發展可以用錢買時間,個人的創業,其實不也可以用錢來買走冤忘路的時間嗎?在未來的文章中將多做論述。


image is created by the image creator (sheelam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