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關網路創業的文章與分析我覺得已經相當充沛了,在我之後的文章中,我打算主力專注在科技創業的主題中,如:生技醫療創業、高端器材創業、農業生技創業、、、等。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想要針對科技創業人與投資兩個面向,來做一個經驗分享。
前一陣子和一位創投的前輩聊天,他提到,目前有一位科技人想要創業,他有一個 X 技術,這位科技人聲稱他的技術很厲害,他研究的技術可以超越業界其他的廠商,但是他沒有錢來開發原型機,他目前想要募資來開公司,他想要從創投公司或是天使投資人那邊募 50%的現金,剩下的50%要給他當技術持股,還有、、、。創投問:目前你投資了多少錢在這家公司中?技術人回答:沒有。我『沒有』投資我的公司,所有的東西都在我的腦袋裡,值錢的東西都在裡面,所以我要來找你啊。接著,這一位創投的前輩很沈得住氣地問:那你還要什麼?這位技術人說:在公司中,我要當CEO,我還要月領20萬薪水。
創投回答:你的技術很有意思(interesting),我們回去評估一下,如果還有其他的公司願意當主要投資者的話(lead),我們也可以跟著投資(follow)看看。
猜一下,這位科技人拿到投資者的錢了嗎?
沒有,看到這邊你們大該都猜出來這位科技人『沒有』得到這位前輩的投資吧。
前一陣子和一位創投的前輩聊天,他提到,目前有一位科技人想要創業,他有一個 X 技術,這位科技人聲稱他的技術很厲害,他研究的技術可以超越業界其他的廠商,但是他沒有錢來開發原型機,他目前想要募資來開公司,他想要從創投公司或是天使投資人那邊募 50%的現金,剩下的50%要給他當技術持股,還有、、、。創投問:目前你投資了多少錢在這家公司中?技術人回答:沒有。我『沒有』投資我的公司,所有的東西都在我的腦袋裡,值錢的東西都在裡面,所以我要來找你啊。接著,這一位創投的前輩很沈得住氣地問:那你還要什麼?這位技術人說:在公司中,我要當CEO,我還要月領20萬薪水。
創投回答:你的技術很有意思(interesting),我們回去評估一下,如果還有其他的公司願意當主要投資者的話(lead),我們也可以跟著投資(follow)看看。
猜一下,這位科技人拿到投資者的錢了嗎?
沒有,看到這邊你們大該都猜出來這位科技人『沒有』得到這位前輩的投資吧。
各位,我知道以上的劇情聽起來是好像是一個有點好笑的故事,但是,請相信我,這樣的劇情一天到晚在科技人身上發生,我相信在創投界也不少。
本文先不針對這位科技人膨脹他的技術與他自己來做論述。我想要聊一下,他不投資他自己的公司這一段。
前一陣子聽演講,聽到一位創投的前輩分享:『創業團隊自己都不投資的公司』,別來找創投。這句話聽起來很重,但是一針見血。試想:你如果都不能說服自己來投資自己,怎麼可能說服別人來投資你呢?
但是,有科技人會問:可是我沒有錢啊,但是我有很棒的技術。我必須要告訴你:如果這個技術真的很棒,而你又真的很想、很想要創業的話(商品化你的技術),你必須要從3F(Family, Friends, and Fools)身上先說服他們(還有你自己)來做最早期的投資,現在當然還有很多政府的創業補助(我稱為:government's fool money),這些資源都要善加利用與珍惜,3F的投資往往是一家科技公司在做第一次正式募資(fundraising)的關鍵基石。
再者,科技人可以瞭解到,創業團隊在創業初期的時候投資自己,不一定要全包,可以是某種程度上的一個關鍵比例,如:50%的公司實收資本額,另外50%由其他的投資來源補足(如:3F或是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來投資)。這個關鍵比例在之後跟創投或是其他投資人做募資的時候,心理層面上的說服力遠超過這個團隊的實際投資金額。換句話說,雖然草創初期這個創業團隊只投資了不大的金額,但是這個關鍵的投資比例給其他後進的投資人傳達了一個訊息:這群團隊是很認真看待他們的公司的,他們把他們的風險(投資金)跟這個公司綁住了,他們是願意跟投資人一起承擔風險的,他們是相信自己的技術的,這些科技人用這筆早期投資金來達到這公司初期的里程碑(milestone)。
科技創業人,別小看投資自己帶給別人的這一系列的訊息,這很有可能是你/妳的公司接下來能不能順利募資的關鍵。
之前 IC 在『創投,真的很神秘?』和『創投,該怎麼轉型?』這兩篇文章中已經針對創投的過去與期許的未來做過很精闢的分析,我在這邊希望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分享一些我的看法。我覺得美國跟台灣的創投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在於創投公司裡的人自己有沒有投資一個關鍵比例的金額在自己募的基金(fund)中。
本文先不針對這位科技人膨脹他的技術與他自己來做論述。我想要聊一下,他不投資他自己的公司這一段。
前一陣子聽演講,聽到一位創投的前輩分享:『創業團隊自己都不投資的公司』,別來找創投。這句話聽起來很重,但是一針見血。試想:你如果都不能說服自己來投資自己,怎麼可能說服別人來投資你呢?
但是,有科技人會問:可是我沒有錢啊,但是我有很棒的技術。我必須要告訴你:如果這個技術真的很棒,而你又真的很想、很想要創業的話(商品化你的技術),你必須要從3F(Family, Friends, and Fools)身上先說服他們(還有你自己)來做最早期的投資,現在當然還有很多政府的創業補助(我稱為:government's fool money),這些資源都要善加利用與珍惜,3F的投資往往是一家科技公司在做第一次正式募資(fundraising)的關鍵基石。
再者,科技人可以瞭解到,創業團隊在創業初期的時候投資自己,不一定要全包,可以是某種程度上的一個關鍵比例,如:50%的公司實收資本額,另外50%由其他的投資來源補足(如:3F或是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來投資)。這個關鍵比例在之後跟創投或是其他投資人做募資的時候,心理層面上的說服力遠超過這個團隊的實際投資金額。換句話說,雖然草創初期這個創業團隊只投資了不大的金額,但是這個關鍵的投資比例給其他後進的投資人傳達了一個訊息:這群團隊是很認真看待他們的公司的,他們把他們的風險(投資金)跟這個公司綁住了,他們是願意跟投資人一起承擔風險的,他們是相信自己的技術的,這些科技人用這筆早期投資金來達到這公司初期的里程碑(milestone)。
科技創業人,別小看投資自己帶給別人的這一系列的訊息,這很有可能是你/妳的公司接下來能不能順利募資的關鍵。
之前 IC 在『創投,真的很神秘?』和『創投,該怎麼轉型?』這兩篇文章中已經針對創投的過去與期許的未來做過很精闢的分析,我在這邊希望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分享一些我的看法。我覺得美國跟台灣的創投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在於創投公司裡的人自己有沒有投資一個關鍵比例的金額在自己募的基金(fund)中。
在美國,創投界是一個很小的圈子,一家創投公司可能不超過7、8個人,主要由創投公司的合夥人來尋找案源、審查投資,跟台灣的創投公司用金字塔型的公司組織經營很不一樣。如 IC 所提到,美國創投公司內的合夥人,很多是自己有創業經驗的,也因為他們之前的成功經驗,他們也累積了不小的財富,轉而成為投資者。美國的創投合夥人往往在募集公司基金的時候,有相當比例的人會放入自己的錢在裡面。但是台灣的創投,往往投資創投基金的人和管理基金的人是兩組不同的人,也因為如此,台灣的創投公司(管理者):錢不在那裡,心就不在那裡。
這一個客觀的觀察,我不是要說台灣的創投業在技術上不夠專業,不過,當你要投資自己的錢的時候,除了專業,還有用心,用心培養你所要孵化的公司,用心觀察投資對象的一舉一動。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反之,當你是在一個大型公司的架構下,又有投資期限與數量的壓力,同時,又不是你自己的錢,人性的怠惰很容易就顯現出來。這樣的投資成功率、效率是不是很好的投資模型?我是抱持著很懷疑的態度的。
最後總結,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結論,不論你是要創業的科技人,或是要形成一個有效率、有心、想要投資別人的創投團隊,投資自己永遠都是對的第一步。
畢竟,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反之,當你是在一個大型公司的架構下,又有投資期限與數量的壓力,同時,又不是你自己的錢,人性的怠惰很容易就顯現出來。這樣的投資成功率、效率是不是很好的投資模型?我是抱持著很懷疑的態度的。
最後總結,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結論,不論你是要創業的科技人,或是要形成一個有效率、有心、想要投資別人的創投團隊,投資自己永遠都是對的第一步。
畢竟,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