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目前有關網路創業的文章與分析我覺得已經相當充沛了,在我之後的文章中,我打算主力專注在科技創業的主題中,如:生技醫療創業、高端器材創業、農業生技創業、、、等。

我自己很多的投資經驗有一部份是來自我的家庭教育,還記得小的時候,父親跟我說:『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這一句話的時候,一時當下,我並不是很能體會其中的意思。但是當我上了大學,我把畢生的積蓄幾乎都投資在股票之後,我的 Yahoo Finance 就是每天必開的網頁,我每天不但會追蹤我的投資,更會主動去關心、學習我的投資、與市場的動向,那時,我才漸漸瞭解到這句話其中的道理。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想要針對科技創業人與投資兩個面向,來做一個經驗分享。

前一陣子和一位創投的前輩聊天,他提到,目前有一位科技人想要創業,他有一個 X 技術,這位科技人聲稱他的技術很厲害,他研究的技術可以超越業界其他的廠商,但是他沒有錢來開發原型機,他目前想要募資來開公司,他想要從創投公司或是天使投資人那邊募 50%的現金,剩下的50%要給他當技術持股,還有、、、。創投問:目前你投資了多少錢在這家公司中?技術人回答:沒有。我『沒有』投資我的公司,所有的東西都在我的腦袋裡,值錢的東西都在裡面,所以我要來找你啊。接著,這一位創投的前輩很沈得住氣地問:那你還要什麼?這位技術人說:在公司中,我要當CEO,我還要月領20萬薪水。

創投回答:你的技術很有意思(interesting),我們回去評估一下,如果還有其他的公司願意當主要投資者的話(lead),我們也可以跟著投資(follow)看看。

猜一下,這位科技人拿到投資者的錢了嗎?

沒有,看到這邊你們大該都猜出來這位科技人『沒有』得到這位前輩的投資吧。

各位,我知道以上的劇情聽起來是好像是一個有點好笑的故事,但是,請相信我,這樣的劇情一天到晚在科技人身上發生,我相信在創投界也不少。

本文先不針對這位科技人膨脹他的技術與他自己來做論述。我想要聊一下,他不投資他自己的公司這一段。

前一陣子聽演講,聽到一位創投的前輩分享:『創業團隊自己都不投資的公司』,別來找創投。這句話聽起來很重,但是一針見血。試想:你如果都不能說服自己來投資自己,怎麼可能說服別人來投資你呢?

但是,有科技人會問:可是我沒有錢啊,但是我有很棒的技術。我必須要告訴你:如果這個技術真的很棒,而你又真的很想、很想要創業的話(商品化你的技術),你必須要從3F(Family, Friends, and Fools)身上先說服他們(還有你自己)來做最早期的投資,現在當然還有很多政府的創業補助(我稱為:government's fool money),這些資源都要善加利用與珍惜,3F的投資往往是一家科技公司在做第一次正式募資(fundraising)的關鍵基石。

再者,科技人可以瞭解到,創業團隊在創業初期的時候投資自己,不一定要全包,可以是某種程度上的一個關鍵比例,如:50%的公司實收資本額,另外50%由其他的投資來源補足(如:3F或是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來投資)。這個關鍵比例在之後跟創投或是其他投資人做募資的時候,心理層面上的說服力遠超過這個團隊的實際投資金額。換句話說,雖然草創初期這個創業團隊只投資了不大的金額,但是這個關鍵的投資比例給其他後進的投資人傳達了一個訊息:這群團隊是很認真看待他們的公司的,他們把他們的風險(投資金)跟這個公司綁住了,他們是願意跟投資人一起承擔風險的,他們是相信自己的技術的,這些科技人用這筆早期投資金來達到這公司初期的里程碑(milestone)。

科技創業人,別小看投資自己帶給別人的這一系列的訊息,這很有可能是你/妳的公司接下來能不能順利募資的關鍵。

之前 IC 在『創投,真的很神秘?』和『創投,該怎麼轉型?』這兩篇文章中已經針對創投的過去與期許的未來做過很精闢的分析,我在這邊希望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分享一些我的看法。我覺得美國跟台灣的創投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在於創投公司裡的人自己有沒有投資一個關鍵比例的金額在自己募的基金(fund)中。

在美國,創投界是一個很小的圈子,一家創投公司可能不超過7、8個人,主要由創投公司的合夥人來尋找案源、審查投資,跟台灣的創投公司用金字塔型的公司組織經營很不一樣。如 IC 所提到,美國創投公司內的合夥人,很多是自己有創業經驗的,也因為他們之前的成功經驗,他們也累積了不小的財富,轉而成為投資者。美國的創投合夥人往往在募集公司基金的時候,有相當比例的人會放入自己的錢在裡面。但是台灣的創投,往往投資創投基金的人和管理基金的人是兩組不同的人,也因為如此,台灣的創投公司(管理者):錢不在那裡,心就不在那裡。

這一個客觀的觀察,我不是要說台灣的創投業在技術上不夠專業,不過,當你要投資自己的錢的時候,除了專業,還有用心,用心培養你所要孵化的公司,用心觀察投資對象的一舉一動。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反之,當你是在一個大型公司的架構下,又有投資期限與數量的壓力,同時,又不是你自己的錢,人性的怠惰很容易就顯現出來。這樣的投資成功率、效率是不是很好的投資模型?我是抱持著很懷疑的態度的。

最後總結,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結論,不論你是要創業的科技人,或是要形成一個有效率、有心、想要投資別人的創投團隊,投資自己永遠都是對的第一步。

畢竟,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怎麼寫商業計畫書?

一份 BP 從構想到完成,其實就是創業家審視創業計畫的歷程,並且展現其想像力、分析力與執行力。

商業計畫書,又稱為營運計畫書、事業計畫書,來自 Business Plan 一詞,簡稱BP。沒有參與過實際創業(包括企業內部創業、新事業部門成立)或創業投資的人,大概很少聽過 BP 這個詞,反之,對創業家、創業團隊與創投從業人員而言,除了 DD (審視調查) 與 Valuation (事業評價)之外,BP 大概是最熟悉的詞彙與最常接觸的文件。當然,近幾年隨著創業競賽在校園中日益風行,學生們普遍也都認識了 BP 這個字,並在許多課堂或相關活動中學到如何撰寫BP。

不過如同我的好伙伴,appWorks 創辦人 Mr. Jamie 在他網誌所提過的,最重要的不是商業計畫書,而是問題、市場、解答與團隊。早先幾年我在創投任職時,看過太多嚴格遵循規範,份量紮實但找不到重點的 BP;這幾年投身新創團隊輔導及率領創業團隊中,也發現大家對於商業計畫書如何撰寫,其實還是有許多盲點,因此提供一些經驗給大家分享。

商業計畫書,顧名思義,就是將創業團隊對於事業的營運規劃進行完整介紹,從動機與背景,到策略與方案,具體呈現給投資人以及內部伙伴的一份計畫書,既是創業家與投資人之間的溝通工具、管理依據,也是團隊內部腦力激盪、匯集共識的初步成果。好的商業計畫書,清楚簡明,前後連貫,策略完整,具體可行;不好的商業計畫書,東抄西扯、言不及義,或者天馬行空、窒礙難行。

其實,商業計畫書並非真的不重要,而是不該成為投資人最關心,或者創業家與團隊汲汲營營、自我設限,認為寫不出 BP 就沒有辦法創業。一份好的商業計畫書,從構想到完成,其實就是創業家審視創業計畫的歷程,如同職場上的求職履歷,要能夠顯現應徵者的經歷與潛力,商業計畫書要展現的,就是團隊對於創業計畫的企圖心與執行力。

簡單來說,商業計畫書的撰寫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重點:

需求與問題:所有的偉大創業機會,都來自成功的解決人們(或特定產業的)尚未被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因此唯有清楚呈現描述問題是什麼,該如何解決,現有的解決方案有什麼問題,你們又提供了怎樣的新方案,足以解決問題,才能說服投資人(最重要是說服自己與創業團隊),這是個值得投入的創業機會。

數字與邏輯:投資人最關心什麼?是投資報酬率。無論是否會參與經營、要求董事席次,就算創業團隊自己,由於你所投資的即便不是身家性命、或因為對你信賴關心而注入的親友資金,也是你最重要的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而好的投資報酬率,來自於可觀的市場規模與發展潛力,這些都需要具體的數字,以簡單而有效的圖表呈現,明確表達關鍵數字及成長機會,並且展現清楚的邏輯分析能力貫穿其中。想清楚,自然容易說明白,那麼對投資人或創業團隊的吸引力也將無與倫比。

策略與執行:有了問題與方案,還要面臨市場上的各種挑戰,以及產品與技術在開發時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這些,你都需要策略來化解,並且轉化為各種可執行的計畫,展現在產品發展與市場發展的藍圖上。同樣的,你需要數字與邏輯,但也需要生動的描述與文字,讓你的執行力與想像力同時被激發,也能被投資人欣賞。

風險因素評估:許多商業計畫書美好的描述了前面數個面向,將市場、產品、策略、方案都具體呈現,不過,新事業、新團隊、新產品甚至新市場,每個點其實都充滿風險,創業家自己或創業團隊,是否做過基本的風險分析與對策評估,即便沒有寫到 BP 當中,這也絕對是投資人在評估過程中,最想知道的問題與答案。

團隊與投資人: 如同我在前幾篇網誌所提,人,才是創業與投資的主體。創業團隊目前所具有的知識與經驗,團隊成員的人格特質與背景組合,能否因應創業所需的各種問題及挑戰,是否適合這個產業或創業機會(Why You & Why This?),並且具有共同的發展潛力,能夠凝聚共識與價值觀,絕對是潛在投資人最關心的事情。另外,現有投資人的股權比例與參與經營情況,在產業上的橫向或縱向方面的整合或協助,也是創投會關心的重點之一。

出場策略規劃:如同前面所述,(潛在)投資人最關心的是投資報酬率。因此,好的出場策略(Exit Plan)絕對是一整份商業計畫書完美的句點。不同產業、階段、規模的創業計畫,可能有各種不同的出場規劃,最常見的包括:到適合的資本市場進行首度公開發行(IPO),或者與產業龍頭併購(M&A),同樣的,你需要數字與邏輯來呈現,這樣的出場規劃與預期報酬,來自怎樣的估算與推論。

一份商業計畫書。只要能讓投資人認可市場規模、團隊價值,並且可以預期投資效益及潛在風險,那麼,這份 BP 肯定不會被轉來轉去、沒人要理,而是被投資人視為珍寶、搶著下注。而綜合以上所述,其實不過六個重點,只要能清楚點出關鍵數字與元素,Jamie 所說的 6 張投影片並不是不可行,不過一般而言,尤其是技術產業的創業計畫,能在15分鐘以內的演講、透過15到30頁的投影片呈現,其實就是很好的水準。

最後,appWorks 第三屆育成計畫的報名即將在今天截止,有意於 web 3.0 創業的朋友們,請把握機會。報名育成計畫,不需要寫出上面所提的商業計畫書,許多議題也可以在育成的過程中一起跟我們四位合夥人及所有同屆團隊及學長姊一起討論。不過,以上所提的每個議題或 BP 撰寫要點,強烈建議每個報名的朋友都可以思考看看,也鼓勵每個領域的創業團隊,都能找出這些議題的答案。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創投,該怎麼轉型?

台灣的創投產業與科技產業,可說是榮辱與共,互利共生;兩者的經營型態與結構,更是息息相關,無法脫勾。在產業方向即將轉彎的此時,創投轉型,也勢在必行。

昨晚的 BCDog cafe,人聲再度鼎沸,盛況依然空前。台灣網路創業與科技創新的火花,經由 Mr. Jamie 近兩年來的網誌經營以及 appWorks 的成立,兩屆共24支育成團隊、以及已經投資的幾家新創公司的卓越表現(例如:RichiEZtable等),台灣新一代網路創業家,此時個個摩拳擦掌,而投資機構也陸續成立,尤其以Google大中華區前總裁李開復所號召成立、日前召開記者發表會的台灣創意工場最受矚目。

從事創投產業與新創事業將近六年,雖然在整個創投與創業圈子,我都算是非常稚嫩的後輩,但這些年來拜訪過百來家新創公司,與數百位創業家訪談聊天過,並在參與過了十幾家新創事業的經營管理之後,我有感於台灣創投業的本質與定位,以及個人經驗與經歷上的不足,投身與我過往背景最相關的精密儀器產業,加入或率領創業團隊,繼續在技術創業這條路上奮鬥;也由於使命感與共同理念,我參與了 appWorks 的成立與經營,希望共同推動華文 web 3.0 的產業與市場 。當中,許多的感觸與經歷,值得記錄與分享,也希望能因此改變一些現況與困境。

固然,台灣的創投產業,由於國際經濟與金融局勢的衝擊,以及產業結構與投資條件的改變,在千禧年過後,逐漸陷入低潮,與九零年代的風光及盛況,無法同日而語。但由於自己投身創業行列,也接觸了極多創業團隊或技術發明人,我更深刻體會到,目前台灣創業家所面臨的挑戰,除了團隊管理、營運規模、營收成長等企業擴張元素外,其實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於台灣創投產業現有的經營結構及人才斷層,造成對創業團隊,尤其是早期公司,沒有太多實質幫助,同時也缺乏同理心及投資意願,因此創業家與創投業者,相看兩不悅,陷入惡性循環。

如同我在「創投,真的很神秘?」一文中所述及,台灣與美國創投公司在本質上與結構上的差異,前者金字塔型的組織,如同台灣大部分產業公司徵才,需要的是即戰力與專案管理能力,專業經理人加入創投產業,貢獻的是產業知識及經驗人脈,也對於台灣過往在產業鏈中尋求空隙的創業機會與獲利模式,容易產生加分效果;而美國的合夥人經營型態,主事者往往具有(連續)創業及投資經驗,並且採用多軌並行、各自帶領資淺人才的方式,投資組合的數量與型態較少量而集中,因此除了高度參與被投資公司的經營外,也可以培養創投公司內人員的創業精神與營運能力。

這樣的人才養成與結構差異,造就了投資型態與產業結構的不同;當然,也可以說這是過往台灣經濟發展模式與產業型態,而導致目前的創投生態。但隨著時空背景的轉變,台灣,顯然已不具備量產與代工製造的優勢,反而是多元文化的沈浸撞擊、優質平均的人力資源、完整密集的設計加工製造環境,是台灣經濟主體將得以轉型往數位文化創意或技術加值產業的契機。但是即便有優秀的創業團隊,還需要有優質的創業環境,以及互補加值的投資產業。

台灣許多創業家的共同經驗是,沒有創業經驗的創投經理人,給早期創業團隊的幫助其實十分有限。這也是我自己在剛出社會就身為創投從業人員時,深切體會並自以為極其不足的。

目前台灣大部分的創投經理人,來自科技製造業、服務業或通路業,由於資深的產業背景與人脈,可以在財務、採購、行銷、業務或技術合作方面,提供創業團隊許多知識、資源或管道;但是,創業團隊所最需要的創業精神、理念共識,投資管理時的同理心與價值觀,以及最重要的,在資源匱乏與成長階段的實戰經驗,往往是在一直在大公司任職就業的專業經理人(就算是一路從基層爬起)所不容易擁有或深刻瞭解的。

再強調一下,我並不是說專業經理人或者所構成的創投公司或管顧團隊沒有價值,但是對於早期創業團隊來說,所需要的是更實際的「創業管理」經驗。因此,台灣除了要培育創業家,更需要培育有創業經驗(無論成功或失敗)的創業投資人才,以及正向的創業投資循環。

因此,這也就是我開始敲鑼打鼓、搖旗吶喊,想成立 YEAST (Young Entrepreneur and Angel Society in Taiwan) 平台的原因之一,希望除了已經在創業與投資的朋友能加入並建立對話管道之外,也能給想加入創業或投資領域的朋友,一些更實際的交流平台與實戰經驗分享。

最後,小小慶祝一下, YEAST 平台目前報名人數已經超過50人,並且除了我之外,還有六位共同創辦人,包括知名網路創投家、網路創業家、創業法務專家、生技投資創業高手,以及技術育成界掌舵手。同時,他們將陸續加入本網誌,以共筆或專欄型態,寥寥在創業、創投、育成或諮詢輔導方面的實戰經驗。

今天凌晨,具商業腦袋、育成經驗的生技博士 David(大馬),在這裡發表了第一篇共筆網誌,除了是一篇熱血宣言之外,也宣揚了 YEAST 成立宗旨與目的,請大家繼續支持與閱讀本網誌,並給我們最直接的批評指教,讓我們可以激盪出更多火花。而 YEAST 平台的籌備規劃也在緊鑼密鼓,請大家繼續支持與加入。

聖堂教父 與 超人聯盟

在晚上參加完 appWorks Startup Mixer 之後,和好友享用了一頓美味的日本拉麵,並且分享一些我對生物創業的看法,回到家後,洗完碗盤、消毒完小朋友的奶瓶、和太太一起哄小寶寶入睡。清晨一點。

清晨一點,我開始在我的螢幕前整理我過去兩個星期澎湃的情緒。清晨一點,台北的街道上,開始寂靜下來,但是我興奮的熱血無法平復。清晨一點,我要把這個情感說出來、大聲地說出來。

在過去的這兩個星期,一群來自各個領域的熱血青年(包括我在內)希望架構一個跨領域的創業育成社群 YEAST(Young Entrepreneur and Angel Society in Taiwan)。創立宗旨是推動台灣創業環境與產業結構革命,希望建立青年創業家與天使投資人的對話管道與交流平台,為台灣的科技創業埋下一個成長茁壯的種子,希望透過這個社群能燃起台灣青年一個敢作夢、敢逐夢的環境。在這過程中,有聆聽、有陪伴、有成長、有收穫。

這讓我想起了我最喜歡的一部漫畫叫做《聖堂教父》(Sanctuary),它是在描述自柬埔寨的戰亂中努力存活下來的兩名日本小孩,他們之後回到祖國日本,發現了日本當時的社會不如他們的期待。兩人下定決心要改變日本,他們於是用剪刀、石頭、布的猜拳方式決定了他們徹底革新腐敗日本的方法,與他們要扮演的角色。他們決心要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地徹底改變日本。最後,一個當上了日本的黑道老大,另一個當上日本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相。

這個故事並沒有畫出他們改造後的日本,留下了一些懸念。它闡述的是他們奮鬥的一個過程,描述他們對夢想的堅持,記錄了對他們心目中『聖堂』的執著與行動

我相信在任何人心中都有一個『聖堂』,大家究其一生所追求的自我實現,也就是搭建這個聖堂的過程。說實話,過去這兩個星期我非常高興,因為我知道我不孤單,我知道在我追逐『非傳統、創造夢想、實踐夢想』的旅程上,我並不孤單。

我另外非常喜歡的漫畫就屬美國 DC 與 Marvel 漫畫所創的超人系列,如:超人、蝙蝠俠、蜘蛛人、鋼鐵人...。我也是到美國讀書後,我才知道美國漫畫中的超人數量之多,很多我連聽都沒聽過的,但是這些超人們的賣相好像都不錯,這些超人們各有相當程度的支持者,超人們更組成了《超人聯盟》(或稱正義聯盟)來對抗一群邪惡的敵人。我當初心想:『超人』一個已經無敵了,為什麼還需要一『群』超人們呢?

在人生歷練的經驗比較豐富之後,我得到了一個屬於我的答案:超人們雖然都是超越常人之人,但是他們沒有一個背景是一樣的,或是『超』的能力是重疊的,他們獨立的存在,可以對這個社會多元的讀者產生不同程度的共鳴,同時,他們人性的部分在某種程度上是互補的。在這個超人聯盟中他們使彼此更完整了,在這個集合中『超』與『人』的關係達到了平衡與協調,這也許是 DC 與 Marvel 吸引廣大讀者最大化的方法。

我們所發起的 YEAST 讓我想到了《超人聯盟》,並不是我們有多『超』,而是我們這一群伙伴的不同背景,這是一個跨領域的平台,這是一個產生社會共鳴的力量結合。跨領域的溝通是很有吸引力的,這麼多有創業熱情的思想激盪在一起的時候是很有力量的,相信我,相信自己。

我很感謝在過去這麼短的時間內 IC Jan 很積極地組織了 YEAST,我也因此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們,因為你們,我不孤單。因為你們,我看到了台灣的希望,看到了我們創造無限力量的可能性,一個可以影響世代的可能性。

台北,深夜,聖堂,曙光乍現。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人脈,該怎麼經營?

創業或投資,人,永遠是最關鍵的因素。而人脈,代表了資源與機會。

如果有一天早上起來,你有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好點子,左看右看都覺得商機無限,很適合創業,請問下一步該怎麼辦?又如果有一天,剛加入投資人行列或創投產業的你,知道了一個很不錯的投資機會,或者收到一份營運計畫書,接下來最重要的是什麼事情?

答案是「找人」。找人做什麼呢?以創業來說,無論是要募資、要行銷、要建立商業模式或營運據點,要採購生財設備器具,通通要透過人,更何況,幾乎沒有什麼成功公司單靠一人就創立,稍有規模之後團隊也絕對是快速成長擴大的,該怎麼找人、找錢、找地方,向來是創業家無時無刻,在每個階段都會遇到的問題。而由投資方來看,就算做了徹底的產業調查、市場研究、技術分析,執行計畫的還是創業團隊,無論你是否要跳進去共同經營,對團隊尤其主導創業家的人格特質與過去背景,一定希望能有越高的掌握度越好。因此,無論你是創業家或投資者,這些關鍵問題的答案或風險因素的管理,往往都要透過「人脈」來解決。

網路上談人脈的文章其實極多,以 Career就業情報網 來說,上面就有創投名人丁學文的佈局五年人脈網、一代宅神朱學恆的虛擬人脈見真情,以及數位人脈達人楊舜文的名片變成數位人脈網,這些名人講得都很有道理,也都是值得參考的範例。不過根據自己身體力行多年的經驗,有一些細節可能也很重要,基於本網誌的兩分錢精神,我歸納出一些重點,分享給大家:

1. 勤於整理:說起來,最關鍵也最困難的,就是這勤字。先不管要不要把名片或聯絡資料數位化,光是整理名片本,確實分類並且持之以恆,對許多人來說就是難事,而且要確實執行,因為人脈無所不在,無處不用,隨著年紀與事業的增長,很多時候即便非(目前)專業領域的人脈,也會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詳加記錄:無論是在社交場合或者專業會議,或者在網路上認識的朋友,大部分人可能見了就忘,頂多記得姓名與公司,可能連職稱或關係都沒有印象。但是人與人之間,除了姓名是最重要的標記外,關係要如何建立,往往要靠當場或離開後馬上記錄(而不是不可靠的記憶)。要記錄哪些事情呢?見面地點時間,彼此最緊密的關係或對方主要背景,能記多少算多少,一旦標記下來,未來才有搜尋到的可能。

3. 經常更新:這點在過去有些困難,尤其是累積到一定數量的名片或人脈,不太可能廣發電子郵件或簡訊,只為了確認對方是否還在。不過現在有了社群網站,只要有心,透過越來越方便的新增聯絡人工具,其實很容易將實體世界的人脈,轉移到容易更新與維護的雲端社群。透過各種社群網站,其實要更新人脈網絡與親朋好友的資訊,就相對容易許多。

4. 運用工具:早在 PDA 跟手機還是兩個電子產品分類的年代,我就開始運用 Outlook 進行聯絡人資訊維護及更新,一開始只是為了建立實驗室內外部通訊錄,後來因為負責過許多社團或學校部門聯絡相關事務,規模逐漸擴大,到了離開學校之後,一方面開始加入當時正興起的專業社群網站(例如 LinkedIn聯絡家),一方面開始善用 Outlook 的分類與標籤功能,雖然直到去年底我都還是採用手動鍵盤輸入方式,但也建立了超過2,500項的聯絡人資訊。

5. 樂於服務:有了完整的聯絡人資訊及標籤分類,其實只是奠定好人脈管理的基石。如同前面提到的五年人脈佈局一般,我們不太可能跟所有維護中的聯絡人共事或持續發生關係,那要怎麼建立關係或維護人脈呢?其實就是觀察需求,產生影響力,如果你總能在關鍵時候提出有幫助的見解,或者協助轉寄有意義的資訊,甚至幫忙求職求才,許多交情,往往只是一封電子郵件就開始一輩子的情誼。

6. 適度聯絡:除了透過電子郵件與社群網站,人脈或社群要經營,不可能只有虛擬關係,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所謂見面三分情,因此適當頻度的交誼聯絡也是必須而且增加社交樂趣的。當然,見面只有三分情,後面的七分怎麼加溫,如何增進,就是要靠前面的維護管理及經營了。

7. 勇於接觸:貴人往往藏在人脈之中,我有非常深的感觸與經驗。包括過往幾份工作經歷或目前的創業機會,甚至是打算籌備的 YEAST (台灣青年創業家及天使投資人社群) 平台,都是因為很湊巧的機緣,而我在原先沒有料想到的場合上,提出了個人觀點或見解,吸引了共事者或支持者的注意,而引起一連串的可能性。現在由於社群網站與行動網路的普及,這樣的機會將比過去更多,所以創業家與投資人之間,將有更多更頻繁的接觸機會,但唯有主動出擊,機會才會落到準備好的人身上。

根據我自己這幾年來的觀察經驗,無論創業或投資,團隊,永遠是最關鍵的因素。身為創業家,點子再好,能力再強,沒有好的團隊一起執行,幾乎無法成功。同樣的,絕佳的市場機會與商品服務,如果沒有團隊經營,營運計畫書也只是一本白紙黑字。如同 appWorks 經常舉辦的 Startup Mixer 就是為了鼓勵創業家與潛在投資人的交流一般,我目前規劃的 YEAST 創業投資交流平台,已經有兩位共同創辦人,在個人Facebook 上超過 50 位朋友願意加入,包括許多創投圈好友及連續創業家,希望在這個平台上,大家能拓展人脈,並掌握更多的機會與資源,成就更多夢想與事業。

附帶一提,最近一次的 appWorks Startup Mixer,就在本週五晚上舉辦,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創投,真的很神秘?

創投一點都不神秘,但是無論創業或投資,我們需要一個更開放而快速的交流平台。

連續寫了兩篇關於目前台灣創業資源時機的文章,也提到了即將成立的創業交流平台 YEAST,但是除了這個平台要做什麼之外,很多朋友會好奇小弟站出來搖旗吶喊、拋磚引玉的背後動機是什麼。其實說穿了,不過就是想讓台灣的年輕朋友們,有勇於作夢以及逐夢踏實的機會與勇氣。另一個想法,是希望能透過許多傳播管道與社群型態,讓創業家與投資者兩方,有更多的交流互動,甚至是目前還不是這兩種身份,但未來有意投入其中的新世代朋友,能有機會加入創業或創投的行列中。

那麼也許有朋友會問,創業,除了跟親友募資,找青創會青輔會申請資料或貸款,或者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申請政府補助專案計畫,不是也很容易透過創投公會找到創投公司,參加商機說明會,向創投介紹自己的創業點子並尋求機會募資嗎?創投公會或104上,有時也有創投工作機會的徵才廣告,為什麼需要一個平台或者社群呢?

這個問題要從創投業的本質,以及過去幾年來台灣創投業的發展談起。

創業投資(或簡稱創投)這個產業名稱與商業模式,是從 Venture Capital 翻譯而來,在中國主要被稱為風險投資(或簡稱鋒頭風投)。如同各位在前面兩個 Wiki 連結中所看到的,創投主要從事未上市股權投資,並在投資過程中,協助新創事業的經營管理,設法提高企業價值,以產生最大的投資報酬(或者所謂的出場價格)為營業利益。因此,創投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對於技術創新產業與新創公司的技術、產品、市場、團隊等元素的掌握、預測、判斷及管理能力。如果在產業界或投資界有超過五年經驗的朋友,大概會有一些機會接觸到創投圈,但對於一般從事研發工作,或者其他非技術領域,包含各類服務業與製造業的社會大眾而言,創投,似乎是一個神秘而充滿財富意味的領域。

其實台灣過去得天獨厚的時空背景與創業環境,的確曾經是創投蓬勃發展的舞台,甚至在全球除了美國東西兩岸(以波士頓跟加州矽谷為主)及以色列之外,台灣創投產業的活躍程度及投資績效,可以說是獨霸亞太地區,與前述美國及以色列地區的創投發展並駕齊驅。不過也如同創投公會的這篇台灣創投現況所概述,目前台灣創投產業在經歷過多次金融風暴或產業泡沫化洗禮等外在環境因素,以及面臨投資條件與相關政策改變、台商大量赴大陸投資發展等內部因素,目前處於重整及轉型期。但即便是處於黃金時期(1990-2000年)的台灣創投產業,當時從業人數以及媒體能見度也罕為人知,反而是這幾年來因為一些新聞事件或商業雜誌的報導,還有校園創業競賽的風行,而讓創投逐漸有了知名度。

所以,為什麼創投產業與相關從業人員,會顯得格外神秘或低調呢?其實是因為創投業的營運模式及從業人員配置所造成的。首先,創投業投資的都是未公開發行的公司與團隊,一旦公司上市櫃之後,除了創投可能會出場獲利之外,就算繼續持有,在媒體上曝光度最高的,往往也是創業者與經營團隊,而由於台灣創投產業的型態(這部分以後再談)這些年較偏向投資而非經營,因此不若美國矽谷許多創投合夥人本身也是連續創業家,會投身經營並主導團隊,因此在台灣的創投光環自然較低。

另外,由於台灣創投業大多以公司型態經營,金字塔型的公司組織分佈,以及資金股東委託經營團隊管理的型態,導致所需要的投資經理人要擁有十年以上產業經驗、橫跨技術與行銷、管理的專業背景,或者來自金融投資領域的財務人才,因此對於出社會五年以內的新鮮人或創業家來說,幾乎不會有什麼同學朋友在從事創投產業,不像大部分的製造業或服務業工作,很容易在學校就認識到有學長姊從事相關領域;加上創投產業的人才流動不多,需求上可說重質不重量,即便極盛時期全台從業人員也才約末三千人之譜,而平均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上;因此,在校園求職求才活動中,幾乎不可能有創投業者會擺攤徵才,創投對於青年學子或社會新鮮人而言,更變成了神秘而低調的行業。

再舉個例子,就算是以含金量極高、週工時極長、面試錄取率低、在職淘汰率高著稱的商業管理顧問公司(如McKinsey, BCG等)或投資銀行(如 J.P. Morgan, Merrill Lynch 等)等行業,在校園中的知名度或招募機會,也遠比創投業高許多。當然,這是在台灣的情形,在美國或其他地區,由於創投大多以合夥型態方式經營,合夥人往往具有創業與投資雙重背景,年齡與背景的多元性較台灣豐富,而這些合夥人由於其經驗與視野,也願意培養資淺的社會新鮮人或青年創業家逐步成為經理人或合夥人,因此也有不少剛畢業的MBA或PhD會被創投公司錄用,而我個人認為,多元而有層次的團隊背景與經營模式,是美國創投產業本質上較能投資與主導新創事業,並發掘偉大商業機會與成功公司(如 Google, YouTube, Facebook 等)的原因之一。

這幾年,台灣也陸續有新型態的創投成立,其中我所參與的 appWorks 引進美國 Y-Combinator 模式,結合了育成與創投模式,並且採用合夥人型態經營,專注於 web 3.0 創業團隊的育成與投資。雖然就創投產業而言,我們是一個相對年輕而生嫩的團隊,但也希望能引起創業與創新的風氣。而我個人由於經歷背景上,投入相當多的時間在光電與生醫領域,因此主要從事技術創業與加值的開發模式(ARDIC Instruments,嘉原科技)。成立 YEAST 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激發出更多領域的創業能量及資訊交流,建立一個對話管道以及觀點較為中立的平台。

所以,創投一點都不神秘,但是無論創業或投資,我們需要一個更開放而快速的交流平台。希望這樣的心願,能很快在台灣實現。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台灣,適合創業嗎?

創業,只要有決心,永不嫌晚。而在台灣,時機已經成熟了。

台灣向來以中小企業為產業核心,雖然近年來有許多知名品牌與集團成為一方之霸,例如 台積電、聯電集團、友達、鴻海、廣達、趨勢等等,不過可以看出來大部分都是以代工模式(當然近年來已經逐漸有品牌力道浮現)以及硬體製造為主(除了趨勢科技等軟體業,以及這十年最火紅的IC設計產業之外),而且由於分紅費用化、資本市場波動、全球金融海嘯等內外因素,這兩三年非常多的工程師與經理人逐漸離開集團公司,想要投入創業領域,問題是,怎麼開始,還有,台灣是否適合創業?

過去三十年,台灣處於全球科技產業蓬勃發展的時空背景,加上成立科學園區(地)、引入創投產業模式(錢),以及號召歸國學人與專業經理人、帶領本土創業家及後續優秀人才(人)一波波投入,成就了先後稱霸全球的半導體、面板及資訊科技製造產業,但也犧牲了其他領域的人才投入機會與累積深度,對國家產業結構與人力資源配置產生長期而不可逆的影響。而過往二十多年,非常多的創業機會與成功因素,來自產業鏈中的空隙填補,以及極小的差異競爭,導致目前台灣產業的工作環境與職場文化扭曲,許多公司必須靠員工超時工作來換取逐漸微薄的毛利率。(嘆)

時過境遷,隨著科技產業的市場成長日趨飽和,公司營收規模擴大的速度趨緩,各集團開始以併購取代發展,把人才當成奴才。許多科技業菁英發現這條不歸路終將走到無法回頭或抬頭的地步,因此開始尋求創業可能性。除了發想創業主題,匯集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創業家們可能也會問,在這個蕞爾小島上,還適合創業嗎?

我個人認為,台灣目前在全球所具有的優勢,包括對全球前三大經濟體:美國、中國、日本的長期經貿合作關係、企業伙伴交流深度以及社會文化語言熟悉,加上台灣素來以優質而平均的人力資源及高度創意聞名於世,以及已經成熟的完整製造業產業鏈關係,快速的商品原型開發與小而美的市場試驗環境,因此台灣雖小,但是創業機會與可行性極高,重點是如何培育創業人才,除了發現或發明關鍵技術,還要能掌握關鍵客戶與市場商機,以及企業經營所需要的財務、行銷、業務及品管能力。

台灣新一代的創業族群,以大台北地區來說,以有意創業的學生及社會新鮮人(含出社會三年內)加上有意離職創業的資深研發人員或經理人來估計,應該不少於五到十萬人。另一個參考指標是從去年初 appWorks 開始舉辦的 Startup Mixer,每次參加的人數,大約都在兩三百人之譜,第一屆 appWorks Demo Day 也吸引了超過兩百人到場。再根據我參與兩屆 appWorks 育成團隊招募的心得,我們第一屆從 30+隊 選出 11 隊,第二屆從 40+ 隊 選出 12 隊,都是極為優秀的人才(80% 碩士以上學歷,90 % 有工作經驗),因此我有很大的把握與信心,台灣有極大的青年創業能量正在累積醞釀,一個優質的創業輔育平台將是發動與引導這波力量的關鍵之一,當然,除了青年創業家與早期投資人的交流互助,還要加上政策工具與產業結構改革的推動,還有許多機構與人才的投入,才能真的將餅做大做實,有得看還有得吃。

創業,只要有決心,永不嫌晚。而在台灣,我想時機已經成熟了。若您有意加入小弟規劃中的 YEAST(Young Entrepreneur and Angel Society in Taiwan)平台,請在底下留言。若是已經從事 Web 3.0 創業的團隊,更歡迎直接報名三月底即將截止收件的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創業,需要比賽嗎?

如果你是一個有理想、有創意,想創業、想討戰挑戰的學生,處於目前的台灣,有什麼機會與資源呢?

台灣其實有不少公民營機構與 NPO組織在從事創業輔導或獎勵,過去十年在台灣最著名的創業相關活動,包括了研華科技主辦的 TIC100競賽、台灣工銀 IBT WeWin 創業大賽、時代基金會 YEF (Young Entrepreneurs of the Future) 計畫,以及宏碁與天下合辦的龍騰微笑競賽;這幾個比賽活動性質上多少有些差異,我自己也有一些參與其中或長期觀察的經驗。

大致來說,TIC100最類似美國的創業競賽(如MIT 100K),會有獎金作為創業基金,而且會長達三到六個月,中間會有營隊活動與業師演講,並且會指派業師輔導青年創業家(以學生團隊為主),而台灣工銀比賽(我當過工銀內部評審)跟龍騰比較接近事業計畫書競賽,沒有太多輔導活動,兩階段評審之後,最後獲獎者雖然有獎金,但不一定會被投資;至於YEF比較像是一些美國創業輔導計畫(如SLP)在進行的型態,給予學員課程與營隊活動,並且會選出代表,赴美國東西岸(當然是矽谷跟波士頓,有時還有西雅圖跟華盛頓)參訪。台灣大部分的商學院與理工學院學生,其實在學校都會被鼓勵參加這些競賽,過往許多年,也有許多團隊從中脫穎而出,並且真的創業成功,或者正在創業的歷程中,繼續挑戰自我。

此外,許多政府機關或財團法人(如中研院工研院資策會生技中心),還有許多高等教育機構(也就是各大學院校)也都有育成中心與相關計畫,不過這類育成中心,通常是老師帶著學生開公司或技術人員團隊進駐,一般比學生團隊有經驗,不過同樣需要創業撫育,以及營管理及行銷業務等面向的輔導。

從學校到出社會這幾年,也包括在創投任職與創業歷程中,我曾經以不同身份參與過幾次創業競賽,拜訪過許多學研機構的育成中心,甚至在工研院育成中心的新創公司待過。我的觀點是,台灣不缺創業輔導計畫,但是缺乏的是有全球視野、在地經驗,並以全新(全心)觀點期待下一個世代的新技術、新市場的輔導機構及核心人員,同時更缺乏有經驗也有熱誠的產業人士投入(尤其是有創業經驗的青壯年中高階經理人),這是這些創業競賽與育成中心目前所遇到最大的瓶頸點(說穿了,就是「人」)。

因此,我希望在網路上開始經營一個社群,號召有創業與管理經驗、長期關注相關議題、有熱誠也有共識的一群伙伴,以互補而不是競爭的觀點及態度,協助台灣有心於創業的新世代,尤其在我個人長期關注與投入的生技醫材、潔淨科技、行動網路與數位內容等領域,藉由一些國際創業計畫或資源的導入,配合台灣已經開始的一些新型態創投育成機構(如 appWorksARDIC),可以帶入許多國際級創業家、創投家及產業前輩的經驗與資源,有機會讓這些青年學子與創業家,更快銜接國際軌道,並且拓展視野與企圖心。

因此,創業,不一定需要比賽或加入育成中心,需要的是決心、創意與執行力,還有適當的資源與管道。而有心幫助台灣下一代創業的朋友們,請與我聯繫,我正在架構一個創業與創投社群平台,一起推動台灣產業結構改革與創新創業之路。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做,就是了

想動手重拾寫文章的樂趣已經很久了,但一直給自己太多藉口,從出社會後,趕報告(我想大部分人工作都是在不斷被 deadline追逐吧)、換工作(三份創投工作、兩個新創事業,還到學校兼過課)、寫論文(連論文題目都換過三次...),到有了可愛女兒小布比,這件事一直被放在 to do list 上,甚至版型跟文章標題列表都做過好幾遍,卻也一直沒被徹底執行。

就如同創業或企業經營所需要的最關鍵元素「執行力」一樣,寫文章、經營部落格,最重要的就是「寫」。空想,是不會有開始的。雖然現在生活已經被全職與幫忙的幾個不同事業,以及超過一歲半的寶貝女兒所需要的陪伴時間,壓縮到喘不過氣來,不過有一個空間可以做記錄,把所見所聞、所思所得大略整理出來,我想對自己的努力與嘗試,也算有些交代,若能夠引起一些討論迴響,倒也沒有白花力氣、浪費時間了。

所以,做,就是了。

對了,稍微說明一下網誌標題「Venture Two Cents」。這些年來在創投與創業兩個圈子,聽聞許多故事,也經歷不少事情,這些收穫與心得,希望能化為文字,留下筆記,因此取了這樣的標題。至於中文命名,顯而易見,就跟在下的名字有點關係,也希望跟 Venture 的原意(創業、風險)結合,因故名之。

這是一個簡短的開始,也是給自己一個新的起點。

Way to go, Venture Two C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