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你要當空服員,還是飛行員?

如果把創業比喻成一架起飛中的班機,機長是最重要的角色,但是副機長、空服員跟地勤人員等,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團隊成員。在真實生活裡,這些飛行工作很少有實習機會;但在創立自己事業之前,如果有新創企業的實習或工作經驗,將是你最有價值的飛行體驗。


如果妳熱愛飛行,要當空姐還是女機師?



在講述創業概念時,我們常舉 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所說的一句話:「創業就像從懸崖上往下跳。飛速下墜的同時,一邊為自己組裝一架飛機。」

也確實,在 AppWorks 四年多的創業過程中,Jamie 跟我就像一邊打造飛機、一邊起飛並不斷修正航道的正副機長,招募陸續加入的其他機師跟組員,在四年時間裡服務了近四百名乘客(創業者),逐步取得市場的認同(目前我們是亞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的創業加速器網路,在我們前面的是北美前三大)。

最近因為服貿議題,所以我格外關心台灣人才在亞洲的競爭力,並試著提出「東亞島鏈三國」聯盟的概念。而在學校授課跟演講的時候,也告訴在校學生:「你們未來的學習與工作機會,是在台灣飛行距離四個小時以內的亞太地區,而不只是台灣島內而已。」

說到飛行距離,讓我講一個跟飛行夢想有關的故事。

在某次演講結束後,一位企管系的女同學過來跟我交流,她對金融財務跟企業管理沒有太大興趣,畢業想往服務業發展,請問我對於「畢業後考空服員」的想法。

我問這位同學:「為什麼要考空服員?」

她回答:「因為收入好,又可以累積國際旅遊經驗,還可以學到服務業的知識。」

我挑戰她:「如果要學服務業,應該去餐飲觀光業,或者去國際餐飲學校進修,空服員能學到的服務業經驗畢竟有限,而且做到底也就是座艙長而已。」

她補充說:「我有打算存錢,以後到國際餐飲學校進修;但就是為了存錢,才想考空服員,可以快點存到所需要的學費跟生活費。此外,空服員的飛行生活,也是很迷人的部分。」

於是,我挑戰她:「如果為了收入,空服員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項,但是這個行業沒有實習的機會,最好多跟實際在飛的學長姊多聊聊。而如果是喜歡飛行,那為什麼不乾脆挑戰考機師呢?機師的收入更高,視野更好,而且駕駛上億美金的客機,遠比服務身價上億的頭等艙乘客,更有挑戰性、更有價值吧?

我一追問之下,這位同學果然沒有認識空服員,只有跟地勤朋友聊過。對於飛行跟空服員的生活與資訊,大多從網路上獲得,並沒有太多一手資訊跟經驗。

我的回應,似乎點燃了這位同學新的想法。至少,我想她會試圖去找正在當空服員、機師,甚至已經退役的前輩們好好聊聊,而不是單憑自己對旅行、飛行的想像或熱愛,就投入一個自己其實並不瞭解的行業與考試準備中。

回到創業這件事情上。

其實,創業也是一模一樣的。許多學生對創業都有熱情,也都有想像。往往在聽過幾場演講、修過幾門創業創新課程之後,就想加入創業的行列。

但是,當一個機長、副機長,遠比當一個空服員或地勤人員困難,更是當一名乘客所無法體會的。

還好,創業不像飛行事業有那麼高的進入門檻與機會成本,你有許多機會可以參與。

在你正式打造跟駕駛自己的飛機之前,何不試著加入已經起飛的班機,從空服員或地勤人員開始體會飛行生活?

這個月底,我們將跟台大舉辦【2014 夏季 新創公司正職/實習媒合會】,相關資訊在文章下方,請你把握這次登上班機的機會。

也許有一天,你會有一架屬與你跟你伙伴的班機,但在那之前,請先鍛鍊你的飛行技巧、建立你的空服團隊,還有投入你的一萬個小時,接受挫敗的洗禮。

那麼,當你跳下懸崖的那一刻起,你擁有的不單只是勇氣與熱情,還有無比的經驗與自信。



【2014 夏季 新創公司正職/實習媒合會】資訊
活動日期:2014 年 4 月 26 日
活動時間:13:00 至 17:00
官方網頁:http://goo.gl/UQoh0y
活動地點:臺灣大學普通教學館 B1(近臺大新生南路側門)

---
延伸閱讀: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反服貿學運如何跨越鴻溝?

反服貿學運走到現在,從開始的義勇亢奮,中間的群情激動,到現在出現沮喪情緒。從科技行銷的觀點,我認為現在是走到「跨越鴻溝」的階段。如何從早期市場進入大眾市場,關鍵是網路效應與實用訴求。只要找到具體合理的正面實用訴求,這場學運跟公民運動,才能漂亮的收場跟繼續走下去。


十幾年前在科技管理領域,Geoffrey Moore 因為【跨越鴻溝】一書,以「技術採用生命週期」與「鴻溝(或稱死亡之井)」等概念,被譽為矽谷教父、科技行銷教父。

這個理論,具體解釋「不連續創新」的技術產品如何從早期市場進入大眾市場,以及為何失敗或成功。

所謂「技術採用生命週期」,是一個人口分佈的鐘形曲線(Bell Curve),將消費者採用新技術的過程分成五個階段,分別包括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與落後者;這五個階段的佔整體使用人數比例分別為 2.5 %、13.5 %、34 %、34 % 與 16 %。

這五個階段的使用者,分別代表了不同的行為模式與消費行為,表列如下:
  • 創新者:技術狂熱者(新技術守門員) 
  • 早期採用者:高瞻遠矚者(追求突破的夢想家) 
  • 早期大眾:實用主義者(追求改善的實際家)
  • 晚期大眾:保守派(薄利多銷的龐大市場)
  • 落伍者:吹毛求疵者(讓你知所改進的一群)
透過五個行銷技巧,技術產品才有機會從早期市場(前 16 %)進入大眾市場(64 %):
  • 選擇目標市場(choosing a target market)
  • 瞭解整體產品(understanding the whole product concept)
  • 定位產品(positioning the product)
  • 擬定行銷策略(building a marketing strategy)
  • 選擇最佳通路與定價(choos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distribution channel and pricing)
其實現在看來,也就是商業模式地圖(Business Model Canvas)跟精實創業模式(Lean Startup Model)所試圖描繪的價值主張確認與新創企業行銷行為。

而Moore在之後的另一本著作【龍捲風暴】中,則重新的詮釋了實用,他將實用分為兩階段:保齡球道(小眾利基市場)、龍捲風暴(大眾主流市場)。透過實用,技術產品才有機會跨越鴻溝、進入大眾市場。

在高科技產業生命週期過程中,競爭優勢主要來自於以下三項策略要素:
  • 產品優異 (Product Leadership) 
  • 經營傑出 (Operation Excellence) 
  • 顧客偏愛 (Customer Intimacy) 
而由於企業的資源能力有限,因此在不同的生命週期階段,必須採取不同的重點策略。以早期市場為例,由於對象為高瞻遠矚者,重點是能夠提出具吸引力的產品,而產品的功能、技術優越性、品質、顧客服務都是競爭的關鍵因素。

而保齡球道的主要目標「爭取特定利基市場的領導地位」,產品優異顧客偏愛是這一階段的競爭要素,尤其針對目標市場顧客群的需求掌握,發展出能夠滿足需求的完整產品,才會有機會成為利基市場的領袖地位。

而到了龍捲風暴階段,由於主流市場已經形成,市場中的地位決定這一階段各成員應有的競爭策略。例如身為市場領導者的大金剛級廠商,重點是如何擴大市場佔有率,在每個通路中都盡可能的尋求豐收,關鍵的競爭要素是產品優異性與營運傑出的程度。對於猩猩級的廠商而言,因無法正面對抗主流大廠,所以最佳的市場競爭策略可能就是以產品創新來尋求市場區隔的優勢地位。至於猴子級的小廠商,大概只有以價格做為市場競爭的策略。

好,大概談完科技行銷理論跟技術產品生命週期,回到反服貿學運身上。

從318攻佔立法院、323進攻行政院,到330大遊行,反服貿學運若是一個行銷活動,大概已經展現了「特定利基市場的領導地位」,雖然當中也有路線之爭,但不脫和平理性的形象訴求,加上堅持到底的決心承諾、聲勢浩大的群眾認同、就地解散的漂亮集會,都已經讓早期市場充分理解並接受這個產品(亂簽服貿對台灣有害的觀念),產品的功能、品質、優越性與顧客關係也都掌握的不錯(透過網路平台與社群媒體)。

現在的問題是,所謂「先立法、後審查」的要求,能否被朝野接受與明確執行,以及後續行動與未來可能發生的抗爭行為,能否被多數大眾認同。

主流市場中,政府、政黨、媒體與企業所構成的傳統架構,雖然本質不優異,但是營運有相當效率,通路獨佔性與市場佔有率也相當高。而對於以科技平台、民主行動、公民意識、網路社群為核心的學運主體及支持者,目前為止雖然展現了產品優異與經營效率,但是在顧客偏愛度上,還是只有取得早期使用者跟意見領袖的支持而已。

對於接下來的行銷活動而言,關鍵將是「網路效應」跟「實用訴求」能否出現。佔領行為、排班提案與議題辯論對於早期使用者與意見領袖可以產生影響力,但對於一般大眾的影響力其實有限。

有擴散性的網路效應才能產生「回購行為」跟「推薦行為」,而正面的實用訴求才能打動「追求改善的務實主義者」。但由於學運本質跟政治決策都不是高重複性行為,因此網路效應是目前不易採用的策略,關鍵決勝點就是「實用訴求」而已。

我認為這場學運是追求免於恐懼自由的公民運動,這是討論台灣是否只有面對中國策略的經濟路線,這是學生與民眾對馬政府不信任的表態,也是對中國政府威脅利誘的反抗。

但認同這種觀點的人,其實就是一群早期使用者,以及對意識型態敏感的意見領袖。這些論述都是不斷地提出「通過原版服貿,對台灣跟民眾會有什麼壞處」。

但對於多數民眾、對於資源掌握者,甚至包括執政者,唯有提出更具體的實用訴求,也就是「反服貿對他們有什麼好處」,才會達到最終的效果。

至於怎麼提出來這樣的論點,目前還沒有想法,我只能先從科技行銷的理論,試著找出目前卡住的地方,希望這場學運可以漂亮、有結論、有成果的收場,繼續用科技翻轉台灣

歡迎加入我的粉絲頁,一起關心科技、關心台灣。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用科技翻轉台灣

台灣需要制度與文化上的翻轉,從政治、經濟到國際觀,從社會、教育到價值觀,要能打破大國思維,要能跳脫統獨觀點,善用地緣優勢跟民主氛圍,才有機會從美中關係中創造可長可久的價值,才有辦法在全球化浪潮裡找到立足點,而我認為,科技,將是關鍵。



用一個早上原本用來運動的時間,我看完了范疇的【與中國無關】。

並不是這本書很短,也不是它不值得看,更不是說它不重要。相反的,我非常推薦這本書,我甚至願意多買一些捐贈給學生、創業者與公務機關的好朋友。

之所以看這麼快、這麼急,除了拜家中有兩個小朋友所賜(我連羊毛記都只花了兩個白天就能讀完),也是因為我想趕快把書中的觀點放進腦袋。

但能夠看這麼快,其實是因為書中多數的見解與觀點,我其實都有思考過、探究過,但沒有如作者一般豐富的國際生活與工作經驗(幼年在新加坡、在美國留學五年、又在中國創業二十年),也沒有這麼大的熱情與決心,在三年內寫出中國與台灣的相關五本著作

看完之後,我很心安,但也很心焦。心安於我這幾年來所努力的、所開創的創業加速器 AppWorks,就是希望用網路跟行動科技,改變台灣的產業、教育、創業環境,這是有機會讓台灣向前、向外走出去的;但同時也心焦於對於政治、經濟、外交,還有公民意識,我們還做得太少、太慢,還要加緊努力才行。

感謝反服貿學運,感謝330遊行,讓許多人開始關心服貿是怎麼一回事,或者討論起反服貿的法律見解與抗爭意義

我自己的觀點,也從一開始的反對黑箱,到後來開始反對原本要通過的服貿,甚至認為這場學運跟公民運動的本質,是在「追求免於恐懼的自由」,以及表達對(兩岸)政府的不信任感。

在臉書上聊起兩岸關係,不只一個以上的朋友,跟我提到【與中國無關】這本書,而范疇這位作家,更是多次在我跟幾個好友聊台灣未來政經情勢時,不斷出現的一個名字。

從網路上把書訂回家,卻沒時間讀,還因為兩個小朋友的玩具到處都是,書失蹤了好幾天,直到昨晚才找到下落,今天早上一氣呵成、立馬閱畢。

簡而言之,這本書要強調「從台灣看台灣」的觀點,看台灣的過去、現在、未來。不是這些歷史、現實與發展都真的與中國無關,而是唯有看清楚台灣自己的優勢、問題、定位所在,才能讓台灣不再只是現在的台灣。

范疇不愧是管理策略顧問出身,敘事論事都理路清晰、力道十足。他從台灣的戰略地位價值跟經濟價值分析開始,強調台灣根本過度忽略了自己的地理位置與海洋機會,卻又過度依賴代工產業跟政府補助,這一切的問題,起使於台灣過去的歷史身份(多國殖民地),遭遇到大陸型民國政府,加上多年來的美國文化與國際情勢擠壓,讓我們像是「用美國腦袋穿著中國衣服,套在亞熱帶島嶼的小伙子上」

所以台灣的困境,包括了疊床架屋的政府組織、效率不彰的代議制度、仰賴政府的產業結構、實質超載的人口結構、還有自由開放卻日益空乏的媒體傳播與文化創意。

這些困境,其實都有出口,但關鍵在制度跟文化的改革上。台灣其實實現了華人社會中真正的民主與自由,但也因為對自由、民主、正義的誤解(這部分是本書的精華所在),還有對大中國意識的不放手,導致國際定位失調、對內溝通無力、社會改革緩慢。

台灣不是沒有優勢。我們的優勢在於地理位置、海島環境,在於民主已經奠基、自由成為習慣。當然我們不是沒有問題,全球化浪潮也不斷在侵蝕我們過去因為全球化所創造的經濟奇蹟,但是台灣必須要能認知到自己是地狹人稠的小國,是一艘不會沈的航空母艦,而不是地廣人稀、資源豐沛的大陸型國家。

唯有翻轉制度跟文化,台灣的問題才有解答。解構跟建構,是接下來的功課。我們要縮減政府組織、打破大國意識、重建民主制度、再造憲政體制,在經濟上要能放棄代工思維、打造消費品牌,在教育上要能正視傳統弊病、面對海洋文化。

台灣之於中國,有如雅典之於羅馬,雖然開放民主、文風鼎盛,但若我們再不自我提升,很快地我們就只剩下民主跟進步的遺跡可供憑弔。

要改變台灣的一切,有賴於科技,有賴於網路與行動所造就的公民意識與平等機會。

如同我上週在 UDN 專欄所寫的【科技創新才是提振經濟的解藥】,服貿問題的本質不是服貿,而是除了服貿之外,我們還做了什麼努力。

我覺得跟任何國家簽訂貿易協議,對特定企業的確有利,但站在全民的立場,站在產業發展的角度,不該只思考貿易手段跟經濟議題;科技與創新,知識與品牌,才是台灣該繼續投資與培養的競爭力。

讀完了【與中國無關】,我再次堅定了我的觀點。

最後,摘錄書中要旨:

沒有統獨問題,只有美中關係。

要擁抱全球化,就要放棄保護主義;要政府補貼,就要接受政府的限制;要進一步民主,就不要再去懷念蔣經國時代的經濟發展。海洋不是護城河。如果台灣曾有海洋的時代,也只有走出過去,才能重返海洋。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