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實驗大學也要一味追求績效嗎?


自2014年11月實驗教育三法通過以來,台灣的實驗教育規模,三年來呈現每年倍增的趨勢。除了反應許多家長對體制內教育的焦慮與不信任外,也展現了台灣的開放社會面貌與教育產業契機。

根據教育部資料,今年(106學年度)全國有55校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公辦民營」型態則有7校,兩類學生共超過七千名;而在家自學、團體共學及機構型態的三種「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約五千名,總人數達一萬兩千名。

在少子化年代,各級學校普遍面臨減班、併校的壓力,但實驗教育卻逆勢起飛、需求大漲;而原本已積重難返、招生困難的大學教育,顯然將雪上加霜。也因此,正在立法院三讀的實驗教育法修正案,除了開放高中以下公校的實驗教育比例由10 % 提高至 1/3,也研擬了大專以上的實驗教育辦法。

站在實驗教育家長與兼職大學教師的立場,樂見主管機關的正面態度,但若細就實驗大學的相關條文,其申辦條件為「辦學績優的大專,認定標準由主管機關認定」,仍充滿體制內的「管制」與「菁英」思惟。

多年來台灣的大學教育問題,主因是師資與教學型態趨同、薪資與聘任管制嚴重,導致學用落差、供需失調、產學脫節、人才外流。將實驗教育導入大學階段,應該要能解決高教困境,但難道「辦學績優」的大學就沒有這些僵固沉痾?還是其實越「頂尖」的「研究型」大學,離實驗教育的「多元化」、「開放性」越遙遠?

其實我並不反對研究型大學的存在,甚至認為頂尖研究必須長期投資與支持。但多數人需要的成年教育,其實並不存在於台灣普設的大學校園中,而這些學校的環境與師資,都是模仿跟來自學術型大學。

多數教授一輩子的經驗與成就是做個(傑出的)學者,但多數民眾並不需要學習如何當個學者、生活情境與所需技能也跟大學教授大不相同。當我們多數的成年人都會進入大學,卻只有少數大學教師擁有非學者的生命經歷,這才是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核心。

台灣在實驗教育領域的立法進展與多元程度,目前在亞洲位居第一。而我們好不容易有一位來自基層的教育部長,能否放棄績效指標與管制思惟,真正地開放高等教育?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96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台灣人才出走,創新難行



擔任新創參與者與創業教育者將近十年,這兩年格外感到人才缺口對台灣整體競爭力的衝擊。除了人口結構反轉、產學脫勾嚴重之外,對於新世代人才的吸引力逐年降低,將是台灣最嚴重的國安危機。

以高等教育來說,台灣擁有傲視全球的大學密度,研究成果也不落人後,但是教授薪資與研究資源之低下匱乏,不說全球倒數,在亞洲也遠遠落後日韓星港。設想今天你是留學海外的傑出學者,除了對台灣、家人跟教育的情感,有什麼原因要回來執教?

不說生活艱辛與研究困境,光是作育英才的機會,在台灣也是越來越難。隨著台灣高教環境與產業競爭力的下滑,許多優秀高中生的第一志願早已從台清交成,轉為美日歐星的一流大學,或對岸的北大、清大、港大、中大。

當四十歲以下的傑出學者跟二十歲以下的優秀學生逐年出走,年輕人赴大陸求學就業的意願將近五成,五到十年之後,台灣的學術與產業競爭力,都將岌岌可危。而墊基在教育水平、產業基礎與人力資源的創新能量,也將產生嚴重斷層。

要把人才留住,就必須投入資源、創造舞台。但過往我們也不是沒有成功案例。

以2008年啟動的STB(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人才培訓計畫)專案來說,8年內培訓43位醫師與工程師至矽谷歷練一年(每位預算10萬美金),回國後已成立13家新創企業、資本額累計13億,並吸引投資機構與創投基金募資達22億元。等於政府投資1億3千萬,帶動資本市場35億投入,效益極高。

四十年前的RCA計畫開啟了台灣半導體產業契機;十年前啟動的STB將是台灣醫材產業的創新能量。但類似的計畫能否推廣到更多領域與國家,並且從高中生與大學生開始,而非針對醫師跟博士?

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來自對人才的吸引力。唯有正視人力危機,積極培育跨國與跨領域人才,台灣才有未來,才能繼續談論創新創業與產業轉型的可能。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9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為什麼台灣老人愛看病


最近擔任一場「樂齡程式開發大賽」評審,除了有感於聊天機器人成為網路服務開發新趨勢,並樂見政府開放數據平台提供民間使用之外,比賽過程中,許多年輕開發者對於高齡者的行為觀察與需求,也讓我感觸良多。

台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比 > 14%),老年人口的社交需求、健康照護、飲食起居、家庭生活,都成為所有人必須面對的課題,無論是為了長輩的現在或自己的將來。

因此,在比賽中關於老人社交、旅遊、生活的服務設計,有非常多的創意發想跟實現方式,但最主流的卻是老人醫藥及看診服務。某個團隊提出的論點:「老人最常去的地方是醫院,所以我們要解決老人看診的痛點」,乍聽言之成理,但深思後卻也有不合理之處。

觀察身邊的退休長輩,的確偶爾會上醫院門診。台灣慢性病的盛行率高,醫院看診人口以高齡者居多,也是事實。但是為什麼老人最常去的地方應該是醫院?

數據會說話。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每年平均看病將近27次。相較於歐美國家,平均每年大約4~5次的就醫次數,台灣堪稱全球最愛看病的國家。

除了因為相對便宜而且品質良好的健保制度與醫療服務,還有地狹人稠、交通便利的社會環境,人民擔負的就醫與領藥成本之低,台灣可謂世界冠軍。但這也造就了多數人把健康外包給醫院,認為身體出問題再去看病的心態。

此外,老年人真的愛逛醫院嗎?還是因為看診型態跟領藥程序沒有針對老年人多重慢性病的特性,加以重新設計?多數人其實都能理解,生病是長期生活型態不健康所導致的,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健保經費跟醫療給付,還有未來看診跟臥病的時間,轉投資到更愉快卻更有效的健康環境跟行為促進面向上呢?

多數慢性疾病的致病因子,包括基因、環境跟行為。短時間內我們無法改變基因,但透過環境改善跟行為誘因的設計,把醫療資源投注在健康促進跟預防醫學上,其實人老了未必需要常跑醫院。

台灣老人愛看病除了因為就醫便利,還因為多數老人真的有病在身。在高齡化腳步無法逆轉而且加速的現實情境下,我們真的要繼續讓台灣人又老又病嗎?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88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欲讀: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給孩子犯錯的權利



十多年來,我站在創業生態圈的第一現場,觀察、參與、協助或親身投入創業。最大的心得是,創業最難的不是遭遇挫折、面對挑戰,而是如何正確而快速地決策,選擇什麼是該放棄的,什麼又是該堅持的。

這些選擇的智慧與堅持的勇氣,部分來自創業者的天生氣質,但更多時候,源自於成長經驗、學習歷程,以及成年後實習、就業或創業的經歷。

人生幾乎每一個時刻都面臨抉擇,我們也都時常會犯錯。抉擇的事情跟犯錯的代價有大有小,但因為每個人的家庭環境與各樣經歷,對於犯錯態度與修正能力的養成都不相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價值觀與發展可能性。

創業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但犯錯卻是人人都會遭遇的。犯錯之後如何面對、如何停損、如何修正、如何與其他人溝通,爭取資源跟機會,都是我們應該為自己跟孩子培養的經驗與能力。

最近舉辦幾場實驗教育相關的講座,除了增加自己跟參與家長們對體制外學習方式的資訊與經驗,也在跟幾位教育創新先行者的對話中,包括自學教父陳怡光、無界塾創辦人葉丙成教授等,獲得啟發。

在一切都加速翻轉的年代,我們幾乎無法判斷孩子未來適合什麼行業、擔任什麼角色,也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能給的最好禮物,是讓他們犯錯的權利。

不讓孩子犯錯,就是讓他們失去了探索世界、認識自己的機會與能力。此外,犯錯趁早,成本才小。越是避免孩子摔跤或失敗,將來的傷痛就越嚴重、復原期就越長。

身為父母,我們總希望給孩子安全的環境。但隨著環境變動、孩子長大,安全感是透過冒險、衝突挫敗中學到的判斷力,還是循規蹈矩、少做少錯累積出的服從性?我們能給的是安適的環境、明確的規則,還是嘗試的自由與失敗的勇氣?

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但我知道的是,人類正面臨在史上最變動、最難預測的進步週期,還有逐步逼近的奇點降臨(人工智慧超越人類的時刻)。適者生存、強者為尊,無論是要讓孩子當蟑螂還是野狼,唯有充分的探索才懂得選擇,也唯有自己選擇的才能負責。

如果我們希望教出對自己、對世界負責的個體,能面對變動、快速適應的新物種,一切從讓孩子犯錯開始。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84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環保能,運動一定也能



剛剛落幕的世大運,在各國選手的同場競技、台灣代表隊的出色表現,以及志工與觀眾的熱情參與下,相信對台北市民與全台灣,都帶來一次難得的運動饗宴。但除了下場比賽與場外觀賞,運動該如何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如同我們把健康交給醫院、學習交給學校、藝術交給博物館一般,運動在台灣,彷彿也只能在球場、操場等特定場地。但唯有把健康、學習、藝術跟運動都融入人民生活,才算進步而幸福的國家。

這些生活要素要形成規律或建立文化,簡單來說,要透過環境與行為的設計。而在思考如何讓運動走入生活前,我們或許可以想想,有哪些事情在台灣已行之有年,並且成為多數人都遵循的態度或習慣。

舉例來說,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就是一個我們已經養成的習慣。但還記得三十年前,垃圾既無法減量、更缺乏分類,當時的垃圾掩埋問題還引發不少次鄉鎮大戰。

但今日,無論是第一次來到台灣的外國旅客,或者是出國旅遊的台灣人,都一定能感受到,相較於許多國家,台灣社會在環保意識與行為上,已經是國際的前段班。

我們是如何從一個曾經有垃圾大戰的地方,成為習慣垃圾分類的社會呢?除了從大街小巷、校園到便利商店的分類垃圾桶,以及隨袋徵收的垃圾袋政策、分類收集與處理的垃圾車與產業鏈,資源回收行為與環保意識已從家庭、學校、企業到每個角落,普及而深植人心。

但一切也並非來得如此容易,在全民環保行為的進化過程中,每一步也都歷經習慣改變的痛苦,但在政策、環境、教育、個人與組織誘因等多重設計下,我們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樣貌。

運動的普及與實踐,也該跟環保一樣。只要從環境、流程、政策、教育、個人與組織行為下手,我們就能把運動置入生活、走入社區

環保能,運動一定也能。關鍵是我們是否願意投資長期,除了還給我們自己乾淨的台灣、乾淨的地球,也給自己健康的身體、健康的生活。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80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全民運動的最後一哩路


在七月初我很榮幸獲邀參與台灣年度最盛大的體適能大會APEX,分享「家庭運動在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並聆聽多場講座,包括智慧健身房在全球與亞洲的發展、中國健身產業的蓬勃近況,還有如何成立新型態的運動訓練班。

隨著行動網路、穿戴裝置與大數據起飛的新一波典範轉移,網路科技除了創造數位行銷、電子商務與社群媒體之外,健身產業也開始透過偵測裝置、連網平台與演算法來促進運動、提升健康

消費者開始掌握與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與運動能力,也走進虛實整合的體驗經濟與智慧生活。透過線上體適能平台產生的客製化課表,網實交融的健身課程與教練指導,加上便利舒適與全時配戴的智慧裝置,健身運動已經開始走進社區與家庭。

家庭運動與智慧健身將是運動產業最重要的趨勢,是預防醫學、個體化醫療與健康保險真正該推動的治本方案,也是全民運動的最後一哩路。但在台灣,我們的都市計畫法規卻對運動訓練班進入社區有非常多的不合理規範,尤其在使用分區跟營業認定上,仍採用傳統大型健身房或俱樂部的思惟,對於輕器材、重指導的工作室與訓練班極不友善。

運動在台灣,一直被當成休閒、教育、娛樂產業,即便人人都上過體育課,但卻從來沒有培養出長期興趣與正確認知;但在對岸及許多國家,已經被列為國家級產業,因為沒有全面健康的國民、沒有強健專注的身心,就沒有強大的國家競爭力。

台灣目前長期健身人口約50萬人,對照歐美5 -10 % 人口滲透率,至少還有兩到三倍成長空間。當智能健身在許多國家中如同便利商店的開展,獲得風險資本與專業人力的大量投入,我們卻連小型工作室與運動訓練班都無法進入社區,或者只能在灰色地帶方式經營,對消費者的安全保障、對場館經營與教練指導的穩定性、對政府課稅與管理機制的權責而言,是三輸的局面。

其實這不是只有健身產業才遇到的問題,台灣有太多產業都遭遇法規調適遲緩、業者苦無轉機的局面。在產業週期縮短、人類壽命延長的時代,我們再不重視智慧健身產業與預防醫學趨勢,台灣除了在運動產業追不上人家,喪失原有的科技優勢與健身服務業結合契機,連國民體能與健康都將輸在起跑點上。

世大運聖火已經抵台、場地即將就緒,但我們的社區運動與智慧健身,何時才能點燃?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7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學習的理由



讓孩子參與實驗教育、成為體制外教育家長一年半,我們逐漸發現,即便是參與具有規模與多年經驗的共學團體,自學跟實驗對象其實不是孩子,而是全家人。因為從踏出體制的那一刻,這就是一段沒有標準答案、行程與終點都未知的旅程。

當孩子的學習歷程,不再被課本、考試、作業、安親班與補習填滿,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建構孩子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而不僅僅是如何填滿生活與學習的時間片段。當父母的責任,不再是督促孩子把書讀好、把功課做完、成績弄好,什麼才是學習的最佳方式,什麼才是學習的理由?

八年前的2009年,宜蘭人文中小學的一群八年級生,經過沒有分數與排名、廣泛探索自我的多年學習歷程,卻必須面對基測與人生的重大抉擇,要繼續保持原有專長與興趣,還是為了升學與職業選擇,走回傳統擁抱體制的路?

身為當中的一名學生,當時只有十四歲的楊逸帆,決定拿起攝影機拍攝《不想考基測(後改名為《學習的理由》)》紀錄片,記錄同學朋友們的升學準備過程與心中轉折。

去年有機會觀賞這部影片,隨著片中孩子在準備考試與面對分數時的心態轉變、行為調整,對自己與未來的焦慮、質疑,以及因為個性與家庭背景差異,造成選擇基準點的不同,相較於我們當年在升學路上的單一標準、沒有疑惑,讓我不斷反思,什麼是這個時代,既能塑造自我、培養興趣又能融入群體、銜接職涯的學習模式。

多年後的現在,隨著十二年國教跟實驗教育法上路,體制外學習的路變得寬廣,過往多數落實在小學階段的自學型態,現在已經逐步開展到高中時期;在中產階級價值觀相對保守與傳統、公私立學校競爭激烈的台北市,也出現越來越多的自學家庭、共學團體與實驗教育機構。

無論政府與民間,從公辦民營到群體自學,新型態的教育翻轉與自學模式,也開始攪動體制內的教育思惟。但對於多數人來說,自學與實驗教育還是非常小眾、相對陌生的東西。進入實驗教的機會成本與實際費用,仍然比體制內高出許多。

但無論是否跳出體制,在這個世界變動越來越快、人類壽命越來越長的時代,「自主學習」將不只是孩童階段的能力與經歷,而是我們一輩子要面對的課題。找到學習的理由,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76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運動和創業,都是探索個人極限


和海豹特種部隊生活的31天】推薦序。

這是一個瘋狂的故事,無論從什麼角度來閱讀。

讓一名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意志與身材都如鋼鐵的前海豹特種部隊成員,住進紐約中央公園旁的豪宅,伴隨自己三十一天,無論上班、會議、出差、搭乘私人客機、與家人過聖誕節、和同事舉辦年終派對,他都如保鏢般隨侍在側,聽起來非常安全而且讓人羨慕。是吧?

讓我講述另一個版本給你聽。一位前海豹私人教練,在你邀請與同意之下,定下讓你覺得不可思議、遠超過目前極限的鍛鍊方式與目標,例如在一天中完成一千次伏地挺身,穿著五十磅重量背心進行路跑訓練,或者在零下十五度的山路跑步後,把下半身浸入結冰湖面的水中;而且每天的訓練都比前一天嚴苛,無論天候多惡劣、不管時間與地點,海豹就是會帶著你完成。

身為同樣熱愛耐力運動、健身與自我鍛鍊的創業者,讀完這故事,連「同樣」兩個字都說不出口。更遑論作者 Jesse Itzler 是得過艾美獎的前饒舌歌手、數次創業成功、完成十幾場馬拉松,娶了同為成功創業者的美嬌娘,他們的故事就已經教一般人覺得宛如神話。

那為什麼如此一位成功人士要這樣挑戰自己?是為了身體與比賽成績?還是只是無謂地找自己麻煩?跟作者完全不同生活型態與個性的海豹,兩人能順利共處,還是會無法忍受彼此?

為了不打擾各位閱讀的樂趣,答案留給各位追尋。但我可以說說自己的體會。

在歷經五年的路跑與鐵人賽事,並且透過專業教練指導與自主訓練後,這兩年我終於明白,運動與健身不只是為了休閒與健康,更是認識自己的最好方式。過去我為了追求健康而維持運動,但現在我為了享受運動而保持健康。

運動最大的樂趣,在於探索個人的極限,以及一旦適應就必須突破的舒適圈。而運動最大的風險,則在於沒有專業的指導,除了效率低落,受傷更可能引起多重的負面效果。

上面這段話,把運動兩字換成創業,同樣精準;也是我十多年來多次跨越於創業與創投身份之間的領悟。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段三十一天的故事雖然瘋狂、兩位主角都非凡人,但仍深具啟發意義的原因。因為即便成功若此,你永遠都可以挑戰身心與意志的極限。追求卓越而非滿於現狀,就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面貌。

延伸閱讀: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典範轉移下的智慧運動時代


在製造業與服務業都遭遇瓶頸的此時,面對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挑戰,台灣企業過往的優勢與機會,是否還存在?曾經成功轉型或升級的產業經驗,能否帶我們走過這一次谷底?

台灣過去半世紀的長期經濟成就,來自內在因素與外在機遇。從進口替代到科技製造,從加工出口到品牌代工,當年的製造業突飛猛進,優勢來自地緣關係與人口紅利、教育普及。但更大的機會來自典範轉移。

人類史上的重大典範轉移,包括當年印刷術在歐洲造成的文藝復興與宗教革命、蒸氣機與資本主義推動的工業革命、上個世紀末個人電腦與網路普及的數位革命,都是重大技術發明再加上網路效應所推動的結果。

典範轉移會破壞既有經濟模式、產業結構,但也創造大量的生產及消費機會。例如台灣在個人電腦起飛的時代,成就了科技製造業與代工模式,創造大量的經濟價值與工商業機會,但也讓我們習慣了規模經濟與成本思惟

此時,我們正遭遇行動網路與連網裝置造成的物聯網革命,不僅上網人口在十年之內從三億成長到三十億,上網裝置更是上網人口的數倍。來自行動網路、穿戴裝置與智慧環境的大數據,將徹底改變你我的生活方式與產業結構。

伴隨著聯網裝置與數據量的巨幅成長,以及運算及連網成本大幅下降,人工智慧(AI)領域快速起飛,五年前我們才剛進入「行動為先(Mobile First)」的時代,如今我們已經要疾呼「AI為先(AI First)」了。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對產業與經濟的衝擊,不僅止於製造業或交通運輸這些勞力行業,事實上越是依賴數據的行業,例如會計、精算、金融、醫療、保險等,都將遭遇巨大挑戰。過往這些「專家的直覺」來自大量時間投入與專業經驗累積,但可見的未來,連網人工智慧系統將取代許多專家。

反過來說,當人類得以不再被重複性的勞力與腦力工作綑綁時,多數人將要從事哪些工作,或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首先,距離AI全面取代人類的生產與思考能力,還有相當時間,但關鍵是我們把這件事情視為威脅還是改善。唯有理解並預測人類在未來的普遍生活型態與基本需求,才能重新設計社會制度與產業結構。

但無論短時間內制度如何演進,機器會取代就業還是幫助人們把工作做的更好,個人與群體的生活水平、健康意識、教育方式的提升或翻轉,將是各先進國家與重大資源決策者必須投入的長期投資。

此外,人類面對另一個典範轉移是在產業週期快速縮短之際,平均壽命卻不斷延長。因此,預防醫學與個體化醫療將是接下來最重要的產業,而過往被視為休閒、娛樂或教育範疇的運動產業,將逐步與健康甚至醫療產業接軌。

這兩年問世的穿戴裝置與運動設備,都大量整合軟體與硬體功能,記錄運動軌跡與生理訊號。在台灣也已經有保險公司推出穿戴保險,獎勵運動里程或步數達到一定水平的保戶。

運動產業過往被視為製造業與休閒業,但在許多國家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行業。除了透過偵測裝置、連網平台與演算法來促進運動、提升健康,對於產品設計、生產製造、服務提供、競賽轉播,也都可以利用物聯網與人工智慧,全面性地提升產業實力與國民參與。

典範轉移下,運動產業會是台灣的機會與還是挑戰,端看我們如何思考與決定。


(圖片來源,本文整理自  MixTaiwan 活動,經編輯後,刊登於工商時報

延伸閱讀: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用長期思惟,投資孩子的未來


隨著世大運即將在台北開幕,運動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但除了觀看比賽、為選手加油,多數民眾參與運動的方式與經驗,除了路跑、騎車、打球、健身外,最多的還是從小到大的體育課。但多數人的體育課回憶,無非就是做操、打球、測驗或準備運動會,不僅沒有學到如何使用身體,甚至對運動產生負面印象。

除了上體育課的我們,有另外一群人,從小因為天賦,進入體育班或成為體保生。若仔細觀察,這些孩子跟國外俱樂部培養的選手,小時候也許差異不大,甚至還常常在中小學階段打敗人家,但為什麼在成年之後卻越差越遠?

也許我們的教練素質跟訓練技術,的確與國外有差距;但沒道理台灣的孩子小時了了,長大了卻一個個崩壞。我認為真正的差異關鍵是培訓制度跟背後觀念,尤其是對於「投資長期」的觀念差異。

我們的教練只在意孩子的現在,在他指導之下能拿多少獎牌;孩子的未來與他無關。但俱樂部栽培的是選手的未來,長期投資為的不是馬上收割而是長期報酬。所以他們會保護選手的未來、累積他們的潛力,而我們只有操爆孩子的現在,濫用他們的天賦。只因為他們的未來,與這些大人的未來無關。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如今有成就的國際選手,多數都是家長一路栽培提攜,而且不是從小在體育班長大。反而許多體保生或體育班學生,在青少年階段受傷之後,就離開運動領域,甚至這輩子再也不參與運動。

其實揠苗助長的行為一直都在,不僅在體育班或升學班,也在各級科展、學科奧林匹亞或各項學生競賽中。短視近利的思維,也反應在企業只想用即戰力跟爆肝部隊,教育現場習慣作業與考試、卻缺乏長期思考跟思辯能力一般。

缺乏「投資長期」概念的國家制度、社會思維、教育系統,是不可能培養出偉大的選手、創業者跟知識份子的。

那麼怎樣才能發生改變呢?我的答案是,從家庭做起。所有父母都願意投資孩子的未來,但前提是他們要能理解並參與孩子的現在,而非外包交給老師、學校、教練、社團跟補習班。

當然,要改變父母的行為,要從改變工作與生活的型態開始。我之所以投入家庭運動跟實驗教育,就是要讓更多父母參與孩子的現在,投資他們的未來。

(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 1068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我們該給孩子什麼能力?


身為二十一世紀的父母,我們本身可說是非常幸運的世代,卻也是極端焦慮的世代。在面對指數型成長的知識經濟時代,到底我們該給孩子哪些能力?

回首過往百年,人類對於能量、物質與生命現象,有了嶄新的掌握與應用能力。潔淨的能源、發達的醫療、先進的生產工具、高速的通訊與計算機器,也造就了我們所熟悉的科技工業與網路經濟。

但與此同時,前所未有的人口數量與資訊成長,加上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挑戰,我們如同處於當年的工業革命前夕,可以預期新一波產業變革即將到來,卻無法猜測二十年、甚至十年後,我們孩子成年之後的世界樣貌。

人類能夠不斷進步,靠的是認知提升與協同創作的能力。觀察至今最偉大的國家、企業、或是高速成長中的新創公司,都具備相似的特質,也就是打造廣納開放而正向競爭的制度,讓個體與總體競爭力都能隨著體系成長。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高喊產業轉型多年,卻只能原地踏步的原因。過往政治氛圍、教育制度與產業形態讓多數人習慣服從、被動、由上而下的態度,雖造就了製造業時期的勞動價值快速成長,卻也阻礙了集體創作與主動學習的可能性。

幸好,台灣正經歷社會轉型與資訊開放的過程,雖然有許多制度與習慣待打破,但磚牆已倒、曙光漸露。對千禧世代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主動學習、從做中學,在挫折中累積認知提升的經驗與速度,在競合中找到協同創作的靈感與成就。

但除了與世界接軌、與團隊協作之外,跟自己的身心靈對話,也極為重要。透過運動鍛鍊身心、培養規律,感受身體與環境對話,是最基本的方式。

也就是說,在這個奇點降臨的時代,我們該給孩子們的是「認識世界與感受自己的能力」,還有「突破框架與挑戰自己的勇氣」。

因此,這個暑假,我們嘗試結合自然科學、工程科技、運動課程與生態教育,透過團隊創作、自我探索、從做中學,給孩子多一些可能性。

歡迎認識親子動跟奇點創意、蝌蚪池塘及 Garmin 共同舉辦的「科學生活夏令營」,給孩子認識世界跟挑戰自己的機會!

---
延伸閱讀: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運動,是給孩子最好的投資



經過半年籌備,親子動這個月開始試營運。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從網路科技產業轉而投入家庭運動領域,我的答案是:「因為運動教我認識自己,適應環境;更是給孩子最好的投資。」

許多人會質疑,現代生活如此便利,壽命又逐漸延長,為什麼人還要運動呢?事實上,正因為現代化生活讓我們運動不足,醫藥進步只是讓人延壽,卻無法真正維持健康。

從演化的觀點,現代人類的身體其實「適應」大量運動。在演化歷程與遷徙過程中,運動一直是重要能力。許多研究顯示,人類始祖每天得跋涉八到十公里才得以溫飽,約莫就是一萬步。演化讓人人都擁有日行萬步的能力,但百年來人們越走越少,運動能力也越來越差

而且即便在城市裡步行萬步,跟在野外移動八到十公里,也完全是兩回事。日行萬步只是基礎,我們的肌肉與心肺功能、身體的協調、平衡、柔軟度等都必須同步提升,才能是真正的健康。

再從演化觀點來看,如果兩群人類始祖,一群可以因為運動而促進大腦發展、身心提升、適應環境,另一群沒有這樣的能力,哪一群會得到天擇的青睞?

很顯然的,從人類適應了這個地球上多數的環境,遷徙了最長的距離來看,應該是前者,也就是運動不僅是肌肉與骨骼的活動,更是大腦與心智發育的關鍵。

不說別的,光讓孩子們在草地上自在奔跑,那種自然的快樂,已經說明演化留在人類身體與基因裡、讓運動能創造正向情緒的連結

除了腦力,運動對體力、專注力、適應力的促進,也一直為人所知。許多孩子在學習上的狀況,其實未必是智力因素,透過運動其實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因此,無論父母或孩子投資時間在運動上,表面上佔據了片段時間,但透過有效、有感、有趣的運動型態,不僅可以提升體力,更可以提升工作與學習效率,並且認識自己,適應環境。

把運動當一回事,我們都將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60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世界越快,身則慢


現代人總習慣上緊發條、全力衝刺,想加速成功的腳步。但如果有機會把節奏放慢,人生各階段的風景是否會有不同?


【現代化的進程與問題】

以前常聽人說,職業謀殺興趣。但現在我常覺得,職業謀殺的其實是多數人的性命。

為了運動跟創業這兩個主題,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人類的起源跟演化,還有現代化對於我們社會、經濟、文明與個體所造成的進步與傷害

總歸來說,人類因為適應力、資訊力與創造力,產生了不斷進步的文明;也因為社交與協同工作的能力,造就強大的群體力量;再加上以保存能量為出發點而演化出來的惰性,讓我們擁有了方便而現代化的各式工具與生活環境。

到了廿一世紀,人類幾乎已經克服飢荒、戰爭與流行病這過去三大死亡威脅,但是與數萬年演化過程中遭遇的困苦環境相比,現代人過得舒適長壽,卻也因為缺乏運動而越來越衰弱。

數百年來的產業進程由農業、工業到服務業,勞力付出越來越少,勞心程度卻越來越高。每天下班總覺得身心俱疲,但事實上讓你覺得疲累的不是因為身體勞動,而是缺乏活動與刺激。

尤其工業革命後的規模化、標準化思維,讓多數人必須配合企業組織的運作方式,無論通勤或辦公時間,即便站著開會或上班,也無法達到運動效果,長時間坐著工作更是一種慢性謀殺。

【百歲世代與零工經濟】

但即便如此,由於公共衛生與醫藥技術的進步,過往50年,多數已開發國家的人口平均壽命從50歲增加到80歲;有許多學者預言,目前剛跨入中年的我們這個世代,多數人都可以活到百歲。這個現象造成許多社會快速進入高齡化,台灣更是當中最嚴重的一個。

但從技術進步與產業變革的角度來看,我們跟上一個世代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速度。長期與全職工作的型態,將被臨時與兼職的方式取代。協同經濟模式(如 Uber, airbnb 等)雖然可以創造許多自雇工作機會,但也會破壞不少傳統勞動機會。

但真正威脅多數人工作的不是移民、臨時工或外包模式,而是自動化跟智慧化的機器。因此,多數人將面對比往常更多挑戰與變動的職涯與人生下半場。

在百歲世代與零工經濟並行的新常態社會,過去我們對高齡跟工作的認知,都將巨幅翻轉。

【運動是最划算的投資與美好的生命形態】

對於已經或即將邁入中年的我們,面對還有四五十年要活的漫長歲月,跟不可知的生活挑戰,近來我突然有所領悟,其實從事運動是最好的策略。

如果我們從35歲開始,進行規律、有效而多元的運動組合。讓肌肉量、心肺能力跟活動度一起提升,身體常保年輕;運動產生的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更可以刺激腦部,讓你心智年齡增長;當你年齡來到在40歲,身體卻還保持30歲狀態,但心智已經跟50歲般的成熟。

規律運動、做足份量,表面上讓你少了工作時間,但是卻能健康地投資人生;反過來說,長期超時工作並缺乏運動,身體老化加速,但心智卻停止成長。

把時間快轉到了65歲,長期運動者可能擁有50歲的身體跟80歲的智慧,可以輕鬆從容的享受人生;但30年沒運動的身體將如風中殘燭、行將就木,心智卻非常僵化、容易失智。

面對人類越活越久、環境越變越快的新常態社會,你要選擇長期投資身體跟腦袋,用年輕而有智慧的姿態進行人生的下半場;還是退休之前已經失去享受人生跟保有尊嚴的能力。

這也就是我在人生跨過中場時,選擇運動當作創業主題跟終生志業的原因。隨著我運動的時間越長、知識越多,我越有能力掌握自己的生命節奏,而不用讓職業謀殺我的性命。

創造 Fitmily 這個家庭體適能系統,對我來說,光是贏得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就值得了。

即便你做的不是運動這一行,只要開始投資運動這件事,面對節拍加速的未來,把自己的人生節奏放慢,其實會是最好的生存法則。

世界越快,身則慢。而運動會是你最好的節拍器。
---
(圖片來源)延伸閱讀: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大學,是選擇而非必然

高中教育應該是成年準備教育,而非大學的預備教育。大學也許是菁英與學者的搖籃,但高中教育才是一個國家社會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標。



近來教育界針對107課綱是否會繼續重蹈「升學領導教學」的覆轍,有許多討論。但我認為現下高中教育的核心問題其實不是該如何銜接大學,而是為什麼要繼續把高中視為「大學的預備教育」。

從十多年來面對學生的經驗,以及觀察千百位創業者的學經歷背景,面對產業快速變化的時空,除了高等教育必須調整,我們也該檢視「高中教育」的目標與意義。

高中原本就是成年準備教育,否則成年標準不該是十八歲而是廿二歲。但在過去三十年,台灣多數人卻不斷把成年心態跟就業時間延後,彷彿學歷越高、在學期間越長就越有競爭力一般。

但事實上,不會留在學界、成為學者的多數人在傳統大學教育型態下所得有限,一輩子所遇到的老師多半只具有學術或教育經歷。即便是學術成就卓越、教學績效斐然的教授,也未必能回答多數學生們對生涯與職涯的疑惑。

老師們的經驗與視野,往往也侷限了學生的未來。偏偏台灣過往的高教體系,向來不鼓勵老師踏出校園擔任產業身份甚至創業,也造成產學脫節日益嚴重,這一直是我們必須面對與處理的比例原則問題。

我這學期回到母校兼課,面對一群優秀的理工大學生與研究生,卻都不知道畢業後何去何從,他們的茫然令人憂心。除了檢討大學教育之外,我們更應該思考國民教育的方向。

在可見的未來,大學的獨特性或許依然存在,但其普遍性將隨著產業變動的加速跟其自身演進的緩慢而消失。尤其在即將大量缺工的台灣,提前就業的需求跟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都必須讓高中成為教育的關鍵時期。

當然,這裡所指涉的高中教育,也未必是傳統的學校型態教育方式,而指的是成年前的最後一個學習階段;包括多元學習或實驗教育,結合跨校修課或在家自學,甚至中學就進入產業實作、創業。

再反過來說,唯有讓高中跟大學各自還原本質,也才能讓大學真正回到它原本該有的學術教育與研究機構的角色。

大學,應該是一種選擇,而非一種必然。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55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鍛鍊自己,你將穿越同溫層



如果「黑天鵝」是二○一六年最具影響力的關鍵字,那麼「同溫層」值得名列第二。

以英國脫歐和川普當選為例,傳統媒體與意見領袖的預測失靈,幾乎都歸因於「同溫層現象」;而在台灣引起觀點對立的「婚姻平權」、「一例一休」等議題,多數人也可以感受到「同溫層」的威力。

事實上,同溫層在人類社會一直都在,那為何如今才發威呢?

我把同溫層定義為「認知的舒適圈」或「對某些事情有相同認知的社群」。它來自人類的資訊交換行為與情感支持需要,既是社交行為的核心,也是認知建構的基礎。

最原始的同溫層是家庭、部落、宗教組織,晚近則多了學校與企業,多數人對自我與世界的認知,對內容與媒體的選擇偏好,都在這些地方養成,即使離開後也深受同儕的影響。

但隨著指數型成長的數位時代來臨,人們的認知與資訊來源不再受上述組織與傳統媒體壟斷,實體同溫層逐漸崩解;線上論壇與社群網站成了這個時代的「數位同溫層」。

雖然大數據與演算法讓每個人的臉書首頁與谷歌搜尋結果都不一樣,但即使遠離傳統媒體與實體同溫層,我們依然被數位同溫層影響,其認知制約效應與同儕回聲現象,比實體同溫層更強大、更讓人舒適

這就是黑天鵝事件與同溫層現象相倚並存的原因。媒體、政商精英或觀點互異的一般人,多數人都無法穿越所屬同溫層,各執成見而難窺大局。

在這個社群更分眾的新同溫時代,要綜觀全貌、洞燭機先,必須擁有「批判性思惟」及「逆溫層能力」;也就是認識自己和世界的新方式與多元資訊來源。遠離網路、關上臉書的確可以跳出數位同溫層,但也可能讓你重回實體同溫層的懷抱。

重點不是遠離數位資訊,而是如何重塑認知、改變生活、打破認知舒適圈。

提升自我的方法其實一直都在,就是運動與閱讀,也就是修身養性。透過身體與心智的鍛鍊,我們將得到形體與意志的自由,擺脫演算法制約,穿越虛實同溫層,擁有更宏觀的視野與超然的認知。

(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51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在規矩與不規矩之間


由一張小一測驗卷引發的新聞事件,不禁讓我思索,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試題裡孩子徒手努力把線劃直、把圓排好,卻因為沒有使用尺規而被扣分;媽媽在家長社群被群起質疑,同為家長的我深感憤怒而轉貼批判。事後除了深自檢討措辭與情緒之外,我更希望能完整陳述想法,期待拋磚引玉、引發正向討論。

身為一個連貼春聯都用尺丈量、用水平儀校正的工具狂,我一向追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什麼會對老師要求「用尺畫線連連看」這麼跳腳?

因為我反對的不是用尺畫線,而是反對「不用尺連連看被扣分」。因為比起使用工具的「規矩」,我更在意「不規矩」的「自由」。

「連連看」檢視的是認知能力,答案正確就該得分。要求用尺畫線固然是美意,但目的不就是將線畫直,如果孩子已能徒手畫直線,老師是否該給予鼓勵讚美而非懲罰?「扣分」即便不是懲罰但也絕非鼓勵,而分數又該代表什麼?

我認為,分數正是教育現場的尺規,該是工具而非目的。

如果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學習就不該是沿著直尺的定速前進,而讓孩子各自發展不同曲率、不同速度的點線面。把人當作機器,壓抑熱情與樂趣,對師生都採用單一標準的考核與評分系統,才是台灣教育現場的最大危機。

而多數支持老師扣分的家長,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秩序何以教學。工業化的教育思維與班級管理,固然讓台灣擁有素質整齊的製造業人力,但也讓許多人從小就失去了做自己的勇氣。

現行國教體制實行數十年,原本就是變革下的產物,為何不能繼續改革?我們正面臨人類史上變動最劇烈的時代,除了要求孩子循規蹈矩,難道不該教他們認識自己與挑戰框架的能力

當然,溝通永遠是必要的。我自己也不斷學習,在各種身份之間透過溝通建立共識,創造多贏。而自我成長的關鍵,就是不怕犯錯,與勇於認錯。

告別黑天鵝不斷出現的2016年,這個世界只會越來越難以預測。在規矩與不規矩之間,我們該選擇已然消黯的舊有秩序,還是充滿可能的自由心靈?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46期【不規矩報告】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