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從使用者觀點談教育

「教育除了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更要培養勇於創新與永不放棄的態度與承擔。」這是我自己對於教育的解讀與期待。那麼,教育到底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

圖片來源

在人才議題與世代交替成為產業與國家競爭力思辯主題的此時,推動多年的教育改革也時常被提出檢討。姑且不論教改是否有成,教改不該只是學校制度與教材內容的調整,而應該從家長期待、教師心態與社會氛圍一同施力,才能在以十年為尺度的教育大業中產生效果。

過往的台灣,由於以製造業為經濟火車頭,並把諸多資源投注在相關人才培育與投資環境上,加上採行的西方教育制度從工業革命時代啟蒙,教育成為一種製造業,為了培育產業所需要的藍、白領階級,給予學科訓練,產出一批批的均質人力,對於台灣的製造業確實帶來競爭力;即便是服務業與金融業,也因為講求標準化流程,因此也把教育當成量產製程,把學生當成產品,把成績與考試當作品管流程。

然而,在個人特質與需求逐漸被強調的Me時代,無論是消費市場或勞動市場,無論面對國家或企業間的競爭,傳統教育的量產模式已經出現問題;同樣的,對「消費者行為」與「使用者取向」的陌生,也造成台灣產業升級與轉型的困境。

如果以網路產業為借鏡,搜尋引擎龍頭Google與社群網站一哥Facebook,都是直接面對使用者,並不斷開發功能與更新介面以滿足使用者需求,同時以網路科技不斷追蹤記錄使用者的行為,分析並預測使用者的網路行為;藉由使用者滿意度的提升,以及對使用者行為的精確掌握,吸引客戶付費投放關鍵字廣告或經營粉絲頁,除了產生可觀的營收,也為服務業建立最有效率的商業模式。

在亟需創新人才的今日,教育不再是製造業,而該是服務業。每個學生都是教育體制的「使用者」,而付費的客戶是國家、家長與未來的學生(就學貸款者);再深一層論,國家預算其實還是由家長跟「未來的學生」本身所納稅而來。

以創新服務商業模式為借鏡,唯有提升使用者體驗、為其創造價值,才能吸引客戶。在思考教育改革措施與方向的同時,如果我們能讓教育創造「現在的學生」最大價值,才能對「家長」與「學生的未來」負責;唯有把每個學生都當成獨特個體,才能真正提升社會與文化對「人」與「個體」的尊重與想像力。 

---
本文經編輯後,發表於聯合報民意論壇「Me時代 教改使用者取向

---
延伸閱讀:
除了學校教育,appWorks 育成計畫提供了關於創業所需的資源、環境跟生態系,歡迎瞭解並申請加入!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關於實習的疑惑

無論創業或求職,不管是參與新創公司或進入大型企業,實習都可以得到工作經驗,更瞭解未來職涯的發展方向。每個人也應該擅用其背景與專長,在實習與工作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可取代性與熱情所在。

這一陣子在許多地方演講與分享,當中我不斷地推廣學生實習的觀念,有許多先進前輩給予我正面肯定,有些網友認為還需要討論,也有一些青年學子提出問題

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以創業為前提,除了要到新創公司實習外,該不該進大公司呢?」

我的答案是:「無論是否要創業,大公司都是值得加入的;關鍵是自己的學習方法跟成就動機,還有實習的目標是什麼?」

創業是大公司的相反,而不是縮小。大公司的優勢在資源、在知名度,在制度面與管理面,而不在速度與彈性。所以要看實習者的動機是什麼。若以創業為方向,到大公司學習「創新」、「速度」,往往是一種反面教材,而且自己會被不知不決洗腦、認為那才是自己想要的、市場所接受的。

而以個人經驗為例,我在不同的大型組織任職過,包括政府機關、投資銀行與科技集團,反而讓我更清楚,我不要那樣的環境與工作方式,加強我自己創業與籌組團隊的決心。

所以關鍵還是看個人,不想創業的,不管有沒有去大公司,大概都還是不會想創業;想創業的,進了大公司雖然不見得能適應,但也多少可以學到經營方法、學到管理跟溝通的經驗與技巧,並且有更多機會跟資源,對於之後的創業都有幫助。

第二個問題是:「新創公司通常要找的新人或實習生是技術背景的,如果我不會寫程式,是不是就沒有機會加入新創公司?」

我的答案是:「其實不然,其他背景的實習生可能更重要,但新創團隊未必有意識到這件事情,而且也未必有能力能給予適當的訓練跟領導。」

新創公司只要處於成長階段,人力是不斷需要擴張的;而且不只在技術工程領域,在管理營運、行政財務、業務客服等部門都會需要新人、老鳥與實習生。

不過就我所知,大部分新創公司規模都還小,仍處於以技術開發或市場測試的階段,公司裡大多是工程師;但其實這些團隊最該吸引的人才,反而是具互補性質的管理人才跟業務人員,只不過在沒有商業模式與營收之前,公司資源與規模未必能吸引到這類人才,尤其是有經驗的老鳥。

但也不要因為自己不是技術背景或沒有工作經驗,就覺得沒有實習機會了。我們所育成的團隊,非常多都有聘用大學生或研究生當實習生,許多後來也成為正職,甚至有實習生後來成為營運長或執行長的案例。

目前,appWorks 進行中的第五屆育成計畫,就有團隊正在開發實習媒合平台。除了歡迎大學生與研究生在上面尋找實習機會,也歡迎新創公司加入這個平台,尋找千里馬與知己,一起成就夢想與事業。

---
appWorks 將在11月7日舉辦 Demo Day #5,歡迎報名參加,更歡迎想找新創公司實習機會的你來認識這些團隊!
---
延伸閱讀: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創新與創業的關鍵,不是世代交替!

「創新不是『與眾不同』,而是『產生價值』;創業不是『熱情逐夢』,而是『精實專注』。 -IC Jan

大陸知名創業家馬雲(阿里巴巴創辦人兼執行長)在今年五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我說台灣沒希望了,假如七八十歲的人還在創新」,引來了不少關於人才、創新與世代交替的討論。

這些討論中,有些青年世代認為台灣目前的產業困境與經濟財政問題甚至於政府沒有競爭力,就是來自於世代不交棒、年輕人沒有舞台;也有人針對海峽兩岸的政治人物與產業界人士做了比較,圍繞在出身背景、時空環境與成功經歷的分析;另有些評論,則針對台灣的創業環境與教育改革提出了觀點。

我認為,其實台灣所面臨的世代議題與創新困境,全球各國都同樣發生;因為環境衛生改善與醫藥科技進步,許多國家的戰後嬰兒潮世代較上個世代平均壽命增加超過二十歲,而人口老化所衍生的社會、經濟、財政問題,不單是台灣,各國政府也同樣必須化解。但除了因為平均壽命提升,但退休年齡、福利制度與工作型態卻沒有隨之轉變所造成的各種社會議題外,台灣之所以會有創新與創業的困境,其實是來自於多年來製造業思維與面對客戶(而非消費者)的產業慣性。

台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有限,若沒有五十年來製造業創造了驚人的經濟成長與產值,也不會有其他如服務業與金融業等產業的成長機會;而製造業的成功創業家們,也都因此各霸一方,擁有財富、地位與影響力,並繼續主宰台灣的產業競爭力與資源規劃。但除了少數具有國際品牌競爭力的公司外,大部分的台灣製造業廠商,都還是以代工(OEM/ODM)為主要商業模式,除了習慣以價格破壞作為競爭方式外,也缺乏面對消費者與通路的經驗與習慣,並造就了台灣「製造實力強,行銷能力弱」的普遍現象。

這個現象,不單發生在製造業,因為從人才培育、產業資源到政策規劃都偏重在製造業,因此這樣的代工思維與行為慣性,深深影響了許多層面,也造成對於創新與創業的包袱。

創新,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解決使用者的問題。創業,則是藉由創新來創造價值、並產生財富。但若我們的決策者與資源擁有者,都仍然習慣以「面對客戶」而非「面對使用者」的心態思考,我們將繼續處在創新與創業都不足的困境下。

要改善這個現象,並也不需要高喊世代交替或資源交棒。真正的重心應該是讓青年世代勇於創新、樂於創業,並且要教育創新、理解創業:創新不是「與眾不同」,而是「產生價值」;創業不是「熱情逐夢」,而是「精實專注」。

只要創新與創業的種子能夠繼續萌芽,讓學生與產業人士都能真正理解,不見得人人都應該投入創業行列,但是都可以站在不同角度與角色上協助或參與,那麼,世代與年紀也不再是問題,而是智慧與經驗的傳遞。

---
本文經編輯後,發表於聯合報民意論壇「鼓勵青年創業,擺脫代工慣性
---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我的粉絲頁,一同分享對創新與創業的觀點。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創業,從參與開始

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創業不是表演,但透過實習與工作經驗,持續練習、充分參與,絕對是有朝一日成功的基石。

@ appWorks Ventures

昨天回到政大商學院分享關於創業與創新的經驗,以及生涯規劃的建議。會後有幾位學弟妹來台前交流,其中一位的問題很有意思。

「如果對創業很有興趣,也很想創業,但心中又充滿不安,該怎麼辦?」

我的答案是「多參與、多理解,最好的方法是去大公司跟新公司實習,從做中學,再看看自己是否適合創業」。

這個問題,其實就跟「如何面對一千個人演講,能夠侃侃而談自己在做什麼」以及「我想要完成一次鐵人三項,要怎麼開始」是一樣的意思,答案都是「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

拿我們這個世代都經歷過的聯考來說,數不清的大考、小考、模擬考,就是為了讓你真正上場的時候,不會害怕,不會緊張,讓答題跟劃記成為身體的反應動作,思考只需要專注在解題跟判斷上。

同樣的,appWorks 為每屆育成團隊所舉行的 Demo Day (最近一次將在11月7日舉行),上台團隊都要面對台下近千名的聽眾,包括投資人、媒體、同業與潛在競爭對手,用五分鐘簡報創業動機跟商業模式,說清楚自己解決什麼問題,完成到什麼地步,還有接下來要做什麼。這些創業者在上台之前,不知預演過多少次,讓投影片跟講稿融合為一,下一張投影片、下一個動畫、下一句台詞,都如同反射動作一般,才能讓自己專注與台下聽眾的眼神接觸與肢體互動。

即便是具有極高舞台魅力,把簡報跟演講昇華到「禪」境界的 Steve Jobs,每次產品發表之前,也都要化數百個小時,動員許多團隊成員,只為了一次完美的演出,那麼沒有那麼多經驗的一般人,怎麼能輕忽練習的重要?

讓我們回到創業這件事。

成功的創業者,往往都具有工作經驗或實習經歷才開始創業。因為在其他的大公司、小公司或新公司,他可以觀察、體驗、練習,所有日後可能需要經歷的商業判斷、產品開發、市場銷售跟策略執行等商業行為,也唯有在不斷地參與跟理解過程當中,能夠形塑出對創業的動機與目標,更重要的是,能夠認識並建立未來跟自己一同創業的伙伴團隊。

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例如 Steve jobsJeff Bezos,都曾經在大公司工作過才創業,而appWorks 投資的 EZTABLE5945團隊,創辦人也都有過產業經驗後,才跟伙伴一起創業。

所以,創業不能只憑著勇氣跟熱情,而必須要做好準備、充分練習。最好的準備步驟跟練習方式,就是到大公司跟新公司去工作跟實習

也許,你會發現自己不適合創業;也許,你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生伙伴、創業團隊。

更重要的是,你會認識更多的自己。

---
延伸閱讀:


---
歡迎有工作經驗跟創業目標的你,加入 appWorks 第六屆育成計畫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自己養牛很重要

要成就一個產業,不能只投資產能,更要投資核心技術、人才與關鍵資源。面對新的產業機會與挑戰,我們必須要有新的投資思維。

圖片來源

三個月前,一篇關於台積電是否應該投資ASML的文章,點出了即便是台灣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也無法輕易做出是否投資上游與關鍵設備的決定。

如果從特定、單一公司觀點,或者投資人的觀點,也許專注本業是值得堅持的作法。但若從產業觀點,從國家高度,也許我們必須有不一樣的答案。

台灣過去三十年來,可說傾全國之力成就了製造業、代工業或科技業,但主要的資本與人力投資都放在產能擴張跟產品線的世代接替上,在設備業的創新與投資,明顯不足,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我們目前製造業的瓶頸與困境。

簡單的說,若只要生產牛奶,未必要自己養牛;但如果要成就畜牧業,開許多牧場,培養酪農與相關產業,就非得自己養牛。

過去幾年,我曾拜訪過一家台灣頂尖的機構設計與製造公司,對於他們無紙化的連續作業,從CAD到CAM只需要十天就可以量產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整組機構,感到佩服;但這家公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模具與加工機具,全部自己開發與組裝維修,不假他人,除了可以控制加工品質與工序,並且可以完全掌握交貨時間與排程,也難怪這家公司後來被全球前三大的同業收購,並且往更高端的國防、生技、醫療器材領域發展。

自己投資設備並成為企業競爭力的,在台灣不是太多,但多有不錯的成績。

這幾年來讓台灣政府與民間深以為苦的兩兆雙星產業,前面兩兆的半導體與面板產業,現在成了負債各兆的產業(所謂的兩兆傷心),而後面兩顆數位內容與生技,雖然有些起色,但也被業內人士自嘲是兩顆流星。

攤開前兩大負債產業的財務,其實之所以會鉅額負債,主要也就是在市場不景氣之下,產能嚴重過剩、但資本支出跟設備攤提都極高,因此無論怎麼精簡人力支出,也都是造成財務問題。扣除技術授權等無形資產,其實大多數的資本支出與攤提都來自機器設備,而這些費用,基本上全部都流入外國廠商(主要是美日韓德)的口袋裡。

景氣的高低起伏、全球經濟情勢與金融風暴也許都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若在投資製造業的同時,政府與民間投資人也能把部分的資源投注在設備行業,也許在產業景氣反轉時,國家與民間企業就可以調節資源,並由於掌握關鍵技術與市場動向(設備業對於各行業動態與資本支出敏感度是最高的),提前規劃產業政策與技術投資,加速創新與研發下一個值得投資的技術核心。

台灣的科技製造業正面臨最嚴峻的考驗,全球與北美PC市場的成長率都出現衰退,而過去所投入在生產製造上的硬體設備與人才投資,都可能成為整體產業的負債。除了尋求下一個能創造價值的產業機會,把資源放再對的地方,找到對的關鍵數字,才是重點。

就算是行動產業與網路業,過去曾經以流量與會員數為投資重點,但現在投資人與經營團隊都開始關心並優化下載率或付費轉換率。

台灣的紮實製造業基礎與充沛的人力資源,也許可以轉換為新的機會。

但在投入資源開發牧場之前,讓我們好好思考,那群乳牛會在哪裡,並且好好照養牠們。

---
延伸閱讀:


---
歡迎加入我的粉絲頁,分享對技術投資的看法。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創業者的鐵人精神

鐵人三項,不只是比速度、比耐力,更是比反應、比勇氣、比意志力。我很幸運,跟一群創業者共同經歷了第一次鐵人賽事,也見證了他們自我挑戰跟自我實現的故事。

兩個多月前,第二次進入 Y-Combinator(YC)育成計畫的連續創業家劉威廷,在他的網誌上告訴大家,YC 創辦人 Paul Graham(PG)跟其他合夥人建議所有團隊,公司產品上線前只能做三件事寫程式、找使用者聊天,還有規律地運動,也就是創業團隊應該要全心全力地開發你的產品、市場跟身心

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事實上,appWorks 的幾位創辦人與和合夥人,除了每天都在開發產品跟市場之外,也全部有長期運動的習慣。例如 Jamie 跟我第一次的碰面是在籃球場上,我們兩個也都有規律游泳的習慣;而另外兩位創辦人 Mike 與  Jackey 更是單車好手跟游泳健將,最近加入我們的 Nice 則早就泳渡日月潭;所以我們幾個除了都有創業經驗外,也都是熱愛運動的創業者。

從去年開始,為了控制體重跟鍛鍊心肺功能,我開始練習慢跑並參加路跑賽,後來發現也有不少 appWorks 的創業團隊,跟我參加同樣幾場路跑賽。到了今年初,我們成立社團,一起報名了今年十月在台東森林公園、活水湖畔舉辦的鐵人三項比賽。

上個週末,我跟這十一個伙伴參加了這次賽事。雖然十二位成員都是第一次參賽,但在彼此砥礪加油打氣之下,四個全鐵與八個半鐵團成員全部完賽,也展現了堅持到底的運動家精神,有了一次難得的共同體驗。

appWorks 鐵人團第一屆 半鐵八人組完賽紀念

這十一位伙伴當中,有十位是 appWorks 育成的團隊創辦人或工程師,包括 5945 呼叫師傅 共同創辦人 Michael(上圖左一)、VideOhya 兩位創辦人 David(左二)跟 Kevin(右四)、 EZTABLE 共同創辦人 Alex(左三)、Tagtoo 塔圖科技共同創辦人 Zouber(右二)、QLL 共同創辦人 Bob(右一),還有本屆鐵人團團長、全鐵組好手 雲端線上 共同創辦人 Edward 等人。

鐵人三項的難度與複雜度不比單項,全鐵(1.5/40/10 km)跟半鐵(0.75/20/5 km)都是對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跟協調性的高度挑戰,尤其是三項運動間的轉換,還有每個選手在各單項運動的優劣勢都不同,對於第一次參加這樣長時間與高競爭性運動比賽的我們來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驗與故事。

半鐵比賽第一段:游泳項目下水瞬間

以我自己來說,比賽過程雖然還算順利,完賽成績差強人意,在M35組裡排名進入前半(24/69),總成績落在 197/466 名,但上場參賽跟賽前模擬還是有許多差異。

例如平常都在游泳池裡來回十五趟才能完成 750公尺,但在戶外開放水域、水深五米全長千米的活水湖中,僅一個折返點就要上岸,而且是跟每個梯次近兩百名選手一起下水競速,一方面要保持速度、超越速度較慢的落後者、一方面又要調節呼吸並維持體力,其實是又緊張又刺激。還好平常游泳練得夠勤快,第一個項目維持住平常的速度。

半鐵比賽第二段:自行車項目抵達

而到了第二段的自行車20公里,由於我們都是第一次參賽,平時也沒有騎公路車的習慣,所以幾乎都是租借平把跑車作為比賽用車。但是在一上路的上坡逆風路段,我卻發生賽前練習從沒發生過的水壺掉落狀態,為了撿水壺,掉頭再起步花了半分鐘,而且在折返點時由於車多減速,踮腳穩住車身時左小腿稍微抽筋,還好回程下坡路段居多,速度有拉上來,但是一路上仍然被大部分騎公路車的參賽者一一超越。

回到轉換區開始路跑,發現左小腿狀況實在不佳,為了避免再次抽筋無法完賽,只能慢步前進。於是,最後五公里的路跑,原本預計在35分鐘之內完成,卻整整多了 7分鐘才跑回終點。總時間 1:53'41",大幅超出賽前預估的時間。

回到終點線後,跟先抵達的兩位同隊伙伴,還有前一天參加的四位全鐵鬥士們,一起幫後面的選手加油。同團成員中,有一位好手在游泳項目中吃到水又嗆又吐,所以單車成績大受影響,有兩位則是賽前準備較為不足,所以速度較慢,但都一一完賽。

最令我們所有人感動的,是最後一位抵達的同團成員,他因為開賽前發現安全帽忘了帶,緊急騎回民宿來回五公里,所以一下水時就抽筋,花了近一個小時才上岸,到了自行車回程時已經被拔掉計時晶片(每個單項都有時間限制),但他堅持繼續挑戰自己,即便已經不計成績,還是堅持跑完全程,充分展現了創業者的運動家精神。

這,才是真鐵人。這種堅持,這種意志力,就是真正的創業者!

這位成員,雖然是本屆台東鐵人賽完賽的最後一名,但也成為 appWorks 鐵人團的傳奇人物,被各屆團隊傳頌佩服著。

因為這次比賽,我跟這些創業者一起在台東旅遊了兩天,更在比賽中感受到「團隊的力量」。除了平日我們一起練習、互相砥礪,比賽過程中跟戰友擊掌,每次出發與抵達時有加油團的鼓勵讓人堅持下去,感覺真的真棒!

這也就是打群架的力量。我想,我跟這群伙伴,會繼續堅持這樣的鐵人精神,奮戰下去。不管是在創業的路上,還是繼續開發各自的產品、市場還有身心。

因為,我們曾經共同經歷,這一場鐵人賽。

---
延伸閱讀:

---
歡迎跟隨我的 twitter ,一起分享創業生活的點點滴滴!

10/18 晚上 7:00-9:00,我將在政大演講「創業,你準備好了嗎?」,歡迎報名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管理從數字開始

創業者如果能掌握營運跟財務數字,除了能分析公司內外情勢,也能跟投資人及資本市場充分溝通,對公司成長絕對有巨大影響。

圖片來源

在這幾年的創業與投資經驗之中,我覺得學到最多的事情,除了體認到團隊是最重要的元素之外,我會說「數字是管理的基礎」這件事。


好公司,未必具有財會能力

最近有幾家 appWorks 所育成或投資的公司,分別有不同的境遇,有些業績蒸蒸日上,有些找到了新的商業模式並且快速規模化,但也有些遭遇到發展瓶頸,甚至有些出現現金流的問題。

當中一家公司,除了營收快速起飛之外,也與跨國企業開始合作,雙方分別具有互補的資源與團隊特質,因此一拍即合,順利開展合作關係,甚至出現收購合併的機會。但是,即便是這樣成功的新創公司,從創業至今,為了節省開支,沒有聘僱財務會計人員,因此光是整理兩三年來的帳務與編列財務報表,就要花上幾個月的功夫,對合作時程產生一定的影響。


管理,從會計開始

而以我自己為例,當年從技術背景出身,因緣際會進入創投業,也因為發現自己只懂技術,對於市場跟財務完全沒有概念,還好老闆除了送我到創投公會進修,還推薦我申請上了政大智財所,除了對於智慧財產跟企業評價有了基礎觀念,還修了不少商學院名師的管理跟行銷課程。但影響我最深的一門課,其實是國內無形資產評價專家蘇瓜藤教授的「管理會計」,以及他課堂裡的一句話:「會計是管理的基礎」。

這句話,還有蘇老師所傳授的會計功夫,除了對於我在創投領域初探與學習階段有很多幫助外,更是我從2007年之後親身參與幾個新創公司時,一路牢記心中,並且開始試著從編列預算與財務報表,到後來慢慢能理解財務與會計的學問與奧妙。

創業,不是只有開發市場與產品

在 appWorks,由於育成與投資的都是網路與行動領域的新創公司,所以我們非常強調精實創業實作精神,還有關鍵數字(流量、轉換率LTV & CPA 等)的掌握能力,但其實,我們也非常重視團隊是否能開始建立對於財務與會計的管理能力。

因為無論你的事業有多成功,成長有多快速,有一天,你都會開始尋找外部投資人,或者遇到合作夥伴要審視你公司的營運狀況,而財務報表,就是營運績效的成績單與檢核表,除了可以反應公司的營收、成本、費用、收益等會計項目,也可以檢視並分析公司的管理效率與成長動力。

沒有錯,財務報表反映的是一家公司過去與現在的營運績效,未必能呈現未來趨勢與發展機會。但如同若一個人對於自己的基本能力與特質都無法掌握、在同儕間的表現也無法衡量其優劣勢,卻說他要功成名就、稱霸一方,未免顯得不切實際。

一家新創公司的財會體質如果健全,除了能反映出創業者對於公司治理與財務管理的能力之外,也能充分讓投資人與資本市場信任並容易溝通,對於常常因市場與產品變動而需要爭取資源的新公司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

給不同階段的你,一些建議...

近三年的育成跟投資經驗下來,我們發現,有創業經驗跟產業經歷的創業老鳥,格外能理解財務報表跟財會體質。而沒有經驗的創業者,或者還在學校的同學們,也許選擇到大公司與新公司實習,並到產業歷練幾年,除了能學到預算怎麼編列、怎麼控制跟管理,如果幸運,你會有機會體驗「一文錢逼死英雄漢」的處境,也才會感受到現金流有多重要。

如果你已經有創業經驗,或者目前正在創業中,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繁亂的帳務、無法掌握的財務數字跟預算,歡迎你跟我們聊聊,或者,直接申請 appWorks 第六屆育成計畫

---
延伸閱讀:

---
如果想聽更多創業家的失敗經歷,歡迎報名第三屆ISIFT「創業家的測不準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