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空間與時間的距離

三年前的此時,我正在紐西蘭參訪,理解這個牲口比人口多十倍、因為魔戒而有了電影工業的島國,生技、軟體與網路產業有怎麼樣的發展。在那趟旅程後,兩年內我又到訪六個國家、十個城市。在橫跨歐、亞、美與大洋洲之後,突然我理解到,其實台灣跟先進國家間的距離,不是空間而是時間。



我所指的時間距離,倒不是旅行時間或時區差異,而是對時間價值觀的不同。而隨著資訊擴散與思維趨同,國與國之間的生活差異、城鄉風貌,除了用空間尺度來描繪,更可用文明時間軸的進程來思考。

出國參訪之外,過往幾年我也跟許多學者首長們對話及交流;一來感受到他們在專業領域與公共事務上的確專精嫻熟,但也感嘆他們對於數位經濟及產業變革的陌生與疏離。

但這些專家或首長真的是因為年紀或環境而笨拙古板的嗎?事實上,他們多數還是擁有聰明、智慧與熱情,那又為什麼許多發言或舉措,讓新生代鄉民們覺得不可思議、恍如古人呢?

回到二三十年前,當時台灣與美、日、德等先進國家,無論在科技文明、生活方式、意識型態,大約都有數十年差異;也就是我們在戰後三十年窮追猛趕,也才接近他們在戰前擁有的文明狀態;也就是這數十年的時間差異,讓當年少數能出國的知識份子,取經回台後擁有資訊與資源的支配能力。

但在這些產官學研精英們支配資源與壟斷資訊這麼多年之後,歷經產業轉型、媒體解禁的台灣,人民水準跟社會風氣逐漸接近已開發國家,再加上十年來智慧手機與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從前的精英若沒有參與數位經濟、理解網路思維,當年再先進的思想與行為,現在卻已經顯得落伍而過時。

如今台灣一般人取得資訊的管道與速度,遠勝人類史上任何時代與地區,追求知識早已不用出國。但實體的生活方式、工作型態與空間美學,以及文明社會對於「人本精神」的追求與實踐,還是必須透過實地走訪才能感受。

身為後數位時代的島國居民,「滑萬網頁」外,行萬里路仍是必要的。但我們要穿越的不是地理空間上的尺度,而是文明時間軸上的距離。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36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我看 Garmin 兒童智能錶 vívofit jr.


日前 Garmin 在北美地區推出了兒童智能錶 vívofit jr.,此款手錶可記錄孩童每日行走步數、睡眠時數與活動量,鼓勵孩童每天運動至少 60 分鐘。家長也可以透過 app 為孩童設計各種任務,例如孩童每日只要達到規定步數,便可解鎖關卡;或是設定刷牙、晾衣服與整理被單的時間。


身為兩個孩子的爸爸,以及智慧運動裝置的長期使用者,我對兒童的穿戴裝置市場很感興趣。兒童和成人市場的最大差異,是使用者(小孩)不等於付費者(父母)。而且小孩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需求不同,家長購買的考量也隨之改變。

舉例來說,嬰幼兒時期,家長購賣尿布,考量的是價格和品牌知名度。到 2-5 歲,小孩需要玩具和繪本等娛樂產品時,家長購買的指標變成小孩的興趣或學習行為。再大一點到 5 – 10 歲,家長會開始買運動裝置,如自行車、直排輪、泳具、球具等。接下來電子產品開始進入孩子的生活,包括兒童手錶、照相機或手機。此時家長希望帶給孩子不同的生活體驗和記錄方式,並讓他們提早融入數位生活。

因此,分析兒童穿戴裝置產品時,要先思考它是電子產品、教育輔具、娛樂用品,還是運動裝備。Garmin 穿戴產品則向來專攻戶外和專業運動市場。不過要了解 Garmin 在兒童市場的切入點,必須先理解台灣大環境的變遷。

兒童運動空間和時間減少,可能導致身心不健康
我最近投入家庭體適能事業,發現台灣的運動風氣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父母與子女各自有運動習慣,且子女課後運動時間的比例也逐年升高。家長更加期待子女透過運動課程「促進身心發育」跟「培養運動能力」。

但都會環境與生活型態的改變,造成兒童運動空間與時間減少。運動量不足的兒童,容易專注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和缺乏姿態控制能力。這些問題可以靠配合教練指導,循序漸進地運動。

針對兒童習慣:拿掉 GPS 定位功能,大幅提升電池續航力
而 Garmin vívofit jr.兒童智能手錶,外觀看來就像 vívofit 的兒童版,但 Garmin 在軟硬體設計上做了不少功課,例如 vívofit jr. 可以記錄孩子的運動狀態,也可以讓孩子透過提示功能管理生活。父母還可以設定孩子的刷牙時間、疊衣服件數,甚至遛狗時間。甚至,家長可以透過手機 app,連結零用錢與點數獎勵機制,非常符合現代家庭的親子關係需求。

反觀台灣其他廠商的兒童智能手錶,清一色強調追蹤定位和即時通話功能。這些功能固然能滿足家長的保護心態,卻導致功能複雜、耗電量高且價格昂貴。且兒童進出室內室外頻繁,GPS 定位和網路通話功能一旦「失去訊號」,反而造成家長無謂的擔憂。

而 Garmin vívofit jr. 沒有 GPS 定位和通話功能,內建的可拆換電池有一年的使用壽命,才是常忘記充電的兒童真正能每天配戴的產品。

「獨立」一直是 Garmin 運動裝置的特點。它在沒有網路、沒有手機連線的狀態下,依然可以獨立運作;既不用時常充電,更可以在戶外跟水下使用。這才是穿戴裝置的基本要素。這個獨立精神也在 vívofit jr. 體現出來。

(本文同步刊登於2016/10/18 的有物報告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行動,就會有力量



六年前,因為擔憂台灣在數位經濟的投資不足、發展落伍,我參與 AppWorks 的創立,至今培育超過300個網路與行動領域的新創團隊,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創業加速器與新創生態系。

兩年半前,當太陽花學運落幕,我感受到政府與民間的認知落差巨大、溝通管道缺乏,提議成立青年顧問團,在兩年內參與青創領域的法規調適,推動如創業家簽證、閉鎖型公司等法案。

半年前,與孩子共同歷經一學期的體制內教育洗禮,我觀察到傳統教室的綑綁依舊,多數家長們即便擔憂抱怨卻難以改變教學現場,於是帶著孩子投入實驗教育型態,決心走我們自己的路。

每一次踏出腳步、做出行動,總有人會對我說:「我也想過這件事,但不知道怎麼開始」、「哇!你們怎麼這麼有勇氣?」,其實,在開始的當下,我也未必知道怎麼做,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快速犯錯、快速修正而已。

也因為總把焦點放在台灣的未來跟下一代,所以我從去年開始關注健康、運動與教育,並且身體力行,在半年內消滅了七公斤的身體脂肪,體脂比從 20 % 下降到 15 %。

同時,我參與了專欄作家謝宇程的一個新媒體計畫,在將近一年的籌備規劃後,推出一系列關於「教育可能性」的對談視頻,在當中我們談到如何打破學歷迷思、學習可以變好玩、當大學不再是大學等各種可能。

這個月初,我在臉書上宣布創立家庭體適能 Fitmily 並全職投入,透過親子在同個地點各自運動的方式,以家庭為單位提升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創造更多的親子互動與示範效應,並解決父母們為了接送與陪伴孩子上運動課程、而犧牲運動時間與生活品質的問題。

行動,就會有力量。

這是我多年來的信念,也是我們觀察到所有創業者最基本的特質。發現一個問題,除了動腦思考、動口批判,最快的方式其實是捲起袖子直接動手。

改變自己,我們才有機會改變台灣,改變世界。

---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3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Fitmily 親子動】即將啟動

AppWorks 支持下,即日起我將全職投入家庭體適能事業「Fitmily 親子動」的創立與經營,提升我們同輩與下一代的運動能力與身心健康。至於這是怎麼一回事,以下請聽我道來…



隨著年歲增加、孩子成長,加上醫工背景跟對運動的喜好,「健康、運動與教育」成為我這幾年關注的議題。 除了投入鐵人三項運動、並認真追求與理解「體適能」之外,在陪伴孩子的各種運動課程中,我發現兒童教室與成人健身房無法滿足親子另一方的需求;不是大人得花大量時間陪伴與接送孩子上課而壓縮生活品質,就是父母必須安置孩子之後才能好好運動及放鬆。

陪伴孩子運動並觀察他們成長,可以得到良好的親子互動與長期的信任關係,但為什麼沒有更完整、更有效率的方式?因此,讓親子「在同個地點、滿足各自需求」的解決方案,逐漸浮現在我腦海中。 為了全力解決這個問題,我將從2016年10月開始,在 AppWorks 支持下,創辦並全職經營「Fitmily 親子動」這個家庭體適能品牌與新事業。

「Fitmily 親子動」以 Fitness with your Family 為核心理念,結合家庭運動、成人健身、兒童體適能與成長團體的概念,除了改善都會家庭在運動時間與空間上的效率,也提供體適能專業的知識、訓練與評估系統;並改變過去以個人為主的運動型態,透過家庭成員共同參與,提供更全面的運動習慣養成跟健康管理能力。

我們將在近期展開體驗課程來進行市場需求驗證,並尋找場地邀請教練開課與進駐,在未來希望透過完整的場館空間與流程規劃,創造最佳的家庭運動環境與體驗,並提升孩子們的體適能與專注力,讓他們有體力、有智慧面對更複雜更激烈的產業變動與環境挑戰。

在身份轉變之際,我要非常感謝多年來 AppWorks 所有同事與股東對我的幫助與支持,未來我也將以運動產業創業者及實驗教育參與者的身份繼續為台灣創造價值。我並非因為離開 AppWorks 而創業,而是類似借調的概念,為了專注把新事業做起來,兩年內將不參與 AppWorks 經營,並在 AppWorks 支持下開始獨立的新事業(網頁與公司即將上路,敬請期待)。

在體適能產業我是新手與後輩,歡迎對家庭體適能與親子運動有興趣的各種潛在夥伴,還有困擾於接送、陪伴孩子上課而難以安排自己休閒與運動時間的父母們,關注我的臉書,或者直接找我聊聊,讓我們一起創造更健康的台灣。
(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