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被科技解放的人類,在運動中找到純粹


十年前,當我們談到運動,主題多半是得分與勝負。大部分人腦海中浮現的,應該是籃棒排羽網桌等球類運動,或者奧運、亞運場上的各種運動競技項目。

曾幾何時,個人運動成為主流。耐力運動、肌力訓練、個人教練形成一股風潮。單車、路跑、鐵人出現在你我身邊,甚至讀者您本身就從事這些運動。

台灣已有超過百萬的耐力運動人口,跟將近百萬的健身房會員。雖然離歐美 5 ~ 10 % 的健身人口還有進步空間,但是台灣的運動產業規模,過去幾年的確有了明顯成長。

研究報告指出,台灣運動服務業營收規模由 2011 年的 143.4 億元,上升至 2015 年的 188.7 億元,預估 2016 年將會達到 206.6 億元。其中,「健身中心、健康俱樂部」類的營業額,更是由 2011 年的 21.3 億增加至 2015 年的 51.6 億,成長率高達 142.3 %。

許多人也從賽事的旁觀者,成為規律運動的實踐者,甚至是經常上場的熱愛者。過去四年國內耐力賽事(馬拉松、路跑、鐵人、越野)場次,從一年不到 200 場增加到將近 500 場

那麼為何近年運動產業會有如此巨大的改變呢?

人才與技術提昇,驅動運動產業改變

運動產業近年在台灣的高速成長,除了因為消費型態的轉變、人口結構轉型,更重要的是人才面與技術面的同步成長,以及行動網路與社群媒體對於運動瘋潮的推波助瀾。

從人才的角度切入,現在台灣有 82 個運動與休閒管理相關系所,加上體育專業相關系所就超過 100 個。產業人才的供給不虞匱乏。

一般大眾的運動知識也在提昇中。運動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行銷學等知識,一方面隨著職業運動與國際競賽的白熱化而加速累積,另一方面隨著耐力運動與體適能觀念的普及而擴散。從專業的運動員與教練社群,一直到運動產品製造業與運動服務業,都更加了解運動相關知識。

而從科技的的角度切入,半導體產業過去 50 年遵循摩爾定律,讓上網人口成長 10 倍,出現超過 15 億人使用的全球級社群媒體 Facebook,與普及的穿戴裝置。這讓運動風潮更加擴散。

除了上述人才與科技的增加,長期來說,運動產業的典範轉移,是因為人們藉著科技,開始從舊社會型態的限制中解脫,轉為追求生命的本質,特別是運動的樂趣。

「現代化生活」的結構問題
我們熟悉的現代化生活,已經成為「效率至上」的生活。《物聯網革命》一書中指出,人類數百年來的工作與生活方式,發展出現代的三大特徵:工業化、自動化、數位化。而共同的結果就是人類不斷追求效率。彷彿把時間與空間壓縮到最短,人類的煩惱與問題就通通會解決一般。

例如工業化帶來的鐵路交通、機械工廠與都市景觀,石化產業推動的汽車通勤、塑膠時代、城郊生活,還有資訊技術造就的行動網路、內容爆炸、產消合一,都讓我們越來越習慣,甚至依賴高速、便利的生活型態。

可是,為了追求效率,我們的飲食被食品工業與餐廳主導,移動方式被交通工具與工作模式決定,我們也將健康外包給醫院或健保。此外,工業化、規模化與全球化的追求,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沒有機會選擇學習、工作,與居住方式。

長壽卻不健康
另一個現代社會面臨的嚴重問題,是長壽現象。在二次大戰之前,多數國家的平均年齡很少超過 50 歲。因此退休年齡訂在 65 歲,是因為多數人其實活不到這個年紀。

但經過戰後 50 年的文明發展,尤其在公共衛生、醫藥技術的快速進步下,多數已開發國家的平均壽命都來到接近 80 歲。

也因此,戰後嬰兒潮世代(目前大約 60 - 70 歲)將比上一個世代平均多活 25 年以上。這多出來的 25 年,卻有一半都必須退休。這不但浪費了他們的生產力,而且社會必須耗費財務與社會資源在照料這個世代。

長壽是好事,但大規模的長壽人口卻是人類從來沒有面對過的困境。光是醫療與長照資源的短缺,加上世代之間競爭資源與權力,就是各國遲早都會面對的問題。

就算是只看目前逐漸步入中年的 X 世代(1970 ~ 1980 出生),他們雖然目前看來相對健康,但是由於習慣自動化與資訊化的生活,身體狀況其實比父母輩當年更差。這是因為現代生活造成了運動不足、吃食品工業產品、工作時間更長、忍受高大的生活壓力等因素。

黎明之前,總是特別黑暗。

科技解放了人的困境
這是個最糟的時代,也是個最好的時代。人類因為科技發展,而面對史上最嚴峻的人口與結構壓力;卻也將因為科技,不再受制於為資本、企業、特定組織工作的命運。

正如同當年的蒸氣機與火車取代了人力與動物;現在重複性、勞力性甚至知識性的工作,也將在未來十到三十年之間,被智慧化機器取代。

此外,有了大數據,人類即將進入預防性與個體化醫學的年代。醫療資源投入的領域,將逐步從診斷與治療,改為預防與追蹤。新一代健康產業的核心技術,將是行動網路、穿戴裝置與人工智慧。運動科學也將與家庭醫學、預防醫學的領域重疊。

零邊際成本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改變教育、工作與生活型態,重新釋放人的本質。

解放的人類,將回歸本質、創造樂趣

人的本質是為自己學習、適應時空變動、並在當中創造各種可能性。而在我來看,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樂趣。

當一個人可以不斷地創造樂趣,他將不會喪失對生命的熱情。而運動,就是符合生物本質,既有重複性(基礎動作)與變異性(個人天賦),又有適應性(身體狀態與環境變化)與創造性(樂趣與價值)的一件事。

運動不僅是鍛鍊體能、發展身體的方法,更是創造樂趣、提升生命的基礎方式。另外在規律運動中,人可以鍛鍊自己的意志控制,探索個人本質。

現代化生活雖然摧毀了我們對身體的直覺與本能,但透過科技,人類將能重拾運動與健康。除了運動之外,飲食與作息、學習與工作也都可以運用科技改變。

從我個人投身運動的經驗來看,消費者真正缺的不是技術與裝備,而是空間與時間。隨著穿戴裝置、互動場地甚至運動機器人的出現,消費者將有更多元而彈性的運動方式。差異化與個性化的產品也將出現。

相較於成人市場著重健康、提升工作力與休閒放鬆,兒童市場則聚焦在運動能力與習慣養成,並培養獨立能力與良好生活方式

運動不僅為了健康,更是為了自由

總結來說,人類雖然面臨史上最嚴峻的世代衝突危機,但也將見到全面釋放身體與心靈的新時代出現。

透過科技的輔助,運動將不再只是競賽與訓練,而是賦予人們理解自己、鍛鍊身心、創造適應力與自制力的方式。

此外,運動將廣泛與食衣住行育樂結合,一同創造更有樂趣的生活。在可見的未來,運動也將不再是無聊、痛苦與汗水,而是創新、樂趣與成就的來源。

米開朗基羅曾說:『我不是在雕刻,只是把困在石頭裡的大衛釋放出來。』運動也一樣。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都住著完美而健康的自己,只看你是否願意透過運動將他或她釋放出來。

(圖片來源;本文同步刊登於有物報告 2016/12/15 策略長文

延伸閱讀: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野放迴游才是育才的出路



熟悉矽谷的讀者一定發現,千禧年至今矽谷台灣人年齡分佈漸趨兩極,在35到45歲之間有明顯的斷層存在。矽谷與台灣科技產業發展關連密切,無論是當年創投模式的引入複製,多年來技術與人才的連結,或者供應鏈的上下游關係。矽谷除了是全球科技產業的指標,更是台灣科技人才的搖籃,世代斷層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早年台灣理工人才由於本土環境較差,因此出國深造並在當地就業成家,幾乎是普遍選擇;也有不少人後來返台,參與台灣的產業與學術發展。到了90年代,科技製造業起飛,人才需求強烈,在經濟部、科技部與國防部共同推動下,國防役(現在改為研發替代役)型態改變,役期由六年縮為四年並可在民間單位服役、薪資福利比照一般員工,因此吸引非常多的理工男性博碩士投入。

過往一流理工科系學生畢業後幾乎全班出國,但從1998年開始,一半以上湧入各大科學園區就業。直到2009年分紅費用化開始實施,加上產業成長趨緩,過去五年才又開始有許多年輕人開始出國留學與就業。

過往幾年造訪四大洲,常跟旅居當地的台灣人交流,無論處於求學、就業、成家階段,多半心繫台灣,也都有回來貢獻的想法。這些海外遊子,總讓我想起迴游千里而後回家的鮭魚。

在魚類中,大西洋鮭魚雖然不是最凶猛或最大型的物種,但從溪流出生後歷經大江大海再回到出生地產卵的迴游習性,演化出最強的適應能力與身體素質。而在台灣高山溪流被譽為國寶的櫻花鉤吻鮭,反而因陸地上升阻絕迴游之路,而演化成為陸封型鮭魚,寄見證了台灣與大陸的陸緣關係,也成為演化上的弱勢物種。

早年台灣除了歸國學人,一卡皮箱闖天下的台商也開創了貿易與製造機會,並培養了寬闊的國際觀與生活經驗。反觀四十世代普偏沒有出國,雖然對產業貢獻卓著、但也普遍缺少野放與迴游的經歷。

小國島民的機會必然在海外,若我們不再支持新生代出海歷練,他們將變成產業生態系的陸封型櫻花鉤吻鮭。所幸這幾年已經開始有一些資源投入,例如今年初的美國野生創業計畫

與其期待產學資源投入新創企業,不如栽培青年人才野放迴游。或許有人會擔憂出去了就不會回來。但我反而認為出去才能理解台灣的美好與不足。畢竟回不來的本來就不該綁住,回得來的更該早早出去才能帶著經歷回來。


(圖案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4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運動要從家庭開始

走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室內運動空間出現,從健身房、舞蹈教室到許多兒童場地。感覺已有不少人投入在自己與孩子的運動上,那為什麼我還選擇進入這個看似擁擠的市場?


其實我自己就是這樣的消費者。多年來帶著孩子上課、忙於接送陪伴之外,還另外找時間上健身房並請教練指導,再安排時間路跑、騎車跟游泳。

我算是相對幸運的族群。許多父母在接送陪伴小孩之餘,早已忙到沒有力氣時間運動,為什麼沒有一個方式,讓家庭成員在同個時段、同個地點都得到各自的運動需求與體驗?

這幾年台灣的運動服務業蓬勃發展,產業規模在五年之內翻倍,但還沒有出現理想的家庭服務。即便在運動中心或社區教室內可能有成人與兒童的課程,但空間與流程並非針對家庭需求;頂級俱樂部或有家庭式服務,卻又只有少數人能消費得起。

無論從教育理論或自身經驗,孩子的行為與習慣,向來不是聽父母怎麼說,而是看父母怎麼做。唯有以家庭為單位,孩子才能養成長期的運動規律跟健康意識。

此外,在普遍都市化的台灣,兒童的運動時間與空間日益減少,再加上數位產品普及、使用年齡下降,孩子們的專注力不足問題這幾年越來越嚴重。先不論學習障礙的發生率不斷上升,即便是正常活潑的孩童,相較與五年前的同齡學生,學習成果也都普遍下降。

其實這都跟我們對於兒童運動與家庭生活的想像及實踐有關。這兩年台灣出現不少兒童智慧錶,多半強調定位與遊戲功能,滿足了父母的安全感跟兒童的新鮮感,卻因過於耗電而不實用。反觀近期Garmin推出的兒童智能錶 vívofit jr.,主打運動記錄、時間提醒、成就激勵,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跟家庭好幫手,才能真的養成孩子的好習慣。

這也就是東西方的教養差異。傳統上我們總認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運動不僅是頸部以下的事情,更是頸部以上的事情。回想我人生重要的幾個關口,其實都是靠規律作息跟充足運動,才培養出上場的抗壓性跟適應力。

以家庭為單位,透過父母身教與全家一起運動,創造更多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父母與孩子,這才是我要推動家庭運動與親子體適能的原因。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38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空間與時間的距離

三年前的此時,我正在紐西蘭參訪,理解這個牲口比人口多十倍、因為魔戒而有了電影工業的島國,生技、軟體與網路產業有怎麼樣的發展。在那趟旅程後,兩年內我又到訪六個國家、十個城市。在橫跨歐、亞、美與大洋洲之後,突然我理解到,其實台灣跟先進國家間的距離,不是空間而是時間。



我所指的時間距離,倒不是旅行時間或時區差異,而是對時間價值觀的不同。而隨著資訊擴散與思維趨同,國與國之間的生活差異、城鄉風貌,除了用空間尺度來描繪,更可用文明時間軸的進程來思考。

出國參訪之外,過往幾年我也跟許多學者首長們對話及交流;一來感受到他們在專業領域與公共事務上的確專精嫻熟,但也感嘆他們對於數位經濟及產業變革的陌生與疏離。

但這些專家或首長真的是因為年紀或環境而笨拙古板的嗎?事實上,他們多數還是擁有聰明、智慧與熱情,那又為什麼許多發言或舉措,讓新生代鄉民們覺得不可思議、恍如古人呢?

回到二三十年前,當時台灣與美、日、德等先進國家,無論在科技文明、生活方式、意識型態,大約都有數十年差異;也就是我們在戰後三十年窮追猛趕,也才接近他們在戰前擁有的文明狀態;也就是這數十年的時間差異,讓當年少數能出國的知識份子,取經回台後擁有資訊與資源的支配能力。

但在這些產官學研精英們支配資源與壟斷資訊這麼多年之後,歷經產業轉型、媒體解禁的台灣,人民水準跟社會風氣逐漸接近已開發國家,再加上十年來智慧手機與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從前的精英若沒有參與數位經濟、理解網路思維,當年再先進的思想與行為,現在卻已經顯得落伍而過時。

如今台灣一般人取得資訊的管道與速度,遠勝人類史上任何時代與地區,追求知識早已不用出國。但實體的生活方式、工作型態與空間美學,以及文明社會對於「人本精神」的追求與實踐,還是必須透過實地走訪才能感受。

身為後數位時代的島國居民,「滑萬網頁」外,行萬里路仍是必要的。但我們要穿越的不是地理空間上的尺度,而是文明時間軸上的距離。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36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我看 Garmin 兒童智能錶 vívofit jr.


日前 Garmin 在北美地區推出了兒童智能錶 vívofit jr.,此款手錶可記錄孩童每日行走步數、睡眠時數與活動量,鼓勵孩童每天運動至少 60 分鐘。家長也可以透過 app 為孩童設計各種任務,例如孩童每日只要達到規定步數,便可解鎖關卡;或是設定刷牙、晾衣服與整理被單的時間。


身為兩個孩子的爸爸,以及智慧運動裝置的長期使用者,我對兒童的穿戴裝置市場很感興趣。兒童和成人市場的最大差異,是使用者(小孩)不等於付費者(父母)。而且小孩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需求不同,家長購買的考量也隨之改變。

舉例來說,嬰幼兒時期,家長購賣尿布,考量的是價格和品牌知名度。到 2-5 歲,小孩需要玩具和繪本等娛樂產品時,家長購買的指標變成小孩的興趣或學習行為。再大一點到 5 – 10 歲,家長會開始買運動裝置,如自行車、直排輪、泳具、球具等。接下來電子產品開始進入孩子的生活,包括兒童手錶、照相機或手機。此時家長希望帶給孩子不同的生活體驗和記錄方式,並讓他們提早融入數位生活。

因此,分析兒童穿戴裝置產品時,要先思考它是電子產品、教育輔具、娛樂用品,還是運動裝備。Garmin 穿戴產品則向來專攻戶外和專業運動市場。不過要了解 Garmin 在兒童市場的切入點,必須先理解台灣大環境的變遷。

兒童運動空間和時間減少,可能導致身心不健康
我最近投入家庭體適能事業,發現台灣的運動風氣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父母與子女各自有運動習慣,且子女課後運動時間的比例也逐年升高。家長更加期待子女透過運動課程「促進身心發育」跟「培養運動能力」。

但都會環境與生活型態的改變,造成兒童運動空間與時間減少。運動量不足的兒童,容易專注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和缺乏姿態控制能力。這些問題可以靠配合教練指導,循序漸進地運動。

針對兒童習慣:拿掉 GPS 定位功能,大幅提升電池續航力
而 Garmin vívofit jr.兒童智能手錶,外觀看來就像 vívofit 的兒童版,但 Garmin 在軟硬體設計上做了不少功課,例如 vívofit jr. 可以記錄孩子的運動狀態,也可以讓孩子透過提示功能管理生活。父母還可以設定孩子的刷牙時間、疊衣服件數,甚至遛狗時間。甚至,家長可以透過手機 app,連結零用錢與點數獎勵機制,非常符合現代家庭的親子關係需求。

反觀台灣其他廠商的兒童智能手錶,清一色強調追蹤定位和即時通話功能。這些功能固然能滿足家長的保護心態,卻導致功能複雜、耗電量高且價格昂貴。且兒童進出室內室外頻繁,GPS 定位和網路通話功能一旦「失去訊號」,反而造成家長無謂的擔憂。

而 Garmin vívofit jr. 沒有 GPS 定位和通話功能,內建的可拆換電池有一年的使用壽命,才是常忘記充電的兒童真正能每天配戴的產品。

「獨立」一直是 Garmin 運動裝置的特點。它在沒有網路、沒有手機連線的狀態下,依然可以獨立運作;既不用時常充電,更可以在戶外跟水下使用。這才是穿戴裝置的基本要素。這個獨立精神也在 vívofit jr. 體現出來。

(本文同步刊登於2016/10/18 的有物報告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行動,就會有力量



六年前,因為擔憂台灣在數位經濟的投資不足、發展落伍,我參與 AppWorks 的創立,至今培育超過300個網路與行動領域的新創團隊,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創業加速器與新創生態系。

兩年半前,當太陽花學運落幕,我感受到政府與民間的認知落差巨大、溝通管道缺乏,提議成立青年顧問團,在兩年內參與青創領域的法規調適,推動如創業家簽證、閉鎖型公司等法案。

半年前,與孩子共同歷經一學期的體制內教育洗禮,我觀察到傳統教室的綑綁依舊,多數家長們即便擔憂抱怨卻難以改變教學現場,於是帶著孩子投入實驗教育型態,決心走我們自己的路。

每一次踏出腳步、做出行動,總有人會對我說:「我也想過這件事,但不知道怎麼開始」、「哇!你們怎麼這麼有勇氣?」,其實,在開始的當下,我也未必知道怎麼做,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快速犯錯、快速修正而已。

也因為總把焦點放在台灣的未來跟下一代,所以我從去年開始關注健康、運動與教育,並且身體力行,在半年內消滅了七公斤的身體脂肪,體脂比從 20 % 下降到 15 %。

同時,我參與了專欄作家謝宇程的一個新媒體計畫,在將近一年的籌備規劃後,推出一系列關於「教育可能性」的對談視頻,在當中我們談到如何打破學歷迷思、學習可以變好玩、當大學不再是大學等各種可能。

這個月初,我在臉書上宣布創立家庭體適能 Fitmily 並全職投入,透過親子在同個地點各自運動的方式,以家庭為單位提升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創造更多的親子互動與示範效應,並解決父母們為了接送與陪伴孩子上運動課程、而犧牲運動時間與生活品質的問題。

行動,就會有力量。

這是我多年來的信念,也是我們觀察到所有創業者最基本的特質。發現一個問題,除了動腦思考、動口批判,最快的方式其實是捲起袖子直接動手。

改變自己,我們才有機會改變台灣,改變世界。

---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3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Fitmily 親子動】即將啟動

AppWorks 支持下,即日起我將全職投入家庭體適能事業「Fitmily 親子動」的創立與經營,提升我們同輩與下一代的運動能力與身心健康。至於這是怎麼一回事,以下請聽我道來…



隨著年歲增加、孩子成長,加上醫工背景跟對運動的喜好,「健康、運動與教育」成為我這幾年關注的議題。 除了投入鐵人三項運動、並認真追求與理解「體適能」之外,在陪伴孩子的各種運動課程中,我發現兒童教室與成人健身房無法滿足親子另一方的需求;不是大人得花大量時間陪伴與接送孩子上課而壓縮生活品質,就是父母必須安置孩子之後才能好好運動及放鬆。

陪伴孩子運動並觀察他們成長,可以得到良好的親子互動與長期的信任關係,但為什麼沒有更完整、更有效率的方式?因此,讓親子「在同個地點、滿足各自需求」的解決方案,逐漸浮現在我腦海中。 為了全力解決這個問題,我將從2016年10月開始,在 AppWorks 支持下,創辦並全職經營「Fitmily 親子動」這個家庭體適能品牌與新事業。

「Fitmily 親子動」以 Fitness with your Family 為核心理念,結合家庭運動、成人健身、兒童體適能與成長團體的概念,除了改善都會家庭在運動時間與空間上的效率,也提供體適能專業的知識、訓練與評估系統;並改變過去以個人為主的運動型態,透過家庭成員共同參與,提供更全面的運動習慣養成跟健康管理能力。

我們將在近期展開體驗課程來進行市場需求驗證,並尋找場地邀請教練開課與進駐,在未來希望透過完整的場館空間與流程規劃,創造最佳的家庭運動環境與體驗,並提升孩子們的體適能與專注力,讓他們有體力、有智慧面對更複雜更激烈的產業變動與環境挑戰。

在身份轉變之際,我要非常感謝多年來 AppWorks 所有同事與股東對我的幫助與支持,未來我也將以運動產業創業者及實驗教育參與者的身份繼續為台灣創造價值。我並非因為離開 AppWorks 而創業,而是類似借調的概念,為了專注把新事業做起來,兩年內將不參與 AppWorks 經營,並在 AppWorks 支持下開始獨立的新事業(網頁與公司即將上路,敬請期待)。

在體適能產業我是新手與後輩,歡迎對家庭體適能與親子運動有興趣的各種潛在夥伴,還有困擾於接送、陪伴孩子上課而難以安排自己休閒與運動時間的父母們,關注我的臉書,或者直接找我聊聊,讓我們一起創造更健康的台灣。
(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數位優先的分眾時代



近幾年來,傳統媒體日益式微,紛紛傳出裁員、出售的消息;即便因應數位化浪潮開始經營網路媒體與引進數位設備,但依然難有起色。

許多媒體界朋友認為這是網路產業崛起造成的後果,尤其是視頻平台與社群媒體的出現與盛行,大量搶走了傳統媒體閱聽者的眼球時間。這種觀點,可以說簡化了傳統媒體的問題,也誤解了網路產業或數位經濟的核心價值。

如同許多產業看待電子商務,認為不過就是把商品拿到網路平台上販售,但成功的電商,不只精通平台開發與物流、金流,真正厲害的是消費者行為的取得、分析與預測能力。

因此,新媒體之所以新,不是在於形式採用了數位、網路、社群或行動平台,而是在於「數據導向」與「分眾傳播」的網路思維。舊媒體之所以舊,也不是設備老舊,而是頭腦陳舊。

而因為這些陳舊的「大眾傳播」思維,讓傳統媒體即便努力地數位化與網路化,依然越走越辛苦。最近一篇廣告產業報告指出,2016上半年台灣廣告總量僅180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幅達12.5%;各媒體廣告投資金額都下滑,平面媒體縮減幅度逾兩成最大,有線電視整體也下滑9.5 %。另外一篇報告更指出,傳統與數位媒體的廣告量,已經來到黃金交叉

身為手拿書本雜誌、眼看電腦手機的中間世代,即便參與網路與行動產業多年,眼見傳統媒體倒下的時刻即將到來,但卻只覺得難過。畢竟這不僅是媒體業的現象,也會是許多產業因為不理解數位經濟的本質、而都即將發生典範轉移的預言與寓言故事。

大眾傳播、大眾品牌的時代即將在我們眼前結束。

多數消費者透過搜尋引擎、社群平台、行動裝置來獲取資訊、進行消費的時代已經來臨。而內容的高速傳播與分眾現象,將導致許多產業的全新面貌。

過去靠著行銷預算、大量曝光、規模生產而出現的大眾產品或知名品牌,將在數位經濟時代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在垂直領域各據山頭的利基型產品或小眾品牌。

分眾時代,將會改變我們對媒體、廣告、品牌與市場的定義與想像。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3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比缺錢更嚴重的問題



身為創業者與投資人,多年來常跟錢打交道;而隨著孩子長大,也開始被問到各種關於錢的問題。例如:「錢從哪裡來?人為什麼要賺錢?賺來的錢去了哪裡?」等等。

在創業領域,常有人說:「錢非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因此關於「錢」的問題裡,我覺得最難、也最有意思的,其實是「錢不能做什麼」。排除健康、快樂這一類買不到的個人「效用」,在產業需要轉型、創業需要支持的年代,我們該思考,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

以外銷代替進口、經濟快速起飛的那些年,我們信仰規模與產能,依賴訂單與設備,這些錢來得並不容易,但也很難說完全是我們的努力。當訂單沒了、成長停了,我們才發現與消費市場的距離十分遙遠,多數人民的生活過得如此艱辛。

但台灣民間沒有錢嗎?

以去年為例,台灣GDP大約十七兆,零售業規模大約三兆,政府稅收約兩兆,但民間儲蓄率將近六兆,而保險業收入高達三兆(詳見保發中心保險產業財務統計資料)。17 %的保險滲透率全球第一,相較於 7 %~10 %的歐美國家,顯示台灣人對於金融機構與保險產業的依賴度高於政府,投資工具與管道更是缺乏。

這是個民間資金跟資訊都比政府來得有規模、有效率的年代。但許多人卻還非常習慣「父母官」心態,也造成許多產業的進場門檻其實並不是「錢」。

舉例而言,在保險產業如果想從事銷售行為,必須取得保險經紀人或保險代理人(簡稱保經代)資格。根據法令,設立保經代公司有數百萬的資本額限制,以及經理人與簽署人的產業資格。但是即便今天錢跟人都準備好了,就一定能取得牌照嗎?

這才是問題所在。在台灣創業或創新,錢不見得是問題,拿「牌」才是。

如同我們也允許科技公司免獲利上市,但需要經過主管機關審查才能過關;我們也有個人車行牌照,但卻很難取得,所以多數司機只好靠行。各種審查後才有一定空間、才能進場的規定,充斥在各行各業。

這就是「錢」不能解決的問題。無論編列再多的預算、建置再多的園區,都遠不如我們盡快發展數位經濟與「指數型成長企業」所需要的法規環境。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30期【不規矩報告】專欄,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創業該怎麼買保險?

創業既然是件高風險的事情,風險會發生在哪些地方?身為創業者該不該買保險?又該怎麼買呢?

從我的經驗與觀察,因為新創事業與創業者的收入、身份角色都會快速變動,透過動態、客製化、分階段購買的保險方式,才能創造適時適量、具有彈性的保障。


創業不算一件容易的事,但創業成功卻是再困難許多倍的事情。到底有多困難呢?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曾經比喻:創業就像「當你跳下懸崖,在掉落時打造一架飛機。」

因此,在他的著作【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中,他認為創業者都必須建立一套自己的 ABZ 模型: A 計畫是用更聰明的方法去執行現在在做的事情;B 是當發現 A 計畫無效時,從失敗裡面再找來的新轉機 (也就是俗稱的 Pivot);Z 則是火箭的逃生艙與降落傘,當一切都無效時,你必須要確定能夠生存下去,不會因此流落街頭或人格破產。

創業風險來自四面八方,但創業者自己造成的風險最大

從十年來參與跟觀察數百個新創事業的心得,多數創業者都極端樂觀,因此總是看到市場的機會、自身的能力,但卻往往忽視了各種潛在的風險。

沒有錯,如果一直在意風險,那大家都別創業了一定會讓創業更困難。但如同人生的風險一般,唯有了解、面對創業的風險,才能計算與管理。

根據我自己參與新創事業的經驗,創業的風險來自外部與內部,外部風險包括:市場與產業的變化、競爭者、上游供應鏈、下游通路、合作夥伴、投資人、法規、資本市場、媒體(在這個時代包括任何網路使用者與自媒體);而內部風險則包括:技術、產品、團隊(創辦人、股東、經理人、員工)、財務、軟硬體設備、無形資產、組織文化、管理制度等。

這些風險,有些可以迴避(主要是內部風險,例如別錄用不可靠的員工、別建立互相猜忌的公司文化),有些可以透過資訊的揭露與掌握來管理(主要是外部風險)。有些可以透過保險來建立保障(財產險、公共責任意外險、店家綜合產險)。

而因為創業者多數都超級樂觀、而且全心投入在事業上,其自身風險往往最容易被忽視、卻也是影響事業最大的因素。

因為多數新創企業甚至成熟企業,創辦人或執行長幾乎都是不可取代的。一旦創辦人自己的身心、財務或家庭出了狀況,幾乎也就代表創業必須中斷。

所以,創業應該要買保險,但除了幫事業跟員工保險之外,創業者自己該怎麼設定保障、管理風險呢?

創業者更應該透過新型態保險來保障自己

如果你問保險公司或業務,願不願意賣保險給創業者,他一定面有難色。畢竟創業者的收入不固定、生活壓力大、財務與身心的風險都很難評估,基本上是不受歡迎的潛在顧客。

反過來說,如果創業者在上班或在學階段就開始接觸保險甚至為自己投保,一來因為年輕、二來收入與生活相對穩定,不僅容易貸款,通常都可以拿到比較低的保費率。但即便在創業之前可以買到較划算的保險,若有創業規劃,其實長期甚至還本型的保險就相對沒有意義。

一來創業初期的收入難以預估,過高的保費將造成財務負擔;二來進入規模化階段時要靠資本來創造營運槓桿,若創業者的資金都卡在報酬率不高、又失去財務能力彈性的長期或高額保單上,也就喪失了創業與保險各自的意義。

因此,隨著網路投保跟簡易型保單的出現,創業者是最適合的一群消費者。因為新創事業與創業者的收入、身份角色都會快速變動,動態、客製化、分階段購買的保險方式,創造適時適量、具有彈性的保障。

此外,創業者除了透過上班累積產業經驗跟創業所需資源,也可以在上班時累積信用資產跟保險經驗。因為即便有融資管道跟保險商品,若沒有使用跟為自己購買的經驗,通常在需要的時候,往往就會陷入資訊匱乏的被動接受狀態。

創業,就是一條永遠在挑戰自己的道路。面對環境的變化、理解自己的風險,除了管理各項資源與自身健康之外,透過新型態的保險,除了保障自己,也為家人跟事業夥伴提供了更多保障。

(圖片來源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數位經濟的大航海時代

面對數位經濟與人工智慧的大航海時代,唯有把目光放在資訊與人才上,台灣才能重回國際舞台,開拓新的偉大航道。




兩年前,由幾位台大畢業生創辦的「台灣吧Taiwan Bar」推出【動畫台灣史】,透過生動有趣的口吻、從台灣出發的史觀,創下了一季10萬個YouTube訂閱數,最高一日觀看人數達20萬。除了讓鄉民們重新認識日據時代到戒嚴時期的台灣之外,也透過角色創造帶動周邊商品熱賣。

最近,他們推出【台灣世界史】系列,從【大航海時代的台灣】開始講述東亞在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故事(請掃瞄文末QR碼)。無論從政治、經濟或資源分配的觀點,全球所有地區與國家幾乎在過往三百年都受到大航海時代的影響,有的崛起、有的衰敗,有的成為日不落國、有的發動多次戰爭,有的至今仍深受帝國主義與殖民型態影響,甚至戰亂頻仍、民不聊生。

十年前,中國央視曾製播【大國崛起】影集,探究葡、西、荷、英、法、德、俄、日、美等九個強國相繼崛起的歷程,如何透過內政外交的改革,還有海權擴張與資源掠奪,成就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的發展,也改變了歐洲的社會結構,資產階級逐步控制了政治與經濟。

探究大航海時代的背景,從印刷術與文藝復興造成的歐洲文明興起,還有宗教革命造成的政教分離、資本主義與民族主義思潮,加上對物質與土地的需求越來越大,臨海的葡、西、荷、英相繼成就海上霸主地位,並透過政治與商業手段,在發現新大陸與建立三大洋航線後,以殖民方式與貿易手段壟斷了重要物資的生產與商務。

那是個天然資源爭奪的時代,也推動工業革命影響人類至今。過了鋼鐵與煤礦年代,後來的橡膠、石化、電力、金融、電信、媒體與資訊產業,加上自動化、規模化與全球化的生產消費模式,成為了強權爭奪與影響全球的基石。

時至今日,物質充裕、資訊發達,能源與糧食依然受大國關切,但對於小國而言,文化與數位的(被)殖民,才是核心問題,或反過來說,是最佳的產業機會。

智慧手機產業經過十年高速成長,全球上網人口從電腦上的兩億成長到手機上的三十億,將如同印刷術當年開啟了文藝復興、宗教革命與大航海時代。而這次的典範轉移,由於資訊的開放透明與流動,將產生去中間化與去全球化的現象。

面對數位經濟的大航海時代,還有即將發生的人工智慧挑戰,台灣不能再仰賴硬體製造與天然資源,而要把目光放在資訊與人才上。區域經濟將會是台灣的舞台,無論是新南向或者鏈結日韓,我們必須要從中國的政經影響中,轉身成為大東亞的數位領航者。

不到一個月後的9月28日,AppWorks 將主辦 IMPACT 2016論壇,邀請東南亞與台灣的十四家成功網路企業共聚一堂;這些企業總市值高達 4,500 億台幣,合計年交易額 (GMV) 則超過 2,100 億台幣。

這是數位經濟的大航海時代,讓我們在啟航前,跟這些船長會面,一起探索新航道!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28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為什麼該用網路買保險?

有了上次在網路上買意外險的經驗,我開始研究國內有哪些保險已經在網路上賣,或反過來說,身為消費者,我們可以在網路上買到哪些保險。不過,在分析、比較線上保險商品,或者研究該怎麼在網路上買保險之前,我其實也很好奇,為什麼保險會開始在網路上賣。



放眼各國,網路投保是大勢所趨,但為什麼在網路上買保險比較划算?又可以對我們自己、對保險業、對台灣的數位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傳統保險銷售:高佣金、難比較、消費者被動接受資訊

傳統上,當我們想到「買保險」,接下來的動作,通常就是「找業務」。一方面是保險商品種類繁多,光是比較跟理解商品內容、保障範圍、理賠條件等就讓人一頭霧水,二方面也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理解或購買保險商品。

也因此,保險產業在過往都必須依靠實體銷售,也就是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面對面銷售或電話銷售),以及保險代理人(如銀行通路)、保險經紀人這三種(簡稱業務、保代、保經)來銷售商品。

也因為保險商品特性跟業務銷售模式,一般人其實不太會主動購買保險,往往都是被動接受推銷,或者在人生階段出現變化(結婚、生子、轉職、創業等)才接觸業務諮詢與服務。

但即便如此,由於國內保險業務人員眾多(超過30萬人),加上保險意識提升、投資環境變差等因素,國人平均持有超過兩張保單,但卻由於儲蓄心態作祟,將保險當作理財商品與儲蓄方案,保障往往不足,也缺乏動態規劃與階段性保障觀念。

反過來說,由於保險公司的商品本質差異有限,又受法規嚴格限制,因此業務多半推銷自家商品,尤其會推薦高佣金的商品,但保障卻未必適合消費者。

這就如同我們過往在實體零售通路上,不管買音響、手機、家電、服飾或日常用品,專櫃或賣場人員往往會推薦不一定適合我們的商品,而背後只為了業績。

如果是聰明的消費者,一定會貨比三家。但問題是保險商品的複雜度高,各家商品的業務通路也有限,基本上如果要比較多種商品,大概就要約很多家的保險業務分頭比較,還不一定能搞懂、買對最適合的商品。

因此,過高的銷售費用(佣金、教育訓練)跟比較成本(時間、知識與經驗),對保險公司與消費者來說,是實體通路的必要之惡。

網路投保:低佣金、易比較、消費者主動選擇產品

經過這麼多年,電子商務或線上交易已經成功解決許多商品的銷售與交易成本,但保險商品由於特性與法規因素,台灣直到兩年前才進入網路投保時代。

網路投保對消費者與保險公司都有很大的價值,包括降低商品的比較成本與交易成本、免除實體業務人員的費用(尤其是佣金),但也因為害怕對保險業務市場衝擊過大,因此目前開放的銷售通路與產品種類有限。

目前主要的商品類別,包括意外險、旅平險、定期壽險、簡易健康險、車險、家電險等,並且要在國內八家保險公司的官網上登入會員後購買。即便有許多限制,但網路投保的好處已經很明顯。

除了容易比較與試算、交易迅速、手續簡便之外,網路投保可以達到「有需要再買」的合理情境;尤其目前這些線上險種與商品因為保費不高,雖然具有很好的保障功能,但卻無法吸引業務人員推銷,對於懂得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網路投保省下的還不只是時間跟佣金,還能讓你買到適合的商品。

當然,網路投保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例如透過網路與行動數據分析,推薦商品(類似目前的網路商品廣告),這會大幅改變傳統保險業要先知道我是誰(姓名、年齡、電話等)才能賣我商品的方式。

電子商務的核心思維是「不需要知道我是誰,只要知道我做了什麼、會做什麼,就可以賣給我需要的商品」

我們當然希望有更多的線上保險商品與數位保單推出,但如同電子商務產業也是隨著消費行為的普及,而逐漸放寬或修正不合時宜的法規。

網路投保也需要更多使用者的支持,除了可以讓消費者自己買到適時適量的保障,也可以催促主管機關開放更多商品或通路進入數位保險的領域,並且讓購買流程更簡單、購買方式更多元。

這是我為什麼要用網路買保險的原因,也好奇你的看法。

(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智能手錶市場開始衰退了嗎?

國際研究機構IDC近期報告指出,2016 年 Apple Watch 第 2 季出貨量較 2015 年同期的 360 萬隻下降了 200 萬隻,衰退達 55 %。而 2016 年第 2 季全球智能手錶的銷量較 2015 年同期的 510 萬隻下滑了 160 萬隻,下滑31.3 %。

去年七月剛出貨時的 Apple Watch 銷售數字

乍看這些數字,你可能認為穿戴裝置果然是曇花一現,連蘋果都賣得如此辛苦。但如果仔細梳理數字、研究過往報告,並觀察各廠牌的業績趨勢,其實會得到不太一樣的詮釋。

製圖:IC / 來源:IDC智慧手錶報告

首先,智慧手錶市場若扣除蘋果出貨量,其實仍有成長。以IDC所提供的上表來說,若比較今年與去年第二季的各家出貨量,除了大幅衰退的蘋果之外,三星、聯想、LG與Garmin都有超過 25 % 的出貨成長率,這四家總出貨量約 130 萬支,相較去年第二季約 80 萬支,成長大約 60 %,因此不能僅因蘋果銷售量大幅衰退而論定智慧手錶的市場。

第二個值得注意的是,智慧手錶出貨量前五名大幅更動。若找出2015年第一季的IDC報告,也就是 Apple Watch 上市之前,當時前五名廠商是 Fitbit, Xiaomi, Garmin, Samsung, Jawbone;而如今,前五名只剩下 Samsung 與 Garmin 仍留在榜上,連智慧裝置一哥 Fitbit 與靠著高性價比優勢的小米(Xiaomi)都被擠出前五名,可見市場仍處於高度競爭階段。

三星目前是全球手機出貨第一名的廠商,而今年第二季智慧手錶出貨量前五名的廠牌,除了Garmin 之外,全都是智慧手機大廠。一來可以看到手機品牌綁定手錶的效應從 iOS 蔓延到Android 陣營,也可以看到獨立品牌在智慧手錶市場的經營不易,還有 Garmin 深耕運動與戶外市場所展現的品牌實力。

第三點,智慧手錶市場的出貨量,相較於智慧手機仍處於非常早期階段。去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超過12億支,但智慧手錶的年出貨量仍在千萬只,整整差了百倍。從排名仍在大幅變動、以及銷量仍能有非常巨大的衰退或成長來說,顯然是一個早期市場,有點類似 iPhone 與Android 出現之前的 PDA 及智慧手機市場。

我個人認為穿戴裝置遲早會進入一般大眾市場,但目前除了 Garmin 已經明確找到利基市場(獲利能力與消費者品牌忠誠度高,前一陣子甚至演出股票大漲行情),即便蘋果、三星、聯想這些智慧手機大廠,目前也只能靠著品牌知名度、發行新品與通路優勢來創造銷售量,但似乎也開始遇到瓶頸。

就以本篇新聞主角的 Apple Watch為例。去年第二季是其銷售的第一季,以蘋果手機一季出貨超過5千萬支、全球數億使用者來說,去年首賣開出360萬支,今年衰退到160萬支,顯然使用者口碑無法建立。加上iPhone本身的銷售量也開始下滑,對 Apple Watch 而言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以我個人試用、配戴過數十款穿戴裝置及手錶、手環來說,手錶相較於手機而言,最重要的是舒適性、方便性與穩定性。畢竟多數人只會戴一只手錶,而且要取代手腕上原來那只無論是機械或電子、高貴或便宜的手錶,智慧錶顯然要更方便而且要能獨立運作、長時間使用。

而由於 Apple 向來把 iPhone 當成產業關鍵與商業模式核心,因此 Apple Watch 一代被認為僅是手機畫面的延伸,雖然外觀時尚、引人注目,但必須每天充電、也無法獨立運作是很致命的缺點,最近更傳出了鋁材質可能被汗水腐蝕的問題。

反過來說,Garmin 過去兩年在智慧手錶與手環上的產品大幅進步,Garmin 從 2003 年就推出具定位功能的運動手錶,除了來自導航領域的省電技術與穩定特性之外,耕耘已久的戶外運動市場經驗,讓全系列的智慧手錶都能在運動時獨立運作,材質與可靠度也贏得專業運動市場的肯定,才能在這個快速變動的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因此,無論是再大的品牌,產品與技術的本質,除了要符合特定使用者的需求外,長期的信賴度與安全感,才是口碑與銷量的來源,而不能只靠外觀設計與通路優勢。

智慧裝置產業仍在第一篇章,但也同樣演示了過去許多產業都發生過的故事。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2016/8/22的【有物報告】)
---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出門騎車,你會買保險嗎?

從三年前改騎公路車、並參加多場鐵人賽之後,騎單車不再只是休閒,也包括了訓練跟自我挑戰。這兩年除了繼續騎河濱,也開始挑戰山路,例如著名的劍中劍風中劍路線。山路跟平路最大的差異,除了上坡時的功率輸出與騎乘技術,也包括了下坡時的速度控制與路況挑戰。

上週末,我參加了今年第二場單車活動【群山環繞-平溪經典單車挑戰賽】(上一場是 3月份的輪霸西濱 200 K),雖然報名的是比較容易的 58 K 組(另一組是 78 K 組),不過總計超過 1,000 公尺的爬昇高度,也就代表了同樣高度的下坡。


賽前兩天,一個車友在騎車時摔傷了,鎖骨斷裂、臉部受傷,住院開刀之外,工作與家庭也會受到一陣子的影響,更不說原來的運動型態必須暫停,從漫長的復健開始。

事實上,兩年來騎山路,也不是沒有摔車過,但多半都是輕微的皮肉傷。而去年有一個我們所投資的新創團隊技術長,也在騎車下坡時發生嚴重的意外,復健三個月,才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正巧,最近開始研究網路投保跟保險創新領域,於是上網搜尋,才發現對於這種單次性的比賽或戶外運動,其實也有適合的投保方式,而且實際嘗試第一次用網路買保險。

其實沒有想像中複雜,交易流程很順暢,透過保險公司官網註冊登入跟信用卡交易,不用簽名也不用打電話、或面對業務的銷售,在幾分鐘之內,花不到三十元,在出發前就擁有了額外的保障。


很幸運地,這次比賽的天候、路況都很良好,我也順利完成比賽,甚至因為對體力、技術跟車況的信心,在速度上有不錯的表現(下坡甚至有超過 60 kph 的最高速度),取得分組第二的成績。任何比賽的成績,都是賽前準備的技術、體能跟經驗累積,還有跟比賽時的臨場反應跟實力發揮所組成的。而我相信,賽前投保也讓我在潛意識裡,多了一層安全感與自信心。

這次的保險購買經驗,也讓我相信「線上保險(Online Insurance)」或「隨選保險(Insurance On-Demand)」將會是保險產業的未來。

過去我們想到保險,第一個畫面就是業務推銷產品。但未來,將是由我們來選擇適合的產品,提供適時適量的各種保障與風險管理。

單車活動雖然有益身心,但風險也不能低估。幾年來許多車友都歷經摔車的各種辛苦與復健之路,我自己八年前也曾經摔車而復健,再從復健時的游泳跨入三項運動,慢慢重拾健康。

我身邊有非常多朋友都在騎車、登山與從事各種戶外活動。下次出門或比賽前,除了檢查裝備跟按表操課之外,也記得為了自己、為了家人,花個幾分鐘、檢視並選購適合的保險後再上路吧!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台灣可以成為運動強國

正在巴西舉辦的里約奧運即將來到尾聲,台灣代表隊十八項五十八席參賽破紀錄,但國內關注度卻不若以往;除了轉播權與收視行為的典範轉移,還可能因為手機遊戲Pokémon Go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身為關注運動科技的行動產業投資者,開幕前我預測本屆奧運打破世界紀錄的數量將高於往屆,賽況激烈更勝以往。果不其然,開幕數天游泳池畔已經刷新多項世界紀錄。這個現象的背後,是由於穿戴裝置過往四年在運動領域的快速普及,使得原先僅有少數先進國家選手能採用的科學化訓練工具與觀念,如今已經被大量選手、教練及業餘愛好者採用。

以躍升國內單項運動人口第三大的路跑為例,去年有近40萬人次參加過半程馬拉松,而根據個人觀察與調研數據,過半參賽者都配戴具GPS、步頻或心率偵測功能的智慧運動錶。在相對小眾但成長飛快的鐵人三項運動賽事,更有九成以上選手都使用含GPS與心率偵測功能的穿戴裝置與配件。

除了因為消費者的運動與健康意識抬頭,進入成熟期的智慧手機產業也是穿戴裝置普及的主因;一方面龐大市場規模造成硬體模組成本不斷降低,使得智慧裝置售價降至多數消費者可接受的範圍;二來則造成「穿戴裝置連結手機」的環境與技術相對成熟,讓穿戴裝置有更多應用空間。

此外,智慧裝置結合應用程式的「數據化、行動化、科學化」,讓消費者更容易應用於運動記錄與健康管理情境。過往以導航裝置聞名、研發與生產基地都在台灣的Garmin,近年來轉型成功而名列全球前三大運動裝置品牌,產品的品質與可靠性更深獲專業選手及業餘愛好者信賴,市佔率節節攀升。

除了穿戴裝置,台灣還有世界級的自行車品牌、科技紡織與鞋襪工業,加上四面環海、有山有水,自行車道與步道鋪設完善,非常適合發展耐力運動並促進國民體能提升;但真正的關鍵不是設備與環境,而是生活型態與運動文化。

奧運是人類挑戰極限也展現力與美的競賽,但唯有不再把選手奪牌跟國民體能劃上等號,並把國民的運動能力與健康管理列為重大政策,善用運動科技、創造運動文化,我們才真正往更文明進步的國家邁進一步。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26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彈性,決定你的適應力

在科技發達、生活便利的現代化社會裡,物質充裕、資訊爆炸,但無論是上班族或創業者,不管是創一代還是富二代,似乎都越來越焦慮;各種危機感、失落感或相對剝奪感,在每個國家都出現。到底這些不安全感,從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建立對自己與未來的信心?


適應,成了多數人的焦慮

人類邁入工業化已近兩百年,從二戰結束至今數十年間,公共衛生與環境安全普遍提升,平均壽命大幅延長,在資本主義的推波助瀾下,經濟民生更是突飛猛進。

八年前的金融海嘯,雖然衝擊全球景氣,但隨著智慧手機的高滲透率,全球上網人口從三億成長到二十億,行動應用服務普及、人工智慧即將起飛,理論上人類正迎向史上資訊最流通、生活最便利的時代,但多數人似乎並沒有更快樂。

無論是台灣的太陽花學運、近期的英國脫歐、美國選前民意,都反應了多數人對現狀或未來的不滿與焦慮。這似乎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違背,明明現代人的生理需求大多被滿足,多數國家也沒有戰爭或飢荒的危機,那為什麼我們卻對未來充滿不安全感?

其實這些不安全感,主要來自於多數人無法適應現今產業跟環境變動的速度。

人類演化至今十萬年,歷經狩獵、採集、農耕的生活,文明出現數千年後才普遍進入工業與商業社會。而過往許多的職業與階級,幾乎是世襲或被決定的,雖然不公平也沒效率,但也讓多數人習慣可預期的生活與緩慢的變動步調。

隨著資訊化時代降臨,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在五十年間改變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加上更趨成熟的工業化與自動化生產方法,規模經濟的思維幾乎成了所有行業的推土機,不斷改變產業的風貌,卻也造成許多結構性失業問題。

然而,這樣的危機並未結束。

隨著行動裝置與智慧經濟的來臨,我們從一百年、三十年的產業變動週期,來到了時間尺度更短的變動局面。隨著資訊與物質的流通變快、範圍變廣,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的崛起時間與殞落時間同樣都在縮短中,而當中也就創造了更多、更快、更頻繁的生活、學習與工作變動。

如何快速適應環境與產業的變動,成了全體人類普遍的焦慮。

知識與學習力,才最值得投資

因此,過去我們認為值得追尋的「頂級上班族」或「長期金飯碗」生涯規劃,將隨著產業變革迅速、企業競爭激烈而失去價值。反過來說,就算成為創業者,不到百分之一的成功率,加上越來越短的技術生命週期,還得跟全球化與區域級的對手競爭,即便成功也很難保持長期優勢。

就算是擁有固定資產或金融商品,隨著全球資本市場高度連動,只要再來幾波金融風暴或全球股災,這些創造被動收入的資產或投資項目就化為泡沫。

如同我上一篇提過的,風險本身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法辨識、無法估算的風險

在這個高度變動的時代,面對與理解這些風險的方式,就是跟隨產業與環境變動的成長能力,或者說,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態度。

彈性,將決定你的適應力

我們可以在不同的產業位置、生命階段、工作型態都進行學習,但關鍵的是,你是否擁有學習的時間、能力與彈性?

因此,在過去,無論就業、創業、投資及保險,主要是讓你三餐溫飽、滿足生理與安全的需求,並尋求更高階的需求層次(尊嚴、自我實現)。

但現在,這些行為都應該包含了學習的態度與方法。創業跟就業不僅是致富或求取溫飽的手段,同時更必須要能理解產業變革甚至預測未來。

投資與保險也是,除了爭取個人與家庭現金流的成長機會與下檔保障,更重要的,是透過投資行為理解資本市場與經濟情勢,也透過保險行為來確保個人在生命不同階段的彈性

而生命階段與生涯規劃的彈性,就是適應力的來源。無論是財務能力(借貸、投資)、轉職能力(跳槽、創業)、移動能力(搬家、移民),都需要良好的人生彈性作為基礎。

因此,過去因為產業變動緩慢,穩定的職涯與人生值得追求;但快速變動的環境下,彈性將決定你的競爭力。

給自己越大的彈性,你就擁有越好的適應力、安全感與自信心。

至於如何擁有彈性、培養彈性,這是我會繼續談的主題,敬啟期待。

(圖片來源:Allison Stokke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人生最大的風險

上個星期,在一場關於創業與運動的講座中,我分享了關於創業的風險管理。十年來自己多次參與新創事業的創立、經營、投資,六年來在 AppWorks 更貼身觀察了數百個創業者,對於風險有越來越多的理解跟感觸。那麼,什麼是人生最大的風險呢?



對於多數人來說,創業無疑是種高風險的行為。

事實上,它的確是。

無論創業過幾次的連續創業者,或者在事業上曾經多麼成功的經理人,每一次創業,都如同踩在高空中的鋼索上,即便是同一根鋼索、再熟悉的環境與動作,每一步都仍然是新的挑戰。

既然風險這麼高,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好吧,其實是少數人)熱愛創業或新創投資呢?

因為,當你理解風險的本質,能夠辨識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差異,才能面對風險、管理風險甚至熱愛風險。

風險(Risk)與不確定性(Uncertainty)的最主要差異,在於前者透過資訊的收集與揭露,讓(原本)無法預期的事務可以被估算其發生率與各種影響,進而達成可管理的狀態。反過來說,不確定性就是缺乏資訊、無法管理的風險

因此,同樣像是冒險的事情,卻因為是否經過估算、是否能夠控制風險,而有了完全不同的後果。

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許多新創事業的參與者跟投資人,還有鐵人三項跟長距離耐力運動的愛好者,我開始對財務風險、創業風險、健康風險都有了不同的觀點。

而人生最大的風險,不管是健康、事業還是家庭責任,關鍵不在於風險有多大,而在於我們是否能理解、面對並且管理它

如同企業的營運數字跟身體的各項數據,唯有盡可能的揭露跟理解,各項風險才能計算、才能面對、才能管理。

創業、投資都是跟風險打交道的行業,但事實上,每個行業、每種人生,每個人生活裡的每一天、每一件事,其實也都是充滿了風險與不確定性。

接下來的【險而議見】(也就是這個網誌),我將試著從各種角度與立場,分享我對於風險這件事的觀察與看法,讓我們都能開始理解並管理自己的風險。

風險本身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它有多可怕。

(圖片來源:【走鋼索的人】)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Uber 挑戰了什麼?




上週經濟部投審會限期撤銷Uber Taiwan在台投資的消息,讓支持與反對Uber的討論再度熱烈起來;雖然在一天內又得到暫緩撤銷並加速法規研擬的結論,但在中國剛頒佈【網路預約出租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並傳出Uber China與滴滴打車達成和併協議的此時,的確值得好好審視,在全球各地引發爭議甚至產業抗爭的Uber,到底挑戰了什麼?對於積極推動或追趕「數位經濟」潮流的台灣來說,我們該採取怎樣的立場及態度?

Uber的美麗與哀愁

雖然搭乘過Uber的乘客越來越多,但相信仍有一定比例的讀者對Uber感到陌生。成立於2009年的Uber,於2013年6月進入台灣。初期與租賃車合作推出Uber Black(尊榮優步),主打黑頭車(高級大型車款)的預約搭乘服務;到了2014年5月推出平價車預約搭乘服務Uber X (菁英優步),開始吸引自用車駕駛加入,並隨著消費者的接受度與使用頻率增加,對現有運輸業造成衝擊。

Uber的使用方式簡便,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市集(iOS App Store, Google Play等)下載安裝APP之後,註冊登入並綁定個人信用卡,在手機可被定位的狀態下,即可預約叫車服務。Uber平台會隨乘客附近可預約車輛的距離與數量,告知等待時間與費率估算(要先設定終點),還有司機與車輛的基本資訊(暱稱與部分車號);上車時司機多半會詢問是否指定路徑,APP也會即時顯示定位資訊與行駛路徑、預計抵達時間,並可分享給親友;下車時不用掏錢包,結束行程後APP會邀請乘客評分(司機端也會對乘客評分),作為未來預約媒合的依據。

相較於傳統計程車,Uber提供了許多創新體驗,包括車輛選擇的彈性(預約五分鐘內可免費取消)、雙向評分機制、免掏錢包下車、繞路可投訴與退費等。而從個人的搭乘經驗來說,也有不少可進步空間,例如預約等待時的APP定位不準、車輛往往要繞行多時才會抵達;導航系統速度延遲,司機與乘客多有抱怨,不熟悉路況或路徑的司機讓人無法掌握抵達時間等。但總體來說,由於消費體驗正面多於負面,商務、女性與親子乘客有顯著增加趨勢(我個人身邊的小數據)。

正因為Uber在台灣上路後的消費者接受度高,也造成相當程度的產業衝擊與法規爭議,兩年來在民間、政府、產業、學界都有不少論戰與會議。我不是法律專家,但以新創投資者及政策顧問的角色參與過多場法規調適會議,發現主要的爭端在於Uber營業模式的認定,還有引起的行政管理、法源依據、勞僱關係認定、稅務及保險等問題,也引爆了前陣子的計程車抗爭事件

法規與商業模式爭議

限於篇幅與個人專業知識,我不對法規爭議進行太深入的討論,這部分在前政務委員蔡玉玲律師的臉書上也有一篇專業點評。不過針對Uber該被認定是車行還是平台,到底挑戰了誰的產業位置、搶走誰的起司,從產業變革與數位經濟趨勢的角度,我想提供一些思考的脈絡。

首先,我們要先理解,計程車與租賃車在我國法規上的差別。簡而言之,兩者主要差異在於:「都在開車載人,但計程車僅能載運乘客,可以隨招隨停、一定要跳錶計費。租賃車可提供車輛或載運乘客,載客時不能隨招隨停、可以約定價碼。」

所以大家看出問題了嗎?

當預約租賃車對上跳表計程車

Uber的出現,其實是凸顯了「租車附司機」加上「即時預約」這種商業模式,對於「隨招隨停」的「計程車」模式的挑戰。

但即便在沒有網路預約的年代,就已經有許多車站、機場、風景區的計程車採用約定價碼及預約叫車的方式(違法)承攬業務;而現今國內許多計程車隊的電話叫車服務,也證明了預約制度的市場需求。但由於計程車相較於租賃車的數量大上許多(我認為跟台灣的都會交通環境與相關證照取得有關),所以租賃車產業反而一直處於弱勢。

此外,過往為了乘客安全與市場秩序,無論計程車或租賃車都管理規章與車行制度,但也造成個人營業(即便有牌也難申請)或兼職司機的不易生存。當然,這部分有許多法規必須配合修正,但數位經濟時代造成各種多元工作/創業形式的發生,各種資源(個人時間、閒置資產)的循環或使用其實是應該被鼓勵的。

Uber到底是車行還是平台?

其次,Uber到底算是未登記的派遣或租賃車行,還是獨立於乘客與司機之外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

這點先前已經有人研究過,關鍵性的區別在於兩點:
1. 是讓司機與乘客直接溝通的平台(如Uber),還是尚需經過一中央交換機構轉派的派遣業者(現有車隊叫車服務);
2. 資訊處理者是不是服務供應者與需求者外的「獨立第三人」。

由於Uber模式中是司機接受(或拒絕)乘客的預約要求,乘客也可以接受或拒絕司機提供的服務,而非由系統決定是否邀約成立;而傳統的車隊派遣業務則是由站台接受乘客需求、找到可接案的司機再回覆乘客,即便提供的服務相似,但資訊流程與保留雙方選擇權的精神卻其實不同。

其實這部分也就類似第三方支付或者許多新型態的電子商務平台曾經面臨的法規困境一般,同樣是金流支付與服務交易、貨物買賣,但由於交易模式與內涵不同,不應該用傳統的法規加以管理,而應另闢新型態的規範。

私家車是否該開放營業?

最後,也是最引起爭議的一點,就是私家車能否「共乘」並「收費」。或者說,非職業駕駛能否提供載客服務並作為營業收入。

引用前面採用過的這篇文章,其實已經很清楚指出:「我國『一般與職業駕照』制度反而突顯了很多便宜行事,而未能真正保障安全,只要我們無法避免小客車載人,家人與乘客都是一個自然人的生命,那麼在源頭上用單一嚴格駕照核發與更新制度管制,確保駕駛有足夠的駕駛能力、載客能力與身心狀況,才是破釜沉舟之計。」

這邊我想舉一個思考方向。大家都應該知道軍中有所謂「駕駛兵」吧?駕駛兵只要取得一般駕駛執照,就可以擔任一般軍用車的駕駛。其駕駛技能與體能要求,與一般駕駛沒有差異,也不需要職業駕駛資格,但其實提供的就是某種駕駛服務並獲得酬勞(無論是義務役或是志願役)。

不只軍中的駕駛兵,企業內的公務車或主管司機,若只服務企業內部或主管,也不需要職業駕駛人執照。所以,職業駕駛人很關鍵的特點是「服務非特定人」的營業形式(尤其計程車的隨招隨停服務),而與駕駛能力沒有關係。

事實上,職業或非職業司機的駕駛技巧與服務能力,以現有的法規制度,在執照上是無法顯現與考核的。我們都搭乘過讓人很不舒服的計程車,多少也有搭乘過很會開車、讓人放心的親友所駕駛車輛。

所以真正阻礙運輸產業與服務品質進步的,反而是沒有依據駕駛技能、服務品質而考核評分的系統,而非開放私家車上路這件事。

開放,才能創造競爭與創新

沒有錯,開放一般駕駛人營業會衝撞現有計程車產業,但等到無人車上路,計程車產業將面對更大的衝擊,我們為何不逐步因應運輸業的產業變革,而要繼續對抗數位經濟的大潮流呢?

如同個人或工作室在線下或線上都可以販售商品、提供服務並獲利,但是規模大了就必須有營業登記及課稅。過去攤商與現在網購都有類似的軌跡,我們一定也可以適應數位運輸產業的演進。

當然,開放必須有法源依據,乘客安全與運輸品質也才能得到保障。數位經濟的本質是數據導向與群眾智慧,並創造長期可信賴的平台或品牌。在面對數位殖民的時代,我們可以採取鎖國心態,但也可以勇敢開放並促進競爭。

從前面的歸納整理,我們應該儘速面對網路預約叫車服務的市場需求、第三方媒合與交易平台的存在現實,以及個人駕駛從事載客服務的數位經濟可行性,從計程車與租賃車的營運方式、駕駛資格、兼職比例等制訂多元的標準,才有可能讓數位交通服務業在台灣開始新的契機。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 Rocket Cafe數位時代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科技業併購案的啟示

開年至今,科技業併購消息出奇頻繁。從 Microsoft收購 LinkedIn,日本電信商Softbank收購 ARM,到美國電信商 Verizon 即將收購 Yahoo!等。除了雅虎台灣與旗下服務曾是台灣最大入口網站及拍賣、交友與網誌平台等而備受關注之外,其他多半會被認為與台灣的產業及企業無關。

但這些併購案的背後,其實都指出資訊產業在歷經個人電腦、網際網路與智慧手機崛起後,即將邁向了下一個世代;但台灣卻因為代工產業的成功經驗,加上網路產業「起了個大早只趕了晚集」而已經錯過一整個黃金十年。

當年由微軟與英特爾的個人電腦陣營拉動了台灣半導體與整個電子產業,數年一次的換機潮創造了電子五哥跟宏碁、華碩、明基等品牌;手機產業曾經也是代工與品牌各有斬獲,宏達電更透過與各國電信商合作而成就市佔率。

但隨著搜尋引擎、行動應用與社群平台等雲端服務成為科技業龍頭,硬體規格被軟體體驗取代,上網人口更從個人電腦上的兩億,成為如今行動上網的三十億。

除了個人電腦品牌一一隕落,智慧手機市場也邁入成熟期,連十年來一枝獨秀的蘋果都顯出疲態。因此 Microsoft, Softbank, Verizon 這些軟體業與電信業巨擘,才紛紛投資企業人資、行動運算與入口網站等科技服務企業。

而被收購的 LinkedIn, ARM, Yahoo! 各自遭遇不同的瓶頸,包括使用者成長停滯、行動市場日趨飽和、廣告營收被搜尋引擎及社群媒體整碗端走等,因而尋求企業顧問、智慧經濟與電信服務整合的新機會。

這些企業即便在各自領域遭逢瓶頸,卻可以給我們許多啟示。撇開落伍的企業人資市場不說,在行動裝置的電路設計領域跟網路服務平台,其實台灣的產業活力都相當充沛,但同樣需要下一個成長動能。

網路與行動產業已經邁向成熟期,但網路思維中的數據導向與群眾智慧概念,對台灣的多數政府部門與企業決策者仍然陌生。

歷經數位化、網路化、行動化的所有產業變革,即將邁入個人化與智慧化的新時代,過去容易因為預測失準而失敗的規模經濟將被透過數據精準預測的數位經濟取代。

所幸,除了這幾年許多創業者與投資人不斷投入數位經濟產業,新政府與民意代表也開始關注這個議題。只要開始,永不嫌遲。從人才培育、法規調適到資本市場,讓我們揚帆啟航,儘早進入數位經濟的大航海時代。

(本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24期【不規矩報告】專欄)延伸閱讀: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人人需要好教練



當我們談到教育時,總不免以「家長、學生、老師」做為主體,把「學校跟教室」當成場景,試著翻轉這些角色定位與空間型態,從使用者的角度談教育。但若把教育的目標訂為培養「終身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那麼,其實教育影響最大的不是在學期間,而是離開學校之後的人生。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關注創業議題多年之後,我不僅關心高等教育,也參與實驗教育的推廣。因為沒有習於創新的青少年,就不會有勇於創業的成年人。

但除了老師跟家長,我發現有一個角色與功能在教育體系或職能賦予上,其實被多數人忽略,就是「教練」。

由於多數台灣學生不被師長鼓勵參與體育或團隊項目,所以我們的校園生活裡除了級任導師與專任老師,頂多只有教官跟主任。即便是運動或音樂課程,也只有對這些課程與專任老師的無感甚至厭惡。

因為熱愛運動與音樂,我從小到大參加許多運動項目訓練跟室內外管樂團,接觸過許多教練。長大之後才發現,教練跟老師其實很不一樣。

首先,老師的指標是學生成績,教練的目標是選手成就。師生之間未必沒有情誼,但教練與選手之間更需要默契與信任,甚至有專屬關係,才能在場上發揮平日訓練成效、達成設定目標。

事實上,人生需要的各種教練,遠比學校老師多很多。

從呱呱墜地、爬行走路、哇哇學語、習字讀書,父母扮演的其實不是老師,而更像教練(但未必自知)。駕車考照需要教練,浮潛滑雪需要教練,開創事業跟經營管理也需要教練。

只是,我們是一個熟悉老師、卻對教練陌生的社會。

教練除了專業知識與教學技巧,更要豎立典範與建立信念。能看到學員的盲點,適時給予指導,又要能適度放手。要有豐富的場上勝負經驗,有系統策略與攻守戰術,更要伯樂識得千里馬,栽培後進勝過自己。

在創業領域,最好的投資人或外部董事不僅是創業者的好友良伴,更應該是個好教練,傳授創業經驗跟商場心法,教學相長也彼此砥礪。科技創業團隊與專業經理人尋求教練協助或成為後輩的教練,更是矽谷文化的一部分。

在產業變革與世代交棒的此刻,要傳承的不只是經驗與知識,還有典範與信念。願我們都能找到人生各階段的教練,也都能成為別人需要的好教練。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2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不確定的年代,企業如何投資未來?


在舉世譁然之下,英國公投脫歐成為今年最大的一隻黑天鵝。不說歐洲,美中日三大經濟體也都有各自的政經難題要解,無論川普是否當選美國總統、中國經濟能否軟著陸、日本央行能否提振景氣,全球產業命脈早已息息相關。

回到產業。諸多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技術發展加速,還有產品生命週期與消費者行為等因素,現代企業佔據產業龍頭的時間越來越短。微軟稱霸個人電腦將近三十年,蘋果在智慧手機產業剛滿十年的此時已顯疲態,網路與行動產業更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

而在歷史悠久的傳統行業或特許行業,尚未感受到明顯的產業變革,但隨著行動網路與雲端服務越來越普遍,實體通路與商業模式節節敗退,數位經濟與人工智慧終將席捲各行各業。

因此,如何投資未來,不僅是政府與個人的課題,更是所有企業主都必須思考的,無論你的規模、市佔率或產業地位曾經有多高(想想曾經輝煌的Kodak、Nokia、HP與Yahoo)。

投資未來說來簡單,但沒有人能預測未來。即便創投業也無法預測產業與市場的變化,早期投資的關鍵還是團隊。而對企業主或經理人來說,唯一能掌握跟思考的只有企業關鍵資源,尤其是目前擁有跟未來需要的。

說穿了,就是人才、資金與行業知識。

過往企業投資多半透過金融行業或商業模式創新,賺取現金流或長期收益。但隨著產業經營風險越來越高,資金收益與行業知識價值波動越來越大,真正值得投資的其實只有「未來的人才」。

再進一步說,就是投資教育。

事實上,多年來台灣的學用落差、產學脫節,主要由於基礎與高等教育的經費與資源幾乎來自政府部門(教育部與科技部),產業資源投入極為有限(無論是產業只求短期效益或相關法規限制造成)。

所幸,過往幾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投資教育。除了成立獎學金跟捐贈系館外,也有企業支持教師薪資(2007年力晶半導體捐贈台大應物所連續5年、每年500萬元之教師薪資,創下學界首例)。

最近有企業跟學校成立「企業公費生」方案,除補助在學期間的學雜費與生活費,並提供實習計畫與就業契約。這跟我四年前提出的「認養實習制度」十分接近,非常值得推廣,更是解決學用落差的好方案。

這些學生在實習期間或畢業後,未必能馬上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但只要認同企業文化,有一天將成為創新或內部創業的主力。

投資人才,就是投資企業的未來。而投資教育,就是投資人才的未來。

電影【實習大叔】(The Internship)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第1020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矽谷不是一個地方

矽谷值得學習的,不在廠房或園區建置,而是人才與資金的國際化及開放性,以及面對新興市場的機會與能力,最重要的是勇於犯錯、支持創新的文化。

The PayPal Mafia

千禧年至今我造訪矽谷八次,目睹網路產業的興起,也看到科技公司大舉徵才與薪資上漲對當地交通與房地產的影響。一年半前,我參訪了 Google, Facebook, LinkedIn, Twitter, PayPal等網路巨擘,與員工或管理階層對談,更是深刻感受到「矽谷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個地方」。

其實,若論硬體與環境,台灣早就有類似矽谷的地方。新竹科學園區當年就是仿造矽谷的工廠建築與街廓綠地而規劃。但為什麼歷經三十年,矽谷能從硬體業順利轉型為軟體與網路業,而我們依舊停留在硬體代工的產業範疇裡呢?

關鍵就是,矽谷不是美國政府打造的。矽谷是自己長出來的,產業轉型也是創業者與投資人驅動,就連「矽」產業當年也是被居民因為高污染而趕走的。可以說,整個矽谷都充滿了「凡事自己來」的習慣與態度。

2005年創立、至今投資超過1000家新創企業、估值超過650億美元的創業加速器 Y Combinator 創辦人 Paul Graham 曾說:全美許多城市都有傑出的工程師(例如波士頓、芝加哥),許多地方也住著有錢人(例如紐約、洛杉磯或佛羅里達),但只有矽谷「同時」擁有許多想創業的工程師與願意投資的有錢人,而且這些有錢人幾乎都有創業經歷(願意犯錯、更可以指導創業者),因此矽谷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創業生態系(Startup Ecosystem)」。

如果「人才、資金、市場、文化」代表了創業生態系的重要元素,矽谷值得學習的不在廠房或園區建置(何況我們已經俱備),而是人才與資金的國際化及開放性,以及面對新興市場的機會與能力,還有勇於犯錯、支持創新的文化。

未來十年,全球少數有人口紅利、消費市場仍有高速成長動能的,就是與我們相鄰的東南亞區域經濟體。由於當地華僑、台商的影響力,還有多年來在台僑生與新住民的往來,台灣有充分的優勢跟機會經營這個區域,並擺脫中國經濟趨緩造成的各種衝擊。

而因為內需市場規模與高速人口成長,歷經多次產業升級,我們依然習慣製造出口的經濟模型;但隨著所得提高、知識提升與人口老化,台灣其實必須要轉型為服務出口的商業模式,並理解消費性網路產業所需要的數據思維與群眾智慧。

台灣不需要更多的園區,也不缺廠房與工作空間。我們缺乏的是對創業者的包容與支持,還有適合國際人才與資金進場、讓創業者能帶兵出國打仗的法規與資本市場。連紐約、新加坡還有新竹都無法複製矽谷了,重點真的不是預算跟園區。

人,才是創業與投資的主體,而非廠房與設備。矽谷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文化,一種「把人當作主體、一切都自己來」的文化。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18期 【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戰功與格局

對於 AppWorks 來說,我們把創業分為 0→1 與 1→ 100 兩個階段,並分別以加速器創投基金給予資源。在加速器階段,我們以決心、執行力與相關經驗作為入選條件,那麼在規模化階段我們又在乎什麼呢?什麼是台灣創業者最該培養的特質呢?



讓我先從三個故事說起。

第一個故事,關於蘋果與微軟的兩位創辦人。賈伯斯傳奇的一生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1997年重返蘋果時,公司財務非常吃緊;他求救的對象居然是一輩子嘲諷只會賺錢而缺乏品味的比爾蓋茲,而對方也大方伸出援手

即便這筆投資後來讓微軟獲利不少,但賈伯斯從來沒有因此減少對比爾蓋茲跟微軟陣營的嘲笑,而是用更努力的創新來向對方當年的支持「致敬」。

第二個故事,則跟蘋果跟谷歌有關。

2010年一群蘋果頂尖工程師離職創業,以人稱「iPod之父」的 Tony Fadell 為首,創立智慧家庭裝置品牌 Nest。從開發一個以手機連線控制的智能空調控溫器開始,他們號召了數十位工程師。到產品出貨時,公司規模已經上百人。到了2014 年初,Nest 被 Google 以32億美元收購

Nest 的故事對於許多台灣硬體新創團隊而言,非常不可思議,不只是創業時的募資規模,還有數年內被高價收購的成就,而是他們願意用非常高的人力規格與技術能量,開發一個小小的溫控硬體裝置,只為了達到最佳的使用者體驗。

第三個故事,是關於由 AppWorks 所輔導及投資的人工智慧影像辨識團隊,盾心科技UmboCV

盾心的創辦人在安控產業有豐富而成功的北美市場銷售經驗,並號召了一批人工智慧與影像辨識的技術高手。但在創業初期,我們一直認為,團隊若缺乏硬體高手,而只是靠代工外包,將失去軟硬整合的核心技術以及在台灣設立據點的關鍵優勢。

當時我們輔導的另一個硬體團隊執行長,曾任宏達電的技術主管、負責十多款手機的硬體開發,有時會協助盾心解決硬體開發問題;但直到他跟盾心都發現,僅以顧問或外包方式進行,速度與品質都無法滿足需求。因為 Nest 的「小裝置用大規格開發」的故事啟發,這位執行長決定放棄原先的創業,加入盾心。

這三個故事,說的其實是「格局」與「戰功」,也就是我們投資盾心科技的主因:因為幾位創辦人兼具「格局」與「戰功」,即便產品還在開發,人工智慧產業也才方興未艾,我們依然願意冒風險進場。

由於台灣的教育環境與職場經驗,多數人都習慣了「零和競爭」遊戲,彷彿別人的失敗就是自己的成功。大格局的「競合關係」對多數台灣人而言,是很陌生的友誼型態跟夥伴關係。

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是,許多年輕人期盼著上一代交棒,但可曾想過,那些被期待著該交棒的長者前輩,當年可有什麼棒子交到他們手上?

棒子不會天上掉下來,戰功才能開國立業。領人糧草的大將軍,跟聚眾成軍的小流氓,如果都會帶兵打仗,哪個才會開創新局?

小確幸不是問題,生活與內容產業結合科技甚至是台灣的好機會,但是缺乏格局與戰功,才是高談產業轉型或創新創業當中,台灣最大的危機。

創業不見得要規模化,也未必要找天使或機構投資人。但如果我們要打國際賽,要登上世界舞台,你需要的不只是勇氣跟熱情,而要讓別人看到你的戰功與格局。


(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16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圖片來源;本文刊登之前,Tony Fadell 居然離開了 Nest,也算是一篇紀念文吧...)


延伸閱讀:

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新政府最重要的事

在GDP連3季負成長、景氣燈號連10藍、出口年增率連15黑的嚴峻經濟狀態下,新政府已經走馬上任。面對不亞於金融風暴時期的險境,新政府顯然必須把提振經濟做為主要施政目標。但在高喊產業革新、提高競爭力之前,我們必須先搞清楚,眼下台灣經濟真正的問題是來自哪裡。

(圖片來源


台灣的經濟型態,向來是以加工出口跟進口替代為主,這是小國的必然,而在過去曾經有過雨傘、自行車、紡織品、計算機、半導體、筆電、面板、太陽能等不同類型但同樣的代工思維產業龍頭,而出口主要市場也從美國、歐洲、日本,到近期內需市場不斷擴張的中國。

因此,隨著中國政經情勢在過往兩年劇烈震盪,在貿易與資金自由化的時代,許多國家的資本市場與出口經濟,全都隨著中國經濟成長衰退而熄火。不只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與東南亞各國也紛紛遭到波及,而且依賴中國市場越深的國家,受傷越重。

這也就是台灣經濟目前最大的難題。台灣的經濟靠出口,但無論是代工或出口,許多產值都依靠中國的生產力與消費力來創造。而且外包勞力的部分越高,對國內經濟的損害越大(那些勞力所得如果留在台灣,將會創造多次的經濟循環)。

新政府顯然也明白這些問題,雖然沒有明確宣示,但「加速產業轉型」、「擺脫中國影響」、「建立自身優勢」,將是長期提振台灣經濟與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思維。

最明確的政策,除了「五大產業」之外,就屬於「新南向政策」。東南亞市場除了有明確的人口紅利與經濟成長動能,再加上長期與台灣關係密切的台商、僑民與僑生,還有在台生根多年的新住民與二代,這些實質條件與優勢,只要配合產業與勞動政策(降低工時、提高薪資、創造非典型勞動等),將讓台灣得以從備受中國經濟牽制的島國,轉向成為東南亞甚至亞洲經濟體的新典範。

但是,要轉變台灣的產業與勞動型態、面向新市場,其實最大的問題根源不在經濟政策,而在教育、媒體、法人與法規。僵固的人才結構與資本市場,才是造成政府高喊產業轉型、提倡創新多年,卻只能緩步前進的原因。

而說穿了,卡住教育自由化、資本自由化的,也只有法規制度,跟諸多主導法規研議的法人單位。六年來我投身台灣的創業環境改革,參與數十場政策及法規會議,三年前寫下了【原來我們輸在政府】的感想。

因此,新政府最重要的事,不是規劃產業轉型,不是創造政策誘因,而是大力鬆綁法規,調整法人結構。讓民間的人才與資金活力得以發揮,在立法修法時廣納民間的聲音,那麼,我們才能真正迎接新時代得到來。

(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14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你要開始償還運動債了嗎?





在軟體與網路創業圈裡,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技術債」(Technical debt),它指的是在創業初期開發的程式碼或產品功能,因為產品或服務大受歡迎、使用者數量暴增,但系統穩定度與功能成熟度卻因為程式碼撰寫或更新的進度沒有辦法趕上(通常是因為開發者經驗不足或人力有限),而造成的系統性問題。技術債積欠過久,可能會導致系統崩潰,輕者砍掉重練、獲得使用者體諒,重者導致產品失去信賴度,甚至結束營運。


創業者在規模化的過程中不僅會遇到技術債,凡是因為成長過快所導致的資源瓶頸,包括管理能力、資金週轉、人力短缺等,都會形成管理債、現金債、人力債等,這些讓創業者每天頭疼的各種問題。

雖然這些「規模化債務」對創業者與投資人都是「幸福的困擾 (happy problem to have)」,但日積月累,就會成為嚴重的問題。

其實人也是一樣。

即便人類生活在百年內飛快進步,但身體來自數萬年的世代演化,早已形成運動與思考的本能。多數人會認同人類是地球上最會思考的動物,但卻不知我們也是地球上跑得最遠的陸上動物。我們所擁有的運動能力,跟思考、溝通、學習能力一樣卓越。反過來說,缺乏運動的身體,不僅沒有善用本能,更導致嚴重的身心問題。

在台灣,多數人欠缺規律運動與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其實反映的是勞動過度、身心疲乏。也可以說,我們不斷欠下「運動債」與「思考債」,如同創業者面臨的「技術債」一般,初期不覺有礙,但日子一久,你會發現身心靈的損害跟病痛越來越嚴重。

也因此,要提升或翻轉運動、教育、健康或內容產業,其實要從多數人的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唯有創造彈性、開放、尊重個體的工作型態、就業環境與社會制度,才能讓人回歸生活與家庭,鍛鍊身體與腦袋。

越常使用你的腦子跟身子,它們會越靈光。根據個人經驗與許多研究顯示,規律運動不僅可以改善身體,對思考能力與工作效率也有長足提升。而重點不在運動的強度(距離或重量),而在運動的頻率(每週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的心肺運動)。

欠債快還,再借不難。唯有改變你的工作型態,才會擁有生活、健康與真正的自由意志。那也就是人類面對機器人與電腦,真正的不可取代性。

你,準備開始清償「運動債」了嗎?

(影像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1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熟齡實習與工人智慧


最近在幾個校園演講,遇到不少教授或系主任,談到畢業生就業困境,往往束手無策;若再提到電腦與機器人可能造成大量失業,無論藍領或白領工作,這些學界菁英們也不免擔憂自己的未來。

但是,因為台灣人口結構的改變,根據國發會的推估,從今年(2016)起,十五至六十四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十八萬人。到底,我們將面對缺工還是失業的時代?

以現今的台灣經濟環境來說,人口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快速改變,其實是同時發生的;而由於社會高齡化速度極快,我們將會先面臨缺工危機,然後在五到十年後開始面對大規模的結構性失業問題。

樂觀地看,許多消失的工作機會,原本就屬於高重複性、低知識性或低創新性,就算被機器人與電腦取代,也剛好彌補就業人口減少所短少的勞動力;但如果從人力資源與社會創新的角度,其實退休人口與社會新鮮人有許多特質互補及價值共創的機會。

相信不少人看過【高年級實習生】這部電影。退休者進入高速成長的新創公司,擔任執行長身邊的實習生,對雙方與整個公司而言,都是既新鮮又有趣的經驗,但一開始也充滿不適應與不信任,直到長者的紀律、智慧與經驗,為公司、其他實習生與執行長個人帶來難得的體驗與價值,故事結局讓人感動而深具啟發性。

對照傳統的企業型態與多數人的職涯發展,熟齡回鍋職場、甚至進入校園,其實可以創造許多有意思的事情。

無論是藍領或是白領的退休者,既然能安然下崗,一定在生活、工作與健康各方面取得平衡,或者至少在錯誤中已經學到教訓;這些經驗若能直接傳承給新鮮人甚至還沒畢業的實習生,都是在傳統科層組織中,很難有的「隔代教育」或「跳級學習」機會。

再來是新創組織的創辦人或執行長,無論創業或管理經驗是否豐富,其實都需要各種類型的導師或教練來協助。除了正當壯年的投資人或董事會之外,能夠向退休者請益,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價值甚至不亞於跟同儕創業者相處交流。

再從退休者的角度來看,台灣平均健康壽命已逾七十,也就是退休後至少還有五到十年的時間可以貢獻經驗與智慧。而面對小自己超過三十甚至四十歲的世代,不僅有易子而教的心態,甚至已經接近祖孫的智慧傳承。此外,學著被年輕人面試到錄用、工作指派與管理,一定可以學到新事物與新經驗,除了心態甚至身體跟著年輕起來,回家與自己的兒孫相處,也會有更多話題與樂趣。

當然,從雇主角度出發,退休者重新回到職場,有許多制度與環境要微調;也因此若能以熟齡實習(而非正職)的方式進行,對於財務負擔與管理成本,都是最容易調整的。政府只要在勞動法規加以調整,並給予政策誘因(稅務、獎勵、雇用比例)等,這件對所有族群都有好處的事情,將更快能落實。

面對人工智慧即將取代我們的未來,也許熟齡實習背後所代表的工人智慧是最好的解答。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發表於今周刊1010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讓學習可以選擇,讓天賦得以自由


許多朋友聽說我們在經歷半年的學校教育後,就決定讓孩子轉學進入實驗教育團體,紛紛詢問:「你們怎麼這麼勇敢?怎麼知道這樣比較好?」

其實,不同教育環境的選擇,原本就是一種人生態度與實驗精神。沒有嘗試,無從得知是否更好;而轉學前我們做了許多功課,面談多次並讓孩子試讀之後,加上認同共學組織與自主學習的理念,才跨出這一步。

碰巧上個月台北市教育局正進行「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訪視,以家長身份參與會談的我,理解到主管機關的態度已從監督、管理轉為輔導、服務,但作法上仍然非常保守,例如:採用多年前設計的制式評分表、依然想舉辦「成果發表會」來「評鑑」這些機構或團體。

其實無論哪一種學習環境或型態,成果其實不需特別發表,只要看到孩子樂在其中,並成為他們自己,就是學習真正的樣貌。

最近在一場聚會,認識了長期推動實驗教育的陳怡光先生(人稱陳爸)跟他的女兒陳明秀。除了佩服陳爸在自學領域所做的示範與投入,更驚訝於現年十八歲、已經開設滑雪學校的明秀所展現的落落大方與言之有物,完全不輸給一流大學的畢業生。



我不否認明秀的自學經驗,是因為擁有資源豐富、自由開明的家庭;但若觀察台灣的實驗教育發展,即便是中產階級甚至富裕家庭,教育心態仍偏保守,所以實驗教育的推展反而落後,明秀的故事也因此更有啟發意義。

十年來,由於資訊取得的門檻大幅降低,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遠勝以往。我認為「千禧世代」的孩子,將在十到十五歲尋求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十五歲到二十歲培養職能經歷或創業基礎,之後就該放手自行開創人生。而四年的大學教育,將是相對落後的學習形式,將被結合短期課程、交換環境與產業實習的混合式多元體驗給取代。

即便這樣的未來已經不遠、實驗教育也開始日益普遍,但多數台灣父母仍對教育充滿焦慮與不信任。研究多時,我發現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制度缺乏「選擇權」的設計。

孩子們的天賦與學習機會,不該受到現實的資源差異、或資訊及環境的限制,唯有提供充足的「義務教育選擇權」與「成年教育保障權」,才能保障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學習熱情與適合型態。

而這才能真正解決台灣的長期人才問題,也才是面對機器人與電腦即將取代人類的因應之道,因為天賦、熱情與勇氣,將是人類無可取代的特質,也是教育最該啟發的事。

(本文經編輯後,發表於今周刊1008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圖片來源
---
延伸閱讀: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健保,真的保障健康嗎?

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相對他國便宜與便利,卻也讓民眾沒有主動追求健康的誘因;其實可以透過大數據連結穿戴裝置來管理健康,不生病,才是醫療的終極目標。



七年前,我因為一場摔車,開始游泳進行復健,後來還參加鐵人三項等運動,但除了體力變好,沒有真的變健康;高血壓與高尿酸的症狀一直伴隨著我,結石或痛風更不時影響工作、家庭與生活。

我開始認真思考,並改變生活習慣,透過運動科技與專業教練的輔助,經過半年調養,在年初的健檢中,除了沒有紅字,心肺功能被評估比實際年齡年輕十歲以上。這段經驗,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是否因為過度依賴「醫療」與「健保」,而不曾好好追求「主動」健康。

醫療行為,可以分為「預防、診斷、治療、追蹤」。多數人即使知道預防醫學的重要,但醫療資源八成仍然花費在診斷與治療項目上。隨著醫藥技術進步,我們可以醫治(或控制)越來越多的疾病,但多數人其實並沒有越來越健康。

事實上,台灣人的平均壽命 79.5 歲,而健康平均餘命僅 70.8 歲,等於生命最終有八年時間受病痛之苦。在北歐,已經把臥病十四天當成健康管理的目標。不生病,才是醫療的終極目標。

全民健保在台灣實行二十年,拉起了很高的社會安全網,但也改變了多數人的態度與行為,把健康「外包」給醫院及健保制度;無行為差異的制度,一定會造成濫用,而目前的健保,沒有讓民眾主動追求健康的誘因

在這個大數據與物聯網的時代,歐美許多車險業者已經開始透過智慧型手機與行車電腦,針對高風險駕駛行為,或疏於保養的車輛提高保費。與「行為」連結的汽車保險制度設計,可以促進主動式的駕駛安全與風險意識的提升。

連結穿戴裝置與健康管理的產品,只是透過大數據讓健康結合保險與醫療產業的開端。不生病,才是醫療的終極目標。而要改變行為,唯有重新設計系統。例如落實分級與轉診制度,並重新分配資源與誘因,提出運動處方與健康管理平台甚至強迫休假制度,不僅要改變健保,也要從運動、教育、勞動等面向推動,我們才會真正開始習慣與思考,什麼是「主動」的健康。

(本文經編輯後,發表於今周刊1006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太陽花世代的競爭力

台灣在內容、設計與教育這些「小產業」,具有絕對優勢, 但新政府提出的產業政策,依然以台灣固有的產業範疇規畫,令人憂心。


兩年前的此刻、2014年3月17日前夕,應該沒人能預期,一場改變台灣社會氛圍與政治勢力分佈的學生與公民運動,將展開序幕。之後的事情已成為歷史,我不再贅述。

除了公民意識抬頭、兩場選舉翻轉了台灣政壇,其實服貿學運或太陽花世代所代表的意義,一方面表達了對代議政治、兩岸經貿與世代差異的焦慮,也反應了新經濟的本質,也就是「群眾智慧」與「數據能力」。

事實上,「群眾與數據」就是「新經濟」或「網路思維」的核心,除了是兩場選舉的勝負關鍵所在,更是新舊世代的最大差異。台灣的經濟與產業需要轉型,資金、人才與社會階級的流動明顯不足,但如果新政府不能看懂「新經濟」,將讓我們持續陷入停滯與失落。

也因此,當新政府提出的產業政策,依然以台灣固有的產業範疇、地域規劃與規模生產方式來規劃「物聯網」、「五大產業」或「智慧經濟」,令我格外憂心。

回首三十年前,我們從加工出口區轉型科學園區,讓硬體製造業與電路設計業成為人才、資金投入的重點,帶動了經濟奇蹟。問題是,這些戰略優勢與PC產業的市場景氣,紛紛離去。智慧手機與平板產業的軟硬體商機,我們沒能把握;網路產業更是持續失落十年。

新政府的重點產業是生技與物聯網。生技業需要世界級大廠的策略合作,才能降低法規與市場風險,而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也是遊戲規則與生態系,而非技術。我們的科技業與製造業巨頭應該開始思考下市或合併才能自由轉型,並收購有能力制訂標準或改變遊戲規則的品牌或新創企業。

拋開硬體製造與規模生產思維,台灣在內容、設計、運動與教育這些「小產業」,反而因為政治與媒體制度的開放,社會型態與生活品質的提升,具有華人社會與東南亞區域的絕對優勢。

上個月,富比士(Forbes)雜誌發佈首份亞洲版「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30 Under 30 Asia),介紹亞洲各國十個領域的300位傑出青年,稱許他們具有「改變世界的潛力」。

這份名單當中有三位台灣新世代:「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為台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以及在「3D列印裝置Flux」創辦人柯軒恩。這三位分別代表新世代的新創資本、翻轉教育與創客勢力,也都俱備了群眾智慧與數據能力,創造了許多前輩瞠乎其後的商業模式與社群影響力。

幾年來在校園演講、孵育新世代創業,我其實對他們的競爭力一點都不擔心,但對於世代交棒的速度感到憂慮。新政府要向新世代學習,善用群眾與數據,每個公民也都可以貢獻自己,才不辜負那場兩年前的公民運動與社會力量。

(本文經編修刊載於今周刊1004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大創新,從小學起

這幾年,台灣傾全國之力推動創業與創新,甚至在大學裡當作一門課來教。事實上,創新要從小開始,先從小學教育改善起,把學習、創作的能力與興致還給孩子。



過了一個年,我們家有了許多新氣象:除了休假半年的我,即將回到工作崗位,才進入公立小學一學期的女兒,也轉入實驗教育的共學團體就學。轉學對我們來說,並非容易的決定。但經過一個學期的「震撼教育」,我們決定盡早跳船,還給孩子與我們「正常」的學習心態與日常生活。

說實話,教改多年以來,教材內容確實靈活豐富許多,校舍建築與課程安排也比我們小時候活潑。但不管教材再新、校園再好,教與學的思惟如果保守僵化,課堂上依然是一場災難。例如,小一上的生活課本,有拜年形式的介紹,列出「親自、卡片、視訊、電話、簡訊拜年」等方式。

於是,在期末試卷有這麼一題:過年時候,我會採用「 」的方式拜年。

看到試卷,我實在不懂出題動機。考背書能力?還是親自拜年才是標準答案?出題者顯然沒把其他可能性與社會多元面貌放在心裡。

類似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集體教學作為評量標準、教育現場與評量方式缺乏彈性空間與多元思考,還是讓我放棄體制教育。

從事新創孵育與早期投資多年,我一直覺得創業不該在大學裡當作一門課教。但自己的孩子經歷了體制教育一學期,我發現問題不在於大學裡能否教創業,而是從小學開始,教育就扼殺了創業與創新的種子。

成功的創業必定來自敢於夢想、樂於實踐。偉大的創新,則取決於所解決「問題」的格局。我們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寫了十二年回家作業,每天應付「短期」操作型的「作業」,到了十八歲,(多數)已失去思考長期「問題」的習慣與能力。

這幾年,台灣可以說傾國之力推動創業與創新,許多大學校園也開始瀰漫創業風氣。在我來看,創業的時間點並不需要提早,但創業的態度與能力要從小培養。

華麗的填鴨,依然是填鴨。把學習、創作的能力與興致還給孩子,他們才會有機會選擇跟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本文刊登於 20160303 出刊的1002期今周刊 【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

(文中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