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出場之必要

出場,又稱退出、退場。就是投資人將手中持股出脫、獲利了結或認賠殺出的行為。身為創業者,你未必想出場,但你的投資人,多半希望能「逢低進場、漂亮出場」!



創業這事情往往是這樣的...

你有個理由,有個夢想,有件事情,有個開始。你一直做下去,遇到很多困難、很多挫折,你一一克服,贏得一些客戶、一些使用者。

但這就像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你只是一直在跑道上,像阿甘一樣的不停往前跑。

直到有一天,忽然,有人說你成功了。

其實你不知道,為什麼那叫成功。要不然你自覺早已成功,或者,你覺得成功離你還很遠。

但,資本市場怎麼定義「創業成功」呢?

簡單的說,就是你。讓。投。資。人。成。功。出。場。了。

這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答案。創業過程中,你為了擴張規模,進行募資。而籌資對象約莫分為借貸、租賃與投資等,前兩種要求的是「穩定的現金流收益」,而投資人要的則是「逢低進場、漂亮出場」。

你所知道的、知名的成功創業者,要不然公司上市掛牌,而且股價一飛沖天;要不然被大公司收購,成為專業經理人,或者賣掉手中持股、離開團隊再次創業。

無論創業者是否持續在原來的新創企業繼續經營,或者轉換跑道再次創業、甚至成為天使投資人或加入機構投資人,其實在那個出場的瞬間,投資人只關心自己是否漂亮出場,至於你會不會繼續經營,是否繼續創業,或者加入投資人的行列?

那是你的事情。(當然,他們可能會再次投資你,如果你曾經讓他們漂亮出場的話)

投資人,其實只關心出場而已。

我們一直強調,創業,就是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面對客戶與使用者,你要透過產品或服務,改善、改變他們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問題,讓使用者愛上你,更讓客戶掏出錢來。

同樣的,面對投資人或資本市場,你要理解他們最大的問題或需求是什麼

既然他們被稱為投資人,自然,最關心投資報酬率、投資績效、投資風險。

而最大的投資風險之一,往往就是無法出場。

真的。「無法出場」是所有機構投資人(尤其是創投)最大的痛。就算是最成功的創投,有幾支全壘打的投資案,手中也可能有許多難以出場的投資戶。

對創投而言,投資戶如果資金用盡、燒光認賠還好了事,畢竟可以解散清算,不用再花人力物力。但是半死不活、有營收沒獲利,或者很會募資卻始終賺不了錢的公司,最是可怕。

也因此,雖然嘴巴上不一定明講,但厲害的創投、資深的機構投資人,在一開始打量一家新創公司的時候,在好感浮上心頭的瞬間,滿腦子其實都在想:「我如果投資這家公司,要怎樣才能出場?出場倍率大約多少?什麼時候有機會出場?」

身為創業者的長期伙伴,我們投入時間、精力與各種資源。而為了創造價值,協助找到商業模式的團隊往規模化的路上前進,並且維持這個機構的長期營運,我們也成立創投基金,進行股權投資

我們把育成服務是一種長期投資行為,也不以持有股權作為投資基礎。但是一旦我們投入資金,由於基金股東多數是機構投資人,他們追求漂亮出場的投資目標,我們在投資時也會把「出場機會」當成重要的評估指標。

我們觀察到,多數第一次創業的創業者,對於資本市場與機構投資人極不熟悉,往往連商業模式都還在摸索建立之中,對「規模化」都沒有想法或規劃,對於「出場」就更是感到陌生而遙遠。

但一旦你的產品與服務開始受到市場歡迎,嗅到商業模式成功的氣味,你想要找投資人協助你規模化,千萬別忘了,投資人最期待的,就是成功出場,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無法出場。

而且,一旦你讓投資人嚐到漂亮出場的滋味,下一次你再出來創業,相信我,會有一大群投資人從一開始就追逐你、希望投資你,而不是像一般創業者往往要到公司賺錢才會有人開始注意。

法界有句名言:「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而在投資領域,我覺得是「出場之所在,成敗之所在」。

如果你正在創業,已經有初步的市場成績、對於資本市場與規模化感到期待與好奇,對於創業的下一步感到疑惑,appWorks 育成計畫第八屆正開始招募新創團隊,歡迎你的加入

(圖片來源:Flickr
---
延伸閱讀: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內容,讓你更有魅力!

從今年九月份開始,我很榮幸應邀擔任 UDN(聯合新聞網)專欄作者,每兩週出刊一次。雖然在 UDN 上的點閱率遠高於我自己的網誌,不過相信有一些這邊的讀者,不一定是 UDN 的閱聽使用者。所以我將會把發表過的專欄,轉載到這裡,並且發表一些前言或在UDN發表看到後讀者回應的感想。

以下是在 UDN 發表的原文【內容,讓你更有魅力!】:


圖片來源:UDN 專欄

投入行動與網路產業的創業育成與投資多年,常聽到創業者說:「我們要蓋一個XX平台(XX可能是餐飲、旅遊、運動、團購等),吸引消費者來使用,可以賣產品或廣告…」,希望透過網路或行動服務來創造流量,進而產生商務機會。

不過,這些創業者往往誤會的是:吸引人們光顧平台的,不是平台本身,而是平台上的「內容」。沒有內容,就不會有「流量」,更別提「轉換率」了

內容?那是什麼?流量跟轉換率又為什麼重要?

簡單來說,所有由創作者所產生的文字、圖像、影音、多媒體,或者任何被著作權所保護的資訊,透過網路傳播而被閱聽與分享,都可以稱為內容。

舉例來說,YouTube上的影音短片,就是最吸引人的內容。如果有一天你連上YouTube,卻找不到有意思的影片,你會想再點擊它嗎?或者,Facebook上只有你跟你朋友的個人資料與大頭照,沒有了現在最頻繁使用的「拍照」、「打卡」、「動態」等功能,就算「按讚」、「分享」功能再好用,Facebook的使用者跟流量應該也會大幅下降。

其實內容的產出、編輯、銷售與相關的商業模式,在過去就存在:我們把它們稱做「出版業」、「媒體業」、「音樂產業」、「電影產業」等,現在有了比較時尚的說法,例如「文創產業」,也有了新的平台如「網路媒體」、「社群媒體」等等。

過去的內容產業,要嘛把內容當成「產品」賣給消費者,例如唱片、電影、書籍、畫作等(所謂藝術創作行業),或者透過內容的編輯製作與發行發送,銷售廣告欄位與時段,例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又被稱為平面與電子媒體)。

隨著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我們有了第一代的入口網站(如Yahoo!, PChome)跟第二代的使用者創作平台(如無名小站、Flickr、YouTube等),這些網站或平台,都是利用銷售「網路廣告」產生營收,透過不同的欄位廣告與播放模式,讓使用者點擊廣告,得知商品或通路資訊,或直接跳轉到電子商務網站或商品連結。

也因此,這些網站或平台,拼命的創造會員或使用者的數量,希望透過「流量」增加,讓廣告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其實,這就是過去「大眾媒體」播放「廣告」的概念(想想你記得多少「好看」的電視廣告?),只是把播放的平台搬到網路上而已。

2008年開始,智慧手機與社群媒體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上網方式,不再侷限在辦公室或家裡的電腦前面,而是隨時隨地成了低頭族;上網也不再只是查資料、逛網站,多數時候是在看朋友做些什麼,或者跟朋友們分享自己在做些什麼(照相、打卡、發文)、關注些什麼(按讚、留言、分享),至於其他時候,我們則是在找東西、逛東西、買東西…(想想你上個月在購物網站花了多少錢!)。

在行動與社群年代,由於社群平台的大量出現,每個人在網路上的行為越來越多樣化,多數人已經越來越少登入「入口網站」,而是利用「搜尋引擎」跟「社群網站」來查找資訊跟跟朋友交流。

過去被認為少數人才具有資格、必須是知識份子或廟堂之上的「意見領袖」,現在人人都有機會當,只要你是「某領域達人」、「知名部落客」,或者擁有超高人氣的「粉絲頁」或個人網站,其實你就是一個「社群意見領袖」

而成為「社群意見領袖」的方法,其實只有一個,就是不斷地創造「優質」的內容。怎麼定義內容是否「優質」?一個是看流量的成長率,另一個則是「轉換率」。

流量的成長,有花錢跟不花錢的兩種。花錢的就是透過跟前述入口網站或搜尋引擎、社群網站買網路廣告,因此花錢可以買到流量,但不一定能買到你要的TA(Target Audience,目標受眾)。而不花錢的流量,就是來自搜尋引擎,只要你的內容具有吸引力,分享、轉貼、轉載與超連結的網址夠多、夠重量級,還有關鍵字夠特別,內容在搜尋引擎上的排名就會上升,而透過自然排名產生的搜尋流量,是既不花錢甚至還可以省錢的(Google的關鍵字廣告,是根據搜尋排名計費,排名越前面,給你越優惠的費率)。

而「轉換率」呢?轉換率是定義每一種網路行為之間的使用比率關係,例如從「瀏覽網頁」到「留下資訊」到「成為會員」到「付費使用」,都有一定的比例關係,一般來說大約是100:30:10:1的關係。

轉換率越高,表示內容吸引到一群越有貢獻度與黏著度的使用者。而流量就不一定了。在今天的網路產業,「內容」創造「社群」聚集,「社群」帶來「商務」機會,商務機會未必是銷售產品,也可是產生影響力或聚集群眾、發揮影響力。

利用內容來產生優質行銷效果的案例不勝枚舉,例如在一個月內創下15萬粉絲人數記錄的「iFit愛瘦身」,以及透過網站平台幫消費者找到優質裝潢修繕師傅的「5945呼叫師傅」,或者提供美食餐廳24小時訂位的「EZTABLE」,通通都是利用內容來產生搜尋排名上生的效果,產生「好的流量」來源。

不信?請在Google敲下關鍵字「瘦身」、「裝潢」、「餐廳」,你就可以看到他們在相關關鍵字的搜尋排名。

另一個好例子,是我的事業伙伴,appWorks Venutures(之初創投)的創辦人暨合夥人Jamie(林之晨):他從四年前開始每週寫五篇網誌(Mr. Jamie),產生的內容影響力非常驚人,除了創造了appWorks這個平台與團隊(我們所有成員都是從他網誌的讀者,變成朋友跟工作伙伴),也產生了每個月六十萬的瀏覽量與五萬名的粉絲人數。在Google搜尋「創投」、「創業」,就可以找到我們。

內容,不僅僅只是有用或好玩的資訊而已。內容,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影響力。
---
這篇文章老實說偏硬,也不容易引起廣泛討論或回應。不過 UDN 的流量讓這篇冷門文章在一個月內創造了一萬多次的點閱率,也算是測試這個專欄未來的基本流量。
---
延伸閱讀: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創業,常被比喻為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賽,除了是體力與耐力的雙重考驗,也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具體實踐。而參加過三場鐵人賽事、完成了第一場標準鐵人賽之後,我發現無論運動或是創業,日復一日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事。



由於生活作息的改變、還有對運動生理學的重新認識,過去把籃球作為主要休閒與社交活動(甚至因此認識創業伙伴)的我,兩年前開始展開路跑運動並參加賽事,到了去年開始練習鐵人三項運動(游泳、單車、路跑),並跟一群 appWorks 培育的創業者,一起到台東參加了第一場半程鐵人賽(簡稱半鐵)。

到了今年四月,參加了在新北市碧潭舉辦的第二場半鐵之後,我覺得應該可以升級往標準鐵人賽事(奧運距離三項運動,或稱 51.5 鐵人三項)邁進了。於是,報名了九月份在新北市二重疏洪道「微風運河」所舉辦的「2013新北市國際鐵人三項錦標賽」,做為個人第一場標準鐵人賽(或稱初標鐵)。

如同前兩次半鐵比賽一般,我展開了持續的練習,把三個項目的練習距離分別增加到比賽的規格(游泳 1.5 km、單車 40 km、路跑 10 km)以上,也開始鍛鍊核心肌群與心肺功能,並繼續利用 RunKeeper 進行三項運動的記錄與訓練活動的管理。



其實三個項目之中,我對於游泳較有把握,雖然採用的是蛙式,但根據平時在松運深水池練習的經驗,還有兩場半鐵的成績,我的速度已經不輸給多數業餘好手(1,000 m 在 22 分鐘內),而且短期內進步的空間也有限,所以在賽前把主要的練習時間都放在單車與路跑上。

由於在四月份碧潭賽事前,我才添購了公路車進行練習與參賽(去年的台東半鐵是租用當地的平把單車),而且由於自行車項目在三項之中所佔時間一般最長、距離最遠,是影響成績與排名的關鍵項目,所以這次初標鐵的重點,我一開始就設定在單車的練習上,距離也從一趟 20 km 逐步增加到 30、40 km,均速從 28 KPH 慢慢練習到 30 KPH 左右。

而標鐵的路跑距離雖然太長,是我開始練習路跑時就可以達到的比賽距離 10 km,不過在鐵人賽中是最後一個項目,幾乎可以視為一場半馬(21 km)的後半場,所以其實並不輕鬆。但因為我的體型高大,學生時代又算是短跑型或衝刺型運動好手,所以在路跑這個項目上的準備上,也是有相當挑戰性的。

其實,參加鐵人三項比賽對我自己來說,除了是一項長期嗜好的培養以及身體機能的鍛鍊之外,也是視為工作與生活的一部份。因為隨著比賽距離的增加,個人目標的設定強度也會逐漸增加,若沒有充分的準備與練習,其實每一場鐵人賽都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而除了相關運動知識與資訊的蒐集、運動裝備與配件的採購搭配之外,參加賽事最重要的,就是訓練計畫的落實與不斷調整。

身為 appWorks 的共同創辦人與合夥人,我們也如同矽谷的 Y-Combinator 一般鼓勵創業者,在創業的同時,除了開發你的產品與市場,也要開發身體潛能,建立運動習慣。而身為創業教練或團隊顧問的我,自然也把運動跟比賽當成很重要的示範目標(總不能鼓勵創業者運動,自己卻沒有半點行動力吧)。

兩週前參加了這場初標鐵,清晨到場時風和日麗、氣溫舒適,不過到了近午時分可是烈日當頭、炙熱難耐。雖然最後成績不盡理想(游泳 34'04" / 單車 1:25'39" / 路跑1:38'00" / 總計 3:37'44"),但我算是完成了全程。


若以去年一度接近破百的體重來說,一年半載的持續運動下來,不僅瘦了一圈,居然也讓我完成了一場標鐵!

其實這場的游泳與單車成績都算維持了平日的水準,甚至單車項目破了個人記錄,均速超過了 32 KPH,應該是因為場地開闊,加上跟著主力選手群飆了好幾段路所提升的。不過,也因為單車項目有點過度負荷,而且路跑上路時已經豔陽高照(參照上圖),為了避免脫水與抽筋而無法完賽,所以最後我幾乎是當了八公里的步兵走回終點。

其實這樣的結果,不能說始料未及,但路跑的速度確實比平常慢上許多。仔細想想,應該是我習慣當一個「上場型選手」所造成的大意。

其實從小到大,我可以說是我們那個年代「聯考制度」的受益者與受害者。因為我的記憶力與理解力都不算差,不過耐性有限、不愛寫作業,所以平常成績不算突出,但都靠著考試前的抱佛腳與準備工作,還有個性裡的不怕死樂觀與自信,總能在大考當中過關,或者拿下不錯的成績與排名。

但說到底,很多科目或學業項目,我其實只是為了考試而準備,而不是真心有興趣或學習動機,平日也沒有好好磨練。

但這其實是很危險的習慣。這也就是我說同時身為聯考制度受益者與受害者的原因。因為從惰性的角度,哪有學生不希望能少讀些書、少些功課,就能考出好的成績、考上好的志願?但也因為我的小聰明或只顧考試、不顧平時,所以許多科目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學得很不紮實,也浪費了跟老師好好學習與交流的機會。

在運動方面也是一樣。過去因為興趣而從事的籃球運動,我也不是太重視基本動作的練習,而是運用自己身材或體能上的優勢,跟著厲害的朋友打球,雖然也會學到一些觀念與技巧,偶爾也會出現漂亮的一場球,但知道自己的球技其實並不紮實。

到了這幾年,隨著自己投入創業跟參加三項運動的練習與比賽,越發覺得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重要。不說路跑賽或鐵人賽要靠平日的大量練習、持之以恆,創業路上所遇到的各種產品、技術、市場問題,或者面對使用者、客戶、供應商和投資人等(所謂三種角色、四個市場),其實都需要長期的規劃與執行力,而不是靠小聰明或上場表現而已。

運動的成果或效果不是看比賽成績,而是身體狀態的改善。比賽或許可以設立目標、產生動力,或者檢視練習的成果,但絕對不該是運動的出發點。

同樣的,創業沒有考試,因為你其實一直都在場上。或許,你會在產品上市或對投資人募資的時候,感覺到類似比賽或考試的氣氛,但創業之所以像馬拉松,就是因為馬拉松不是一場場的比賽,馬拉松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選擇。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鐵人賽、馬拉松,都是一種練習、一種態度,而不是運動而已。而創業,大概是最困難的鐵人賽、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無論運動或是創業,不斷地鍛鍊與進步,就是成就,就是最難達成的紀錄。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