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台灣有網路圈,還沒有網路業


上週末在電影院欣賞了悲慘世界,除了為故事裡的親情、友情、愛情感動之外,我最感動於市井小民與熱血青年的革命情操。從革命前夕一幕到劇終,從 One More Day 到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我的眼眶沒有乾過。

落淚,除了感動,也因為感同身受。我們正要起義,打造新的時代。




台灣的過往,沒有網路業

過去八年,我雖然主要在創投與創業這兩個身份上交替轉換,但也經歷過許多行業,以及不同階段與規模的公司、集團,從製造業集團、投資銀行,到光電設備製造業、生技儀器公司都有些經驗,最後,我卻加入了專注(助)行動科技與網路新創團隊的 appWorks,作為長期投入的創業主題。

除了團隊因素跟個人的理想,其實,我的出發點,是台灣需要網路產業,更需要推動網路產業的育成與投資。

什麼?台灣有網路業啊?這許多年下來,也一直斷斷續續有網路投資案發生啊?

其實,就像過往的台灣生技業一樣,許多業界先進都曾認為,台灣有許多生技公司,但還沒有形成生技產業;直到這幾年開始有許多生技公司開始進入資本市場,開始有國際級的技術授權、投資交易、人才流動與公司併購發生,政府也持續推動產業環境與法規(如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之後,我們才開始有生技產業。

因此,在我經歷與拜訪過這麼多行業之後,我認為台灣有很厲害的製造業(電子業、加工業、材料業、機械業、媒體業等)與服務業(金融業、觀光業、餐飲業),但沒有網路業(與軟體業,也許只能算有軟體工業),如同我們曾經沒有生技業一般。

現在的我們,只有網路圈

你我的生活裡,使用的電腦、行動裝置,食衣住行的產品與服務,可能都來自本地(或台商在世界各地的生產基地),但唯有我們吃的藥、用的軟體,以及手機裡的作業系統(如 iOS 及 Android)跟多數應用程式(APP)都來自國外(尤其是美國)。

因為我們是製造業跟服務業大國島國,但我們卻從來沒有正式把網路業當成一回事;即使電子商務佔整體零售業金額越來越高,線上廣告與數位行銷預算也即將超越平面與電子媒體,你我每天都花了不知多少時間在 Facebook, Google, Instagram 跟 Whatsapp 上,但我們依然沒有網路產業。

網路業雖然也算是廣義的服務業,但卻是跨在科技與人文、資訊與商業、行銷與研發的多重領域之上,台灣其實有很好的基礎發展網路業,但卻好像一直少了些什麼

台灣確實有不少網路公司,也有不少資訊公司與技術服務公司從事相關業務,而這十五年,雖然經歷過網路泡沫化,也確實有一些公司獲得投資。但是,一個產業的推動,不是只有一群創業者、一些公司與創投資金的進場就夠的。

要撐起一個產業,需要的是完整的產業鏈,涵蓋資源、環境、人才、政策、法規,還有對該產業友善的資本市場,並且要能具有完整而開放的格局。這是為什麼過往這麼多年,台灣網路圈一直有許多前仆後繼的新創團隊,但卻一直沒有太多成功案例(包括上市與併購)的原因。

台灣的未來,需要網路業

在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不斷侵佔你我的生活時間與空間,取代書本、電腦與電視的新時代,台灣的製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人才、產業與世代議題。

就算我們的製造業沒有面臨瓶頸,熟悉代工模式的廠商與從業人員,也因為習慣與客戶打交道、談生意、接訂單,而失去面對消費者或使用者市場的能力。應該說,相較於金融、觀光、餐飲等服務業,我們的科技業、資訊業,跟本對消費者很不熟悉,擁有的僅是設目標、開規格、訂時程,從成本與價格競爭的專案管理能力,極少數開始認真面對品牌與行銷的真諦:理解並滿足消費者/使用者的需求

網路業很不一樣。

大多數的網路公司,從事的都是消費性網路生意。就算是 B2B 商業模式,也需要滿足兩方且大量的使用者及客戶需要,只要讓客戶對你的品牌、網站、產品、服務失去信任,再好的技術,也都無法挽回生意。

因此,網路業發達的國家或地區,一定對消費市場非常熟悉,也會有很多的人才與創業者在當中從業、流動、成長。而網路業又是最能跨越國界的一種行業,否則你我使用的怎都會是 Facebook, Google, Line, WeChat, Whatsapp?

台灣各行各業的未來,必須掌握在對消費市場的理解與熟悉。而網路業,是最貼近也最仰賴消費市場的行業。

這就是 PCHome 詹宏志董事長在接受老謝看世界的專訪時,提到「網路業起來,台灣的製造業才有希望」的原因。

網路業的從業人員與創業者,不會只是開專案或做產品 PM 或 RD,他們必須接受消費市場的嚴格考驗,無論公司成敗,都一步一步更能理解使用者的需求。

此外,過往三十年,科技製造業吸納了大量人才與資源,這些投資雖然創造了極大的經濟價值,但也侷限了我們在創新與應用上的想像力與執行力。

網路業,將是新的知識經濟戰爭武器,在下一波全球化來臨之前,我們還有機會出口更有價值的商業內容,可以是電子商務,可以是線上廣告,可以是行動支付與智慧配戴裝置;戰場可以不只是台灣,可以是大中華區,可以是東南亞,可以是泛太平洋。

但重點是,我們要把網路業真的推動起來。這是一場革命,也許寧靜,也許不平靜。如同詹董事長所說「可以沒有趨勢,不能沒有未來」。

而我跟我的伙伴,將會堅持下去。為了網路業,為了台灣。

(影像來源:Movie Review: Les Miserables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