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數位經濟的大航海時代

面對數位經濟與人工智慧的大航海時代,唯有把目光放在資訊與人才上,台灣才能重回國際舞台,開拓新的偉大航道。




兩年前,由幾位台大畢業生創辦的「台灣吧Taiwan Bar」推出【動畫台灣史】,透過生動有趣的口吻、從台灣出發的史觀,創下了一季10萬個YouTube訂閱數,最高一日觀看人數達20萬。除了讓鄉民們重新認識日據時代到戒嚴時期的台灣之外,也透過角色創造帶動周邊商品熱賣。

最近,他們推出【台灣世界史】系列,從【大航海時代的台灣】開始講述東亞在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故事(請掃瞄文末QR碼)。無論從政治、經濟或資源分配的觀點,全球所有地區與國家幾乎在過往三百年都受到大航海時代的影響,有的崛起、有的衰敗,有的成為日不落國、有的發動多次戰爭,有的至今仍深受帝國主義與殖民型態影響,甚至戰亂頻仍、民不聊生。

十年前,中國央視曾製播【大國崛起】影集,探究葡、西、荷、英、法、德、俄、日、美等九個強國相繼崛起的歷程,如何透過內政外交的改革,還有海權擴張與資源掠奪,成就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的發展,也改變了歐洲的社會結構,資產階級逐步控制了政治與經濟。

探究大航海時代的背景,從印刷術與文藝復興造成的歐洲文明興起,還有宗教革命造成的政教分離、資本主義與民族主義思潮,加上對物質與土地的需求越來越大,臨海的葡、西、荷、英相繼成就海上霸主地位,並透過政治與商業手段,在發現新大陸與建立三大洋航線後,以殖民方式與貿易手段壟斷了重要物資的生產與商務。

那是個天然資源爭奪的時代,也推動工業革命影響人類至今。過了鋼鐵與煤礦年代,後來的橡膠、石化、電力、金融、電信、媒體與資訊產業,加上自動化、規模化與全球化的生產消費模式,成為了強權爭奪與影響全球的基石。

時至今日,物質充裕、資訊發達,能源與糧食依然受大國關切,但對於小國而言,文化與數位的(被)殖民,才是核心問題,或反過來說,是最佳的產業機會。

智慧手機產業經過十年高速成長,全球上網人口從電腦上的兩億成長到手機上的三十億,將如同印刷術當年開啟了文藝復興、宗教革命與大航海時代。而這次的典範轉移,由於資訊的開放透明與流動,將產生去中間化與去全球化的現象。

面對數位經濟的大航海時代,還有即將發生的人工智慧挑戰,台灣不能再仰賴硬體製造與天然資源,而要把目光放在資訊與人才上。區域經濟將會是台灣的舞台,無論是新南向或者鏈結日韓,我們必須要從中國的政經影響中,轉身成為大東亞的數位領航者。

不到一個月後的9月28日,AppWorks 將主辦 IMPACT 2016論壇,邀請東南亞與台灣的十四家成功網路企業共聚一堂;這些企業總市值高達 4,500 億台幣,合計年交易額 (GMV) 則超過 2,100 億台幣。

這是數位經濟的大航海時代,讓我們在啟航前,跟這些船長會面,一起探索新航道!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28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為什麼該用網路買保險?

有了上次在網路上買意外險的經驗,我開始研究國內有哪些保險已經在網路上賣,或反過來說,身為消費者,我們可以在網路上買到哪些保險。不過,在分析、比較線上保險商品,或者研究該怎麼在網路上買保險之前,我其實也很好奇,為什麼保險會開始在網路上賣。



放眼各國,網路投保是大勢所趨,但為什麼在網路上買保險比較划算?又可以對我們自己、對保險業、對台灣的數位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傳統保險銷售:高佣金、難比較、消費者被動接受資訊

傳統上,當我們想到「買保險」,接下來的動作,通常就是「找業務」。一方面是保險商品種類繁多,光是比較跟理解商品內容、保障範圍、理賠條件等就讓人一頭霧水,二方面也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理解或購買保險商品。

也因此,保險產業在過往都必須依靠實體銷售,也就是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面對面銷售或電話銷售),以及保險代理人(如銀行通路)、保險經紀人這三種(簡稱業務、保代、保經)來銷售商品。

也因為保險商品特性跟業務銷售模式,一般人其實不太會主動購買保險,往往都是被動接受推銷,或者在人生階段出現變化(結婚、生子、轉職、創業等)才接觸業務諮詢與服務。

但即便如此,由於國內保險業務人員眾多(超過30萬人),加上保險意識提升、投資環境變差等因素,國人平均持有超過兩張保單,但卻由於儲蓄心態作祟,將保險當作理財商品與儲蓄方案,保障往往不足,也缺乏動態規劃與階段性保障觀念。

反過來說,由於保險公司的商品本質差異有限,又受法規嚴格限制,因此業務多半推銷自家商品,尤其會推薦高佣金的商品,但保障卻未必適合消費者。

這就如同我們過往在實體零售通路上,不管買音響、手機、家電、服飾或日常用品,專櫃或賣場人員往往會推薦不一定適合我們的商品,而背後只為了業績。

如果是聰明的消費者,一定會貨比三家。但問題是保險商品的複雜度高,各家商品的業務通路也有限,基本上如果要比較多種商品,大概就要約很多家的保險業務分頭比較,還不一定能搞懂、買對最適合的商品。

因此,過高的銷售費用(佣金、教育訓練)跟比較成本(時間、知識與經驗),對保險公司與消費者來說,是實體通路的必要之惡。

網路投保:低佣金、易比較、消費者主動選擇產品

經過這麼多年,電子商務或線上交易已經成功解決許多商品的銷售與交易成本,但保險商品由於特性與法規因素,台灣直到兩年前才進入網路投保時代。

網路投保對消費者與保險公司都有很大的價值,包括降低商品的比較成本與交易成本、免除實體業務人員的費用(尤其是佣金),但也因為害怕對保險業務市場衝擊過大,因此目前開放的銷售通路與產品種類有限。

目前主要的商品類別,包括意外險、旅平險、定期壽險、簡易健康險、車險、家電險等,並且要在國內八家保險公司的官網上登入會員後購買。即便有許多限制,但網路投保的好處已經很明顯。

除了容易比較與試算、交易迅速、手續簡便之外,網路投保可以達到「有需要再買」的合理情境;尤其目前這些線上險種與商品因為保費不高,雖然具有很好的保障功能,但卻無法吸引業務人員推銷,對於懂得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網路投保省下的還不只是時間跟佣金,還能讓你買到適合的商品。

當然,網路投保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例如透過網路與行動數據分析,推薦商品(類似目前的網路商品廣告),這會大幅改變傳統保險業要先知道我是誰(姓名、年齡、電話等)才能賣我商品的方式。

電子商務的核心思維是「不需要知道我是誰,只要知道我做了什麼、會做什麼,就可以賣給我需要的商品」

我們當然希望有更多的線上保險商品與數位保單推出,但如同電子商務產業也是隨著消費行為的普及,而逐漸放寬或修正不合時宜的法規。

網路投保也需要更多使用者的支持,除了可以讓消費者自己買到適時適量的保障,也可以催促主管機關開放更多商品或通路進入數位保險的領域,並且讓購買流程更簡單、購買方式更多元。

這是我為什麼要用網路買保險的原因,也好奇你的看法。

(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智能手錶市場開始衰退了嗎?

國際研究機構IDC近期報告指出,2016 年 Apple Watch 第 2 季出貨量較 2015 年同期的 360 萬隻下降了 200 萬隻,衰退達 55 %。而 2016 年第 2 季全球智能手錶的銷量較 2015 年同期的 510 萬隻下滑了 160 萬隻,下滑31.3 %。

去年七月剛出貨時的 Apple Watch 銷售數字

乍看這些數字,你可能認為穿戴裝置果然是曇花一現,連蘋果都賣得如此辛苦。但如果仔細梳理數字、研究過往報告,並觀察各廠牌的業績趨勢,其實會得到不太一樣的詮釋。

製圖:IC / 來源:IDC智慧手錶報告

首先,智慧手錶市場若扣除蘋果出貨量,其實仍有成長。以IDC所提供的上表來說,若比較今年與去年第二季的各家出貨量,除了大幅衰退的蘋果之外,三星、聯想、LG與Garmin都有超過 25 % 的出貨成長率,這四家總出貨量約 130 萬支,相較去年第二季約 80 萬支,成長大約 60 %,因此不能僅因蘋果銷售量大幅衰退而論定智慧手錶的市場。

第二個值得注意的是,智慧手錶出貨量前五名大幅更動。若找出2015年第一季的IDC報告,也就是 Apple Watch 上市之前,當時前五名廠商是 Fitbit, Xiaomi, Garmin, Samsung, Jawbone;而如今,前五名只剩下 Samsung 與 Garmin 仍留在榜上,連智慧裝置一哥 Fitbit 與靠著高性價比優勢的小米(Xiaomi)都被擠出前五名,可見市場仍處於高度競爭階段。

三星目前是全球手機出貨第一名的廠商,而今年第二季智慧手錶出貨量前五名的廠牌,除了Garmin 之外,全都是智慧手機大廠。一來可以看到手機品牌綁定手錶的效應從 iOS 蔓延到Android 陣營,也可以看到獨立品牌在智慧手錶市場的經營不易,還有 Garmin 深耕運動與戶外市場所展現的品牌實力。

第三點,智慧手錶市場的出貨量,相較於智慧手機仍處於非常早期階段。去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超過12億支,但智慧手錶的年出貨量仍在千萬只,整整差了百倍。從排名仍在大幅變動、以及銷量仍能有非常巨大的衰退或成長來說,顯然是一個早期市場,有點類似 iPhone 與Android 出現之前的 PDA 及智慧手機市場。

我個人認為穿戴裝置遲早會進入一般大眾市場,但目前除了 Garmin 已經明確找到利基市場(獲利能力與消費者品牌忠誠度高,前一陣子甚至演出股票大漲行情),即便蘋果、三星、聯想這些智慧手機大廠,目前也只能靠著品牌知名度、發行新品與通路優勢來創造銷售量,但似乎也開始遇到瓶頸。

就以本篇新聞主角的 Apple Watch為例。去年第二季是其銷售的第一季,以蘋果手機一季出貨超過5千萬支、全球數億使用者來說,去年首賣開出360萬支,今年衰退到160萬支,顯然使用者口碑無法建立。加上iPhone本身的銷售量也開始下滑,對 Apple Watch 而言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以我個人試用、配戴過數十款穿戴裝置及手錶、手環來說,手錶相較於手機而言,最重要的是舒適性、方便性與穩定性。畢竟多數人只會戴一只手錶,而且要取代手腕上原來那只無論是機械或電子、高貴或便宜的手錶,智慧錶顯然要更方便而且要能獨立運作、長時間使用。

而由於 Apple 向來把 iPhone 當成產業關鍵與商業模式核心,因此 Apple Watch 一代被認為僅是手機畫面的延伸,雖然外觀時尚、引人注目,但必須每天充電、也無法獨立運作是很致命的缺點,最近更傳出了鋁材質可能被汗水腐蝕的問題。

反過來說,Garmin 過去兩年在智慧手錶與手環上的產品大幅進步,Garmin 從 2003 年就推出具定位功能的運動手錶,除了來自導航領域的省電技術與穩定特性之外,耕耘已久的戶外運動市場經驗,讓全系列的智慧手錶都能在運動時獨立運作,材質與可靠度也贏得專業運動市場的肯定,才能在這個快速變動的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因此,無論是再大的品牌,產品與技術的本質,除了要符合特定使用者的需求外,長期的信賴度與安全感,才是口碑與銷量的來源,而不能只靠外觀設計與通路優勢。

智慧裝置產業仍在第一篇章,但也同樣演示了過去許多產業都發生過的故事。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2016/8/22的【有物報告】)
---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出門騎車,你會買保險嗎?

從三年前改騎公路車、並參加多場鐵人賽之後,騎單車不再只是休閒,也包括了訓練跟自我挑戰。這兩年除了繼續騎河濱,也開始挑戰山路,例如著名的劍中劍風中劍路線。山路跟平路最大的差異,除了上坡時的功率輸出與騎乘技術,也包括了下坡時的速度控制與路況挑戰。

上週末,我參加了今年第二場單車活動【群山環繞-平溪經典單車挑戰賽】(上一場是 3月份的輪霸西濱 200 K),雖然報名的是比較容易的 58 K 組(另一組是 78 K 組),不過總計超過 1,000 公尺的爬昇高度,也就代表了同樣高度的下坡。


賽前兩天,一個車友在騎車時摔傷了,鎖骨斷裂、臉部受傷,住院開刀之外,工作與家庭也會受到一陣子的影響,更不說原來的運動型態必須暫停,從漫長的復健開始。

事實上,兩年來騎山路,也不是沒有摔車過,但多半都是輕微的皮肉傷。而去年有一個我們所投資的新創團隊技術長,也在騎車下坡時發生嚴重的意外,復健三個月,才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正巧,最近開始研究網路投保跟保險創新領域,於是上網搜尋,才發現對於這種單次性的比賽或戶外運動,其實也有適合的投保方式,而且實際嘗試第一次用網路買保險。

其實沒有想像中複雜,交易流程很順暢,透過保險公司官網註冊登入跟信用卡交易,不用簽名也不用打電話、或面對業務的銷售,在幾分鐘之內,花不到三十元,在出發前就擁有了額外的保障。


很幸運地,這次比賽的天候、路況都很良好,我也順利完成比賽,甚至因為對體力、技術跟車況的信心,在速度上有不錯的表現(下坡甚至有超過 60 kph 的最高速度),取得分組第二的成績。任何比賽的成績,都是賽前準備的技術、體能跟經驗累積,還有跟比賽時的臨場反應跟實力發揮所組成的。而我相信,賽前投保也讓我在潛意識裡,多了一層安全感與自信心。

這次的保險購買經驗,也讓我相信「線上保險(Online Insurance)」或「隨選保險(Insurance On-Demand)」將會是保險產業的未來。

過去我們想到保險,第一個畫面就是業務推銷產品。但未來,將是由我們來選擇適合的產品,提供適時適量的各種保障與風險管理。

單車活動雖然有益身心,但風險也不能低估。幾年來許多車友都歷經摔車的各種辛苦與復健之路,我自己八年前也曾經摔車而復健,再從復健時的游泳跨入三項運動,慢慢重拾健康。

我身邊有非常多朋友都在騎車、登山與從事各種戶外活動。下次出門或比賽前,除了檢查裝備跟按表操課之外,也記得為了自己、為了家人,花個幾分鐘、檢視並選購適合的保險後再上路吧!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台灣可以成為運動強國

正在巴西舉辦的里約奧運即將來到尾聲,台灣代表隊十八項五十八席參賽破紀錄,但國內關注度卻不若以往;除了轉播權與收視行為的典範轉移,還可能因為手機遊戲Pokémon Go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身為關注運動科技的行動產業投資者,開幕前我預測本屆奧運打破世界紀錄的數量將高於往屆,賽況激烈更勝以往。果不其然,開幕數天游泳池畔已經刷新多項世界紀錄。這個現象的背後,是由於穿戴裝置過往四年在運動領域的快速普及,使得原先僅有少數先進國家選手能採用的科學化訓練工具與觀念,如今已經被大量選手、教練及業餘愛好者採用。

以躍升國內單項運動人口第三大的路跑為例,去年有近40萬人次參加過半程馬拉松,而根據個人觀察與調研數據,過半參賽者都配戴具GPS、步頻或心率偵測功能的智慧運動錶。在相對小眾但成長飛快的鐵人三項運動賽事,更有九成以上選手都使用含GPS與心率偵測功能的穿戴裝置與配件。

除了因為消費者的運動與健康意識抬頭,進入成熟期的智慧手機產業也是穿戴裝置普及的主因;一方面龐大市場規模造成硬體模組成本不斷降低,使得智慧裝置售價降至多數消費者可接受的範圍;二來則造成「穿戴裝置連結手機」的環境與技術相對成熟,讓穿戴裝置有更多應用空間。

此外,智慧裝置結合應用程式的「數據化、行動化、科學化」,讓消費者更容易應用於運動記錄與健康管理情境。過往以導航裝置聞名、研發與生產基地都在台灣的Garmin,近年來轉型成功而名列全球前三大運動裝置品牌,產品的品質與可靠性更深獲專業選手及業餘愛好者信賴,市佔率節節攀升。

除了穿戴裝置,台灣還有世界級的自行車品牌、科技紡織與鞋襪工業,加上四面環海、有山有水,自行車道與步道鋪設完善,非常適合發展耐力運動並促進國民體能提升;但真正的關鍵不是設備與環境,而是生活型態與運動文化。

奧運是人類挑戰極限也展現力與美的競賽,但唯有不再把選手奪牌跟國民體能劃上等號,並把國民的運動能力與健康管理列為重大政策,善用運動科技、創造運動文化,我們才真正往更文明進步的國家邁進一步。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26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彈性,決定你的適應力

在科技發達、生活便利的現代化社會裡,物質充裕、資訊爆炸,但無論是上班族或創業者,不管是創一代還是富二代,似乎都越來越焦慮;各種危機感、失落感或相對剝奪感,在每個國家都出現。到底這些不安全感,從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建立對自己與未來的信心?


適應,成了多數人的焦慮

人類邁入工業化已近兩百年,從二戰結束至今數十年間,公共衛生與環境安全普遍提升,平均壽命大幅延長,在資本主義的推波助瀾下,經濟民生更是突飛猛進。

八年前的金融海嘯,雖然衝擊全球景氣,但隨著智慧手機的高滲透率,全球上網人口從三億成長到二十億,行動應用服務普及、人工智慧即將起飛,理論上人類正迎向史上資訊最流通、生活最便利的時代,但多數人似乎並沒有更快樂。

無論是台灣的太陽花學運、近期的英國脫歐、美國選前民意,都反應了多數人對現狀或未來的不滿與焦慮。這似乎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違背,明明現代人的生理需求大多被滿足,多數國家也沒有戰爭或飢荒的危機,那為什麼我們卻對未來充滿不安全感?

其實這些不安全感,主要來自於多數人無法適應現今產業跟環境變動的速度。

人類演化至今十萬年,歷經狩獵、採集、農耕的生活,文明出現數千年後才普遍進入工業與商業社會。而過往許多的職業與階級,幾乎是世襲或被決定的,雖然不公平也沒效率,但也讓多數人習慣可預期的生活與緩慢的變動步調。

隨著資訊化時代降臨,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在五十年間改變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加上更趨成熟的工業化與自動化生產方法,規模經濟的思維幾乎成了所有行業的推土機,不斷改變產業的風貌,卻也造成許多結構性失業問題。

然而,這樣的危機並未結束。

隨著行動裝置與智慧經濟的來臨,我們從一百年、三十年的產業變動週期,來到了時間尺度更短的變動局面。隨著資訊與物質的流通變快、範圍變廣,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的崛起時間與殞落時間同樣都在縮短中,而當中也就創造了更多、更快、更頻繁的生活、學習與工作變動。

如何快速適應環境與產業的變動,成了全體人類普遍的焦慮。

知識與學習力,才最值得投資

因此,過去我們認為值得追尋的「頂級上班族」或「長期金飯碗」生涯規劃,將隨著產業變革迅速、企業競爭激烈而失去價值。反過來說,就算成為創業者,不到百分之一的成功率,加上越來越短的技術生命週期,還得跟全球化與區域級的對手競爭,即便成功也很難保持長期優勢。

就算是擁有固定資產或金融商品,隨著全球資本市場高度連動,只要再來幾波金融風暴或全球股災,這些創造被動收入的資產或投資項目就化為泡沫。

如同我上一篇提過的,風險本身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法辨識、無法估算的風險

在這個高度變動的時代,面對與理解這些風險的方式,就是跟隨產業與環境變動的成長能力,或者說,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態度。

彈性,將決定你的適應力

我們可以在不同的產業位置、生命階段、工作型態都進行學習,但關鍵的是,你是否擁有學習的時間、能力與彈性?

因此,在過去,無論就業、創業、投資及保險,主要是讓你三餐溫飽、滿足生理與安全的需求,並尋求更高階的需求層次(尊嚴、自我實現)。

但現在,這些行為都應該包含了學習的態度與方法。創業跟就業不僅是致富或求取溫飽的手段,同時更必須要能理解產業變革甚至預測未來。

投資與保險也是,除了爭取個人與家庭現金流的成長機會與下檔保障,更重要的,是透過投資行為理解資本市場與經濟情勢,也透過保險行為來確保個人在生命不同階段的彈性

而生命階段與生涯規劃的彈性,就是適應力的來源。無論是財務能力(借貸、投資)、轉職能力(跳槽、創業)、移動能力(搬家、移民),都需要良好的人生彈性作為基礎。

因此,過去因為產業變動緩慢,穩定的職涯與人生值得追求;但快速變動的環境下,彈性將決定你的競爭力。

給自己越大的彈性,你就擁有越好的適應力、安全感與自信心。

至於如何擁有彈性、培養彈性,這是我會繼續談的主題,敬啟期待。

(圖片來源:Allison Stokke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人生最大的風險

上個星期,在一場關於創業與運動的講座中,我分享了關於創業的風險管理。十年來自己多次參與新創事業的創立、經營、投資,六年來在 AppWorks 更貼身觀察了數百個創業者,對於風險有越來越多的理解跟感觸。那麼,什麼是人生最大的風險呢?



對於多數人來說,創業無疑是種高風險的行為。

事實上,它的確是。

無論創業過幾次的連續創業者,或者在事業上曾經多麼成功的經理人,每一次創業,都如同踩在高空中的鋼索上,即便是同一根鋼索、再熟悉的環境與動作,每一步都仍然是新的挑戰。

既然風險這麼高,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好吧,其實是少數人)熱愛創業或新創投資呢?

因為,當你理解風險的本質,能夠辨識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差異,才能面對風險、管理風險甚至熱愛風險。

風險(Risk)與不確定性(Uncertainty)的最主要差異,在於前者透過資訊的收集與揭露,讓(原本)無法預期的事務可以被估算其發生率與各種影響,進而達成可管理的狀態。反過來說,不確定性就是缺乏資訊、無法管理的風險

因此,同樣像是冒險的事情,卻因為是否經過估算、是否能夠控制風險,而有了完全不同的後果。

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許多新創事業的參與者跟投資人,還有鐵人三項跟長距離耐力運動的愛好者,我開始對財務風險、創業風險、健康風險都有了不同的觀點。

而人生最大的風險,不管是健康、事業還是家庭責任,關鍵不在於風險有多大,而在於我們是否能理解、面對並且管理它

如同企業的營運數字跟身體的各項數據,唯有盡可能的揭露跟理解,各項風險才能計算、才能面對、才能管理。

創業、投資都是跟風險打交道的行業,但事實上,每個行業、每種人生,每個人生活裡的每一天、每一件事,其實也都是充滿了風險與不確定性。

接下來的【險而議見】(也就是這個網誌),我將試著從各種角度與立場,分享我對於風險這件事的觀察與看法,讓我們都能開始理解並管理自己的風險。

風險本身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它有多可怕。

(圖片來源:【走鋼索的人】)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Uber 挑戰了什麼?




上週經濟部投審會限期撤銷Uber Taiwan在台投資的消息,讓支持與反對Uber的討論再度熱烈起來;雖然在一天內又得到暫緩撤銷並加速法規研擬的結論,但在中國剛頒佈【網路預約出租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並傳出Uber China與滴滴打車達成和併協議的此時,的確值得好好審視,在全球各地引發爭議甚至產業抗爭的Uber,到底挑戰了什麼?對於積極推動或追趕「數位經濟」潮流的台灣來說,我們該採取怎樣的立場及態度?

Uber的美麗與哀愁

雖然搭乘過Uber的乘客越來越多,但相信仍有一定比例的讀者對Uber感到陌生。成立於2009年的Uber,於2013年6月進入台灣。初期與租賃車合作推出Uber Black(尊榮優步),主打黑頭車(高級大型車款)的預約搭乘服務;到了2014年5月推出平價車預約搭乘服務Uber X (菁英優步),開始吸引自用車駕駛加入,並隨著消費者的接受度與使用頻率增加,對現有運輸業造成衝擊。

Uber的使用方式簡便,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市集(iOS App Store, Google Play等)下載安裝APP之後,註冊登入並綁定個人信用卡,在手機可被定位的狀態下,即可預約叫車服務。Uber平台會隨乘客附近可預約車輛的距離與數量,告知等待時間與費率估算(要先設定終點),還有司機與車輛的基本資訊(暱稱與部分車號);上車時司機多半會詢問是否指定路徑,APP也會即時顯示定位資訊與行駛路徑、預計抵達時間,並可分享給親友;下車時不用掏錢包,結束行程後APP會邀請乘客評分(司機端也會對乘客評分),作為未來預約媒合的依據。

相較於傳統計程車,Uber提供了許多創新體驗,包括車輛選擇的彈性(預約五分鐘內可免費取消)、雙向評分機制、免掏錢包下車、繞路可投訴與退費等。而從個人的搭乘經驗來說,也有不少可進步空間,例如預約等待時的APP定位不準、車輛往往要繞行多時才會抵達;導航系統速度延遲,司機與乘客多有抱怨,不熟悉路況或路徑的司機讓人無法掌握抵達時間等。但總體來說,由於消費體驗正面多於負面,商務、女性與親子乘客有顯著增加趨勢(我個人身邊的小數據)。

正因為Uber在台灣上路後的消費者接受度高,也造成相當程度的產業衝擊與法規爭議,兩年來在民間、政府、產業、學界都有不少論戰與會議。我不是法律專家,但以新創投資者及政策顧問的角色參與過多場法規調適會議,發現主要的爭端在於Uber營業模式的認定,還有引起的行政管理、法源依據、勞僱關係認定、稅務及保險等問題,也引爆了前陣子的計程車抗爭事件

法規與商業模式爭議

限於篇幅與個人專業知識,我不對法規爭議進行太深入的討論,這部分在前政務委員蔡玉玲律師的臉書上也有一篇專業點評。不過針對Uber該被認定是車行還是平台,到底挑戰了誰的產業位置、搶走誰的起司,從產業變革與數位經濟趨勢的角度,我想提供一些思考的脈絡。

首先,我們要先理解,計程車與租賃車在我國法規上的差別。簡而言之,兩者主要差異在於:「都在開車載人,但計程車僅能載運乘客,可以隨招隨停、一定要跳錶計費。租賃車可提供車輛或載運乘客,載客時不能隨招隨停、可以約定價碼。」

所以大家看出問題了嗎?

當預約租賃車對上跳表計程車

Uber的出現,其實是凸顯了「租車附司機」加上「即時預約」這種商業模式,對於「隨招隨停」的「計程車」模式的挑戰。

但即便在沒有網路預約的年代,就已經有許多車站、機場、風景區的計程車採用約定價碼及預約叫車的方式(違法)承攬業務;而現今國內許多計程車隊的電話叫車服務,也證明了預約制度的市場需求。但由於計程車相較於租賃車的數量大上許多(我認為跟台灣的都會交通環境與相關證照取得有關),所以租賃車產業反而一直處於弱勢。

此外,過往為了乘客安全與市場秩序,無論計程車或租賃車都管理規章與車行制度,但也造成個人營業(即便有牌也難申請)或兼職司機的不易生存。當然,這部分有許多法規必須配合修正,但數位經濟時代造成各種多元工作/創業形式的發生,各種資源(個人時間、閒置資產)的循環或使用其實是應該被鼓勵的。

Uber到底是車行還是平台?

其次,Uber到底算是未登記的派遣或租賃車行,還是獨立於乘客與司機之外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

這點先前已經有人研究過,關鍵性的區別在於兩點:
1. 是讓司機與乘客直接溝通的平台(如Uber),還是尚需經過一中央交換機構轉派的派遣業者(現有車隊叫車服務);
2. 資訊處理者是不是服務供應者與需求者外的「獨立第三人」。

由於Uber模式中是司機接受(或拒絕)乘客的預約要求,乘客也可以接受或拒絕司機提供的服務,而非由系統決定是否邀約成立;而傳統的車隊派遣業務則是由站台接受乘客需求、找到可接案的司機再回覆乘客,即便提供的服務相似,但資訊流程與保留雙方選擇權的精神卻其實不同。

其實這部分也就類似第三方支付或者許多新型態的電子商務平台曾經面臨的法規困境一般,同樣是金流支付與服務交易、貨物買賣,但由於交易模式與內涵不同,不應該用傳統的法規加以管理,而應另闢新型態的規範。

私家車是否該開放營業?

最後,也是最引起爭議的一點,就是私家車能否「共乘」並「收費」。或者說,非職業駕駛能否提供載客服務並作為營業收入。

引用前面採用過的這篇文章,其實已經很清楚指出:「我國『一般與職業駕照』制度反而突顯了很多便宜行事,而未能真正保障安全,只要我們無法避免小客車載人,家人與乘客都是一個自然人的生命,那麼在源頭上用單一嚴格駕照核發與更新制度管制,確保駕駛有足夠的駕駛能力、載客能力與身心狀況,才是破釜沉舟之計。」

這邊我想舉一個思考方向。大家都應該知道軍中有所謂「駕駛兵」吧?駕駛兵只要取得一般駕駛執照,就可以擔任一般軍用車的駕駛。其駕駛技能與體能要求,與一般駕駛沒有差異,也不需要職業駕駛資格,但其實提供的就是某種駕駛服務並獲得酬勞(無論是義務役或是志願役)。

不只軍中的駕駛兵,企業內的公務車或主管司機,若只服務企業內部或主管,也不需要職業駕駛人執照。所以,職業駕駛人很關鍵的特點是「服務非特定人」的營業形式(尤其計程車的隨招隨停服務),而與駕駛能力沒有關係。

事實上,職業或非職業司機的駕駛技巧與服務能力,以現有的法規制度,在執照上是無法顯現與考核的。我們都搭乘過讓人很不舒服的計程車,多少也有搭乘過很會開車、讓人放心的親友所駕駛車輛。

所以真正阻礙運輸產業與服務品質進步的,反而是沒有依據駕駛技能、服務品質而考核評分的系統,而非開放私家車上路這件事。

開放,才能創造競爭與創新

沒有錯,開放一般駕駛人營業會衝撞現有計程車產業,但等到無人車上路,計程車產業將面對更大的衝擊,我們為何不逐步因應運輸業的產業變革,而要繼續對抗數位經濟的大潮流呢?

如同個人或工作室在線下或線上都可以販售商品、提供服務並獲利,但是規模大了就必須有營業登記及課稅。過去攤商與現在網購都有類似的軌跡,我們一定也可以適應數位運輸產業的演進。

當然,開放必須有法源依據,乘客安全與運輸品質也才能得到保障。數位經濟的本質是數據導向與群眾智慧,並創造長期可信賴的平台或品牌。在面對數位殖民的時代,我們可以採取鎖國心態,但也可以勇敢開放並促進競爭。

從前面的歸納整理,我們應該儘速面對網路預約叫車服務的市場需求、第三方媒合與交易平台的存在現實,以及個人駕駛從事載客服務的數位經濟可行性,從計程車與租賃車的營運方式、駕駛資格、兼職比例等制訂多元的標準,才有可能讓數位交通服務業在台灣開始新的契機。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 Rocket Cafe數位時代

延伸閱讀: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科技業併購案的啟示

開年至今,科技業併購消息出奇頻繁。從 Microsoft收購 LinkedIn,日本電信商Softbank收購 ARM,到美國電信商 Verizon 即將收購 Yahoo!等。除了雅虎台灣與旗下服務曾是台灣最大入口網站及拍賣、交友與網誌平台等而備受關注之外,其他多半會被認為與台灣的產業及企業無關。

但這些併購案的背後,其實都指出資訊產業在歷經個人電腦、網際網路與智慧手機崛起後,即將邁向了下一個世代;但台灣卻因為代工產業的成功經驗,加上網路產業「起了個大早只趕了晚集」而已經錯過一整個黃金十年。

當年由微軟與英特爾的個人電腦陣營拉動了台灣半導體與整個電子產業,數年一次的換機潮創造了電子五哥跟宏碁、華碩、明基等品牌;手機產業曾經也是代工與品牌各有斬獲,宏達電更透過與各國電信商合作而成就市佔率。

但隨著搜尋引擎、行動應用與社群平台等雲端服務成為科技業龍頭,硬體規格被軟體體驗取代,上網人口更從個人電腦上的兩億,成為如今行動上網的三十億。

除了個人電腦品牌一一隕落,智慧手機市場也邁入成熟期,連十年來一枝獨秀的蘋果都顯出疲態。因此 Microsoft, Softbank, Verizon 這些軟體業與電信業巨擘,才紛紛投資企業人資、行動運算與入口網站等科技服務企業。

而被收購的 LinkedIn, ARM, Yahoo! 各自遭遇不同的瓶頸,包括使用者成長停滯、行動市場日趨飽和、廣告營收被搜尋引擎及社群媒體整碗端走等,因而尋求企業顧問、智慧經濟與電信服務整合的新機會。

這些企業即便在各自領域遭逢瓶頸,卻可以給我們許多啟示。撇開落伍的企業人資市場不說,在行動裝置的電路設計領域跟網路服務平台,其實台灣的產業活力都相當充沛,但同樣需要下一個成長動能。

網路與行動產業已經邁向成熟期,但網路思維中的數據導向與群眾智慧概念,對台灣的多數政府部門與企業決策者仍然陌生。

歷經數位化、網路化、行動化的所有產業變革,即將邁入個人化與智慧化的新時代,過去容易因為預測失準而失敗的規模經濟將被透過數據精準預測的數位經濟取代。

所幸,除了這幾年許多創業者與投資人不斷投入數位經濟產業,新政府與民意代表也開始關注這個議題。只要開始,永不嫌遲。從人才培育、法規調適到資本市場,讓我們揚帆啟航,儘早進入數位經濟的大航海時代。

(本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24期【不規矩報告】專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