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挫折要趁早

挫折,是最好的經驗與教材。回首過往,感謝所有給我挫敗經驗的人與事,讓我有機會反省與成長。如果可以重來,我只希望,當年我能更早經歷過這些挫敗。



如果說我的工作伙伴 Jamie 當年參與「哈酷網」的實習經驗是激勵年輕學子參與新創公司的正面故事,那我自己這八年來的上班經驗與創業歷程,也許是另一種缺乏實習經驗與創業準備的深刻教材。

這幾個月,在幾個學校與政府單位分享這幾年的工作與創業歷程,最近也接受一些政大商學院學弟妹的訪談。當中聊到了我的職場經驗,還有問起我最挫折的經歷。

除了如「我有一個夢」當中所提到的申請出國屢屢卡關之外,在創投公司上班與參與創業的過程,我也不是一帆風順,而同樣跌跌撞撞。

三家創投的經歷...

雖然幸運地台大在取得最高工程學位後,進入誠信開發(台灣生技創投的巨擘之一)工作,並且在當時總經理的推薦下,獲得政大商學院的甄試入學資格,但處於職場啟蒙階段的我,其實對於產業並不熟悉,更遑論需要多年實務經驗、深厚人際關係與投資觀點的創投產業。雖然接受了創投公會的人才養成班訓練,但其實對於創業與投資實務,我還有很大的問號

後來因為家庭變故,我必須離開職場並到市府研考會服替代役,由於勤務內容與網路新都計畫相關,也因此接觸到行動網路、公開資料與電子商務等議題,並蒐集許多國家跟城市的規劃與科技進展。(這也成了我與網路及行動產業接觸的濫觴)

退伍離開市府之後,一邊在政大把課修完,一邊開始規劃工作。再次因為機緣,我透過碩網資訊的總經理介紹,取得了台灣工銀科技顧問的面試機會,並且順利錄取,回到號稱熟悉、其實還很陌生的創投環境。

(附帶一提,碩網資訊就是 Jamie參與的哈酷網後來轉型的知識管理公司,台灣工銀也是碩網資訊的股東,沒想到世界真小,多年後我會跟哈酷網的成員共同創業)

回想當時擔任的投資後管理工作,現在覺得無論對個人、對公司還有對投資戶,都是非常有價值而且複雜的職務,但是當時的我,一方面只想趕快找到升遷機會,二方面覺得投後管工作表面上單調無聊;即使工作穩定、環境優渥,又有支持愛護我的前後台主管,卻沒有好好珍惜,一心只想找新的工作機會。

在得知神通聯華集團旗下的聯訊創投有投資工作機會後,我順利通過面試,很快地轉換跑道,如願的成為投資人員。不過,也因為這份工作所處的環境,是大型科技製造業集團,雖然已經是在管理不如研發與製造部門嚴格的投資部門,但是許多人事規定與組織文化,我其實並沒有遵循與尊重,因此,我很快地不適應而離開。

現在回首,一方面感念當時邀請我的老闆非常大膽,錄用我這麼年輕氣盛、經驗不足的新手,二方面也要感謝老闆快刀斬亂麻,看出我不適合大組織的習性,讓我不用再躊躇猶豫、折磨自己與老闆彼此。

參與新創公司的經驗

在不到三年時間、經歷三家創投公司之後,一方面覺得自己缺乏實務經驗,二方面體認到自己不適應大型組織,因此開始尋求新創公司的參與機會。

因為自己的光電儀器研發背景,我陸續參與了晶兆科技(台灣超微光學前身)、長裕欣業新事業部門,以及嘉原科技的新創過程,先後擔任了事業發展、研發主管與營運管理等職務。

在將近五年的三個新創事業經歷中,我參與了五個新技術產品的開發,為公司爭取到光電業界的產品獎項,並熟悉市場開發與業務建立的過程,參與了這幾個團隊的起使運作、資金募集、人員招募與制度建立。

但是,也因為對於產品與市場開發的經驗不足,以及溝通技巧不純熟,在當中出現許多的狀況,不管是產品進度不如預期、資金沒有到位、團隊內部衝突、投資人與經營團隊調整等,都讓我發現,即便充滿創業熱情,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時,自己的溝通與管理能力有多不足;以及,對的團隊與工作默契,有多重要。

千金難買早知道!

離開學校這麼多年,從上班與參與創業的歷程中,我慢慢體會到,許多事情,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而這些寶貴的經驗,如果我在畢業之前就能提早學到,該有多好。

不管是對於組織文化的學習適應,或者從當中瞭解自己的個性與職涯傾向,還是在人際溝通、團隊領導、市場行銷、公司營運等面向的技能與智慧,其實,都可以在更早的時候,透過實習來經歷。

挫敗,讓人成長。每歷經一次失敗,你就離成功更近一點。

如果我們都能越早開始體驗挫敗,知道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門功課,那麼,也許我們當中會多一些人,願意提前嘗試、願意趁早學習。

無論嘗試的結果如何,至少,你會更了解自己,更早一點成熟。

12/1(六)在台大,有一場 2012 新創事業實習冬季媒合會,有 48 家新創公司,包括 29 家 appWorks 育成的團隊,會在那裡等你們加入,讓你有機會嘗試,有機會提早學習與體驗挫敗。

---
圖像來源:Another stormtrooper falls!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