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沒有科技新創產業!叫理工學生通通去喝西北風!?


昨天看到這個新聞標題,雖然我早已經知道這個事實,但是,還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標題如下:基因轉殖水稻,農委會不放行。國際基因科技向中研院、國科會提告。

我可以講一個學期的課,教你如何做基改生物,討論它們的優缺點。在本文中,我不是要為基因改造的食物做辯護,在這兒,我想要針對政府的研發政策與技術商品化的環境做一個討論。

在學研單位與產業合作之間,常常聽到一種論述:做學術的,就乖乖地做研究,跟什麼產業接軌?學術研究根本就不應該跟產業扯上關係。

我個人認為,有這種思維的人,在價值觀上是很自私的,對國家發展競爭力的分析上也沒有好好地檢討、做功課、與深刻地體認。氣,生氣,這實在是叫我生氣。

我在這邊,已經懶得大力地宣傳世界上的科技重鎮都是拜鄰近的學研單位所賜,才有『資格』成為全球的科技中心。明眼人都看得出產、學、研之間的密切連結、與共生關係(矽谷 vs Stanford and UCSF and UC Berkely;波士頓科技園區 vs MIT and Harvard;美國聖地牙哥生技園區 vs UCSD and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這不用『接軌』,這是一種態度、一個成熟科技化的進程、一個創造價值的氛圍。對科技創業人而言,一個正向、積極、創新的環境,就應該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所謂的產學接軌應該只是用來創造這樣一個環境的過程。

一旦這樣的氛圍、環境(atmosphere)建立了,大家不需要再來討論『接軌』的問題了。接下來,需要聚焦討論的就是『價值提升』的有效方法與資源利用的效率。

基因轉殖動植物,這個議題在台灣其實是電梯裡的大象,議題存在已久,大家都意識到這個議題的重要性,悶燒到快要爆炸了。也有人真心想要討論這個議題過,但是政府單位(不只是農委會)就壓著,就當作眼不見為淨,能瞞過一天、算一天。

基本上,如果臺灣政府決心要成為『非基改家園』就應該全面『禁止』基因工程跟食品、藥品相關的研究(由這次的例子來說,就應該禁止基因轉殖水稻的研究)、阻擋進出口基改產品、與建立全面的法規與行政程序來確保臺灣非基改家園的原生環境。

但是,事實是(這都是公開的訊息):臺灣每一年從全球(美國最大宗)進口大量的基改食物(大豆、玉米、蕃茄。。。等)。臺灣政府更期許自己成為全球生技產業的重鎮,國科會、教育部等,所補助、資助的研究計畫中,有很多都是跟運用基因工程來改良動、植物有關的技術。有關基改法規的部份,簡單的來說就是:基改食物在台灣可以研究,不可以量產,但是可以進口。

這是個什麼邏輯?

各位要知道,BASF 還有 Monsanto 等國際知名的超大型農業生技公司透過基改食物賺進了數以兆計的收入,直接、或是間接地,他們也在全球原物料的產業鏈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什麼是生技產業,這就是生技產業。

白話地來說,臺灣政府支持也補助使用基因工程來改良動、植物的研究。但是,當臺灣的學術研究有成就的時候,政府希望做實驗、研發的人發發文章就好。臺灣所產生的基改動、植物,應該努力地尋求國際上(如:美國)的買主,讓他們來賺大錢。臺灣的公司就喝西北風,因為臺灣的生技公司就算技轉成功了,也無法在台灣量產,更別說賺錢了。你可能可以辯說,臺灣的公司可以做 R&D 啊,到國外去量產。抱歉,到國外量產前,外國政府需要看到你本國試量產的數據(臺灣不能做有規模的試量產),換句話說,就算臺灣的生技公司手上拿到的是鑽石等級的基改商品,也是死路一條(在基改植物上,這就是現況。有關動物的議題,我們之後再來討論)。

再來一次。這是什麼個邏輯?

再者,國外的基改食物、原物料進口到臺灣來後,農人愛怎麼種,怎麼種。你怎麼查?有什麼防堵政策沒有?

這麼清楚的邏輯上的錯誤,簡直就是跟臺灣的廠商開玩笑。擺明了,就是叫臺灣島內,在實驗室辛辛苦苦工作的研究從業人員困在學研單位的實驗室中,永世不得超生。就是因為政府科技產業化發展上的矛盾,搞的學研單位中做技術移轉的好像是在捅樓子,不但沒有幫到臺灣的生技產業,好像還害了臺灣的生技公司。

很多人問我:臺灣生技產業的希望在哪裡?我告訴你,機會就藏在台灣的學研單位中!台灣在生物科技上的投資不少耶,累積到目前為止也產出了一些不錯的成果,所產出的生技人力資源的數量也是很可觀的。試想:如果臺灣的生技公司可以順利地把基因轉殖的水稻、大豆、蕃茄順利量產,光做國際種苗販售就好,跟國際上的 Monsanto 拼比一下,這可以創造多少就業機會?可以創造多少臺灣的機會與價值?

大家要有一個常識,基改食物不是十惡不赦的混蛋,不是所有基改的動、植物都是壞的!糖尿病患每天用來維繫生命的胰島素、凝血因子、某些瀕臨糧荒滅國的非洲國家用來生存的香蕉,都是基因工程下的產物。為了反對而反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政府,應該在社會教育裡多放點心思在普及科學的教育上,讓民眾知道這些基因工程背後的理論基礎,讓生物科技發展的正反方,都有一個客觀論述的空間。

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產學之間的聯繫就像唇齒關係,唇亡齒寒。產業沒有學研單位的支援,它就缺乏了創新的引擎。學研單位沒有產業的承接,那會造成教育資源上的浪費。

看看你的周圍,有多少當初對理工充滿熱情的同學們,因為畢業後找不到相對應的產業入行而轉行的?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對科學的熱情。4年、6年、10年的訓練無法學以致用,可不可惜?

希望臺灣的政府對科技產業的發展從上到下,有一貫性,不要相互矛盾,為科技創業創造一個滋養的氛圍。希望不要玩爛到:沒有科技新創產業!叫理工學生通通去喝西北風!?


(Image is from 麥克良的天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