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看不到中國人的美國



歷經全球疫情爆發將近一年半,國際旅遊依然艱困。雖然歐美在近期已經逐步對疫苗完全接種者的出入境禁令,但在亞洲跟紐澳依然採取嚴格的入境隔離措施,導致跨國移動的時間成本極高,彷彿回到搭船才能跨洲旅行的年代。對於經過三十年全球化浪潮所及的各國來說,過往快節奏運行的國際貿易跟展覽會議都已改觀。

在台灣的讀者或許可以理解國際旅行的困難,但在美國才能真正感受美中關係的急速降溫。上個月出席一場位於南加州的醫療器材與製造業展會,居然看不太到中國業者參展;相較於過去十五年無論在哪個國家、任何產業的展會都能看到大量中國廠商跟與會人士,這次格外讓人有感。

其實在疫情爆發前兩年,於美國參與的幾場國際會議就已經感受到中國廠商跟出席人數的下降,但當時頂多是少了三分之一的感覺,今年因為赴美簽證跟國際旅行的困難,彷彿回到中國還沒有開放的年代。

除了商務差旅的大幅減少,美國在七月解封之後,各級學校都重開校園,但相較過往二十年在各大學都能見到一定數量的中國新生,情勢完全改變。舉例來說,今年麻省理工學院(MIT)公布提前錄取榜單中的707位新生,沒有一位來自中國的高中生;而史丹佛大學在全球50多個地方進行新生招募與面試,包括台灣與香港都名列其中,卻唯獨沒有中國,代表中國高中生進入史丹佛大學的機率也微乎其微。

除了商務人士與留學人口大幅減少,美國重要機構對中國企業、資金或政府關係的提防警覺也大幅升溫。即便身為台灣人,凡是跟中國政府或民間企業有過往來或曾在中國工作、受教育,若在要跟美國高科技研發單位合作,都會被列入管制名單,必須提供證明或接受審查。在近來台海情勢日益緊張之際,不僅衝擊台灣的國土安全,對於在美國工作、生活或從事研發、創業、投資的台灣人,也一樣受到影響。

從事國際經貿與投資的台灣讀者想必對已經開打三年的中美貿易戰並不陌生,也會因位製造業與科技業的去中國化現象進行調整。在拜登就任之後,多數觀察家或產業人士都認定美國可能會修正川普任期內的反中政策,但源自讓美國人民、企業、政府都吃虧的生產傾銷、智財權侵害及外交軍事行動,針對中國及相關聯的資金、人才審查及封鎖,才正要開始。

危機向來就是轉機。在此刻能夠布局台美甚至多國在地團隊與業務的台灣企業,其實就擁有了高度的彈性與快速的資訊流與物流管道。在印太戰略舞台上,台灣將是美日最重要的技術與貿易夥伴。此刻的美國將需要來自台灣民間與政府的資金與人才投資,長期的信任關係與國際連結將是台灣未來三十年最重要的資產。

(圖檔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293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