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摩爾定律的應許之地
今年三月隨同台北市府及多家生技公司再訪波士頓,在幾近全自動化的生技研發環境與互動頻繁的生態系網絡中,深刻感受到當地產官學研各界對未來深具信心並積極投入的企圖心與執行力。
如同矽谷不是一天打造的,波士頓也歷經高低起伏,直到條件與時機成熟才展現如今景象。回想十五年前 Facebook 剛創立時,半年後就搬到矽谷至今;隔年新創加速器鼻祖 Y Combinator(簡稱YC)也同樣在波士頓創立後就搬到矽谷。歷經多次蕭條、全球股災,矽谷屹立不搖的原因到底是甚麼?波士頓是否可能接棒?
YC創辦人Paul Graham曾說,全美富裕的城市很多,工程師聚集的區域也不少,但唯有矽谷因為天氣好、環境佳、人才多,所以吸引了連續創業者跟早期投資人聚集。這幾年到訪矽谷多次、參訪各國新創生態系之後,我有了更深的體認。
矽谷之所以特別,其實是在於它是摩爾定律的發源地及應許之地,也是第一個相信、理解跟實踐「指數型成長」的產業區域。由英特爾創始人 Gordon Moore提出的這項產業洞見,透過產業群體協作,讓半導體產業創下五十年的榮景,更顛覆了所有運算與通訊技術可以影響的產業,或說過往半世紀的人類生活。
從個人電腦、網際網路、行動通訊、電子商務到社群媒體,從食衣住育樂的廣泛應用到雲端運算、物聯網、人工智慧跟機器人,產業變革沿著這條定律不斷發生,所以創業出場再來一次的循環在矽谷可以持續,而創業者跟投資人因此可以忍受失敗,把錢投資在人才的失敗經歷上。
其他產業跟區域很難理解摩爾定律跟網路效應的加乘效果,無法了解「零邊際成本」社會對物質、能源、資訊三大基本要素的影響。但是矽谷的創業者與投資人不僅理解、參與甚至打造,讓技術創新與價值創造成為正向循環。
除了矽谷,台灣應該是參與摩爾定律最深的另一個地方。但我們的資本市場跟併購環境發育不良,偏好中型規模代工企業的股票上市,公司法規又直到晚近才與國際接軌,所以轉型格外困難。
所幸,數位時代典範轉移的下半場才正要開始,指數型成長在許多領域已經接棒發生。無論是次世代基因定序與細胞治療,或者新型態的智慧交通與數位保健,摩爾定律將在許多產業繼續發威。波士頓極有可能是下一個矽谷,而台灣只要選對產業、接軌國際,我們也可以再搭上下一波大浪,順勢造英雄。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165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別再培育危機分高手
前陣子流行十年外貌對照,但對我來說,十年來除了累積十萬字,還讀了百本書、參訪數十個城市,累計一萬兩千公里的運動里程,逐步邁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說真的,這些里程碑對於從小擅長衝刺、缺乏耐力,讀書考試也靠臨時抱佛腳的我,簡直不可思議。那到底是甚麼改變了我?
一來是人生經歷,二來是同儕激勵,讓我發現了熱情所在與堅持到底的優勢。父親的壯年早逝,讓我體會到唯有青山常在,才能讓自己與家人共同成長;十年前與林之晨相遇、共創AppWorks並共事多年,讓我見識到質量兼具的閱讀寫作的偉大能量。
此外,十五年來參與生醫新創與網路產業在台灣的進展,我不斷找尋關於科技創新與人類文明演進的問題及答案,並且熱切地研究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時空背景下的過往與現況。因著這些,我才有辦法持續閱讀、寫作、差旅、運動。
三年前,我在本專欄寫下「大創新從小學起」,談台灣實驗教育正要起飛,以及剛帶著孩子投入的心境。而無論是即將上路的108課綱,還是開始強調閱讀素養的大考試題,都顯現了教育體系將不再鼓勵「背多分」,而是要孩子們學習理解脈絡、建立識讀與思辯的能力。
有高等教育經歷的讀者應該知道,開書考試是最困難的一種考驗,平時不燒香,絕對無法在考試時理解問題、找出脈絡,推演出答案來。事實上,耐力運動如馬拉松跟鐵人三項,比賽時也就是平日訓練質量的展現。
過往台灣教育體系,沿襲工業革命後的國民教育模式,要訓練出標準化的作業員與公務員。但事實上多數人的經驗,即便考試高手多半也都只是考前讀得發燙、考後馬上就忘。除了背多分,更多人是「危機分」高手,到職場上格外會寫作業、趕報告跟辦活動。
但在產業變動快速,新舊業種職業消長之際,沒有大量探索與熱情支持,我們的下一代是不可能適應新經濟與人工智慧的挑戰。讓孩子長時間投入的關鍵不在辛苦操練,而在讓他們實作與嘗試,增廣經歷與體驗,才能找到堅持的能力與理由。
---
延伸閱讀:
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與其引進加速器,不如招商與辦學
身為新創加速器 AppWorks 的共同創辦人與前合夥人,我曾經也認為加速器是翻轉新創生態系的關鍵。但在近年參訪全球各大新創聚落之後,我發現加速器其實是生態系充分發展與競爭後的結果,而非起因。
各領域最強的加速器,一定位於該產業競爭最激烈的生態系,包含最有實力的工程師、最有經驗的創業者、各階段投資人與願意投資與收購新創的企業群,再加上有創業及投資經驗的加速器經營者,才能吸引最強的新創團隊進駐。
各領域最強的加速器,一定位於該產業競爭最激烈的生態系,包含最有實力的工程師、最有經驗的創業者、各階段投資人與願意投資與收購新創的企業群,再加上有創業及投資經驗的加速器經營者,才能吸引最強的新創團隊進駐。
這也就是矽谷的演化過程:由一流的學研機構與產業巨擘,加上願意投資初創企業的創投機構,不斷培育出有出場經驗的連續創業者,成就了熱鬧的資本市場與併購市場,並建構出具吸引力的早期階段投資市場,再由天使投資人、孵化器與創投機構的三種典型,衍生出兼具三者特色的創業加速器模式。
除了矽谷,曾經只有研發與醫療機構的波士頓,在醫藥大廠陸續進駐、加上近年來生技產業更迭快速、大廠競爭漸趨激烈,新創企業被併購的案例不斷出現,造就一批具有創業及投資經驗的技術人才與風險資本家,才讓波士頓成為全球生技新創之都,也擁有數個全球最強的生醫加速器。
回首當年,若沒有赴美受訓的工研院團隊、授權技術的飛利浦、有資深產業經驗的張忠謀、全力支持的國發基金這些要素,再加上積體電路與個人電腦的需求起飛,台灣不會有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台積電與半導體生態系誕生。
在一個缺乏連續創業者與早期投資人,沒有新創知識與洞見產出的地區,就算引入再多資金或技術,其實也很難孵育跟當地產業有連結、具有生命力的生態系。因此,具有遠見的政府,首先吸引的不會是新創加速器,而是跨國企業與國際學府,並創造友善的家庭移居與勞動環境、提升投資稅務誘因、改善新創併購法規,真正讓國際人才融入當地,也讓在地新創有機會進入國際。
要提升台灣創業者的國際能見度,引進加速器並非沒有功效,但唯有改善環境、放寬法規,在台灣15-64歲人口開始減少的此時,大力吸引跨國企業與國際學校進入台灣,造就真正國際化的生態系與加速器。
除了矽谷,曾經只有研發與醫療機構的波士頓,在醫藥大廠陸續進駐、加上近年來生技產業更迭快速、大廠競爭漸趨激烈,新創企業被併購的案例不斷出現,造就一批具有創業及投資經驗的技術人才與風險資本家,才讓波士頓成為全球生技新創之都,也擁有數個全球最強的生醫加速器。
回首當年,若沒有赴美受訓的工研院團隊、授權技術的飛利浦、有資深產業經驗的張忠謀、全力支持的國發基金這些要素,再加上積體電路與個人電腦的需求起飛,台灣不會有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台積電與半導體生態系誕生。
在一個缺乏連續創業者與早期投資人,沒有新創知識與洞見產出的地區,就算引入再多資金或技術,其實也很難孵育跟當地產業有連結、具有生命力的生態系。因此,具有遠見的政府,首先吸引的不會是新創加速器,而是跨國企業與國際學府,並創造友善的家庭移居與勞動環境、提升投資稅務誘因、改善新創併購法規,真正讓國際人才融入當地,也讓在地新創有機會進入國際。
要提升台灣創業者的國際能見度,引進加速器並非沒有功效,但唯有改善環境、放寬法規,在台灣15-64歲人口開始減少的此時,大力吸引跨國企業與國際學校進入台灣,造就真正國際化的生態系與加速器。
延伸閱讀
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你的董事平均幾歲
觀察台灣各世代職場經歷,六、七年級是最缺乏國際經驗與機會的一代。主因是九○年代末期開始的科技國防役,大幅吸引理工碩博士留台研發,外商又因為中國市場崛起而把營運重心轉往對岸,這個世代缺乏海歸人才,又少了外商培訓,最多的島外經歷是在對岸當台幹、台勞。
也因此,當具有創業能量與技術資本的產業與學界青壯年逐漸成熟,卻發現在大企業缺乏機會與舞台,新創團隊又無國際背景而不易走出台灣。這個現象不僅在產業界發生,在學界與政界也有類似現象。
近來跟幾位熱心提攜後進的產業前輩討論這個議題,他們非常認同我的觀察,但除了扮演創業導師或天使投資人外,似乎也沒有其他解法。有趣的是,這些前輩許多都因國內外的產業經歷,受邀成為大型企業獨立董事,但也因為他們的角色吃重、經驗豐富,往往一當就是許多年。
這不免讓我反思,在矽谷,許多科技企業的創辦人與經理人,都在相對年輕的階段就進入彼此公司擔任獨立董事或策略顧問;創投也會有意識地栽培並引入不同世代與背景的合夥人,開創不同投資形態與領域。這種重用年輕人的方式,是矽谷得以不斷領先全球創新生態系的祕方之一。
再以我個人經驗,當年發起並加入行政院青年顧問團,在兩年期間跟二十多位青年參與科技新創與教育相關的政策形塑,不僅讓行政體系能夠接地氣,也藉由在政府的董事會實習觀摩,跨世代之間彼此聆聽學習。
在台灣人口即將開始減少、嬰兒潮世代屆齡退休之際,產官學研各界都可以感受到接班斷層問題的嚴重性。「給年輕人機會」不該只是一句口號,唯有真誠且開放地聆聽、放手,加速讓青壯年進入企業的決策信任圈,我們才能有持續創新的台灣。
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重創新與眾創新
以波士頓為例,隨著精準醫療起飛,生醫技術結合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的跨領域團隊比比皆是,加上官民共同投資,研發與臨床環境優異,使得原本在生醫與資訊科技皆臻頂尖的波士頓,已然追上矽谷,成為美國成長最快的新創區域。
此行造訪的荷蘭城市,從烏特列支、萊頓到恩特芬,都展現了學研優勢結合產業創新的能耐,已成為歐洲最有競爭力的地區。在巴黎參訪會見的投資人與創業者產業資歷都超過二十年,大多擁有跨國企業與創業出場的雙重經驗,談起技術創新與市場策略,洞見深刻而有前瞻性。
這些觀察與交流,讓我反思亞洲近年來的網路創業熱潮。二十年來行動網路的確改變了人們生活與工作的方式,更影響了創業及投資行為,所謂輕資產、重速度的精實創業模式,在互聯網行業成為信念教條,也是創業加速器興起的主因。
但以台灣的市場規模與人才特質來分析,應該專注於技術壟斷的B2B行業,而非追求市場壟斷的B2C商業創新。近四十年前引進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與創投模式,就是典型的資本密集與技術創新,再結合國際人才與產業環境,才有獨領風騷的半導體巨頭與科技製造業。
可惜台灣曾經有的產業優勢,因為習於同質競爭的削價代工思維,加上中國開放後、台商沿襲舊有模式,因此多數B2B企業並未升級;唯有追求持續成長與壟斷能力的半導體廠商,成為台灣少數仍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
放眼未來,技術密集的重創新(Deep Innovation)與多元跨域的眾創新(Crowd Innovation)年代即將展開。無論智慧經濟、精準醫療或量子電腦領域,都需要技術資本與跨國人才的組合。我們除了鼓勵創業與商業創新,更該思考如何善用本質,創造台灣的長期策略與定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