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2013年終回顧與網誌分析

2013年對我來說,是努力耕耘也收穫豐碩的一年,無論是工作、身體、家庭或內容經營,都有成果。50個團隊與6個投資案,50場演講跟20場活動,36篇網誌與8篇專欄,50萬點閱率跟5萬個讚,以及 100小時 / 1,500公里的運動量,大概可以描繪這一年的公司成績與個人生活。展望來年,我會繼續加油!


育成與投資

今年是 AppWorks 成立的第三年,從第一屆到即將畢業的第七屆團隊,至今我們已經培育150個團隊,陪著超過350位創業者一起成長。這些團隊到今年底的年度營收總額將超過新台幣10億,企業價值則將超過新台幣25億,並創造700個工作機會。


而過去兩年,本善基金已投注 1.6 億元新台幣至 20 家本土網路新創公司。在今年投資或加碼的公司包括:郭家兄弟歐酷網路功典資訊歐易亞科技遊戲酒吧等,領域橫跨電子商務、行動影音、數位行銷、遊戲平台等。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著墨在相關領域,並開始拓展在行動商務、行動廣告、穿戴科技等領域的投資。

目前我們正在如火如荼的招募創業加速器第八屆團隊,偷偷透露一下,從超過百件申請書與目前為止的面試來看,這屆團隊實力非常堅強,很多狠角色喔!

參訪與溝通

除了培育投資業務之外,今年也是我出差頻繁的一年,包括到南京擔任南京麒麟杯 IDEAS Show 創意大賽評審,還有到紐西蘭拜訪當地政府與民間的投資育成機構,見到許多新創公司與不同階段的投資人,對於亞太地區的行動與網路產業發展,有了更多認識。

此外,我們積極參與創業與投資環境的變革推動,這一年下來也看到許多政策推動與法規鬆綁,包括行政院的5年10億創業天使基金啟動,包括公開發行公司股票面額十元制度取消,還有創櫃板的設立等等。雖然還有許多目標沒有達成,但終於有看到一些初步的政策修正,讓我們對於繼續發揮民間微薄力量,感到意義與希望的存在。

推廣與行銷

一直以來,我都不斷強調內容經營對個人或企業品牌的重要性。除了繼續經營網誌之外,今年我受邀演講50場以上,參與十多場論壇與談或主持,擔任十多場商業競賽或簡報比賽的評審。這麼多場論壇與演講中,最特別的應該是受邀與馬總統對談創新與創業,而年底的 TEDxYouthDay Taipei 與 TEDxNCU,兩場演講都讓我見識到籌辦一場 TEDx 活動有多麼繁複,事前跟講者的籌備工作與演練要花多少時間。


而出於對教育、產業跟科技議題的關注,從今年九月開始,我受邀在聯合線上 UDN 有了自己的專欄。也因為一些新聞事件的推波助瀾,幾篇文章獲得了一些關注,尤其是【你砍的是成本,還是自己的未來?】獲得近15萬次點閱,以及超過4萬次的按讚率,分別都破了 UDN 的紀錄,實在是非常榮幸。累計四個月來寫了八篇專欄,瀏覽量超過34萬次,按讚數破5萬個,期許自己明年可以創造更高的流量與轉換率。

除了演講、評審與專欄,今年還擔任了兩本書的推薦序作者,包括【衛生紙計畫】跟【哈佛教育學院的一門青年創新課】。這兩本書都是創業與創新領域的重要著作,很榮幸可以參與出版與推薦,也期待這些觀念可以推廣到各領域。

除了平面媒體,今年也參與許多電子媒體節目,包括在【大愛人文講堂】談人才養成與實習制度,以及在 TVBS【Today 正經話】聊國內的創業與投資現況。而從十二月開始,每週五上午 7:30-8:00,在台北之音的蔻蔻早餐中,參與【蔻蔻文創園區】的現場節目錄製,跟大家在空中聊聊文創、網路與行動產業的市場動態與創業案例。

個人與家庭

為了身體力行「創業要開發產品與市場,更要開發自己的身體」,從兩年前開始,我從五公里的路跑,逐漸踏入十公里路跑、半程鐵人賽的運動之路。為了維持體力並準備比賽,我也持續的保持平日的運動習慣。

今年我的運動里程超過 1,500公里,包括 350 公里的路跑、1,100公里的單車,還有60公里的游泳,總時數則超過 100 小時,燃燒超過八萬大卡的熱量。



而今年我總共參加了四場比賽,包括在碧潭舉辦的半程鐵人賽,新北市微風運河舉辦的標程鐵人賽,還有兩場半程馬拉松(新北市八里左岸馬拉松與台北富邦馬拉松)。成績雖然都離自己的理想成績還有距離,不過也算是達成今年的個人目標,希望明年可以繼續在成績與比賽強度上設定更高的目標。



在家庭成員上,今年我第二次當爸爸,一家四口的熱鬧跟忙碌,也讓我的生活更加緊湊,也更有樂趣。當父母是非常特別的體驗,困難度絲毫不比創業或投資低,而且第二個小朋友的到來,更讓我們有機會檢視並思考如何當更好的父母親。

網誌與分析

因為今年新增了家庭成員,還有越來越多的媒體活動,我的網誌文章比去年大幅減少(明明就是自己偷懶...),不過因為粉絲數量的成長還有 UDN 專欄上線,每月平均點閱率還是有成長。今年的網誌創造了16萬次的瀏覽量,加上 UDN 的專欄,剛好突破50萬次。


從文章排名與話題分析來看,到今年底總點閱率排名前十的文章,有四篇是今年的新文章,排名2,3,4,7名。而文章種類來看,受歡迎的文章以創業、教育、政策跟心法類為主。由於今年的文章不多,因此就不特別如去年一般做文章分類推薦了(實在很偷懶ㄟ... XD)



而除了點閱數量之外,我也分析了流量來源與讀者分佈。由於 Dr. IC 粉絲頁的經營績效還不錯,從去年底的900人,成長到目前的 2,500人,所以網誌流量來源,目前主要來自 Facebook,不過從九月份開始在 UDN 的專欄,也開始貢獻一些流量,目前是除了 Facebook 跟 Google 之外,最大的轉介流量來源。


除了粉絲數量與瀏覽率的成長,讀者的地理分佈則讓我很有感受。由於採用中文撰寫,講的也都是台灣的創業、教育或政策議題,因此讀者絕大多數來自台灣,並不讓我意外。但透過分析,我發現其實台灣讀者只佔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分佈,表示有三分之一的讀者來自海外,而且美國佔了將近兩成,也就是貢獻了近六萬次的點閱數,這個數字給我很深的感觸。

雖然人在台灣,寫的也是中文,但我居然能創造出十萬次海外點閱率,包括六萬次來自美國華人(至少是能讀懂華文的各種人),實在讓我覺得經營網誌是非常值得的。


內容,讓你更有影響力。不論推廣分式與內容形式,超越時空與地理間隔,我只是一個努力把事情做好、努力把文章寫好的平凡人,我的經驗與數據,希望能提供給所有讀者參考,也給我自己當成下一年度繼續努力的動力。


延伸閱讀: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今天你打卡了沒?

無論東方或西方,朝九晚五都是上班族的代稱,不過,我一直覺得這是個有問題的系統。彷彿工作時間就代表了工作成果,人在公司就保證心也在公司一般。

上班打卡,到底代表什麼?




有兩件台灣職場常見的事情我一直不能明白。

一個是老闆沒走,員工就不敢走的加班現象。另一個是為什麼上班應該要打卡?(當然,不是用你的臉書打卡,而是用打卡鐘簽到)

幾點到公司,你有沒有在辦公室裡或辦公桌前,到底對老闆或公司,或者個人的工作績效,具有什麼意義?

多數台灣的工作環境,都要求員工要打卡,或者透過門禁系統,考核出缺勤狀況。雖然隨著時代演進與交通繁忙,不少公司或機構,都有所謂彈性工時制度,就是可以比表定打卡時間提早或延後一定的時間,但是你仍然必須要在公司待滿固定的時間,才算完成一天的工作。

在檢討這個制度之前,讓我們先想想,為什麼當初會有這樣的系統被設計出來。

其實打卡這件事是歪國人發明的,本來叫做 Check in。對,就是 Facebook 上的 Check in,所以中文版的臉書就翻譯成打卡了。

當然,你不需要到餐廳、景點、教室或高鐵車站上班打卡,但是當打卡成為「我到了某地」的意思,我們也就習以為常。

而有出差或旅行經驗的各位讀者,無論到機場、到飯店,甚至參加大型研討會,我們都會「進行一個 check-in 的動作」,這時候,其實我們會翻譯成「報到、入住、簽到」的意思。

所以,本來 check-in 只是報到或簽到的意思,但因為打卡鐘的發明,把一張紀錄用的卡片放進那個時鐘「喀嗒」一聲,所以我們才把「簽到」這件事,變成了「打卡」。

那又為什麼過去的工作環境,從簽到(人有沒有到)變成了打卡(人何時到了)?

那就牽涉到哪些行業需要準時報到了。

別說產業,我們在學校的時候,就被要求要準時到校,遲到得受處罰或懲戒。

其實這件事我也覺得奇妙,學生缺席一定是因為學習動機不足、課程與學校沒有吸引力,或者家中有特殊狀況,為什麼懲罰的是學生,而不是沒有創造足夠動機的學校與老師?

當然,學生遲到會影響老師的教學(因為老師不想個別指導、重教一次),不過我們從小到大好像都是以「早自習」或「朝會」當作遲到時間標準的。學生遲到真正影響的是自己的學習,還有跟同學的互動,補習班都可以看錄影補上課,學校其實也可以比照辦理。

而早自習既然名為自習,幹嘛要管學生到或不到?朝會固然偶爾(真的是很偶爾吧)有重要事情宣布,但多數時候不就是排隊立正、唱歌升旗這等事嗎?學生不想參加朝會,一定是朝會很無聊、很沒意思,怎麼又要處罰學生了呢?

按照同樣的邏輯,其實很容易理解上班為什麼要準時,因為老闆要朝會、老闆要員工早自習、老闆怕開會時有人缺席。

可是,這些真的是好的上班準時動機或最有效率的工作方法嗎?

我不否認每天一早召開快速會議的工作型態可以快速同步團隊進度、凝聚共識。不過,現在最流行的是站立會議,十五分鐘之內速戰速決,超過半個小時的會議其實已經沒有意義。

而且,如果每天都會召開會議的團隊(不管快不快速、站著還是坐著,甚至開到趴著打瞌睡),需要打卡制度嗎?誰來誰沒有來,不是一目了然,清楚明白嗎?

喔,其實老闆想知道的是,他不在的時候,你是不是已經來了。

問題來了。

為什麼老闆需要知道他不在的時候,你是不是已經進辦公室了?

當然,有些行業,需要值班與交班,所以需要準確的掌握下一個接班服勤員工是否準時,例如軍警消防、保全警衛、急診室的醫護人員,以及機師、空服員、地勤人員,還有多數的餐飲服務業等。或者,你的工作型態固定規律,工作內容重複一致,所以工作時間的長短,就能化約成工作績效與薪酬(例如生產線的操作員)。

但是,對於多數上班族而言,你的工作只有你可以執行,也沒有人需要交班,為什麼你需要交代你在哪裡上班、你是不是在公司工作?

工作績效不是應該由工作成果來評估嗎?

準時上下班,唯一代表的是你準時出現在公司(甚至不一定在辦公桌前),那跟你的工作績效有什麼關係?

如果一個員工能有效率的把工作完成,甚至不用來公司或很少來公司,他一方面可以減少交通時間與地球資源(包括燃料與辦公室的水電)的浪費,二來可以更彈性的安排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為什麼很少台灣企業提供在家工作或彈性上班(不是前述的彈性工時喔)制度呢?

顯然,多數的台灣老闆,都把員工當成時薪人員,或者按照工時計酬的操作員了。

但事實上,多數人並不是領時薪或按工時計酬的員工啊?

我真的搞糊塗了。

如果我們為了守時有效率,那就準時出席會議、統計出席人數。如果我們為了工作績效,那就拿出工作成果。但我實在找不出所有員工(好吧,至少非高階主管員工)必須一起準時抵達公司、坐在辦公桌前的好理由。

啊,大概是為了軍容壯大、場面好看吧?

我們是在上班,為客戶與公司創造價值,還是幫老闆打造朝會的場面?

啊,也許老闆要的不(只)是朝會,而是早朝百官入宮待駕的場面。

身為一個老闆,你是要員工上班打卡、恭迎大駕、隨傳隨到,還是要他的敬業態度、成就動機、工作績效?


---
延伸閱讀:

----
補充資料:

根據網友轉述:

「勞動基準法第 30條第5項係規定雇主應逐日記載勞工出勤情形。同法施行細則第21條復規定出勤情形應記載至分鐘為止屬強制性規定,其出勤紀錄設置,基於雇主指揮調度權之行使,不因工作地點不同而有所變動,亦有一定保存年限,避免突發事變,以維員工權益。立法目的在於勞雇雙方對於工時、工資、休息及休假等認定上易生爭議,致損及勞雇關係和諧,為使勞工之正常工作時間及延長工作時間記錄明確化,故課予雇主義務,以備作為勞資爭議之佐證依據,法律遂明定雇主應置備勞工簽到簿或出勤卡,並應記載至分鐘為止,以杜絕相關爭議。是以勞動基準法第 30條第5項雖未明定出勤紀錄之保存方式,惟解釋上應以正本保存,且該條規定係課雇主保存勞工出勤紀錄之義務。近年雇主因故意或過失,未依勞動基準法規定,逐日記載勞工出勤情形,記至分鐘為止並應保存一年」

以及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八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台84勞動二字第一四○六七四號函

事業單位於工作規則中規定上下班不打卡,加班如以呈報方式處理,雖無不可,但依勞動基準法第三十條第三項(現行移為第五項)規定仍應由雇主逐日記載勞工出勤情形。」

原來在台灣,公司不打卡會違法?!!!!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1到100 的團隊成長之路

談到新創企業的創立或投資,團隊,絕對是關鍵。在 AppWorks,我們常把創業比喻為「從0到1(找到商業模式)」與「從1到100(進行規模化)」兩個階段,但新創公司的組織成長,則不只兩階段。依據事業發展與團隊規模,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六個階段,並且分別有不同的資金來源分佈與核心議題。


從我自己參與幾次創業的歷程,還有培育百來個團隊、投資二十家公司的經驗,我發現新創公司的主題也許不同,商業模式各有千秋,但在不同階段的組織發展,卻都會遇到相似的狀況與問題。

以下,我就從團隊創始初期一直到進入資本市場,團隊人數從個位數一路成長到三位數的過程中,將會遭遇哪些核心問題、商業階段、資源規劃等面向進行分析。

第一個階段:1~2人

這是創業的最早期,無論創業者是學生或就業人士,創業多半屬於兼職狀態,利用課餘或下班時間,嘗試想法、參加聚會,並且把產品原型或商業模式的概念逐漸架構出來。由於是兼職,因此資源有限,多半也缺乏創業經驗;讓團隊繼續前進的,主要是「想要解決問題的熱情與遠景」,或者稱為「願景」與「理念」。

也由於是兼職狀態,暫時沒有經濟上的壓力,你只要養活自己就好,創業主題往往會運用家庭、學校、政府或研究機構、公司組織的部分資源,還有個人的閒置資金,進行產品開發或技術投入。

若我們把創業比喻為「從0到1」與「從1到100」兩個階段的話,這個階段大概還在零點附近徘徊。

第二個階段:3~4人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偷偷摸摸,創業計畫開始具體,起初的想法念頭,變成可以運作的網站、產品或者APP,這時候你會開始找伙伴,可能是你的同學、同事,或在聚會跟競賽中認識的朋友,幫你一起開發產品、推廣市場,並且,你開始認真思考全職創業這回事。

既然要準備全職創業,團隊會開始討論財務規劃,認真思考收入、支出、薪水、費用等,除了掏出自己的零用錢跟存款,也會開始找身邊的親友當股東。有些團隊會因此成立公司、設立股權關係,有些則用長期借貸的方式,讓自己得以全心投入創業。

這個階段的創業團隊,是最關鍵的人力組合。價值觀跟理念是否一致、工作方式與默契能否建立,還有背景、知識、技能的互補性,都將長期影響這個團隊未來的發展潛力。這個階段必須要能建立完整的產品或服務模型,讓一定數量的消費者測試,並且得到市場回饋資訊,藉由精實創業的精神,快速調整產品、修正商業模式,讓創業階段逐漸「從0 接近 1」。

第三個階段:5~10人

全職創業一段時間,產品或服務也經過市場測試了,開始有生意進來、客戶上門、流量成長、營收產生,電話、電子郵件總是回覆不完,網站更新或產品開發的進度卻老是落後,你發現事情太多、人手不足,於是你開始要聘請員工了。

由於只是新創企業、沒沒無名的小公司,可能也難吸引到大企業的資深員工,於是你會開始找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最好是自己學校的學弟妹,至少可以透過學長姊的身份跟創業的機會誘因來吸引他們。

不過,多數台灣的大學生或研究生缺乏產業經驗,極少有在公司或新創企業實習的經驗。因此這個階段你要花大量的時間訓練這批新人,而且會感受到許多挫折,也會慢慢學會如何有效率的面試新人與帶人,甚至開除員工。

沒錯,你應該也必須要經過一段不斷汰換員工的階段,因為這個時期的員工,就是未來公司組織的骨幹,一旦公司成長到下個階段,他們就是各部門的主管或重要幹部,如果對於公司長期願景與價值觀、溝通能力與工作習慣等沒有共同的信念與默契,那麼未來公司內部一定會出現大量的摩擦與紛爭,埋下不安定的因子。

而這個階段也是創業首部曲「0→1」階段的最後一步,資本市場還不會正式接受你,但會出現一些天使投資人或種子投資基金(例如我們的本善創投基金),希望能參與公司的經營。

第四個階段:11~30人

終於,市場接受你的產品或服務,開始確立成功商業模式(或稱為找到了 Product-Market-Fit, PMF),跨出「0→1」的那道鴻溝,進入大眾市場與事業規模化的階段。

這個時期,公司最具體的目標是「營收規模化」,因此會開始區分成本中心、利潤中心等單位,開始劃分財務、管理、技術、產品、業務、客服等部門,原本的創業核心團隊跟初始員工,也紛紛擔任部門主管跟中階經理人,甚至開始要找具有即戰力、熟悉產業或市場的重要員工

公司的營收規模、資本規模、員工規模,都會在這個時期歷經快速且大規模的成長,因此各種內隱跟外顯知識的累積,組織與人力資源的規劃與執行,都是這個階段的關鍵。也因為「規模化」的需求,因為人力擴充的費用支出,這個時候你需要「較大規模種子投資」或者「A輪/B輪投資機構」的參與。

第五個階段:30~100人

終於,你成為一家有規模、有組織、有市場知名度與品牌的公司了。為了要成為市場中的寡佔者或者龍頭,為了加速甩開已經出現的競爭者,甚至幫早期投資人尋求出場機會,你必須全速前進。

「獲利規模化」與「財務能力」,是這個階段的核心目標,也是你是否能跨入資本市場的關鍵。這個時期,你要快速擴張資本跟業務能力,挖角「一級戰將」加入企業,透過通路與合作夥伴展開各種行銷活動,因此,你需要「大型投資機構」(金控或企業投資)或「策略合作夥伴」(上下游廠商或潛在併購買方)的加入,為你進入資本市場,補上關鍵的資金與資源。

第六個階段:100人以上

一切的努力,好像就是為了這一刻的到來。你敲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擁有了成長引擎、獲利能力、一個組織完整的企業,但也有許多競爭者虎視眈眈。

你開始發現國內市場已經飽和、垂直產業已經不再具有吸引力,你開始規劃海外擴張或投資的計畫,或者進入另一個你不熟悉但是很有潛力的市場。

你,開始成為企業內的投資人,尋求創新的動力,並且開始恐懼風險。記得,永遠保持新創公司的習慣與態度,你將得以繼續前進。

除了為使用者與客戶創造價值,你也開始為員工跟創始團隊打造更大的平台,透過資本市場來創造更好的薪酬與誘因。「執行力」與「管理」成為你最關心也最重要的課題,如何透過公開市場籌資,爭取更多的資源與機會,成為你工作的主要動力

有些人,會在這個時候退場,尋求下一個創業機會。也有些人,會直接退休。還有些人,會跳到資本市場端,成為天使投資人,或者擔任創投的角色。

但無論如何,走到這個階段,歷經這麼多的挑戰,你絕對是成功的創業者!

六個階段:兩個時期,兩種能耐

把上面六個階段稍微整理,你會發現,前面三個階段(從1到10人)是「想法、產品、市場」的測試階段,這個時期就是精實創業中講的「利用 MVP 尋找 PMF」,快速的透過「Build → Measure → Learn(BML循環)」來改善產品、建立口碑與品牌,找到成功的商業模式。

後面三個階段,是「營收、獲利、資本」的規模化階段,在市場口碑與品牌形象初步建立下,透過資源與資金的擴張,還有團隊與組織的成長,逐步加強成長性、獲利力、執行力。

第一個時期(前三階段)的重點如果是領導,第二個時期(後三個階段)的重點就是管理。而創業者能否從領導者轉換為管理者,或者找到適合的專業經理人擔任執行長或協助營運(例如 Google 的 Eric Schmidt,以及Facebook 的 Sheryl Sandberg),往往是企業能否順利跨越鴻溝的關鍵因素。

善用實習與兼職,培養幹部與伙伴

新創企業的優勢在速度跟態度,劣勢在資金與資源。因此,對人才的吸引力一定不是來自薪資、獎酬與福利,而是空間、舞台與機會。

前面提到,在第三個階段最常出現的狀況是你會大量錄取新鮮人,但又往往因為沒有時間訓練他們、或者表現不如預期,而必須忍痛換血,但往往因此會在勞動市場或年輕學子之間,豎立不好的公司形象。

解決之道其實是,在第二階段跟第三階段,你就該開始善用實習計畫或兼職人力,培養未來的全職員工,甚至是自己的左右手、合夥人。

當然,你必須提供好的誘因與成長環境,不該把實習生當成無薪員工,該給的一定要給,該教的也一定要教。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免費的員工。

成敗關鍵:跨越鴻溝之前,別過早規模化

從0到100,這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創業者能一路走到這裡並成功出場,有些繼續在舞台上奮戰。當然,也有不少人提前離場,有些甚至黯然結束。

無論成功或失敗,創業者都值得欽佩。創業,是一種態度,是一輩子的努力。

不過,觀察培育這麼多的團隊,我們發現最容易失敗的階段,或者成功的關鍵時期,往往是在第三階段跨到第四階段之間,就是「測試」與「規模化」兩個時期之間

因為這個時期,產品已經接受一定程度的市場測試,如果有不錯的客戶回饋、營收快速地成長,往往讓創業者過度樂觀,並且吸引外部投資人進場。

一旦創業者大量引進新人或老鳥,忽略價值觀與文化的差異,還有教育訓練與工作態度的基礎功,而市場不如預期,或者資源效應沒有出現,投資人跟員工往往會陷入一段時期的失望甚至接近絕望,而出現決策兩難、幹部離職、資金短缺甚至信任危機。

因此,最樂觀的階段,最該謹慎小心。黎明前的黑暗往往伴隨各種危險,但只要摸著石頭過河,總有機會盼到日出。

新創企業最怕的是,把月光當朝陽,聽夜鶯作雞啼。

創業者固然都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但是唯有務實一點,讓公司先活下來,永遠保留一發子彈,你才有機會看到馬雲所說的「後天的太陽」。

---
延伸閱讀:

---

這篇文章是為正在創業的人,或者想要理解新創事業發展過程的讀者所寫的。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創業,但想參與如這篇文章所描述各種階段的新創企業,或想透過實習培養自己的工作態度、想理解創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的機會來了。

11/30 (六) 13:00 在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AppWorks 將與台大創聯會共同舉辦「2013 冬季新創企業 正職/實習 媒合會」,現場有 58 家新創企業,包括 31 個 AppWorks Startups,提供超過 140 個正職、實習位置。歡迎來看看,說不定其中就能找到你投資自己的好機會、參與創業的搖滾區。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讓我們學著用瑞士刀創業!

南瓜計畫】作者 Mike Michalowicz 的另一本著作【衛生紙計畫:學會用最後三張衛生紙擦屁股,就能善用職場關鍵資源,扶搖直上】在今天由遠流出版社出版問世。

經過多年的創業歷程與輔導新事業的經驗,Mike 發現,成功的創業家與職場人士,往往是那些能夠善用稀少資源、集中意志與注意力的人,也就是有辦法用最後三張衛生紙擦屁股的人。而我覺得,這樣的精神與能力,其實就是馬蓋先與瑞士刀的故事。


這本【衛生紙計畫】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想要創業、正在創業,以及想瞭解「創業是怎麼一回事」的讀者。以下是我的推薦序:

在台灣長大的五、六、七年級生,應該都跟我一樣,看著同樣的國外影集長大,例如:【天龍特攻隊】、【霹靂遊俠】、【百戰天龍】等。這幾部影集中,我最崇拜百戰天龍的主角【馬蓋先】,雖然他沒有智慧夥計霹靂車,也沒有能人異士組成的特攻隊,但每次遭遇危急,卻總能觀察環境,利用有限資源與隨身攜帶的瑞士刀,扭轉情勢、化險為夷。

經過多年研發工作與創業歷程,現在回想起來,當年因崇拜馬蓋先而開始收集瑞士刀,除了從小喜歡動手所以熱愛工具之外,也對於「靠有限資源激發創意、解決問題」這件事,有著莫名的興奮與熱情。

而這本【衛生紙計畫】拿來比喻創業的「廁所裡只剩三張衛生紙」情境,根本就是馬蓋先與瑞士刀的生活版,事實上也是所有創業者每天都會面臨的處境。

身為多次參與新創公司、目前以「培植、投資創業團隊」為創業主題的創業者,我能深刻體會這本書的出發點,就是告訴所有創業者:「資源永遠不足,環境不斷變化,重點不是資金與方案,而是你如何設定目標、馬上行動,保持專注、創造價值!」

對我來說,創業者是喜愛冒險、打破框架並且樂此不疲的人。馬蓋先也許只活在影集中,但我們身邊,卻有許多真實的馬蓋先,不斷地利用有限資源,創造事業奇蹟。

你,想當創業者當中的馬蓋先嗎?

這本【衛生紙計畫】,就是最佳的創業指南與行動手冊。
---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動手的創業馬蓋先,正遭遇資源窘迫的處境,歡迎申請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8,也許你的老皮正在這裡等你。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出場之必要

出場,又稱退出、退場。就是投資人將手中持股出脫、獲利了結或認賠殺出的行為。身為創業者,你未必想出場,但你的投資人,多半希望能「逢低進場、漂亮出場」!



創業這事情往往是這樣的...

你有個理由,有個夢想,有件事情,有個開始。你一直做下去,遇到很多困難、很多挫折,你一一克服,贏得一些客戶、一些使用者。

但這就像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你只是一直在跑道上,像阿甘一樣的不停往前跑。

直到有一天,忽然,有人說你成功了。

其實你不知道,為什麼那叫成功。要不然你自覺早已成功,或者,你覺得成功離你還很遠。

但,資本市場怎麼定義「創業成功」呢?

簡單的說,就是你。讓。投。資。人。成。功。出。場。了。

這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答案。創業過程中,你為了擴張規模,進行募資。而籌資對象約莫分為借貸、租賃與投資等,前兩種要求的是「穩定的現金流收益」,而投資人要的則是「逢低進場、漂亮出場」。

你所知道的、知名的成功創業者,要不然公司上市掛牌,而且股價一飛沖天;要不然被大公司收購,成為專業經理人,或者賣掉手中持股、離開團隊再次創業。

無論創業者是否持續在原來的新創企業繼續經營,或者轉換跑道再次創業、甚至成為天使投資人或加入機構投資人,其實在那個出場的瞬間,投資人只關心自己是否漂亮出場,至於你會不會繼續經營,是否繼續創業,或者加入投資人的行列?

那是你的事情。(當然,他們可能會再次投資你,如果你曾經讓他們漂亮出場的話)

投資人,其實只關心出場而已。

我們一直強調,創業,就是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面對客戶與使用者,你要透過產品或服務,改善、改變他們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問題,讓使用者愛上你,更讓客戶掏出錢來。

同樣的,面對投資人或資本市場,你要理解他們最大的問題或需求是什麼

既然他們被稱為投資人,自然,最關心投資報酬率、投資績效、投資風險。

而最大的投資風險之一,往往就是無法出場。

真的。「無法出場」是所有機構投資人(尤其是創投)最大的痛。就算是最成功的創投,有幾支全壘打的投資案,手中也可能有許多難以出場的投資戶。

對創投而言,投資戶如果資金用盡、燒光認賠還好了事,畢竟可以解散清算,不用再花人力物力。但是半死不活、有營收沒獲利,或者很會募資卻始終賺不了錢的公司,最是可怕。

也因此,雖然嘴巴上不一定明講,但厲害的創投、資深的機構投資人,在一開始打量一家新創公司的時候,在好感浮上心頭的瞬間,滿腦子其實都在想:「我如果投資這家公司,要怎樣才能出場?出場倍率大約多少?什麼時候有機會出場?」

身為創業者的長期伙伴,我們投入時間、精力與各種資源。而為了創造價值,協助找到商業模式的團隊往規模化的路上前進,並且維持這個機構的長期營運,我們也成立創投基金,進行股權投資

我們把育成服務是一種長期投資行為,也不以持有股權作為投資基礎。但是一旦我們投入資金,由於基金股東多數是機構投資人,他們追求漂亮出場的投資目標,我們在投資時也會把「出場機會」當成重要的評估指標。

我們觀察到,多數第一次創業的創業者,對於資本市場與機構投資人極不熟悉,往往連商業模式都還在摸索建立之中,對「規模化」都沒有想法或規劃,對於「出場」就更是感到陌生而遙遠。

但一旦你的產品與服務開始受到市場歡迎,嗅到商業模式成功的氣味,你想要找投資人協助你規模化,千萬別忘了,投資人最期待的,就是成功出場,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無法出場。

而且,一旦你讓投資人嚐到漂亮出場的滋味,下一次你再出來創業,相信我,會有一大群投資人從一開始就追逐你、希望投資你,而不是像一般創業者往往要到公司賺錢才會有人開始注意。

法界有句名言:「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而在投資領域,我覺得是「出場之所在,成敗之所在」。

如果你正在創業,已經有初步的市場成績、對於資本市場與規模化感到期待與好奇,對於創業的下一步感到疑惑,appWorks 育成計畫第八屆正開始招募新創團隊,歡迎你的加入

(圖片來源:Flickr
---
延伸閱讀: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內容,讓你更有魅力!

從今年九月份開始,我很榮幸應邀擔任 UDN(聯合新聞網)專欄作者,每兩週出刊一次。雖然在 UDN 上的點閱率遠高於我自己的網誌,不過相信有一些這邊的讀者,不一定是 UDN 的閱聽使用者。所以我將會把發表過的專欄,轉載到這裡,並且發表一些前言或在UDN發表看到後讀者回應的感想。

以下是在 UDN 發表的原文【內容,讓你更有魅力!】:


圖片來源:UDN 專欄

投入行動與網路產業的創業育成與投資多年,常聽到創業者說:「我們要蓋一個XX平台(XX可能是餐飲、旅遊、運動、團購等),吸引消費者來使用,可以賣產品或廣告…」,希望透過網路或行動服務來創造流量,進而產生商務機會。

不過,這些創業者往往誤會的是:吸引人們光顧平台的,不是平台本身,而是平台上的「內容」。沒有內容,就不會有「流量」,更別提「轉換率」了

內容?那是什麼?流量跟轉換率又為什麼重要?

簡單來說,所有由創作者所產生的文字、圖像、影音、多媒體,或者任何被著作權所保護的資訊,透過網路傳播而被閱聽與分享,都可以稱為內容。

舉例來說,YouTube上的影音短片,就是最吸引人的內容。如果有一天你連上YouTube,卻找不到有意思的影片,你會想再點擊它嗎?或者,Facebook上只有你跟你朋友的個人資料與大頭照,沒有了現在最頻繁使用的「拍照」、「打卡」、「動態」等功能,就算「按讚」、「分享」功能再好用,Facebook的使用者跟流量應該也會大幅下降。

其實內容的產出、編輯、銷售與相關的商業模式,在過去就存在:我們把它們稱做「出版業」、「媒體業」、「音樂產業」、「電影產業」等,現在有了比較時尚的說法,例如「文創產業」,也有了新的平台如「網路媒體」、「社群媒體」等等。

過去的內容產業,要嘛把內容當成「產品」賣給消費者,例如唱片、電影、書籍、畫作等(所謂藝術創作行業),或者透過內容的編輯製作與發行發送,銷售廣告欄位與時段,例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又被稱為平面與電子媒體)。

隨著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我們有了第一代的入口網站(如Yahoo!, PChome)跟第二代的使用者創作平台(如無名小站、Flickr、YouTube等),這些網站或平台,都是利用銷售「網路廣告」產生營收,透過不同的欄位廣告與播放模式,讓使用者點擊廣告,得知商品或通路資訊,或直接跳轉到電子商務網站或商品連結。

也因此,這些網站或平台,拼命的創造會員或使用者的數量,希望透過「流量」增加,讓廣告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其實,這就是過去「大眾媒體」播放「廣告」的概念(想想你記得多少「好看」的電視廣告?),只是把播放的平台搬到網路上而已。

2008年開始,智慧手機與社群媒體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上網方式,不再侷限在辦公室或家裡的電腦前面,而是隨時隨地成了低頭族;上網也不再只是查資料、逛網站,多數時候是在看朋友做些什麼,或者跟朋友們分享自己在做些什麼(照相、打卡、發文)、關注些什麼(按讚、留言、分享),至於其他時候,我們則是在找東西、逛東西、買東西…(想想你上個月在購物網站花了多少錢!)。

在行動與社群年代,由於社群平台的大量出現,每個人在網路上的行為越來越多樣化,多數人已經越來越少登入「入口網站」,而是利用「搜尋引擎」跟「社群網站」來查找資訊跟跟朋友交流。

過去被認為少數人才具有資格、必須是知識份子或廟堂之上的「意見領袖」,現在人人都有機會當,只要你是「某領域達人」、「知名部落客」,或者擁有超高人氣的「粉絲頁」或個人網站,其實你就是一個「社群意見領袖」

而成為「社群意見領袖」的方法,其實只有一個,就是不斷地創造「優質」的內容。怎麼定義內容是否「優質」?一個是看流量的成長率,另一個則是「轉換率」。

流量的成長,有花錢跟不花錢的兩種。花錢的就是透過跟前述入口網站或搜尋引擎、社群網站買網路廣告,因此花錢可以買到流量,但不一定能買到你要的TA(Target Audience,目標受眾)。而不花錢的流量,就是來自搜尋引擎,只要你的內容具有吸引力,分享、轉貼、轉載與超連結的網址夠多、夠重量級,還有關鍵字夠特別,內容在搜尋引擎上的排名就會上升,而透過自然排名產生的搜尋流量,是既不花錢甚至還可以省錢的(Google的關鍵字廣告,是根據搜尋排名計費,排名越前面,給你越優惠的費率)。

而「轉換率」呢?轉換率是定義每一種網路行為之間的使用比率關係,例如從「瀏覽網頁」到「留下資訊」到「成為會員」到「付費使用」,都有一定的比例關係,一般來說大約是100:30:10:1的關係。

轉換率越高,表示內容吸引到一群越有貢獻度與黏著度的使用者。而流量就不一定了。在今天的網路產業,「內容」創造「社群」聚集,「社群」帶來「商務」機會,商務機會未必是銷售產品,也可是產生影響力或聚集群眾、發揮影響力。

利用內容來產生優質行銷效果的案例不勝枚舉,例如在一個月內創下15萬粉絲人數記錄的「iFit愛瘦身」,以及透過網站平台幫消費者找到優質裝潢修繕師傅的「5945呼叫師傅」,或者提供美食餐廳24小時訂位的「EZTABLE」,通通都是利用內容來產生搜尋排名上生的效果,產生「好的流量」來源。

不信?請在Google敲下關鍵字「瘦身」、「裝潢」、「餐廳」,你就可以看到他們在相關關鍵字的搜尋排名。

另一個好例子,是我的事業伙伴,appWorks Venutures(之初創投)的創辦人暨合夥人Jamie(林之晨):他從四年前開始每週寫五篇網誌(Mr. Jamie),產生的內容影響力非常驚人,除了創造了appWorks這個平台與團隊(我們所有成員都是從他網誌的讀者,變成朋友跟工作伙伴),也產生了每個月六十萬的瀏覽量與五萬名的粉絲人數。在Google搜尋「創投」、「創業」,就可以找到我們。

內容,不僅僅只是有用或好玩的資訊而已。內容,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影響力。
---
這篇文章老實說偏硬,也不容易引起廣泛討論或回應。不過 UDN 的流量讓這篇冷門文章在一個月內創造了一萬多次的點閱率,也算是測試這個專欄未來的基本流量。
---
延伸閱讀: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創業,常被比喻為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賽,除了是體力與耐力的雙重考驗,也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具體實踐。而參加過三場鐵人賽事、完成了第一場標準鐵人賽之後,我發現無論運動或是創業,日復一日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事。



由於生活作息的改變、還有對運動生理學的重新認識,過去把籃球作為主要休閒與社交活動(甚至因此認識創業伙伴)的我,兩年前開始展開路跑運動並參加賽事,到了去年開始練習鐵人三項運動(游泳、單車、路跑),並跟一群 appWorks 培育的創業者,一起到台東參加了第一場半程鐵人賽(簡稱半鐵)。

到了今年四月,參加了在新北市碧潭舉辦的第二場半鐵之後,我覺得應該可以升級往標準鐵人賽事(奧運距離三項運動,或稱 51.5 鐵人三項)邁進了。於是,報名了九月份在新北市二重疏洪道「微風運河」所舉辦的「2013新北市國際鐵人三項錦標賽」,做為個人第一場標準鐵人賽(或稱初標鐵)。

如同前兩次半鐵比賽一般,我展開了持續的練習,把三個項目的練習距離分別增加到比賽的規格(游泳 1.5 km、單車 40 km、路跑 10 km)以上,也開始鍛鍊核心肌群與心肺功能,並繼續利用 RunKeeper 進行三項運動的記錄與訓練活動的管理。



其實三個項目之中,我對於游泳較有把握,雖然採用的是蛙式,但根據平時在松運深水池練習的經驗,還有兩場半鐵的成績,我的速度已經不輸給多數業餘好手(1,000 m 在 22 分鐘內),而且短期內進步的空間也有限,所以在賽前把主要的練習時間都放在單車與路跑上。

由於在四月份碧潭賽事前,我才添購了公路車進行練習與參賽(去年的台東半鐵是租用當地的平把單車),而且由於自行車項目在三項之中所佔時間一般最長、距離最遠,是影響成績與排名的關鍵項目,所以這次初標鐵的重點,我一開始就設定在單車的練習上,距離也從一趟 20 km 逐步增加到 30、40 km,均速從 28 KPH 慢慢練習到 30 KPH 左右。

而標鐵的路跑距離雖然太長,是我開始練習路跑時就可以達到的比賽距離 10 km,不過在鐵人賽中是最後一個項目,幾乎可以視為一場半馬(21 km)的後半場,所以其實並不輕鬆。但因為我的體型高大,學生時代又算是短跑型或衝刺型運動好手,所以在路跑這個項目上的準備上,也是有相當挑戰性的。

其實,參加鐵人三項比賽對我自己來說,除了是一項長期嗜好的培養以及身體機能的鍛鍊之外,也是視為工作與生活的一部份。因為隨著比賽距離的增加,個人目標的設定強度也會逐漸增加,若沒有充分的準備與練習,其實每一場鐵人賽都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而除了相關運動知識與資訊的蒐集、運動裝備與配件的採購搭配之外,參加賽事最重要的,就是訓練計畫的落實與不斷調整。

身為 appWorks 的共同創辦人與合夥人,我們也如同矽谷的 Y-Combinator 一般鼓勵創業者,在創業的同時,除了開發你的產品與市場,也要開發身體潛能,建立運動習慣。而身為創業教練或團隊顧問的我,自然也把運動跟比賽當成很重要的示範目標(總不能鼓勵創業者運動,自己卻沒有半點行動力吧)。

兩週前參加了這場初標鐵,清晨到場時風和日麗、氣溫舒適,不過到了近午時分可是烈日當頭、炙熱難耐。雖然最後成績不盡理想(游泳 34'04" / 單車 1:25'39" / 路跑1:38'00" / 總計 3:37'44"),但我算是完成了全程。


若以去年一度接近破百的體重來說,一年半載的持續運動下來,不僅瘦了一圈,居然也讓我完成了一場標鐵!

其實這場的游泳與單車成績都算維持了平日的水準,甚至單車項目破了個人記錄,均速超過了 32 KPH,應該是因為場地開闊,加上跟著主力選手群飆了好幾段路所提升的。不過,也因為單車項目有點過度負荷,而且路跑上路時已經豔陽高照(參照上圖),為了避免脫水與抽筋而無法完賽,所以最後我幾乎是當了八公里的步兵走回終點。

其實這樣的結果,不能說始料未及,但路跑的速度確實比平常慢上許多。仔細想想,應該是我習慣當一個「上場型選手」所造成的大意。

其實從小到大,我可以說是我們那個年代「聯考制度」的受益者與受害者。因為我的記憶力與理解力都不算差,不過耐性有限、不愛寫作業,所以平常成績不算突出,但都靠著考試前的抱佛腳與準備工作,還有個性裡的不怕死樂觀與自信,總能在大考當中過關,或者拿下不錯的成績與排名。

但說到底,很多科目或學業項目,我其實只是為了考試而準備,而不是真心有興趣或學習動機,平日也沒有好好磨練。

但這其實是很危險的習慣。這也就是我說同時身為聯考制度受益者與受害者的原因。因為從惰性的角度,哪有學生不希望能少讀些書、少些功課,就能考出好的成績、考上好的志願?但也因為我的小聰明或只顧考試、不顧平時,所以許多科目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學得很不紮實,也浪費了跟老師好好學習與交流的機會。

在運動方面也是一樣。過去因為興趣而從事的籃球運動,我也不是太重視基本動作的練習,而是運用自己身材或體能上的優勢,跟著厲害的朋友打球,雖然也會學到一些觀念與技巧,偶爾也會出現漂亮的一場球,但知道自己的球技其實並不紮實。

到了這幾年,隨著自己投入創業跟參加三項運動的練習與比賽,越發覺得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重要。不說路跑賽或鐵人賽要靠平日的大量練習、持之以恆,創業路上所遇到的各種產品、技術、市場問題,或者面對使用者、客戶、供應商和投資人等(所謂三種角色、四個市場),其實都需要長期的規劃與執行力,而不是靠小聰明或上場表現而已。

運動的成果或效果不是看比賽成績,而是身體狀態的改善。比賽或許可以設立目標、產生動力,或者檢視練習的成果,但絕對不該是運動的出發點。

同樣的,創業沒有考試,因為你其實一直都在場上。或許,你會在產品上市或對投資人募資的時候,感覺到類似比賽或考試的氣氛,但創業之所以像馬拉松,就是因為馬拉松不是一場場的比賽,馬拉松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選擇。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鐵人賽、馬拉松,都是一種練習、一種態度,而不是運動而已。而創業,大概是最困難的鐵人賽、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無論運動或是創業,不斷地鍛鍊與進步,就是成就,就是最難達成的紀錄。

---
延伸閱讀: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文字力與入場券


離開校園多年,在這幾年創業歷程中,也開始在學校兼任教職。十年前的一次面試機會,讓我進入了創投產業。而當初讓我取得這個機會的,卻是我的國文成績與作文能力。教師節前夕,我想要好好感謝我的國文老師。



每次演講開始對觀眾自我介紹時,我會說自己是一個助人興業的創業者,投入商管的理工人」。但其實進入創投產業,對當年的我來說,完全是一場意外。

也很多年輕朋友或學弟妹問我,該如何進入創投業?我往往回答說:「給自己幾年時間在產業界磨練,理解自己的專長、興趣與熱情所在,給自己一些挫敗的機會,然後觀察創投所需的人才是否就是自己。」

雖然覺得自己太早進入創投產業,也因此很快的離開並加入幾家新創公司,但我也必須說,如果沒有那幾年的創投歷練,我大概沒有辦法察覺到自己的不足之所在,發現自己對「助人興業」、「培育領袖」的高度興趣,並且有機會加入 appWorks共同創立過程

而讓我有機會在離開校園之後就進入創投業的,其實不是我的理工背景,以及當時我還不俱備的商管知識或後來的產業歷練,而是我的「國文」學科能力

什麼?國文?!

是的,十年前的一次面試機會,其實是因為一個家中遠親長輩的介紹。而這位長輩之所以將我介紹給誠信開發的李董事長,是因為我的國文成績。

當然,並不是因為我的國文成績優異,所以後來有機會進入創投業。

但是,當初我跟這位有著產官學研跨領域經驗、當時擔任某大集團要職的長輩第一次深談,是因為他需要找一位年輕朋友,幫他兒子進行一次諮詢。

這位建中學弟後來也成了我的台大理工科系學弟,但是當時升高三的他,所有學科成績都很強,唯獨國文成績不佳。這位學弟其實沒有語言方面的學習障礙,英語更是他的強項,只是不想背誦記憶國文科的那些古文作者、註釋、題解等,也對作文興趣缺缺。

於是,這位長輩聽說我的國文成績很好,作文跟表達能力也不差,於是邀我到他家中坐坐,跟他兒子聊了一下午,為什麼即便將來用不到,為了進入自己理想的科系,要把國文成績照顧好。

跟學弟聊完之後,我跟這位長輩請教了就業的問題。當時我即將面對博士班畢業之後的規劃,也已經錄取了一些研發工作機會。由於在一旁觀察我跟他兒子的聊天,這位長輩認為我的所學背景跟溝通方式,也許適合進入創投業或顧問業,於是幫我安排了一次跟誠信開發李董事長的見面。

後來的故事,就是我放棄了研發工作,選擇了完全陌生的創投業。其實當時並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行業,也對於人格特質與熱情的掌握度有限,但我選擇了冒險

回頭想想,也許當年沒有那次面試機會,沒有進入誠信開發,我有一天還是會進入創投業,但肯定不會如當年一般順遂,並讓我在最短時間吸收這個產業的資訊與知識。

十年前能夠取得創投業的入場券,部分是因為我的技術背景橫跨理工生醫,部分也是因為我天性喜歡與人接觸溝通,但是,我能夠有一次跟創投大老見面的機會,其實是因為我從小到大的國文成績,以及不斷磨練的表達能力。

也因為這些機會跟歷程,我才逐步踏上了自己想要的職場方向與創業人生。也因為不斷地練習在網路閱讀與發表文字,我才有機會認識 Jamie 並共同創辦了 appWorks,才能夠在網誌上不斷地分享個人觀點,也才有機會開始在 UDN 上發表專欄

教師節前夕,我真的要好好感謝從小到大的所有科目老師,當中,我尤其要感謝我的國文老師。因為他們,我才有機會拿到那張入場券,走上創投與創業這條路。

---
工商服務:

你即將離開校園、尋找工作機會嗎?或者想體驗新創公司的十倍速成長?

歡迎瀏覽【AppWorks Startups 聯合大徵才】網頁,也許你也會發現那張屬於你的產業入場券。

---
延伸閱讀: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教出創新下一代


過去幾年,我參與過數個新創事業、在 appWorks 育成了上百個創業團隊,對於創新與創業有非常貼近的觀察跟經驗,也對於成功創業者的特質有一定的理解與描繪能力;但身為兩個學齡前子女的父親,對於如何教出具創新力的下一代,我依然感到相當程度的好奇與焦慮。

美國的科技領域跟卓越企業向來以創新能力聞名於世,對於如何培育創新下一代,同樣也有學者專家感到好奇。近來一本 Tony Wagner 的著作 Creating Innovators,就是以這個主題為出發,訪談多位創新領袖與其父母師長,找出他們的成長歷程共通點,以及如何培養出這樣「創新人種」的家庭環境或教養方式。

Tony 在這本書中,訪談了數位科技產品經理、新創企業領導人與社會企業創辦人,發現這些創新領袖的家庭成長背景與受到師長的啟發中,都包含了三個重要元素,就是:「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與懷有抱負(purpose)」。

(圖片來源:http://vimeo.com/37248618

相對於相對保守傳統的台灣社會、教育跟產業,這三個要素是非常有啟發性跟震撼力的。時報出版取得了本書的中文版權並於本月底出版,我很榮幸為這本【哈佛教育學院的一門青年創新課】寫下推薦序,希望能為各位讀者在閱讀或採購這本書之前,帶來一些動機與樂趣。


永無止境的創新,來自冒險、熱情與抱負!

近幾年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持續落後,尤其在政府效能、就業市場跟產業活力等指標上,過去我們引以為傲的優質人力、持續的經濟成長與蓬勃的中小企業,都遭遇了各種瓶頸。產學之間落差日大、青年失業率節節攀升、經濟成長每況愈下,創業風氣與創新能量更是不如以往。產官學研各界都在尋求解方,從環境、資金、人才、法規等面向進行檢討,也逐漸將矛頭指向了「缺乏創新人才」的核心問題。事實上,也因為這些狀況,所以我在三年前共同參與了appWorks 之創立,希望培育台灣新一代的創業領袖與產業生態圈

反觀歷經2008年次貸風暴並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的美國,雖然遭遇了經濟衰退與就業低迷的危機,並透過三波量化寬鬆企圖刺激景氣,提振資本市場與整體經濟活力,但最終在今年底能有機會結束貨幣寬鬆政策、逐步恢復正常經濟與市場調節能力的關鍵,仍然是美國在過往一世紀所引領風騷、成就全球霸主地位的「創新」能力,而美國的經濟與科技實力也持續在全球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例如美國四大科技公司:Google, Apple, Amazon, Facebook,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創新能量,不勝枚舉的創新服務或產品,包括:搜尋引擎與相關服務、行動裝置與應用市集、網路購物與電子商務、社群網站與粉絲頁面,都大幅度地改變了全球人類的生活,也提升了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以及對人才與資金的吸引力。但更重要的,這些公司都顯現了美國企業與人才無與倫比的創新力。

本書作者Tony Wagner 是「哈佛科技與創業中心」第一位研究員,並擔任「蓋茲基金會」等機構的資深顧問。他歷經中小學至大學的教學與行政經歷,並著有《教出競爭力》(The Global Achievement Gap)等五本書。身為三位子女的父親與教育師資課程的教授,他對於「美國創新力由何而來、新一代的創新領袖要如何栽培」等主題感到好奇,並以此為題從事多年研究,最後將這些訪談紀錄與研究成果收編成書。

在這本書中,Wagner 訪談美國多位青年創新領袖與他們的父母師長,瞭解他們各自的成長環境、天賦個性與創新經歷,試著從家庭、學校與社會三個面向,並排除社經地位、種族背景與文化差異後,找出新生代創新領袖的共通點,以及如何培養出這樣「創新人種」的家庭環境或教養方式。

作者得出的結論其實不令人意外,但也非常具體而有參考價值。從大型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新創企業的傑出領導人到跨國社會企業創業者,無論出身中產階級或移民二代,這些創新領袖的共同成長背景,以及父母師長給予的指導原則,都包含了「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與懷有抱負(purpose)」三個要素

身為育成一百多個團隊,投資了近二十家網路與行動公司的創投合夥人,我近身觀察數百位創業者與企業經營者,其中最成功的,都同樣具有以上三種要素。他們勇於挑戰現實、把工作當成遊戲,卻也在遊戲之中,投注大量的熱情與抱負,企圖改變世界、留下痕跡,同時也為使用者與客戶創造可觀的價值。

我發現,成功創業者與傑出領導人之所以難得,因為一方面他們敢與眾不同、勇於挑戰,但另一方面他們能理解群眾,積極入世。因此,創新不是僅僅創作出新鮮、新穎、新奇的事物,而是理解世界、觀察人群開始,能夠動手解決、親身嘗試,並且樂在其中、樂此不疲。此外,他們不畏懼「失敗」,把「挫折」當成常態,勇於犯錯、樂於修正的態度,才是這些創業者真正能夠成功的原因。

在創投身份之外,我還是兩個學齡前子女的父親,也不斷在思考與體會,如何能教導出具有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的下一代。創業精神未必是為了開創事業,並且與創新能力息息相關。雖然身為人父的時間不長,但已能體會「嘗試需要鼓勵、犯錯才能學會」的教育態度,然而,我們往往會因為生活經驗與習慣,直覺地想「教導、指正」孩子,而忘了給他們犯錯的空間與嘗試的機會,事實上,也就扼殺了他們(甚至是我們自己)的創新可能性。

創新的重點不(只)是「新」,而是「創」,勇於開創、創造價值與成果的「創」。

這本書也檢討了美國高等教育與研究機構對於學術過於投入、反而阻礙創新的現象,包括具有產業實務經驗、專注創新教學的師資無法獲終身聘,也持續遭遇學術同儕的排擠,而多數新生代創新領袖的效法典型,除了少數有經歷這類特殊教師的啟發之外,多數都是在業界實習或工作時遇到成功典範,而非從小到大的各級教師(當中不乏史丹佛、哈佛等名校)。

具有最高創新能量的美國都是如此,產學脫節嚴重的台灣,更需要好好思考。近年來國內在人才教育、產業創新、政府改造、經濟轉型等議題上,頻頻希望找到「新」的可能、「新」的機會,卻很少從價值與成果的角度,思考如何提出創新的機會,以及回歸初衷,到底為何創新、如何創新?

讓我們一起勇於犯錯,以冒險的遊戲精神,找出自己的熱情與抱負,共同為台灣創造一群具有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的下一代吧!

---
延伸閱讀: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具體而微的新時代

在這個流行什麼都微小的時代,微創業也成為一種流行的名詞。許多人把微創業當成小資本創業,但我認為,微創業是一個「動詞」,背後就是精實創業的核心,重點不是「省」而是「快」,因為微小所以靈活,因此可以快速地嘗試、調整,找到快速成長與成功的機會。



上個星期,受邀參加 TVBS 【Today 正經話】的節目,跟台大副校長湯明哲教授、遠見雜誌楊瑪利總編輯一同談談台灣的產業危機與創業趨勢,也聊到了微創業這件事。

其實不只是微創業,這幾年來,我們被一股「微小」卻「巨大」的浪潮席捲,從微電影微網誌、微創業,到小資族小確幸小日子,彷彿只要跟微小沾上了邊,原本苦悶或平凡的生活與事物,頓時「潮」了起來。

當然,也有許多產業先進與前輩不以為然,例如郭台銘董事長批評年輕人只想開咖啡館,或者如上週錄節目時跟湯副校長聊到,他認為微型創業是星星之火無法燎原,也對台灣下一代的未來不抱希望

其實,如同我在 appWorks 的合夥人 Jamie 聊過的【微電影、微創業、微創投】,其實許多人對於這些微小的趨勢有所誤解:微電影不只是電影,而是內容廣告;微創業不是小創業,而是精實創業;微創投不是代表資金少,而是投資的階段早

回到微創業的主題上。許多人認為微創業就是網路創業,但其實網路、行動、雲端,不只讓網路創業更容易、更快速、更微型,也讓所有新創企業跟中小企業都更容易開始與經營。

因為通訊環境、資訊載具跟運算平台的普及,以及傳輸頻寬跟各類服務的快速成長,消費市場跟開發環境都有截然不同於以往的變化。以消費市場而言,因為電子商務跟社群媒體的普及,長尾效應怪咖時代病毒行銷、內容廣告等主宰了新一代的行銷策略與活動;而以開發環境來說,雲端工具、數據分析、開放與免費平台的普及,也讓兼職創業、行動辦公室、先做出產品再成立公司等方式得以實現。

也就是說,在這個「微時代」,創業的重點不再是資金、設備、土地,而是團隊組成產業洞見市場開發能力,而是速度、效率、嘗試

這些市場趨勢跟環境背景,降低了創業的資金門檻,當然也讓競爭變得激烈。但既然創業的成本變低,失敗的機會成本相對也就變低,那麼,創業最大的價值,就不只是比較高的獲利期望值(其實整體來說,上班的財務期望值比較高),而是從挫敗中學習到的經驗

微型創業就是精實創業,重點不是「節省」,而是「快速」;「快速」地開發產品與市場,快速地理解客戶與使用者,快速地面對未知、進行調整,快速地失敗並找到成功的機會。

也因為要加速開發與嘗試的速度,新一代的創業,必須輕資產、重人才,因此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資金跟重量級的投資人,而是輔導的創業資源與策略伙伴。

歷經了農業社會、工業革命,成長在快速變動中的時空背景,面臨轉型必要的台灣產業,我們可能是最幸運但也最有壓力的一代。但我認為,在中小企業向來佔台灣經濟產值很大比例台灣,微型創業絕對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們不一定需要、也不一定能找到下一個千億企業,但如果我們能創造一個有上千家破億營收企業的產業,其產業影響力與就業人口貢獻,不一定比一家千億企業來得差,重點是會更靈活、更有活力!

下面連結就是我在【Today正經話】節目中跟「主張台灣要找到下一個千億產業」的湯明哲教授、遠見雜誌的楊瑪利總編輯一同接受夏嘉璐主播訪談台灣微型創業與創投困境的影片。

Today正經話 2013-08-16




延伸閱讀: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覺醒的力量

真正可怕的,不是激情,而是堅持。需要喚起的,不是熱情,而是覺醒。滴水可以穿石,白浪可以破岸。網路社群與社群網路,喚起了群眾,穿越了虛實,接下來,我們需要的,是溫柔而堅定,是內省與自知,是覺醒的力量。

白色十字要真相,廿五萬人送仲丘(圖片拍攝者:Jake Sun

昨晚,你上街了嗎?

廿五萬人。不可思議,卻也不讓我意外的可觀數字。

光是每次參加路跑,跟著一兩萬人在仁愛路上一同踏步、喘息,就讓我感到無比震撼。與十萬個、二十萬個人,一起舉起手機點燈悼念仲丘、一同合唱台版悲慘世界,那是多麼大的共鳴力量?!

因為家中有兩個要照顧的寶貝,一個要聽故事、帶運動,一個要定時餵奶換尿布,所以我沒有上街。但我也穿起白衣,在社區帶小朋友運動時,表達無言的追悼與參與。

但,我看到非常多的同學親友,帶著家人,甚至背著、推著學齡前的子女,一起參與這場公民活動,這場讓 BBCCNN 都快速即時報導的街頭活動,這場聚集時安靜、過程中平和、結束時乾淨的公民運動。

看著 Facebook 上一波又一波的現場照片與文字敘述,我很感動。曾經對政治高度期待、積極投票,卻又被兩個政黨輪流傷害,被媒體以族群跟顏色不斷劃分、切割,導致曾經彼此仇視,最後卻對政治無感、冷漠的廣大群眾,尤其是五六七年級們(就是昨晚上街的主力),又重新聚集起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宣示群眾的力量。

這麼多的人聚在一起,這場沒有政黨力量介入的公民活動,大家要的是什麼?

有一些網友,認為這樣的活動,對目前無感的政府、無能的領袖,起不了作用。也有人認為,就算罷免了總統,難道繼位者就比較好嗎?所謂真相,真能靠修法就能得到嗎?

我個人的觀察是,參與活動的大家,要的是表達不滿,是追求公理正義,是告訴政府與媒體,我們願意站出來,為我們自己與下一代,表達立場。

光是這個行動本身,光是有「這麼多」人「站出來」這件事,就值得成為討論的議題與關注的重點了。

這代表了,長期被媒體與政黨操弄的族群切割、議題炒作、名嘴批判等現象,不僅被人民唾棄,也因為新一代網路社群力量的崛起,透過行動網路跟智慧裝置的即時推播,喚起了冷漠已久、冷感無力的公民意識。

於是我們發現,我們自己與身邊的這群人,大家不是對政治冷漠,不是對國家冷感,而是對這個政府冷漠,對這群媒體冷感

如同我在一個月前與馬總統對談後,深深的感觸:

「我們大部分人對馬先生的不滿,其實是對自己跟這個社會的不滿。我確實對馬政府不滿,但是真要我提出來現在誰能上台,哪個政黨比較好,我還真講不出來。所以,說到底,我們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勇敢,有一天,我們都必須承擔這些責任。」

所以,我一直認為,也一直相信,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一支蠟燭。(Better to light a candle than curse the darkness. )

就算我們輸在政府,就算他們言而無信,但是,有廿五萬根蠟燭,已經被點燃了。

這是個怪咖時代,因為瘋潮行銷,因為網路效應,社群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

網路,改變了社群,創造了昨晚,帶來了公民聯盟,糾集了廿萬群眾。但我們還要改變政府,更要改變媒體。

或者,創造新一代的政府與媒體,從我們自己開始。

覺醒,我們就會有力量。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原來,我們輸在政府!

跟馬英九總統對談創業與創新、針對創業與投資的法規鬆綁提出建言之後,等了兩個星期,昨晚終於收到行政院的回覆了(詳見文末)。

看了滿紙公文,套用馬先生常用的十六個字箴言,我的感覺是:「未曾溝通,依法解釋,官樣文章,毫不意外」!

到底,我們養出了怎樣的一群公務員、政務官,為什麼這群有著漂亮學經歷的好人,卻成就不了民間與產業所需要期盼的好事?

圖片來源:總統府網頁


過去幾年在聊到教育與人才問題時,我曾經提過問題「不是學歷高,而是經歷少」的觀點。而這幾年與公務機關打交道的經驗中,我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就是我們的官員們,無論能力與個性如何,從政生涯是否順遂,之所以跟人民或產業所需相背,問題不是(行政)經歷不足,而是(民間)經驗太少

沒有上過一天班或管過一家公司,其實真的很難理解產業界的心聲與需求;沒有創過一天業、帶過一個團隊,也同樣很難明白創業者或經理人的難為。

而我們的政府官員,多半來自學術機構、教育機關或公務部門(也就是來自產官學研四種職業中的後三類:官學研),這輩子多半領的是獎學金、政府計畫津貼與政府薪津(都是人民繳稅所養),很少從民間或產業界出身,當過上班族或老闆(繳稅供養軍公教的多數人),因此,對於中小企業與新創事業所面臨的困境,多數缺乏理解與同理心。

這幾年來,台灣的產業很悶,經濟很悶,教育跟產業脫節,經濟日漸衰退。因為投身產業多年,參與許多新創事業的創建、經營與投資,我發現,台灣的競爭力,不是輸在民間,而是輸在政府;不是輸在人民,而是輸在制度。

尤其是我們公務體系的考選與任用制度、激勵與淘汰機制。

這些年我們的經濟與產業,可以說逐漸落後於亞太地區的鄰近國家,不管是金融市場從沒贏過香港,科技產業似乎落後韓國,投資環境更開始輸給新加坡,我一直在思考,是我們的教育、產業、經濟出了問題,還是我們的人民不努力?

經過許多次的會議,跟非常多不同部會與法人的長官討論後,我發現,台灣的行政體系,真的非常僵化,有心成事者往往有志難伸,渾渾噩噩者反而平安無事,而在位者更往往是政策僵化固化的主因

反觀香港、南韓、新加坡,公務體系非常積極,許多政務官甚至總統來自民間、出身產業,而不是像台灣過去的歷任民選總統與內閣成員,幾乎清一色都是出身公務機關,或者學而優則仕,來自產業或民間機構者寥寥可數。

為了徹底瞭解我國行政院與財經部會的首長背景,我做了一些功課,才發現,過往二十年的行政院長與財經部會首長,除了曾任經濟部長及經建會主委的林信義副院長及以及前任行政院長、曾任金管會主委的陳冲兩位具有產業經驗之外,全部出身官學研領域,也難怪這二十年來,我國的金融與經濟發展,不僅與產業界脫軌,而且逐漸落後鄰近各國。

而現任財經部會(經濟部、經建會、財政部、金管會)首長,以及過往三任的首長,全部出身官學研,甚至是血統純正、未出公門的公務員(如現任財政部長張盛和、前任部長李述德、現任金管會主委陳裕璋等)。也難怪每次許多產業界先進大老提出具體建議或創新主張,最後都被兩大(財金)管制部會阻擋,因為主事者根本沒有產業經歷!

過去我曾經提過,因為時空背景與缺乏激勵機制,現年五十歲以上之高等教育教師,多數沒有產業經驗,更遑論創業經歷,也導致了教育體系對創新、創業、產業等領域知識的不足及誤解,也讓產學之間的脫節日益嚴重,讓產業界喊缺人的同時,新鮮人卻必須擔心失業

而經過這一次總統對談與政院回覆之後,我更確認了,沒有產業經驗的教師,可能誤人子弟、無法創新;沒有產業經驗的官員,只會官樣文章、依法解釋!

所以,我發現了台灣的核心問題:人才的問題不是學歷高,而是經歷少。官員的問題不是經歷多少,而是沒上過班!

最後,我想分享一下新加坡公務員的三不一沒有:「不考試、不是鐵飯碗、不排資論輩,做不到高階就沒有高薪」,以及薪資獎金與國民所得、經濟指標相連結的考核機制,並不是秘密,也被許多媒體報導與討論過,但卻從來沒有民意代表或總統候選人敢提出這樣的參考設計或規劃。

如同我在跟馬總統對談之後的感想之一,我覺得我們大部分人對馬先生的不滿,其實是對自己跟這個社會的不滿。在收到這次府院回應之後,我認為台灣的問題不是選誰當總統,而是如何改革這個政府,如何讓產業界人士進入公務體系,如何讓管理思維改變公務機關,如何把這些固化僵化的制度與思維砍掉重練!

----
附件

主旨:檢送行政院秘書長102年7月22日院臺財字第1020142185號函1份
*************************
行政院 財政主計金融處(財金處)
XXX  參議
*************************
行政院秘書長函(內容略)

與談者「之初創投」詹博士益鑑關於「創業及投資法規之鬆綁」之建言
1、技術入股緩課
2、取消股票面額、免驗資
3、緩課IPO(股票首次上市櫃)稅

權責單位「財政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回覆如下:

一、有關技術入股緩課問題:個人股東以專門技術作價抵充出資股款超過成本部分,屬財產交易所得,財政部94年10月6日台財稅字第09404571980號令業合理規範,其未能提出成本、費用證明文件者,得按作價抵充出資股款之30%計算;又為進一步使技術入股課稅合理化,該部業於102年6月11日以台財稅字第10204568550號令釋略以,對於政府資助計畫所產出具前瞻性及關鍵性之新創技術,作價抵繳認股股款時,該新創技術之財產交易所得,得依經資助機關審認之成本扣抵相關費用。

二、 所提取消股票面額制度,乃係新創中小企業認為現行每股面額為新臺幣(以下同)10元規定恐造成其募資困難等事由,惟股票非公開發行之中小企業尚無適用「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股務處理準則」第14條關於每股面額為10元之規定,爰其自可依需求及依公司法第156條規定,自訂其股票面額,俟公司發展至一定規模而擬依證券交易法辦理公開發行時,再依前揭準則規定調整其股票面額,故現行制度尚無阻礙新創中小企業之發展,爰有關無面額股票制度之採行與否,本院將審慎研議。

三、 有關初次上市、上櫃前取得,於上市、上櫃後出售之股票(以下簡稱IPO股票)緩課問題:
(一) IPO股票交易所得核實課稅符合量能課稅及稅收適足原則:創業或早期投資人經營企業有成,其創業及長期持續努力經營固為重要之因素,惟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提供良好基礎建設,設置專責單位提供中小企業創業育成、解決融資困難等各項輔導與協助。公司股票上市或上櫃後,創業或早期投資人出售原始持股或其他於上市或上櫃前取得之股票,可因股票轉手更為便捷及公司經營與財務資訊公開,致股價充分反映其經營成果與未來展望而有鉅額獲利。此時,核實課稅符合量能課稅原則,政府並可獲得適足稅收。
(二) 鼓勵長期持有上市、上櫃公司股票:IPO股票交易所得納入核實課稅範圍,並考量其風險性報酬及非經常性所得之特性,給予持股滿1年減半課稅(實質稅率7.5%)優惠。另為鼓勵創業投資人長期持有股票,針對上市、上櫃後繼續持有滿3年者提供再減半(實質稅率3.75%)優惠,已有效減輕投資人租稅負擔,尚不致影響投資人投資意願。
(三) 對中小企業之扶植,租稅優惠僅為其中一環
1、現行政府對中小企業之協助,除提供部分租稅優惠外,對於中小企業之人才培育、融資保證、經營管理、市場與產品之開發提供等,亦提供多方面之輔導或獎勵措施,均可有效促進中小企業健全發展。
2、中小企業之創業者或早期投資人,倘因公司股票上市或上櫃後股價充分反映其經營成果與未來展望,出售其原始持股而獲利,則有所得、有能力者適度繳納稅款,可對國家財政多貢獻一些心力。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人言可畏,君無戲言


這是個社群口碑可以快速創造品牌的時代,也是一個消費者就可以毀壞品牌的時代。品牌信譽或個人信用難以建立、需要累積,但毀壞卻只需要片刻。

馬總統,您真的讓我失望了。



最近看到一則有意思的文字,在闡述中文的奧妙:

有兩種人不談戀愛:一種是誰都看不上,另一種是誰都看不上。
有兩種人容易被甩:一種人不知道什麼叫做愛,一種人不知道什麼叫做愛。
這些人呢,都是原先喜歡一個人,後來喜歡一個人。


的確,中文是種強大的語言,不管是文法跟語意上的運用,或者是造字原理上。

舉個例來說,信用、誠信的「信」字,就很有意思。

人言為信,說了算數,說話算話,就是守信。

人有雙眼、雙耳、雙手、雙腳,卻只生一張嘴,可見老天爺要我們多看多聽多做多走,就是說話要小心,因為說了就要信守承諾,方為做人的基本原則。

連千百年前的儒家至聖孔子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時至今日,在商場上、在職場上,最重要的,莫過於信用(不過政壇跟媒體好像不需要)。若把誠實納入,那麼「誠信」兩個字,更是一個人是否值得信賴、可以信任、讓人信靠,維持信譽的基本條件。

每次在分享創業與投資的經驗,我常會提到【創投想投資什麼?】這個議題,也就是「可規模化的成功商業模式」與「值得信賴的長期伙伴關係」。

appWorks 之所以採用六個月的育成期間,就是希望跟新創團隊相互認識、培養感情,才能為下個階段可能的伙伴關係建立信任基礎。

而每次聊到品牌,我也會說:「品牌,就是帶給消費者品味,讓消費者信任,願意上門→回購→推薦,而成就一門生意」。

所以,一個人、一個產品、一家公司,若不能帶給使用者可以信賴的感受,那麼就不再是一個品牌了。

「瘋」潮行銷的這個怪咖時代,社群與網路上的口碑、評價,可以快速的累積粉絲、創造品牌,但也可以輕易的毀壞信任與客戶關係。

所以在這裡,我要鎮重的告訴邀請我參加十天前論壇對談的馬英九總統,您答應我一週內會由總統府回覆有關創業與投資相關法規的訊息,但十天過去了,我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君無戲言。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莫過於誠信。

無論您是台灣的領導人,還是全國人民的公僕,您,都讓我、參與論壇的聽眾、我網誌上的讀者,失望了。

雖然不意外,但請您記得「人言可畏,君無戲言」,我也會一直用這樣的態度,要求自己,要求 appWorks,跟我們所有育成與投資的團隊。

(CC創用圖片來源

---
(2013/07/17 更新)

7/17 下午接到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來電,以及行政院來信回覆:

「詹博士益鑑,您好!

一、 為總統府秘書長本(102)年7月12日華總一義字第10210040580號函送本年7月6日總統參加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舉辦之「青年就業:夢想起飛」全國巡迴論壇活動,與談者暨現場觀眾提問相關事,請本院於文到1週內惠處逕復一案。

二、 本案本院業以本院秘書長102年7月17日院臺財字第1020044211號函請相關部會於文到3日內研處具復,俟相關意見到院,本院將立即函復 台端,請查照。

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下略)」


也就是說,府方已經交辦行政院,而行政院承諾在 7/20 之前,會給我回音,請大家靜待後續消息。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別再詛咒黑暗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一支蠟燭。(Better to light a candle than curse the darkness. )



上個週末,有幸獲邀參與一場由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論壇,跟丹堤咖啡創辦人方淑宜總經理一同與馬英九總統對談,從創業者投資人的角度,聊聊「創新、創造與創業」。

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的這場論壇,與會者多是北部的區里長與青年志工會的幹部,也不乏一些青年學生,包括會後在TechOrange上做了追蹤報導的台大學生 Pan

對談的內容大致就如 TO 上這篇【政府如何促進創新、創業發展?馬總統:這我不熟悉,再請相關部會研究一下,一星期內回覆你】所報導的,而我這邊想聊的,是我準備這場對談,以及參與之後的心得。

其實共同創辦 appWorks 這三年多來,我跟 Jamie 已經不知道在多少機關學校與企業談過創業、創新、行銷、網路產業等等議題。光是我個人在過去一年,就參與超過四十場的演講、論壇跟評審活動,除了努力推廣跟交流創業相關的經驗,也希望能讓政府跟民間對於「創業」這件事情有感

也的確,這一年來已經有許多政府機關動起來,包括台北市政府的亞太創業中心計畫、國科會的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甚至行政院提出了天使基金計畫等,都看到了政府開始關心並付諸行動。

不過,從這兩三年來的台灣經濟疲弱、產業轉型不易,到許多的網路產業事件,包括 Google Play第三方支付等,還有沸沸揚揚的十二年國教政策等,可以看到,台灣過去引以為傲、帶動社會與國家成長的「產業、教育、經濟」優勢元素,已經逐漸成為我們的弱勢。

聊個題外話。

最近 appWorks 招募了一批新的實習生,其中一位是來自深圳的優秀交換學生,擁有電子商務跟創業經驗,也對台灣的新創事業跟網路產業發展很有興趣,但最後在報到前夕,因為另一個可以回到廈門工作兩個月的實習機會而放棄前來。

雖然帶著掙扎,但這位優秀學生給我們的答案是:「在台灣就學一年,已經感覺到溫水煮青蛙的可怕,想趕快回去重新適應一下,以免失去競爭力。」

回到這場論壇。會前,我其實完全沒有想到在國家元首面前簡報與問答,是否需要緊張或怯場,反而是前一天的 appWorks Demo Day 的主持工作,跟後一天擔任台北市府創業輔導計畫的講師,讓我比較耗費心力準備。

因為這場論壇的分享與問答形式,在舉辦前的一個月,主辦單位就已經要求我跟方總經理提供準備提問的問題列表,以利總統府準備答案給馬總統回覆,這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求,所以我就準備了五個問題,其中幾個甚至是在臉書上徵求而來。

但也因為我知道這樣直接面對元首的機會難得,即便這是一場半公開、沒有主流媒體獲邀入場的論壇,我也決定要以「Hack Everything!」的精神,來「Hack President」一下。

於是,在上週六的論壇現場,經過了三位講者的輪流分享,我提問時,問了會前列表所沒有新興產業需要主管機關(例如改由未來的科技部來主管)、以及「創業與投資」法規鬆綁相關問題,包括:取消股票面額技術入股課稅證所稅 IPO 課稅等議題。

其實我知道總統一定無法在台上馬上回覆這些問題,也為了避免讓場面尷尬,所以我有先問了原先預備的問題之一。也因為所提的問題跟這場論壇主題高度相關,總統回答了「政府的確應該扮演鼓勵創新、創業的角色,但你說的東西我不太熟悉,所以沒辦法現在就回覆你,我回去請相關部會研究一下,一個星期以內回覆你。」

根據我曾經在台北市府服役(當時的大老闆就是馬英九市長),以及多年來跟公部門打交道的經驗,這樣的答案未必會有結果,但至少開始了一些關注的機會。事實上,我所提的幾個問題,這一年來我們已經透過很多管道與主管機關,不斷地疏通、協調,爭取法規調整與鬆綁的空間,但總是差了臨門一腳。

雖然不知道這次的 Hack 行動是否會成功,但我會繼續嘗試。

因為,不管台灣是否正在溫水煮青蛙,如果我們不主動點燃一根蠟燭,黑暗只會永遠跟隨我們。

補一下對談心得。

其實跟馬先生對談還滿有意思的,他可以舉出很多具體數字,並且很瞭解一些產業、經濟跟教育的問題,甚至可以講出幾個讓全場大笑的笑話。但是,沒有一個好的團隊、一個斧底抽薪的政府改造計畫,行政院長的好人選當總統是可惜了點。

然後,我覺得我們大部分人對馬先生的不滿,其實是對自己跟這個社會的不滿。我確實對馬政府不滿,但是真要我提出來現在誰能上台,哪個政黨比較好,我還真講不出來。所以,說到底,我們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勇敢,有一天,我們都必須承擔這些責任。

我還是會繼續批判政策、討論時事,但我會期待,我跟身邊的伙伴,當時間到來,責任落下,未必是在公部門,就算在民間,我們能夠一直不畏批判、勇敢承擔。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Charles Dickens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Hack, Everything!

對於 Hacker 精神採取鼓勵或否定態度,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而在 appWorks,我們最敬佩也最願意投資的,就是 Hacker 的勇氣與執行力。


當豆漿燒餅店裡停著 TCR Adv Rabobank,有機蔬果店門口放了 GIOS 鋼管單速車,從捷運站出來的人們優雅地騎著 YouBike 離開,這是個全民單車的時代。

因為這一年來的三項運動練習比賽,我對於自行車運動格外關注,除了閱讀大量線上資訊,走在路上會留意路邊停的、路上騎的自行車,也格外會注意到相關的新聞與話題。

最近一則 YouBike 上武嶺的新聞,無論是否騎單車的朋友應該都有注意到。而事件的發展也讓我持續關注,例如廠商與政府單位在第一時間的態度:

「捷安特發言人劉麗珠表示,這名車友上周也騎Youbike,參加一日雙北認證活動(北橫加北宜)。他們事後檢查那部Youbike,發現煞車皮已磨光,踏板軸心也彎掉,發出不正常噪音,必須維修。這次去武嶺的車,恐也受損...

北市府交通局局長王聲威表示,未來擬修改會員條款與推出累進費率,騎越久費率越高,若不正常使用,造成車子磨損,也可求償,最嚴重就停權。」

這則新聞其實引起不少討論,包括從行銷的角度切入的這篇【武嶺超人幫Youbike行銷 北市府別把一手好牌沖馬桶】非常精準地提出:

「這世界上最棒的粉絲就是自然增長的粉絲,而最棒的廣告就是『自然發生』的廣告...

很可惜,無論是台北市交通局與捷安特都把焦點放在賠償的討論,從行銷的角度來看,簡直就像玩大老二時,別人一開始出梅花三,你就打黑桃二一樣讓人傻眼。」


而這個事件除了在臉書上被我轉載數次並加以評論,許多 appWorks 育成的團隊,也都同樣轉載與討論。例如:EZTABLE 創辦人 Alex 及 Fandora 共同創辦人 Adrian,他們並不一定都對自行車有興趣,但是我想許多創業者會關心這個新聞,可能是因為這個觀點:

「對於 Hacker 精神採取鼓勵或否定態度,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IC Jan

其實除了佩服這位羅姓車友的體力之外,我想最值得敬佩的是,他勇於挑戰體制、打破框架的勇氣執行力

不管出發點是為了慶祝生日、挑戰自己,還是證明 YouBike 也可以上山下海,或者鼓勵其他車友勇於挑戰,其實我覺得重點只有一個,就是他真的做到了

對於這樣勇於挑戰困難,不會因為現實條件的限制而屈服,或者跳出一般思考框架、以行動取代嘴砲的人,一般人也許會稱為勇者或高手,在 appWorks 我們則稱之為 Hacker

「Hack 是問題的一個方案、一個任務,或是修理系統的方法;當這個方法不太完整、有點粗糙、甚至有點莫名其妙,但卻是有用的時候,就叫做一個 Hack。」

事實上,史上最成功的幾位創業家,包括 Steve Jobs, Bill Gates 以及目前最被矚目的 Mark Zuckerberg,無論是否是程式天才或商業高手,他們都自認為是 Hacker,或者具有 Hacker 的精神。

從我們經營 appWorks 三年多來、育成150 個團隊、投資16個新創公司的經驗中,最成功的團隊,都是一群 Hacker 的組合,例如最近剛上了 TechCrunchEZTABLE,正在跟天團五月天合作VideOhya 等等。

常常有人問我們,appWorks 到底給團隊什麼資源或力量,讓他們得以成長?

最近小全【矽谷不是個地名】所提到「成功取得appWorks的基因,你也不用拿appWorks的錢」,以及 VideOhya 的 David 【appWorks 就是你的生活】所說的「一個Team、一個合作夥伴、一個能幫助你的環境」,大概可以幫我們說明。

至於 appWorks 的基因是什麼?這個環境的核心是什麼?

其實就是...

Hack, Everything!

---
如果你想多理解什麼是 appWorks、什麼是 Hack,想參與這個生態系與環境,歡迎參加我們第七屆的創業育成計畫,或者直接與我們聯絡

延伸閱讀: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Get a Real Job, Kids!

投資也許能幫你賺錢,但不能幫你理解公司或產業。與其錦上添花,何不雪中送炭、捲袖助拳,參與其中才能體會杯水冷暖。



過去這一個多月,除了迎接我家的新寶寶誕生、重新開始奶爸生活之外,也回到我的兩個母校(台大、政大)參與幾場講座與演講,分享了過去十年如何從研究生活,走向技術創業與投資育成的歷程

活動當中,有不少學弟妹來跟我交流,也有幾位到 appWorks 跟我聊聊創業與投資的觀點,以及職涯規劃等議題。其中有些已經有在職經驗,正在尋求人生的熱情所在;有的濛濛懂懂,想要一畢業馬上創業;有的已經有股票或外匯的投資經驗,想問我如何投資新創公司。

最後一組學弟妹對於創投育成以及新創投資除了有興趣,也有一些相關產業經驗,但問來問去,似乎總從金融或投資角度切入,好像創投產業的價值就是創造投資人或創業者的財務收入,一直沒有感受到他們對於創投這個行業的本質「助人興業」的理解與認同。

可是跟他們多聊了一陣子後,才發現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還沒出社會就開始接觸投資工具,出了社會也從投資角度看產業,其實並沒有真的參與過公司的經營與管理,也自然不能體會「資源」對於新創公司的重要性。

但體會到這一點之後,我不免對他們這樣的經歷感到憂心。尤其,在名校優秀學生之中,不管是商管科系或理工背景,這樣的在學投資經歷,這樣的社會經驗起點,並不少見。

我在交談過程中,語重心長的對他們說:「Get a Real Job, kids!」

無論在學或一離開學校,就在金融圈或投資界打轉,也許會培養你對於總體經濟的觀察、對於產業分析的能力,對於數字邏輯的敏感度,甚至對於風險意識的建立,但是,這些經驗與能力,都無助於你「理解」新創公司的需求與挑戰所在

沒有在產業界(無論大公司、小公司、新公司、老公司)擔任過角色(無論是研發、行銷或者財務、營運),其實你不會對如何開設一家公司有概念,如何一再嘗試、直到找到可以成功的商業模式有經驗,也不會知道 hire 跟 fire 一個員工有多困難,更不知道面對投資人與員工,永遠有出乎意料的難題。

於是,當他們在投資新創公司或上市櫃公司的時候,只能從數字的角度,只能從資金的觀點,無法站在創業者或經營團隊的角度,思考並理解,一個投資人或一家創投公司,到底除了資金之外,還能提供什麼價值。

於是,他們就會以為,idea 很重要、money 很重要。就會以為,營收與獲利數字是自然而然可以預測並落實的。

但事實的真相是,A Great Idea is Nothing Without Proper Execution。資金很重要,但資源更重要。

而沒有執行力的團隊,既無法預測數字,更無法達到數字、修正數字,或者根據數字調整營運節奏與資源分配。

事實的真相是,投資無論是否獲利,不一能幫你理解你的投資標的。唯有加入產業,把手弄髒,你才真的能夠理解與體會,創辦公司與經營管理是怎麼一回事。

就算你要回到投資領域,也因為你有這樣的經歷與體驗,你將會更瞭解你的投資標的,更能夠投入適當的資源幫助它,才知道怎樣的出場能創造雙贏,而不是空有資金挹注能力與獲利機會而已。

沒錯,聰明人往往選擇最輕鬆的道路。但也唯有聰明人,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道路。


(圖片來源
---

延伸閱讀: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台灣的競爭力問題

台灣的競爭力問題來自惡性競爭、見不得好、不求甚解、故步自封,而我們的優勢與劣勢,都在教育、產業跟經濟三個項目上。唯有創造好的環境與機會,透過實習輪調方案、鼓勵投資併購風氣、啟動產業退場機制、加速政府法規鬆綁,也許能為台灣帶來新的契機。




昨天中午跟一位小我將近一輪的年輕朋友吃飯,他在台灣長大求學到大學畢業,留美歸國後正開始他的第二次創業,同時也正在推動跨領域的青年交流活動

我們從台灣與中國的競和關係,聊到東亞的國際情勢、大國與小國的競爭力優勢、矽谷台灣跟以色列的創投產業,以及美國的猶太人如何主宰全世界等議題。

當中,我們也聊到了台灣年輕人所面臨的危機,應該說,整個台灣所面臨的危機(只是年輕人得承受這一切),包括科技製造業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身在台灣我們能做些什麼。

就如同過去我曾經討論過的「中國夢」一般,許多創業者或投資人常認為在台灣創業或經營事業的最大問題,就是人口少、市場小,甚至可以加上資源少、環境糟。

可是,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口比台灣少的國家,例如:1,700萬人口的荷蘭、500萬人口的愛爾蘭、500萬人口的新加坡、400萬人口的瑞士,以及總人口加起來跟台灣相近的北歐五國,對世界經濟、政治、金融或許多產業的影響力遠超過台灣。

而人口比台灣多的緬甸(4,800萬)、泰國(7,000萬)、菲律賓(9,500萬)、印尼(2.4億),似乎也沒有因為人口較多,而對全世界產生更大的政經影響力。

再看看美國、日本與歐洲主要工業國,雖然人口眾多、經濟實力強,但面對中國也未必有優勢,所以人口與市場規模從來不是台灣面對中國或東亞市場的競爭力劣勢

從多年來的觀察與研究,我覺得台灣競爭力所面對的核心問題是:惡性競爭、見不得好、不求甚解、行為保守。

因為惡性競爭,所以我們習慣一窩蜂跟風,喜歡用壓低價格來破壞價值;因為見不得好,所以缺乏「共好」意識「團隊」合作,從學生時代一路拼殺到職場、商場;習慣不求甚解的差不多心態,表面上多元的社會現象與價值觀,其實缺乏核心信仰與開放胸襟,對許多事情現象眼不見為淨,也不願意追尋背後的原因與解方

此外,三十年來歷經產業趨勢推動的經濟成長,以及民主化浪潮的政治改革與媒體開放,讓台灣一度擁有全球華人羨慕的社會氣氛,但現在面臨新的轉型需要,卻有許多人懷念起過往的情調,甚至想走管制的回頭路,故步自封。

其實過去三十年,台灣因為人口密集產業發達,加上積極投資在國民教育及產業環境上,搭著科技進步與生活需求的經濟成長,以及社會風氣與政治體制的開放,所以民間資訊流通快,資本市場更是充滿動力,因此具有「開發產品快速、開發市場容易、教育水準平均、中小企業活躍」的優勢。

但是在這過程當中,也因為許多改革開放的腳步過快,或者沒有從源頭投注該有的細膩,尤其在教育改革與產業轉型的部分,也讓我們過去造就國際競爭力的踏腳石(教育、產業、經濟),紛紛變成了台灣的絆腳石。

這當中,尤其以學生缺乏產業經驗」、「產業缺乏創新機制」、「創新缺乏需求觀點」、「需求缺乏創業環境為最大的問題。

但從我自己多年參與創業及投資的體驗觀察,以及這三四年經營 appWorks 的經驗,其實這四個問題,都有解方。例如透過在學實習制度的建立與普及化,讓學生能在就業或創業之前,就俱備產業知識與經驗;例如透過職務輪調方案,以三到六個月的借調或交換方式,讓產官學研的決策者與執行人力,到不同機構與領域真正體會與深入觀察,才能產生更多具體可行的改革方案,以及從需求出發的創新機會

而在創新機制與創業環境的部分,台灣有許多曾經具有高度競爭力的產業聚落,卻因為消費市場面臨飽和,或者過度依賴價格競爭策略,所以陷入困境。這個困境唯有透過獎勵投資與併購,並啟動產業退場機制,才有可能讓資源重整,並將創新與創業的能量釋放到新一代的創業者身上。

此外,由於民間輿論與產業聲音,近來政府也已經意識到法規造成的產業發展限制與經濟成長問題,開始關注並積極投入「法規鬆綁」的議題。這是很好的現象與轉機,我也非常期待並願意繼續投入相關議題的討論與推動上。

當然,與其期待政府或他人的協助,不如靠自己捲起袖子。如果你對於創業與創新有興趣,歡迎來 appWorks 跟我們交流(剛好我們今天傍晚有個 Open House 活動)。如果你正在進行網路或行動領域的創業,更歡迎參與我們第七屆的創業育成計畫

撇開成見與觀點,讓我們一起捲起袖子,為自己與下一代創造台灣的競爭力。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2013/05/17【環球透視 下修Q2經濟成長率】
---
延伸閱讀:




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創業該怎麼發薪水?

成功的創業團隊,在初期會領取低於業界行情的薪資,但將不足的差額予以列計,未來公司獲利時再領回。這樣既可降低財務壓力、增加試誤次數,又能夠反映公司營運成本,提高團隊對公司的承諾,對於投資人、經營者與團隊而言,都有正面價值。



今天剛好是國際勞動節,除了祝大家有美好的節日活動,也讓我們來聊聊勞資雙方都很關心的議題:薪資。不過,我打算從創業者跟投資人的角度,來談談這個議題。

在創業初期,多數的創業者或團隊都會面臨一個關鍵問題,薪水,到底該怎麼發?

無論公司是否有營收,是否獲利,其實對於多數人來說,個人薪資的計算與發放,可能比公司業績是否成長更重要。

即便是創業者自己,往往也苦惱於個人薪資到底該怎麼計算;到底該高於市場行情,還是低於市場行情。高了對投資人跟團隊說不過去(公司還沒賺錢就坐領高薪,這不是自肥是什麼?),低了對家人跟自己無法解釋(那幹嘛不回去上班領薪水就好,創什麼業?),好像怎麼規劃,都會對某些人造成困擾或壓力。

而對於公司的共同創辦人或團隊成員而言,共同創業或參與創業可能是為了熱情夢想,可能是為了累積創業經驗或歷練實習經歷,但似乎也不能不顧自己與家人的經濟壓力與生活需要。

到底,創業該不該領薪水?該怎麼規劃新創公司的薪資計算與發放?

先舉兩種極端的例子來看看。有一種創業者,身為公司主導者,可能是主要出資的大股東,也可能是公司的核心技術或資訊(如客戶名單)擁有者,所以發給自己高於行情或高於團隊其他成員的薪水。

另一種創業者,則是因為個人財務體質較佳(可能是家人經濟上的支持,或者因過去就業或創業所累積的財富),所以即便全職參與,卻不領薪水,或領取明顯低於業界行情與團隊成員的薪資。

這兩種創業者的薪資規劃方式,表面上具有正當性(身為公司核心關鍵應該被留住,或可以減低公司現金流壓力),但實質上這兩種作法都是在傷害公司體質,讓公司的財務報表無法反應正確的營運成本與人力機會成本。

更糟的是,會造成團隊內部的心裡壓力,尤其是共同創辦人與一般員工,會因為創辦人的薪資高低作為公司人力成本指標,產生排擠效用或看齊現象,這些都是不當的規劃,甚至鑄下未來團隊破裂的遠因。

但是在公司創立初期、還沒有營收或獲利能力的情況下,創業團隊到底要如何計算薪資呢?

我的四個建議是:依據經歷能力與實質貢獻計算薪酬,再根據公司財力與生活需求發放薪資,不足額薪資獎酬一定要列記保留,而薪資制度必須一體適用且長期維護。

「公司」之所以為公司,就是「共同治理」、「共同經營」之意。所以公司裡的每個成員,都應該有貢獻,也都應該採用相同制度計算薪資。所以無論公司有多新、財務有多吃緊,都應該彰顯員工的存在正當性,也就是薪資的計算基準必須一致。

而只要從員工的貢獻度與生產力來衡量,就應該是否持股、或者持股比例高低無關。畢竟員工身份領的薪資跟獎金(有貢獻就有),股東身份領的是分紅或股利(有賺錢才有),不可混為一談。

所以,無論創業者是出資金或出技術,都是以股東身份對公司資本產生貢獻,而不是以員工身份對業績產生直接貢獻。因此,薪資高低不應該跟股權比例扯上關係,而是跟市場行情(機會成本概念)與業績貢獻(勞務付出收穫)有關。

但是,公司在沒有賺錢甚至沒有營收之前,創業者跟員工如果都領市場行情薪水,是否是合理的規劃呢?

不一定,要看公司的財務體質,以及財務指標的成長狀態。無論公司處在哪個階段,降低人事成本,對於公司財務上都正面的,但過度壓低薪資,也會造成員工的財務壓力,並對公司的忠誠度大幅降低,產生營運危機。

所以,創業團隊的確應該比領比市場行情低一些的薪資,這樣可以讓公司撐久一點。但請記住,這樣的犧牲,是為了讓公司有多幾次嘗試失敗的機會,而不是在同一個失敗局勢上撐著而已。在滿足員工生活需求條件並取得勞資雙方共識之下,適度的低薪可以產生對成功的「飢渴感」與「革命情感」,既有目標激勵成分又有公司文化形塑效果,有時候是公司競爭力的來源之一。

那麼,既然薪資制度應該依據能力貢獻跟市場行情,創業團隊的薪水又應該低於市場行情,好像有矛盾的地方對吧?

其實只要記得,計算跟發放是可以分開的,而且,中間的差額必須列入公司財務規劃與會計科目(可以是債務項目或者是應付科目),未來當公司有營收、有獲利的情況下,再以還款、薪資或獎酬形式補回給創業者與員工,這樣在降低公司財務壓力、增加嘗試機會的前提下,又能夠具體且正確的反映公司的營運成本,並且提高了創業者與團隊對公司的承諾,對於投資人、經營者與團隊而言,都是正面的。

而除了把薪資的計算與發放加以分開、將差額列計並於未來補回之外,重要的是必須建立公司的人力資源規劃與薪資規劃,同時保持一貫的方式,對於不同時期加入的不同身份成員,無論是創業者、共同創辦人、正職員工、實習生或外部顧問,都可以理解並認同,那麼,這樣的新創公司,才能逐漸往組織化、規模化的管理之路邁進。

這樣的薪資規劃方式與建議,是 appWorks 多年來輔導新創團隊所得到的經驗,也是我們自己身為創業者正在實踐的。

如果你正在創業,對於創業的財務規劃、人力資源或者各種資源規劃有興趣,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始,也許,我們正在招募的第七屆育成計畫會適合你,歡迎來申請或找我們聊聊

(圖片來源
---
延伸閱讀: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問題不在學歷高,而是經歷少




進入社會一段時間,從大公司到新創事業,我才發現,學歷只能給你面試機會跟試用期,經歷才能讓給你真實挫折與成果累積。無論要創業或就業,盡早參與、在學實習,才能增加你的經驗與價值。

最近鍾子偉的一篇【新加坡人看台灣員工:學歷太高了】在社群媒體上引起不少共鳴與對話,文中的新加坡友人提到台灣的現象:

「喔,每個人都受過高等教育...辦公室裡的每個人,就算是最年輕的初階秘書都有碩士學位...但,即便你有高學歷,當涉及到國際事務、英語能力、溝通技巧時,台灣人還是很弱。

這意味著超過某個點,課堂上所教你的東西已經不再創造價值,他們可能全都不合時宜、死記強背,在今日的商業環境上很少使用了。現在台灣已經沒有足夠的曝光給這些高學歷的人使用他們的知識。」

而從文章的標題看來,問題似乎是台灣人追求學歷出了問題。但在我看來,學歷其實一直都很重要,只是,在社會上、在產業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讓我們先忘記新加坡人的觀察,在上個月,吳寶春求學跟博士生賣雞排的新聞話題,也引來一些媒體討論。其中親子天下的這篇【會念書小孩的難題】我覺得有點到痛處:

「華人一向崇拜高學歷,也認為多讀書不是壞事。然而,也許是台灣產業一直沒有升級,也許是學校教學脫離產業需求,不管為何,高不成低不就的「流浪博士」已成為這幾年的新興現象...

小孩如果很會念書,往往怎麼沒興趣的學科都很會念,因此反而比一般人更容易浪費時間去專攻不適才不適性的學科。他們總能輕易念到畢業,然後在畢業後付出職業與志趣不合的終身代價...

會念書小孩令人擔心的還有另一點,就是他在學校實在如魚得水,如果有機會待在學校,會一直想待下去。孫悟空若不是在師門裡備受肯定,也不會哭著問『師父教我往哪裡去』了」

從親身經歷與這機年來的觀察,我發現在台灣,絕大多數的學生在離開學校前,很少有實習或工作經驗。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如同沒有當過兵就上戰場一般,雖然不見得說當兵就能習得完整的戰鬥技能跟生存本領,但至少摸過槍枝、看過子彈、聽過故事,就算沒有真槍實彈,至少打過靶、擦過槍,老鳥臨陣磨練一番,總好過完全沒有經驗的菜鳥。

這也就是這十幾年下來,台灣的大學與博碩士畢業生越來越多,但是產業卻總是喊缺人。當然,有一種可能是產業需要的不是高學歷人才。但,如果有一樣的經歷、一樣的工作態度、一樣的學習能力,誰不願意用學歷高一點的人力呢?

問題一直都不是學歷的高低,或者高等學歷人才的多寡。

在產業界幾年,經歷了五份工作、兩次創業,被面試過許多次,也面試過許多人,我的心得是:學歷只能給你面試機會跟試用期,經歷才能讓給你真實挫折與成果累積。

所以台灣現在的人才問題不是學歷太高,而是經歷太少。

如何累積自己的經歷?很簡單。離開學校,工作去。如果,你還在學,就去實習。找大公司、小公司、新公司、老公司,最好在大學四年,都去經歷不同的公司。

大公司有品牌、有規模,但你可能厭惡繁文縟節;小公司有彈性、好溝通,但你可能覺得有志難伸;老公司有文化、有制度,但你可能覺得快要窒息;新公司有活力、有創意,但你可能覺得風險太高。

去試試不同的機會吧,年輕人。唯有親身經歷,你才會知道,你是大鵬渴望展翅,還是願意安憩在固定的樹枝。

如果,你對新創公司有興趣,下個月初(5/4 Sat.)台大創聯會將舉辦一場實習媒合會,不妨移動你的滑鼠,翻開你的機會與命運。

人生,不是一場遊戲,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冒險經歷。你準備好累積你的經歷了嗎?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