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創投產業與科技產業,可說是榮辱與共,互利共生;兩者的經營型態與結構,更是息息相關,無法脫勾。在產業方向即將轉彎的此時,創投轉型,也勢在必行。
昨晚的 BCDog cafe,人聲再度鼎沸,盛況依然空前。台灣網路創業與科技創新的火花,經由 Mr. Jamie 近兩年來的網誌經營以及 appWorks 的成立,兩屆共24支育成團隊、以及已經投資的幾家新創公司的卓越表現(例如:Richi 及 EZtable等),台灣新一代網路創業家,此時個個摩拳擦掌,而投資機構也陸續成立,尤其以Google大中華區前總裁李開復所號召成立、日前召開記者發表會的台灣創意工場最受矚目。
從事創投產業與新創事業將近六年,雖然在整個創投與創業圈子,我都算是非常稚嫩的後輩,但這些年來拜訪過百來家新創公司,與數百位創業家訪談聊天過,並在參與過了十幾家新創事業的經營管理之後,我有感於台灣創投業的本質與定位,以及個人經驗與經歷上的不足,投身與我過往背景最相關的精密儀器產業,加入或率領創業團隊,繼續在技術創業這條路上奮鬥;也由於使命感與共同理念,我參與了 appWorks 的成立與經營,希望共同推動華文 web 3.0 的產業與市場 。當中,許多的感觸與經歷,值得記錄與分享,也希望能因此改變一些現況與困境。
固然,台灣的創投產業,由於國際經濟與金融局勢的衝擊,以及產業結構與投資條件的改變,在千禧年過後,逐漸陷入低潮,與九零年代的風光及盛況,無法同日而語。但由於自己投身創業行列,也接觸了極多創業團隊或技術發明人,我更深刻體會到,目前台灣創業家所面臨的挑戰,除了團隊管理、營運規模、營收成長等企業擴張元素外,其實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於台灣創投產業現有的經營結構及人才斷層,造成對創業團隊,尤其是早期公司,沒有太多實質幫助,同時也缺乏同理心及投資意願,因此創業家與創投業者,相看兩不悅,陷入惡性循環。
如同我在「創投,真的很神秘?」一文中所述及,台灣與美國創投公司在本質上與結構上的差異,前者金字塔型的組織,如同台灣大部分產業公司徵才,需要的是即戰力與專案管理能力,專業經理人加入創投產業,貢獻的是產業知識及經驗人脈,也對於台灣過往在產業鏈中尋求空隙的創業機會與獲利模式,容易產生加分效果;而美國的合夥人經營型態,主事者往往具有(連續)創業及投資經驗,並且採用多軌並行、各自帶領資淺人才的方式,投資組合的數量與型態較少量而集中,因此除了高度參與被投資公司的經營外,也可以培養創投公司內人員的創業精神與營運能力。
這樣的人才養成與結構差異,造就了投資型態與產業結構的不同;當然,也可以說這是過往台灣經濟發展模式與產業型態,而導致目前的創投生態。但隨著時空背景的轉變,台灣,顯然已不具備量產與代工製造的優勢,反而是多元文化的沈浸撞擊、優質平均的人力資源、完整密集的設計加工製造環境,是台灣經濟主體將得以轉型往數位文化創意或技術加值產業的契機。但是即便有優秀的創業團隊,還需要有優質的創業環境,以及互補加值的投資產業。
台灣許多創業家的共同經驗是,沒有創業經驗的創投經理人,給早期創業團隊的幫助其實十分有限。這也是我自己在剛出社會就身為創投從業人員時,深切體會並自以為極其不足的。
目前台灣大部分的創投經理人,來自科技製造業、服務業或通路業,由於資深的產業背景與人脈,可以在財務、採購、行銷、業務或技術合作方面,提供創業團隊許多知識、資源或管道;但是,創業團隊所最需要的創業精神、理念共識,投資管理時的同理心與價值觀,以及最重要的,在資源匱乏與成長階段的實戰經驗,往往是在一直在大公司任職就業的專業經理人(就算是一路從基層爬起)所不容易擁有或深刻瞭解的。
再強調一下,我並不是說專業經理人或者所構成的創投公司或管顧團隊沒有價值,但是對於早期創業團隊來說,所需要的是更實際的「創業管理」經驗。因此,台灣除了要培育創業家,更需要培育有創業經驗(無論成功或失敗)的創業投資人才,以及正向的創業投資循環。
因此,這也就是我開始敲鑼打鼓、搖旗吶喊,想成立 YEAST (Young Entrepreneur and Angel Society in Taiwan) 平台的原因之一,希望除了已經在創業與投資的朋友能加入並建立對話管道之外,也能給想加入創業或投資領域的朋友,一些更實際的交流平台與實戰經驗分享。
最後,小小慶祝一下, YEAST 平台目前報名人數已經超過50人,並且除了我之外,還有六位共同創辦人,包括知名網路創投家、網路創業家、創業法務專家、生技投資創業高手,以及技術育成界掌舵手。同時,他們將陸續加入本網誌,以共筆或專欄型態,寥寥在創業、創投、育成或諮詢輔導方面的實戰經驗。
今天凌晨,具商業腦袋、育成經驗的生技博士 David(大馬),在這裡發表了第一篇共筆網誌,除了是一篇熱血宣言之外,也宣揚了 YEAST 成立宗旨與目的,請大家繼續支持與閱讀本網誌,並給我們最直接的批評指教,讓我們可以激盪出更多火花。而 YEAST 平台的籌備規劃也在緊鑼密鼓,請大家繼續支持與加入。
非常贊成IC的講法,美國VC和台灣VC的作法的確有不少的差異。而大部分美國VC都曾經有多年的創業經驗,所以也可以成為公司的CEO或chairman,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台灣過去也有創投經理人投入電子產業成為創業家,但是大多都是公司指派,而非原本就有創業的精神,也因此只是把公司經營好,這樣無法替公司灌注或創造出一個新的文化。以目前台灣的Web2.0、生技產業創業慢慢走出一條路的當下,希望文化創意產業也可以出現一些新的變革!
回覆刪除The idea of bringing YEAST to Taiwan is a great one. Keep going!
回覆刪除@ Boyd, thanks for your encouraging and nice to see you here!
回覆刪除請問怎樣條件的人可以加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