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寫了兩篇關於目前台灣創業資源與時機的文章,也提到了即將成立的創業交流平台 YEAST,但是除了這個平台要做什麼之外,很多朋友會好奇小弟站出來搖旗吶喊、拋磚引玉的背後動機是什麼。其實說穿了,不過就是想讓台灣的年輕朋友們,有勇於作夢以及逐夢踏實的機會與勇氣。另一個想法,是希望能透過許多傳播管道與社群型態,讓創業家與投資者兩方,有更多的交流互動,甚至是目前還不是這兩種身份,但未來有意投入其中的新世代朋友,能有機會加入創業或創投的行列中。
那麼也許有朋友會問,創業,除了跟親友募資,找青創會或青輔會申請資料或貸款,或者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申請政府補助專案計畫,不是也很容易透過創投公會找到創投公司,參加商機說明會,向創投介紹自己的創業點子並尋求機會募資嗎?創投公會或104上,有時也有創投工作機會的徵才廣告,為什麼需要一個平台或者社群呢?
這個問題要從創投業的本質,以及過去幾年來台灣創投業的發展談起。
創業投資(或簡稱創投)這個產業名稱與商業模式,是從 Venture Capital 翻譯而來,在中國主要被稱為風險投資(或簡稱
其實台灣過去得天獨厚的時空背景與創業環境,的確曾經是創投蓬勃發展的舞台,甚至在全球除了美國東西兩岸(以波士頓跟加州矽谷為主)及以色列之外,台灣創投產業的活躍程度及投資績效,可以說是獨霸亞太地區,與前述美國及以色列地區的創投發展並駕齊驅。不過也如同創投公會的這篇台灣創投現況所概述,目前台灣創投產業在經歷過多次金融風暴或產業泡沫化洗禮等外在環境因素,以及面臨投資條件與相關政策改變、台商大量赴大陸投資發展等內部因素,目前處於重整及轉型期。但即便是處於黃金時期(1990-2000年)的台灣創投產業,當時從業人數以及媒體能見度也罕為人知,反而是這幾年來因為一些新聞事件或商業雜誌的報導,還有校園創業競賽的風行,而讓創投逐漸有了知名度。
所以,為什麼創投產業與相關從業人員,會顯得格外神秘或低調呢?其實是因為創投業的營運模式及從業人員配置所造成的。首先,創投業投資的都是未公開發行的公司與團隊,一旦公司上市櫃之後,除了創投可能會出場獲利之外,就算繼續持有,在媒體上曝光度最高的,往往也是創業者與經營團隊,而由於台灣創投產業的型態(這部分以後再談)這些年較偏向投資而非經營,因此不若美國矽谷許多創投合夥人本身也是連續創業家,會投身經營並主導團隊,因此在台灣的創投光環自然較低。
另外,由於台灣創投業大多以公司型態經營,金字塔型的公司組織分佈,以及資金股東委託經營團隊管理的型態,導致所需要的投資經理人要擁有十年以上產業經驗、橫跨技術與行銷、管理的專業背景,或者來自金融投資領域的財務人才,因此對於出社會五年以內的新鮮人或創業家來說,幾乎不會有什麼同學朋友在從事創投產業,不像大部分的製造業或服務業工作,很容易在學校就認識到有學長姊從事相關領域;加上創投產業的人才流動不多,需求上可說重質不重量,即便極盛時期全台從業人員也才約末三千人之譜,而平均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上;因此,在校園求職求才活動中,幾乎不可能有創投業者會擺攤徵才,創投對於青年學子或社會新鮮人而言,更變成了神秘而低調的行業。
再舉個例子,就算是以含金量極高、週工時極長、面試錄取率低、在職淘汰率高著稱的商業管理顧問公司(如McKinsey, BCG等)或投資銀行(如 J.P. Morgan, Merrill Lynch 等)等行業,在校園中的知名度或招募機會,也遠比創投業高許多。當然,這是在台灣的情形,在美國或其他地區,由於創投大多以合夥型態方式經營,合夥人往往具有創業與投資雙重背景,年齡與背景的多元性較台灣豐富,而這些合夥人由於其經驗與視野,也願意培養資淺的社會新鮮人或青年創業家逐步成為經理人或合夥人,因此也有不少剛畢業的MBA或PhD會被創投公司錄用,而我個人認為,多元而有層次的團隊背景與經營模式,是美國創投產業本質上較能投資與主導新創事業,並發掘偉大商業機會與成功公司(如 Google, YouTube, Facebook 等)的原因之一。
這幾年,台灣也陸續有新型態的創投成立,其中我所參與的 appWorks 引進美國 Y-Combinator 模式,結合了育成與創投模式,並且採用合夥人型態經營,專注於 web 3.0 創業團隊的育成與投資。雖然就創投產業而言,我們是一個相對年輕而生嫩的團隊,但也希望能引起創業與創新的風氣。而我個人由於經歷背景上,投入相當多的時間在光電與生醫領域,因此主要從事技術創業與加值的開發模式(ARDIC Instruments,嘉原科技)。成立 YEAST 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激發出更多領域的創業能量及資訊交流,建立一個對話管道以及觀點較為中立的平台。
所以,創投一點都不神秘,但是無論創業或投資,我們需要一個更開放而快速的交流平台。希望這樣的心願,能很快在台灣實現。
加油!
回覆刪除加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