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環保能,運動一定也能
剛剛落幕的世大運,在各國選手的同場競技、台灣代表隊的出色表現,以及志工與觀眾的熱情參與下,相信對台北市民與全台灣,都帶來一次難得的運動饗宴。但除了下場比賽與場外觀賞,運動該如何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如同我們把健康交給醫院、學習交給學校、藝術交給博物館一般,運動在台灣,彷彿也只能在球場、操場等特定場地。但唯有把健康、學習、藝術跟運動都融入人民生活,才算進步而幸福的國家。
這些生活要素要形成規律或建立文化,簡單來說,要透過環境與行為的設計。而在思考如何讓運動走入生活前,我們或許可以想想,有哪些事情在台灣已行之有年,並且成為多數人都遵循的態度或習慣。
舉例來說,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就是一個我們已經養成的習慣。但還記得三十年前,垃圾既無法減量、更缺乏分類,當時的垃圾掩埋問題還引發不少次鄉鎮大戰。
但今日,無論是第一次來到台灣的外國旅客,或者是出國旅遊的台灣人,都一定能感受到,相較於許多國家,台灣社會在環保意識與行為上,已經是國際的前段班。
我們是如何從一個曾經有垃圾大戰的地方,成為習慣垃圾分類的社會呢?除了從大街小巷、校園到便利商店的分類垃圾桶,以及隨袋徵收的垃圾袋政策、分類收集與處理的垃圾車與產業鏈,資源回收行為與環保意識已從家庭、學校、企業到每個角落,普及而深植人心。
但一切也並非來得如此容易,在全民環保行為的進化過程中,每一步也都歷經習慣改變的痛苦,但在政策、環境、教育、個人與組織誘因等多重設計下,我們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樣貌。
運動的普及與實踐,也該跟環保一樣。只要從環境、流程、政策、教育、個人與組織行為下手,我們就能把運動置入生活、走入社區。
環保能,運動一定也能。關鍵是我們是否願意投資長期,除了還給我們自己乾淨的台灣、乾淨的地球,也給自己健康的身體、健康的生活。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今周刊1080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全民運動的最後一哩路
隨著行動網路、穿戴裝置與大數據起飛的新一波典範轉移,網路科技除了創造數位行銷、電子商務與社群媒體之外,健身產業也開始透過偵測裝置、連網平台與演算法來促進運動、提升健康。
消費者開始掌握與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與運動能力,也走進虛實整合的體驗經濟與智慧生活。透過線上體適能平台產生的客製化課表,網實交融的健身課程與教練指導,加上便利舒適與全時配戴的智慧裝置,健身運動已經開始走進社區與家庭。
家庭運動與智慧健身將是運動產業最重要的趨勢,是預防醫學、個體化醫療與健康保險真正該推動的治本方案,也是全民運動的最後一哩路。但在台灣,我們的都市計畫法規卻對運動訓練班進入社區有非常多的不合理規範,尤其在使用分區跟營業認定上,仍採用傳統大型健身房或俱樂部的思惟,對於輕器材、重指導的工作室與訓練班極不友善。
運動在台灣,一直被當成休閒、教育、娛樂產業,即便人人都上過體育課,但卻從來沒有培養出長期興趣與正確認知;但在對岸及許多國家,已經被列為國家級產業,因為沒有全面健康的國民、沒有強健專注的身心,就沒有強大的國家競爭力。
台灣目前長期健身人口約50萬人,對照歐美5 -10 % 人口滲透率,至少還有兩到三倍成長空間。當智能健身在許多國家中如同便利商店的開展,獲得風險資本與專業人力的大量投入,我們卻連小型工作室與運動訓練班都無法進入社區,或者只能在灰色地帶方式經營,對消費者的安全保障、對場館經營與教練指導的穩定性、對政府課稅與管理機制的權責而言,是三輸的局面。
其實這不是只有健身產業才遇到的問題,台灣有太多產業都遭遇法規調適遲緩、業者苦無轉機的局面。在產業週期縮短、人類壽命延長的時代,我們再不重視智慧健身產業與預防醫學趨勢,台灣除了在運動產業追不上人家,喪失原有的科技優勢與健身服務業結合契機,連國民體能與健康都將輸在起跑點上。
世大運聖火已經抵台、場地即將就緒,但我們的社區運動與智慧健身,何時才能點燃?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72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延伸閱讀: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學習的理由
當孩子的學習歷程,不再被課本、考試、作業、安親班與補習填滿,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建構孩子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而不僅僅是如何填滿生活與學習的時間片段。當父母的責任,不再是督促孩子把書讀好、把功課做完、成績弄好,什麼才是學習的最佳方式,什麼才是學習的理由?
八年前的2009年,宜蘭人文中小學的一群八年級生,經過沒有分數與排名、廣泛探索自我的多年學習歷程,卻必須面對基測與人生的重大抉擇,要繼續保持原有專長與興趣,還是為了升學與職業選擇,走回傳統擁抱體制的路?
身為當中的一名學生,當時只有十四歲的楊逸帆,決定拿起攝影機拍攝《不想考基測(後改名為《學習的理由》)》紀錄片,記錄同學朋友們的升學準備過程與心中轉折。
去年有機會觀賞這部影片,隨著片中孩子在準備考試與面對分數時的心態轉變、行為調整,對自己與未來的焦慮、質疑,以及因為個性與家庭背景差異,造成選擇基準點的不同,相較於我們當年在升學路上的單一標準、沒有疑惑,讓我不斷反思,什麼是這個時代,既能塑造自我、培養興趣又能融入群體、銜接職涯的學習模式。
多年後的現在,隨著十二年國教跟實驗教育法上路,體制外學習的路變得寬廣,過往多數落實在小學階段的自學型態,現在已經逐步開展到高中時期;在中產階級價值觀相對保守與傳統、公私立學校競爭激烈的台北市,也出現越來越多的自學家庭、共學團體與實驗教育機構。
無論政府與民間,從公辦民營到群體自學,新型態的教育翻轉與自學模式,也開始攪動體制內的教育思惟。但對於多數人來說,自學與實驗教育還是非常小眾、相對陌生的東西。進入實驗教的機會成本與實際費用,仍然比體制內高出許多。
但無論是否跳出體制,在這個世界變動越來越快、人類壽命越來越長的時代,「自主學習」將不只是孩童階段的能力與經歷,而是我們一輩子要面對的課題。找到學習的理由,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圖片來源,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今周刊1076期【不規矩報告】專欄)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