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時間,花錢買不買的到?


最近我的 Facebook 上有好幾位朋友不約而同地分享了這兩篇文章:大陸挖角「複製工研院」 薪水四倍起跳鄰國獵人頭 馬:人才流失成國安問題。各位光看這兩篇文章的題目應該不難猜出文章內容想要傳達的東西,我相信在人才流失與國安問題上的辯論已經很多了,我就不在本文中多做論述。我在這邊想要討論另外一個我覺得相當有趣的議題:中國到底在買什麼?

還記得小的時候,小學老師出過一道題目:什麼東西用錢買不到?其中有一個答案是:時間。說實話,我當時對這個答案是相當有意見的。時間怎麼可能買不到?

當然,你可以問:用錢買不買的到小時成長的時光?或是,用錢買的到上個星期和老婆吃一頓燭光晚餐的時間嗎?就目前的科技而言,答案是:你買不到。但是以上問題,對我而言比較是屬於哲學性的問題。在這邊,我想比較『勢利地』來討論『買時間』這一項議題。

舉例吧:一個人想要從台北到高雄,他可以選擇花 500 元搭客運,大概要花 5 個小時可以到達。或著,他可以花 1500 元搭高鐵,大約花 1.5 個小時可以到達。試問:他這 3.5 個小時的『時間差』是不是花錢買到的?當然是!對我而言,這就是用金錢來購買時間的具體例子。這樣花錢買時間的概念我相信有百百種,各位可以再發揮你們的想像力,來延展這樣的概念。

回到中國議題,他們到底在買什麼?各位青年讀者,千萬不要以為中國的挖角潮是衝著台灣來的,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中國要收集世界的菁英,其中包括了吸納台籍人才,這份『相對台灣四倍多』的起薪,目標應該是:吸引美國、或是超越美國的人才吸納啟動金。有關台灣起薪的比較,充斥著『陪襯』的意味,因為主要的目標不是台灣。

我相信出國留學過的台灣學生應該都有感受到,在國外,中國的留學生還會少嗎?研究、發明傑出的中國博士後研究生、研究員、教授會比台灣出來的差嗎?中國真的缺台灣這一塊研究人員嗎?我相信中國在世界各地優秀的人才如過江之鯽,人才濟濟,不見得獨缺台灣人才這一塊,但是,中國個個單位為什麼對『全世界』還是這麼求才若渴?我以為,沒有別的,他們就是在花錢買『時間』。

給中國『時間』,中國的發展絕對可以做出數個像樣的『工研院』。給中國時間,中國就算不超『美』,至少也可以跟美國平起平坐。但是這個『時間』的縱軸是多久?10年、20年、50年、甚至100年?中國等不急啊,中國人等不急啊。他們對進步的『渴望』不是在台灣的人們可以想像的,這份渴望驅動著他們對未來的規劃。中國在軟硬體上要迎頭趕上世界水平,大幅度地縮短中國跟世界先進國家的『時間差』,是中國積極努力的目標。相形之下,用錢來買時間是相對低成本的投資。

試想,全世界身懷絕技的人才都到了中國,他們帶著人脈、技術、經驗與夢想到中國一展長才,這些人不見得都會成功,但是巨觀地來看,這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菁英可以幫助中國的發展節省多少『時間成本』與『學習成本』?我來看,中國在跟時間賽跑的競賽中,這筆買賣怎麼算都划算。

不過在這場時間競技場中,台灣輸的起嗎?台灣還有時間差的優勢嗎?我們還有創造時間差的空間嗎?

David Ma (大馬)


P.S. 國家的發展可以用錢買時間,個人的創業,其實不也可以用錢來買走冤忘路的時間嗎?在未來的文章中將多做論述。


image is created by the image creator (sheelamohan)

4 則留言:

  1. 這是假設錢可以買到生產力的前提,很多當初移民美國的世界精英,求的是一個美國夢,一個更好的生活。但是很多拿錢去中國的人,只是為了收入委屈一下,少了熱情,生產力不知道會少掉多少,尤其在研發、創新這些知識密集領域...

    回覆刪除
  2. 我完全同意,所以在本文中,我留有一個伏筆,那就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Jamie 提到的熱情其實就在這一個範疇。這個反而是決定時間賽跑的關鍵。我在未來會多做論述。

    但是,不可否認的,就算沒有台籍菁英,也有相當多的中國籍、或是華裔菁英,是夾帶著熱情從世界各地奔向中國發揮所長的,我有相當多的中國朋友都是如此,這會不會推進中國生產力的價值?我相信是會有影響力的。

    回覆刪除
  3. 中國給的不只是金錢,我想最重要的是舞台與機會。這點我在最近接觸到兩岸推動醫療器材產業的一些主事者時,有很深的感觸。

    回覆刪除
  4. @IC,同意,所以臺灣更應該要注意的是:中國所創造的這一股『潮』。這股潮流包括資金、舞台、機會、與市場。這個『潮』有沒有可能吸引到全世界優秀的、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的(青年)創業家?這一股潮會不會大幅度地推進中國的發展?加速地縮短(買時間)他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反觀,當臺灣當局意識過來的時候,會不會已經難以『逆勢而為』了呢?值得三思、值得三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