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沒有科技新創產業!叫理工學生通通去喝西北風!?


昨天看到這個新聞標題,雖然我早已經知道這個事實,但是,還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標題如下:基因轉殖水稻,農委會不放行。國際基因科技向中研院、國科會提告。

我可以講一個學期的課,教你如何做基改生物,討論它們的優缺點。在本文中,我不是要為基因改造的食物做辯護,在這兒,我想要針對政府的研發政策與技術商品化的環境做一個討論。

在學研單位與產業合作之間,常常聽到一種論述:做學術的,就乖乖地做研究,跟什麼產業接軌?學術研究根本就不應該跟產業扯上關係。

我個人認為,有這種思維的人,在價值觀上是很自私的,對國家發展競爭力的分析上也沒有好好地檢討、做功課、與深刻地體認。氣,生氣,這實在是叫我生氣。

我在這邊,已經懶得大力地宣傳世界上的科技重鎮都是拜鄰近的學研單位所賜,才有『資格』成為全球的科技中心。明眼人都看得出產、學、研之間的密切連結、與共生關係(矽谷 vs Stanford and UCSF and UC Berkely;波士頓科技園區 vs MIT and Harvard;美國聖地牙哥生技園區 vs UCSD and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這不用『接軌』,這是一種態度、一個成熟科技化的進程、一個創造價值的氛圍。對科技創業人而言,一個正向、積極、創新的環境,就應該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所謂的產學接軌應該只是用來創造這樣一個環境的過程。

一旦這樣的氛圍、環境(atmosphere)建立了,大家不需要再來討論『接軌』的問題了。接下來,需要聚焦討論的就是『價值提升』的有效方法與資源利用的效率。

基因轉殖動植物,這個議題在台灣其實是電梯裡的大象,議題存在已久,大家都意識到這個議題的重要性,悶燒到快要爆炸了。也有人真心想要討論這個議題過,但是政府單位(不只是農委會)就壓著,就當作眼不見為淨,能瞞過一天、算一天。

基本上,如果臺灣政府決心要成為『非基改家園』就應該全面『禁止』基因工程跟食品、藥品相關的研究(由這次的例子來說,就應該禁止基因轉殖水稻的研究)、阻擋進出口基改產品、與建立全面的法規與行政程序來確保臺灣非基改家園的原生環境。

但是,事實是(這都是公開的訊息):臺灣每一年從全球(美國最大宗)進口大量的基改食物(大豆、玉米、蕃茄。。。等)。臺灣政府更期許自己成為全球生技產業的重鎮,國科會、教育部等,所補助、資助的研究計畫中,有很多都是跟運用基因工程來改良動、植物有關的技術。有關基改法規的部份,簡單的來說就是:基改食物在台灣可以研究,不可以量產,但是可以進口。

這是個什麼邏輯?

各位要知道,BASF 還有 Monsanto 等國際知名的超大型農業生技公司透過基改食物賺進了數以兆計的收入,直接、或是間接地,他們也在全球原物料的產業鏈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什麼是生技產業,這就是生技產業。

白話地來說,臺灣政府支持也補助使用基因工程來改良動、植物的研究。但是,當臺灣的學術研究有成就的時候,政府希望做實驗、研發的人發發文章就好。臺灣所產生的基改動、植物,應該努力地尋求國際上(如:美國)的買主,讓他們來賺大錢。臺灣的公司就喝西北風,因為臺灣的生技公司就算技轉成功了,也無法在台灣量產,更別說賺錢了。你可能可以辯說,臺灣的公司可以做 R&D 啊,到國外去量產。抱歉,到國外量產前,外國政府需要看到你本國試量產的數據(臺灣不能做有規模的試量產),換句話說,就算臺灣的生技公司手上拿到的是鑽石等級的基改商品,也是死路一條(在基改植物上,這就是現況。有關動物的議題,我們之後再來討論)。

再來一次。這是什麼個邏輯?

再者,國外的基改食物、原物料進口到臺灣來後,農人愛怎麼種,怎麼種。你怎麼查?有什麼防堵政策沒有?

這麼清楚的邏輯上的錯誤,簡直就是跟臺灣的廠商開玩笑。擺明了,就是叫臺灣島內,在實驗室辛辛苦苦工作的研究從業人員困在學研單位的實驗室中,永世不得超生。就是因為政府科技產業化發展上的矛盾,搞的學研單位中做技術移轉的好像是在捅樓子,不但沒有幫到臺灣的生技產業,好像還害了臺灣的生技公司。

很多人問我:臺灣生技產業的希望在哪裡?我告訴你,機會就藏在台灣的學研單位中!台灣在生物科技上的投資不少耶,累積到目前為止也產出了一些不錯的成果,所產出的生技人力資源的數量也是很可觀的。試想:如果臺灣的生技公司可以順利地把基因轉殖的水稻、大豆、蕃茄順利量產,光做國際種苗販售就好,跟國際上的 Monsanto 拼比一下,這可以創造多少就業機會?可以創造多少臺灣的機會與價值?

大家要有一個常識,基改食物不是十惡不赦的混蛋,不是所有基改的動、植物都是壞的!糖尿病患每天用來維繫生命的胰島素、凝血因子、某些瀕臨糧荒滅國的非洲國家用來生存的香蕉,都是基因工程下的產物。為了反對而反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政府,應該在社會教育裡多放點心思在普及科學的教育上,讓民眾知道這些基因工程背後的理論基礎,讓生物科技發展的正反方,都有一個客觀論述的空間。

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產學之間的聯繫就像唇齒關係,唇亡齒寒。產業沒有學研單位的支援,它就缺乏了創新的引擎。學研單位沒有產業的承接,那會造成教育資源上的浪費。

看看你的周圍,有多少當初對理工充滿熱情的同學們,因為畢業後找不到相對應的產業入行而轉行的?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對科學的熱情。4年、6年、10年的訓練無法學以致用,可不可惜?

希望臺灣的政府對科技產業的發展從上到下,有一貫性,不要相互矛盾,為科技創業創造一個滋養的氛圍。希望不要玩爛到:沒有科技新創產業!叫理工學生通通去喝西北風!?


(Image is from 麥克良的天空)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企業創投(Corporate Venture),另一種創投投資人

投資人有分類(天使啦,超級天使啦什麼的),創投也有分,除了常見的私人創投之外,台灣金控和大型科技公司通常也會有創投部門,但是大部分都以晚期投資案為主,現在可能也有些改變了吧。總之,北美這邊應該是有些不同了...


Citi集團下的創投公司Citi Ventures從去年三月將總部搬到加州Palo Alto後,已經接觸了超過三百個新創公司。負責人Debby HopkinsCiti Venture所有的資金將來自於其母公司,不同於傳統創投向外募集資金;投資標的不是純粹看財務報酬率,更著眼於可以對Citi本業有幫助的最新技術。


另外,Hopkins也關注一些有潛力但看上去不是那麼「相關」的機會。比方說成立兩年,位於Palo AltoShopkick,現有1900萬人使用他們結合定位功能的手機應用程式。七月時,Citi Ventures參加了Shopkick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創投主導的$1,500萬增資案。很多Hopkins的同事並不太理解手機應用程式與銀行本業之間的關係。在那之後,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在Palo Alto區域的Citi銀行可以參加活動:與個人理專做一次財務諮詢可以得到1500Kicks點數。(金融業真拼,哈哈!)


根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n的資料,2010年傳統創投募集了$125億美元資金,是從2003年以來的新低。正當傳統創投正苦於之前IPO數量有限導致資金減少,滿手現金的企業創投跳進來填補這塊空缺:上一季企業創投佔全美創投投資比例由2010年的8.5%提升至10%。過去12個月來,有大約50個企業創投成立。創投業界認為這一波企業創投成立潮始於那些公司資產負債表上有一堆現金的執行長,想藉由投資來為本業帶來成長與創新。


BMW在二月成立BMW IVentures的時候,為了吸引潛在的客戶有夢最美的城市人,參與了MyCityWay這個手機應用程式的$500萬美元增資案。這個應用程式提供一些城市的散步和公共運輸旅遊路線,然後將「Powered by BMWi的字樣展示在底部。而北美3C零售商Best Buy底下的創投則投資像Zeo這種研發追蹤睡眠的大眾科技公司,另外在公司的某些賣場還有提供汽車充電站和家中用電管理系統的需求測試。


General Mills’(GIS)創投也不落人後投資了開發顧客意見軟體的MarketTools,還有其他手機,影片,社群媒體,以及遊戲的創新公司。畢竟,當越來越多公司追求創新科技與產品時,不進步就是退步。回顧2000年的網路泡沫,企業創投們當時慘賠了超過$150億美元,多數都屬於晚期投資案。這次,大家都看起來更謹慎了。 Citi Ventures在投資Shopkick之前先於2009年提供$30萬美元的贊助來做測試版,之後對Shopkick提供財務上的策略協助,以更主動介入的方式來分散風險。


資料來源:Businessweek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天使投資人 不是 天使


對想創業或是想要投資創業的人來說,大家常常會開一個玩笑,甚至我自己都常常引用這一個笑話。不是別的,那就是 3F 的笑話(我知道很多人都聽過,就讓我再講一次吧)。

俗話說:在一開始創業的時候,只有三種人會投資你,3F 會投資你:Family(家人),Friend(朋友),還有 Fool(傻子)。

通常大家看到這個 Fool(傻子)都會會心一笑,但是,各位可別笑得太早。因為一堆人在找傻子,還有一堆人(公司)正在當、將會當、或是當過傻子(這其中包括了一卡車的創投公司還有天使投資人)。不過,就是因為當傻子被大家認為實在是太有笑點了,所以中外的傻子(們)多半不會講的很大聲、或是將細節跟大家分享,通常都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老實說,我覺的有失敗的經驗才有成功的基石,在挫敗中學習的本質是很好的,不過,本文的重點將不會放在投資方,我想要針對創業方多做論述。

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這個名詞是直接從英文翻譯而來的,在中文裡最接近的代稱為:獨立投資人或是金主(我非常不喜歡『金主』這個稱謂,但是,在台灣很多人把 Angel 跟金主互用)。在這篇文章中有較詳細的介紹:創投、天使、超級天使… 創業投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3F 或者是天使投資人,在我看來,跟其他投資角色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風險承擔的能力。想想看:你爸借你100萬去創業,你把錢全部賠光了,他會怎麼樣?在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怎樣(我稱這類人為:高風險承擔者)。

天使投資者往往願意投資或是栽培比較早期的創業案源,通常他們可以承擔的風險比創投公司來的大。但是,它們所能夠挹注的資金額也可能比其他投資單位來的低,或是,天使投資者無法長期地、穩定地、大額地挹注資金在投資案中。在投資界,更變化出所謂的超級天使(Super Angel),它們發展成為更有系統地來看投資案源的天使集合,在形式風格上更接近創投。

目前在美國還有臺灣有關創業環境的討論中,大家都承認天使投資人對創業環境的重要性。很關鍵的原因是:它們願意接觸、甚至投資風險較大的早期投資案(多數創投不碰這樣的案子)。有一個完整、成熟的天使社群絕對是創業的加速器(Accelerator)和成功案源的產生機(Generator)。

OK,講到這邊,希望大家不要被『天使』投資人的『天使』給誤導了。千萬不要以為 Angel Investor 就真的跟天使一樣,行走在人間執行天國的善念,無償地助人行樂。我希望大家轉移注意力,聚焦到天使投資人的『投資者』身份上。

說穿了,所有的投資行為都是為了要『獲利』。講白了,就是要賺錢。

俗語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請不要把投資行為跟行善掛勾在一起,如果你沒有想清楚你的創業案可以『賺錢』,或者,更卑微地來說,『可能』可以賺錢,請不要輕易地找任何投資者。

雖然天使投資人願意看較早期的投資案,但是他們多數注重的還是創造利潤的潛力,就算是投資夢想好了,這個夢想如果沒有具體的實踐方案,最終會創造利潤。就算找上帝來,也不會『投資』你。

再強調一次,所有的投資目的都是為了獲利,沒有『獲利潛力』的案子,不可能獲得投資。在什麼階段都一樣!

在科技創業的領域,尤其是學研單位中,很多人把天使投資人的身份誤解了。很多身懷一點技術的人,誤把天使投資人當成慈善家(Philanthropist)或是國科會。他們大概申請政府計畫寫多了,以為投資人願意投資他們的實驗概念(idea),或者,這些技術人、創業人以為天使投資人應該在他們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的階段就投資他們。很多人真的把天使當傻子(fool),以為金主到手了,用技術呼弄一下,說不定營運計畫書都寫的七七八八的,就以為投資者手到擒來。

門都沒有,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

我之前有寫過一篇『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在文中,說穿了,就是要強調自己投資自己的重要性。這一個關鍵的動作,有形無形地對未來公司的發展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創業家先從 Yourselves(自己)的資源投資下去,下定決心,做下去。小有發展之後,再來尋求外來奧援。至少,在對天使投資者募資的時候,不是把一個實驗計畫或是一個夢想計畫丟給人家,於情於理都比較說的過去。

再者,有力道的天使投資者越來越專業,雖然它們不是創投,但是他們看案源的審查標準不見得會比創投少。通常他們的政商關係良好,他們的投資多少對公司的發展是有助益的(Smart Money)。在公司(至少是雛形階段)還沒有準備好的狀態下,貿然接觸投資人,把公司的名聲搞爛了,對新創公司的發展是很不智的作法(你怎麼知道天使投資人不是創投基金的金主?)。一步搞爛了,步步爛。

套一句創投前輩的話:一個成功的科技創業發展是『接力賽』,一棒一棒的順利接下去,最終才能順利創造價值。對你的公司發展,天使投資人絕對是關鍵的一棒,甚至,他(他們)有可能是最好的 Anchor Investor(關鍵投資人),對公司而言也有可能是最聰明的投資來源(Smart Money)。但是,天使投資人不是天使,更不要當他們是傻子(Fool)。

準備好了嗎?你的天使在哪裡?


(Image is from 麥克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