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From Maker to Marketer

過往三十年,台灣建立了堅實的製造業基礎,也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服務業。但追根究底,多數的企業經營者仍然不脫技術與產品本位,只有少數有能力站在市場與行銷觀點。在數位經濟時代,我們必須盡快走出 Maker 心態,站在 Marketer 角色,才能贏得消費者與市場。




上個星期,介紹兩組兄弟會面,雙方家裡都有跟戶外運動用品相關的家族事業,並且在北美都有求學與生活經驗,因此聊起來特別投緣。在尋求可能的合作機會同時,雙方也聊起自己的父親,當年怎麼創立與經營現在的事業。

其中一對兄弟的父親,從製造業起家,後來從事貿易行業三十年,雖然營業額不小,也在歐洲市場經營多年,但隨著台灣製造業外移,以及缺乏自有品牌,因此一直被通路伙伴與行業內的規矩所箝制,近年來逐漸出現瓶頸,直到兄弟檔接受經營,開始力求轉型。

而另一對兄弟的父親,三十年前也是從製造業起家,也曾經插足貿易業務,但很快的體悟到品牌的重要性,因此當年就創立了北美品牌,並在二十年的經營下,成為該領域的龍頭,甚至收購了原本北美的本土品牌龍頭,擁有很強的實體通路與品牌經營經驗,而子承父業之後,甚至跨足電子商務領域,幾年下來也有很不錯的成績。

其實這兩對兄弟的父親,都很值得欽佩,也都是成功的經營者與企業家。

但顯然第一位父親的故事,在我們身邊比較常見;甚至是他的供應商們,這些從黑手師傅一路打拼、成為工廠或公司的經營者,有著多年技術發發與製造經驗,在特定領域有穩定的上下游關係,佔據供應鏈的一環,卻因為種種因素無法經營品牌與消費者市場幾乎可以說是大部分台商的典型),在台灣更是比比皆是,所在多有。

如同許多大學教授的研究成績卓越,但因過往時空背景與學術環境限制,多數沒有創業與產業經驗,也很難帶領或指導學生創業一般;這些黑手轉型的實業家,並不是不辛苦、不努力,或者都沒有遠見跟理想,但當年的環境與現實條件,讓他們選擇先把產品與技術磨練好,先求產業根基紮實,先求有一口飯,再想怎麼好吃。

也因此,第二位父親的故事與經歷,就顯得難能可貴,並且讓我們這些後輩,不得不欽佩他當年的先知卓見,以及無比的勇氣與執著,願意投資在品牌與通路上,並且在全球最大、戰況激烈的北美市場打出一片天地。

這兩位前輩與他們夥伴的故事,也讓我深刻體會到,Maker 與  Marketer 的差別。

其實嚴格來說,這兩位前輩都是在經營市場,只是一個在經營客戶市場,一個在經營消費者市場。但前者的主要事業夥伴是台灣在地的製造業者,而後者的主要伙伴卻是北美的實體商場與量飯店。

因此,思考與決策的時候,Maker 往往從產品與技術出發,Marketer 卻會從市場與通路的角度;而在台灣,我們有很多成功的 Maker,卻沒有太多出色的 Marketer。

因此,同樣都要斤斤計較於產品的規格、價格、數量、交期、保固條款與售後服務,後者因為熟悉消費者,並且擁有自有品牌,因此逐漸累積實力,成為一方之霸;而前者(與他們的供應商)就只能透過經營不同品項種類、國家市場,擴大營業規模,卻沒有辦法累積市場實力。

這幾天,媒體上網路上有許多關於網路產業的討論,包括我前天寫的「台灣還沒有網路業」。姑且不論網路到底算不算一種產業,或者到底是讓「網路產業化」比較容易,還是推動「產業網路化」比較有價值,但無須討論的是,台灣的產業,離消費者太遠

今天的台灣,有著深厚而綿密的製造業供應鏈與服務業經驗,但這兩個區塊的經營者與從業人員,都還對網路產業很陌生,即便我們的智慧手機滲透率與臉書使用率都極高,但真正懂得網路業本質與核心要素的,還是極少。

如同我前一篇所述:台灣各行各業的未來,將掌握在對消費者市場的熟悉與理解上。

唯有越來越多的 Maker 願意放下技術與產品的執著(這個技術能用在什麼地方?這個產品該賣給誰?),而站在 Marketer 的角度(消費者最需要的是什麼?還需要什麼?客戶為什麼跟為什麼不買單?),我們才能擁有更多的自有品牌與產業價值。

我們才能不再羨慕三星、蘋果,不再感嘆我們的高材生都進了台積電與聯發科,卻只是為別人製造與設計晶片(甚至是山寨機晶片...)。

有一天,我們將能擁有更多的全球性消費者品牌(例如真正的台灣之光 Giant)。

那麼,網路產業也就不再只是一個產業,網路業的經營思維,對消費市場的理解與熟悉,將是我們所有產業賴以生存發展與繼續前進的動力。

(影像來源

---
延伸閱讀:






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台灣有網路圈,還沒有網路業


上週末在電影院欣賞了悲慘世界,除了為故事裡的親情、友情、愛情感動之外,我最感動於市井小民與熱血青年的革命情操。從革命前夕一幕到劇終,從 One More Day 到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我的眼眶沒有乾過。

落淚,除了感動,也因為感同身受。我們正要起義,打造新的時代。




台灣的過往,沒有網路業

過去八年,我雖然主要在創投與創業這兩個身份上交替轉換,但也經歷過許多行業,以及不同階段與規模的公司、集團,從製造業集團、投資銀行,到光電設備製造業、生技儀器公司都有些經驗,最後,我卻加入了專注(助)行動科技與網路新創團隊的 appWorks,作為長期投入的創業主題。

除了團隊因素跟個人的理想,其實,我的出發點,是台灣需要網路產業,更需要推動網路產業的育成與投資。

什麼?台灣有網路業啊?這許多年下來,也一直斷斷續續有網路投資案發生啊?

其實,就像過往的台灣生技業一樣,許多業界先進都曾認為,台灣有許多生技公司,但還沒有形成生技產業;直到這幾年開始有許多生技公司開始進入資本市場,開始有國際級的技術授權、投資交易、人才流動與公司併購發生,政府也持續推動產業環境與法規(如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之後,我們才開始有生技產業。

因此,在我經歷與拜訪過這麼多行業之後,我認為台灣有很厲害的製造業(電子業、加工業、材料業、機械業、媒體業等)與服務業(金融業、觀光業、餐飲業),但沒有網路業(與軟體業,也許只能算有軟體工業),如同我們曾經沒有生技業一般。

現在的我們,只有網路圈

你我的生活裡,使用的電腦、行動裝置,食衣住行的產品與服務,可能都來自本地(或台商在世界各地的生產基地),但唯有我們吃的藥、用的軟體,以及手機裡的作業系統(如 iOS 及 Android)跟多數應用程式(APP)都來自國外(尤其是美國)。

因為我們是製造業跟服務業大國島國,但我們卻從來沒有正式把網路業當成一回事;即使電子商務佔整體零售業金額越來越高,線上廣告與數位行銷預算也即將超越平面與電子媒體,你我每天都花了不知多少時間在 Facebook, Google, Instagram 跟 Whatsapp 上,但我們依然沒有網路產業。

網路業雖然也算是廣義的服務業,但卻是跨在科技與人文、資訊與商業、行銷與研發的多重領域之上,台灣其實有很好的基礎發展網路業,但卻好像一直少了些什麼

台灣確實有不少網路公司,也有不少資訊公司與技術服務公司從事相關業務,而這十五年,雖然經歷過網路泡沫化,也確實有一些公司獲得投資。但是,一個產業的推動,不是只有一群創業者、一些公司與創投資金的進場就夠的。

要撐起一個產業,需要的是完整的產業鏈,涵蓋資源、環境、人才、政策、法規,還有對該產業友善的資本市場,並且要能具有完整而開放的格局。這是為什麼過往這麼多年,台灣網路圈一直有許多前仆後繼的新創團隊,但卻一直沒有太多成功案例(包括上市與併購)的原因。

台灣的未來,需要網路業

在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不斷侵佔你我的生活時間與空間,取代書本、電腦與電視的新時代,台灣的製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人才、產業與世代議題。

就算我們的製造業沒有面臨瓶頸,熟悉代工模式的廠商與從業人員,也因為習慣與客戶打交道、談生意、接訂單,而失去面對消費者或使用者市場的能力。應該說,相較於金融、觀光、餐飲等服務業,我們的科技業、資訊業,跟本對消費者很不熟悉,擁有的僅是設目標、開規格、訂時程,從成本與價格競爭的專案管理能力,極少數開始認真面對品牌與行銷的真諦:理解並滿足消費者/使用者的需求

網路業很不一樣。

大多數的網路公司,從事的都是消費性網路生意。就算是 B2B 商業模式,也需要滿足兩方且大量的使用者及客戶需要,只要讓客戶對你的品牌、網站、產品、服務失去信任,再好的技術,也都無法挽回生意。

因此,網路業發達的國家或地區,一定對消費市場非常熟悉,也會有很多的人才與創業者在當中從業、流動、成長。而網路業又是最能跨越國界的一種行業,否則你我使用的怎都會是 Facebook, Google, Line, WeChat, Whatsapp?

台灣各行各業的未來,必須掌握在對消費市場的理解與熟悉。而網路業,是最貼近也最仰賴消費市場的行業。

這就是 PCHome 詹宏志董事長在接受老謝看世界的專訪時,提到「網路業起來,台灣的製造業才有希望」的原因。

網路業的從業人員與創業者,不會只是開專案或做產品 PM 或 RD,他們必須接受消費市場的嚴格考驗,無論公司成敗,都一步一步更能理解使用者的需求。

此外,過往三十年,科技製造業吸納了大量人才與資源,這些投資雖然創造了極大的經濟價值,但也侷限了我們在創新與應用上的想像力與執行力。

網路業,將是新的知識經濟戰爭武器,在下一波全球化來臨之前,我們還有機會出口更有價值的商業內容,可以是電子商務,可以是線上廣告,可以是行動支付與智慧配戴裝置;戰場可以不只是台灣,可以是大中華區,可以是東南亞,可以是泛太平洋。

但重點是,我們要把網路業真的推動起來。這是一場革命,也許寧靜,也許不平靜。如同詹董事長所說「可以沒有趨勢,不能沒有未來」。

而我跟我的伙伴,將會堅持下去。為了網路業,為了台灣。

(影像來源:Movie Review: Les Miserables